%80励政策的现实局限——一个理论模型.pdf





《%80励政策的现实局限——一个理论模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励政策的现实局限——一个理论模型.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酉妙经走彩势敖。罂,。!月。地型堕坠堂堕塑型幽望娅塑l 立J a n,2 0 鸺第30卷第1期一V0130No1公务员高薪激励政策的现实局限一个理论模型龙朝阳1,刘琴1,田银华2(1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 1 1 1 0 5;2 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 1 1 1 0 5)摘要】结合经济转型国家的实际执法环境,提出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薪酬激励政策的理论模型,用来研究公务员高薪激励政策的现实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风险规避的代理人,由于存在现实的层级惩罚制度,一定范围内的腐败活动不可能由增薪得到遏制,只有在惩罚制度具有较好执行力的条件下,提高薪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官员减少腐败
2、;在转轨国家对腐败行为“有限容忍”的政策环境中,高薪激励手段能减少执法成本,但不能有效地遏制庸败。因此,一个旨在降低监督与执法成本的制度设计是治理腐败的较好选择。【关键词】风险偏好;公务贞薪酬;薪酬激励;腐败行为 中图分类号 F 2 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I)7 9 5 5 6(2 0 0 8)0 l 一0 0 1 4 0 6O nt h eL i m i t a t i o n so ft h eH i l g hS a l a r yP o l i c yo fC i v i lS e r v a n t s-AT h e o r e t i c a lM o d e lLON
3、GZ h a o y a n 9 1,L I UQ i n l,T I A NY i n h u a?(1 P u b l i c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S c h o o l,咖U n i v e r s i t y,X i a n g t a n4 1 1 1 0 5;2 S c h o o lo fB u s i n e s s,)(i a n g【a I lU n i v e r s i t y,X i a I l g t a l l4 1 1 1 0 5,C h i n a)柚西m d:T h i sa r t i c l ea n a l y z e
4、st h el i m i t a t i o n s0 ft h el l i 曲舳1 a r y 础c yo fc i v i ls e r v a n t s I nt h ep a p e r,t h ea u t h o ms h o wt h a ti ft I l eo f f e n d e l p r e f e mr i s kn e u t r a l i t y,w i t ha n ys a l a r yt h eo f f e n d e rw i l lg oO nC O m l p l i o nw h e n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5、a r i s e W h i l et ot h eo f f e n d e rw h op r e f e r sr i s ka v e r s i o n,t h eh i e r a r c h i ci n s t i t u t i o n0 fp u n i s h m e n t sw i l lm a k et h ep o l i c yl e s se f f e c t i v e I ft h eb e n e f i t so fg o v e r n m e r 吐a 咒c o n s i d e r e d。t h ei n c i d e n c e0 f
6、c o r r u p t i o ni si n d e p e n d e n t0 ft h e 舱l a r y A ni n s t i t u t i o nw i t hl o wc o s to fs u p e r v i s i o na n dl a we n f o r 涨n tw i l lb eab e t t e rs o l u t i o nt o6 班a s a u l s tc o r r u p t i o n K e yW o r d s:r i s kn e u t r a l i t y;咖o fc i v i ls e r v a n t;岫i
7、n c e n t i v e s;c o r r u p t i o n一、引言与文献在反腐败的各种措施中,提高公务员薪酬的激励方式被认为是主要手段之一,不少国际组织都建议以付给公务员高薪的方式来消除腐败。然而,现实中高薪养廉成功的案例并不多。那么,对公务员实行高薪激励的效果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经济转型国家是否也适用高薪的激励机制?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公务员高薪激励政策的思想源于贝克尔(B e c k e re ta 1,1 9 7 4)的开创性论文,但贝克尔提出的模型并不具备良好的解释力。该模型是基于四个基本假定:(1)公务员所能取得的非法收入(以B 表示
8、)是给定的;(2)公务员腐败被发现的概率(P)是给定的;(3)公务员的腐败一旦被发现,他们将被开除;(4)上 收稿日期 2 0 0 7 1 1 2 0【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0 7 B Z Z 0 1 8)作者简介】龙朝阳(1 9 7 0 一),男,湖南湘乡人,经济学博士,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是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刘琴(1 9 6 5 一),女,湖南桃江人,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是人事行政;田银华(1 9 5 3 一),男,湖南常德人,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校长,研究方向是微观经济理论。1 4 万方数据耖影张偿走彩彩
9、旅2 0 0 8 年!月地型堕墅堂坠塑型幽堡堕型生J a n,2 0 0 8第3 0 卷第1 期v 0 1 3 0N o 1述给定的B、P 是共同知识,当局将在既定的B、P 下最小化公务员工资水平。按照这一模型,公务员的支付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由公务员支付的以抵御腐败诱惑的“入场费”(E n t r a n c eF e e)、按照潜在腐败所得计算的薪金水平和退休时发放的“慰问金”(P e n s i o n)。上述假定(2)、(3)意味着当局要在行政手段(决定P 的大小)和法律手段(决定公务员腐败被查实后的处罚)两者力度均有限的前提下,寻求经济上的激励机制,以达到遏制腐败的目的。但是,腐败收入
10、B 取决于分权的制度结构,它又依赖于行政手段,而且公务员是在给定的工资水平下决定是否腐败以及获得多少腐败收入,建立模型时,公务员工资是外生变量,腐败收入才是内生的。在现实中,工资是有界的,它取决于一国或地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腐败收入是近乎无界的。不难看出,在代理人风险中性的条件下,不存在使其选择廉洁的工资水平。以潜在腐败收入为参考来设置工资水平,意味着会促使公务员寻求更高的腐败收入。q)贝克尔之后,有不少学者尝试提出新的分析框架,阐述薪酬激励手段的有效性。这些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研究,如S o 阻(2 0 0 4)、A n d v i g(1 9 9 0)等;另一
11、类是基于博弈论框架的研究,如C h a n d(1 9 9 9)等。S o s a 在薪酬激励研究中,建立了一个腐败的期望效用理论模型,并且构造了一个二次惩罚函数,用以描述腐败者被查处的得益。但她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当实施惩罚使得腐败者的效用为负时,该模型就不再具有解释力,V N M 效用函数在负的效用区间没有定义。A n d v i g 等人在其贿赂均衡模型中,假定官员接受贿赂并提供腐败服务(这属于腐败的供给,而且官员由于道德水平、职务和所处组织不同而有不同的供给成本),通过构造官员对于现有腐败水平的反应函数,得出了不同程度腐败的多重均衡。他们认为,现有腐败水平越高、官员的工资越低、贴现率
12、越高,官员就越容易走向腐败,因此,应该持久地提高官员收入,实行高薪养廉,以实现腐败市场的低水平均衡。他们还提出,提供高薪激励官员廉洁类似于私有部门的效率工资制。在模型中,监督环境是外生给定的,官员的腐败一经发现,则其腐败所得将充公,该官员将被解雇,官员的工资构成腐败的全部机会成本,因此,高腐败程度的社会应提供高薪,使腐败向低水平的均衡转化。然而,这种对查处腐败的假定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另外,道德成本也不应该是外生给定的,它取决于腐败水平,随着腐败规模的扩大,官员的道德水平会迅速下降,“道德”其实是因变量。腐败程度的高低取决于监督环境,在腐败程度高的社会实行高薪政策是行不通的。C a m p b
13、e l l(1 9 9 7)和N i c k e U(1 9 9 r 7)研究指出,效率工资的有效性被过分夸大了,事实上,要对薪酬激励效果提供一个更合理和切合实际的解释,必须考虑制度因素以及行为主体的行为偏好等心理因素。本文结合经济转型国家的实际执法环境,建立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公务员薪酬激励政策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实施该政策的微观影响与宏观效果,考察高薪激励政策的现实局限性,并得出结论:对高薪的养廉作用不能期望太高,现实中的层级惩罚制度与松弛的监督惩罚机制会使高薪激励政策失效,甚至取得相反的效果,而降低监督与执法成本的制度设计能较好地遏制腐败行为。二、公务员薪酬激励模型从我们对公务员高薪激励理
14、论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许多理论假设有违实际,对惩罚制度与行为人风险偏好的假设也过于简单。比如,贝克尔的模型假定官员腐败被查处后将获得一个固定的惩罚,但在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中,腐败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一定程度的腐败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并且腐败活动越严重,腐败者所受的处罚越大。我国刑法规定,官员腐败收入在50 0 0 元以下的,由所在单位酌情给予处分,免受刑事处罚;数额在50 0 0 元以上的,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还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因此,现实中对腐败的惩罚是呈层级递增的,腐败收入在一定数额以内,情节较轻的,可以保留行为人原职务和薪金收入,免受刑事处罚;情节较重的,则处以相应期限的监禁。另外,
15、假定行为主体是风险规避者更符合现实情况,在建模时,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一点。假设腐败行为被查处的概率为P,腐败若被查处,除没收腐败所得外,还将按照腐败收入(每单位)处以罚金b(包含腐败者的人身自由、心理、荣誉、社会地位与预期收入的贴现损失)。令a 为行为人的薪金,茗为腐败收入,当戈 0 时,有“0,扩 0。于是,行为人将最优化以下模型:1 5 万方数据M a x U l(x)=(1 一P)M(口+龙)+p u(口一b l x)茗 0。考察决策函数仉,可知:U I=(1 一P)u7(o+茗)一b l p u(口一b l 并),矿l=(1 一P)扩(口+茁)+b Z i p u (口一b l 搿)当U
16、 l7(0)0 时,模型存在可行解,即满足条件b l (1 一p)p。由!i,t t 0,可得U I”0,因此,若存在算满足一阶最优条件,则二阶条件自动满足。现在分析提高薪金口对于行为人最优腐败选择髫的影响。先考察譬的方向性,由于行为人的最优腐败选择满足a U l(菇,口)3 x 兰0,对该式两边参数口取微分,解出挚a a,即孛a c t=一等糌,d f l【z nJ 出由于该式分母为负,所以有s g n 五d x=s g na 2 U l(龙,口)百矿。至掣:(1 一)(口+名)一b9uPl p(。一百i F。L l J“L 口+名,一Lo b l 菇)(1)由于U l(算)=0,所以有(1
17、 一P)H(a+茹)一6 l p u7(口一b l 菇)=0,即:(1 一P)“(口+菇)=b l p u7(口一b l x)(2)将(1)式的两项分别除以(2)式两边,可以得到:掣=(1-p)7(口+髫)渊一乏磊否:一2L 口+髫,L j _ i 而一言渊=(1-p)“(口+髫);(。一b l x)一r(口+名)上式中,r()=一l f f t l 比为阿罗一普拉特(A r r o wP r a t t)绝对风险规避度量。由该式可知,高薪的养廉效果取决于行为人绝对风险规避度量的相对变化,如果绝对风险规避度量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则式中r(口一b l 茗)一r(口+髫)0。由上述分析可知,对于情
18、节较轻的腐败行为,由于处罚轻微且未与工资挂钩,腐败者的薪金收入得以保留,因而提高工资反而可能导致行为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腐败活动。由此,我们得到命题1。命题1:由于现实中存在层级惩罚制度,一定范围内的腐败活动不可能因增薪而得到遏制,相反,提高官员薪酬会导致其增加腐败行为。命题l 说明,对于选择腐败的行为人,其腐败活动并不能由提高薪酬得以消除,只要现实情况满足腐败的“监督惩罚条件”b l (1 一P)p,在监督与惩罚力度没有改善的前提下,行为人会继续腐败。印度尼西亚是一个腐败程度很高的国家,F i l m e r 和L i n d a u e r(2 0 0 1)研究了1 9 9 8 1 9 9
19、9 年印度尼西亚的工资数据,发现绝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雇员在政府部门的工资要高于私营部门。由此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公共部门的工资并不低,为什么仍有那么多处于低层职位的政府雇员从事腐败活动,导致腐败泛滥?他们把原因归结于“机会”。我们的分析表明,将原因归结于“免罪”或许更为恰当。我们再讨论一下情形。考察半的方向性,可左。出a 2 U 2(菇,口)刘s g n 五2s g n 1 历丁一鱼掣:(1 一p)扩(口+戈)(3)由于扩 0,所以(3)式的值小于零,即孚 0,(3)式变为:(1 一p)扩(口+茗)一b 2(训。一b x)。若被查处后官员依然能得到正的效用,则该式的值不一定为负,即提高
20、薪酬可能促使行为人更加腐败。不难看出,在监督与惩罚环境没有改善的条件下,单纯的激励政策是行不通的。以上我们分析了在监督与惩罚环境给定的情况下的腐败行为,即在宽松的监督惩罚环境中,腐败行为不能由薪酬激励得到有效遏制,而加大监督力度,提高腐败行为被揭露的可能性,才是较好的反腐政策选择。然而,提高查处概率需要成本,在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在现行体制不能很快改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兼顾社会公平,政府需要在改革进程中权衡反腐成本与腐败的容忍度,不可能一味地加大监督力度。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监管惩治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另一方面,经济改革需要政府官员推动,官员会涉足各个经济领域,从而使一定程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0 政策 现实 局限 一个 理论 模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