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_从_乡政村治_到_乡村民主自治_.pdf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_从_乡政村治_到_乡村民主自治_.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_从_乡政村治_到_乡村民主自治_.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管理70 2011年第 5期 总第 311期*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0(项目编号:08BZZ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从/乡政村治 0到/乡村民主自治 0*南 刚 志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逐渐形成了以/乡政村治 0为主要标志的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深入,/乡政村治0模式设计的局限性逐渐表现出来。乡村民主自治的领域应当适时扩大到乡一级,把/乡政村治0模式提升为/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为此,要构建/乡村民主自治 0模式的制度框架,并为制度的良性运行提供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关
2、键词 村民自治;/乡政村治0模式;/乡村民主自治 0模式中图分类号 D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863(2011)05-007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逐渐形成了以/乡政村治0为主要标志、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乡村政治发展进程。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深入,/乡政村治0模式设计的局限性逐渐显现,需要进一步优化。在优化乡村治理模式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乡村社会的稳定性,也要使乡村政治制度嵌入到中国乡村社会之中。近期内,一是要实现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关系的和谐,促成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权与村民自治权有效衔接,完善村级民主自治制度;二是加强乡
3、镇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性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法定职权。从长远看,随着乡村经济、文化、社会条件的逐步成熟,民主自治的领域要适时扩大到乡一级,把/乡政村治0模式提升为/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一、/乡政村治0模式的形成及其局限性20世纪 70年代末,中国农村开始了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在内的一系列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政权组织和经济组织一体化的局面被打破。为了适应形势变化,国家恢复建立了乡政府,并把基层政权止于乡镇一级,在乡镇之下建立村民委员会,村民进行自我管理。继 1982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确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0之后,5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4、试行)6也规定:制定本法是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自治的方式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国乡村形成了国家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我管理的双重治理模式,即/乡政村治0模式。/乡政村治0模式基本上使用了当时乡村组织管理的需要,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乡村政治进步。但模式本身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不平衡性,5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6在各地实施的效果差异很大。而且,随着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深入,/乡政村治0模式设计的局限性也逐渐表现出来:
5、一是村党组织领导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书记包揽村庄权力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不和谐,绝大部分村沦为/行政村0而非/自治村0;三是乡镇政治权力过分集中,很多政治参与制度流于形式,执行效果不理想,没有获得农民广泛的认同,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可预期性较低,同时农民组织的合法性、自主性和互助性不强,乡镇政府与农民组织的关系处理不当。特别是乡镇作为国家的基层政权组织,要承接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而有些任务是村民自治组织不愿完成的,乡镇政府就要依靠村党组织落实,并给予村党组织更大的支持,村民自治组织面临乡镇政府和乡村党组织的双重压力,自治性质难以维持。近年来,一些具有改
6、革意识和先进理念的乡镇领导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了某些尝试性的改革。在这些改革中,除撤并乡镇和政务公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外,乡镇长社会管理2011年第 5期 总第 311期71 直选、公推公选等改革都只是在部分地方试验和探索。囿于/乡政村治0模式的限制,这些改革的成效甚微。在乡村社会调查中,绝大部分被调查农民对村民自治的前景表示怀疑,他们明确表示村民自治权是无法真正实现的,乡村还是党组织说了算,乡镇政府的权力最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乡政村治0模式陷入困境之中,到了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地步。二、/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的内涵及其依据模式的优化要在继承原有模式优势的基础上,解决原有模式存在的问题,使
7、乡村政治发展从困境中走出来,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俞可平教授曾指出,/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裹足不前。这种改革和民主建设,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是对存量的增加。0 1循此思路,优化/乡政村治0模式不可能走回头路,而是要继续拓展模式中的民主自治因素,在坚持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基础上,把民主和自治因素向乡一级延伸,从而真正解决乡镇行政与村民自治的矛盾,把农民政治参与引入制度化轨道,减少乡镇行政组织对农民组织的不当干预,实现民主和稳定的双赢。/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是在乡村实行民主自治,在自治中实现民主,在民主中实现自治,而不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少数人的自治
8、。要继续完善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由村民依法自主管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同时,乡村居民还有权依法管理与乡村居民利益相关的乡内事务,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一模式是乡村居民根据法律充分享有自主管理乡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基层民主治理模式,是乡村治理的有效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乡村治理模式,/乡村民主自治 0模式的内涵非常丰富。新模式继承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合理因素,借鉴西方乡村政治发展的成功经验,坚持从中国乡村实际出发,形成中国特色的乡村政治发展道路;新模式在强调乡村政治稳定目标的同时,更加重视乡村基层民主和自治;新模式要建立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乡镇
9、自治制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育乡村公民文化,发展乡村市场经济;新模式继续沿着渐进改革方式推进乡村政治发展的同时,实现乡村政治发展/质0的提升;新模式在继续坚持国家与农民群众双向政治制度创新模式的同时,加强国家强制性政治制度供给的力量,加快乡村政治制度变革;新模式在坚持党在乡村领导的同时,改变党在乡村的领导方式,乡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民主方式取得和行使对乡村的领导权,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提出一种新的乡村治理模式,既要考虑该模式在理论上的可取性,又要考虑该模式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实际上,中国乡村具有丰厚的自治传统。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政治特征是由保甲制度和宗族组织及士绅统治结合在一起的乡村自治
10、政治。2传统乡村社会重视礼俗,道德通常可以维护乡村正常的秩序,同时,国家统治范围广大,统治资源有限,国家权力很难到达每个村庄,因此,传统中国乡村一直处于自治状态。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统治者意图改革乡村政治制度,但都没有打破自治的传统。当然,这种自治是少数人的自治,没有民主的内核。然而,这种传统却为/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的选择奠定了文化基础。/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的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必然指向自治,因为民主意味着公民掌握政治权力,而自治则决定着公民有多少权力可以掌握,民主与自治紧密相连。乡村基层民主的深化必然要求乡村自治。乡村民主
11、自治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贯主张。马克思在5法兰西内战6中指出,公社是无产者的自治组织,/它是由人民自己当自己的家0。3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就明确提出:/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0。4彭真还提出,基层群众自治是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他们把一个村的事情管好了,逐渐就会管一个乡的事情;把一个乡的事情管好了,逐渐就会管一个县的事情,逐步锻炼、提高议政能力0。5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时期已经结束,工农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汲取乡村资源为主要存在依据的乡村过分集中的政治
12、体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农民的利益和权利意识越来越强,/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的建立适应了这一形势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将近 30年村民自治的训练,农民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政治参与的利益动机开始形成,并且已经学会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农民不仅关心村中的公共事务,而且开始关注乡镇与村民利益相关的事务。这说明,村民自治需要进一步提升。而另一方面,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为/乡村民主自治 0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乡政村治0模式的基础上建设/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可以节约政治成本,也容易取得成功。有人担心,乡镇也实行民主自治会造成乡村的混乱。这有一定的道理,这主要是因为,任何政治制度变革都可能会引
13、起短时期的社会动荡,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但从长远看,乡村治理模式的转换不会造成全局性的震荡并能促进稳定。农民的利益相对分散,难以形成较大的社会集团;农民利益关系比较简单,容易控制和引导;农民政治参与的动机基本上是维护切身利益,不会对全局稳定构成大的影响。相反,在/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下,乡村居民成为自治主体,乡镇人大的地位提升,村民自治的外部压力缓解,农民的政治经济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农民政治参与获得了更多、更顺畅的渠道,乡村中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合理和及时的解决,/乡村村治0模式的困境还有也得以摆脱。三、构建/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的制度框架/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能否真正形成并运转良好,最终取决于具体政
14、治制度的完善和变革。/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社会管理72 2011年第 5期 总第 311期主要由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乡镇自治制度构成,这些政治制度自我运行状况以及它们相互衔接的情况直接影响乡村民主自治水平。因此,构建/乡村民主自治0模式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抓紧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的最大难题就是处理乡镇政府、乡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关系问题,实现各种关系的协调。就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而言,首先要看到,在乡村政治转型过程中,乡镇代表着国家力量,而国家力量通常是转型时期最重要的资源供给者,即便实行乡镇自治,国家力量也不能完全撤出村庄。更为重要地是,国家一体
15、化要求乡镇力量保持对村庄的政治影响力,督促村庄依法完成各项任务。赫尔德说过,/民主自治并不铲除所有权威,也不铲除那些提供数量的、可靠的行政管理的机构0。6其次,/乡政村治0模式确立后,乡镇政府不能再依靠简单的行政命令控制村庄,乡镇行政权力发挥作用的形式面临调整,应当依法实行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分权制度。村民委员会依法享有自治权,在授权范围内,乡镇政府不能随意干预村民委员会的活动。最后,乡镇行政力量要调整在村庄发挥政治影响力的方式。除法律和行政手段外,还可以采用财政手段,包括审查村民自治组织的资金使用是否违法,或通过拨付一定资金的方式与村民自治组织商议完成某项事业。就乡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乡村 治理 模式 创新 乡政村治 民主 自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