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_重在观念贵在践行_江西中医学院深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_重在观念贵在践行_江西中医学院深化.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HINA HIGHER EDUCATION刘红宁/左铮云/吴晓明/薛铁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在观念 贵在践行“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高校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好的基本问题。不能不承认,我国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明显缺陷。如果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效创新,求解“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就是空话。而今谈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应切记:重在观念更新,贵在实践探索。江西中医学院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矢志不渝、潜心钻研、精心凝练、悉心探索,创新了“惟学、惟人、求强、
2、求精”的校训,倡导了一系列的教育新理念,践行了若干大胆的改革实践,初步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子。一、潜心钻研,确立和倡导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理念是先导,是灵魂。只有实现育人理念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育人模式的创新。(一)教育观念的创新我们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借鉴和反思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持续深入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育人理念,即“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并使之成为全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教无类对教育对象的概括。教无类引申自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其原意是指人人都有获得教
3、育的权利。而我们所倡导的“教无类”是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对象为所有学生。我们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成才的愿望,而且他们都具备成才的潜质,都是可造之材,只要点燃每个学生内心渴望成功成才的火种,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因此,不同于有的大学创办的“精英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面对和关注的是所有学生,而不是少数优秀学生;不以起点的高低区分学生的优劣,而是以最终的成功和胜利评价学生,即“赢在终点”。这一理念,是基于我们对教育评价的重新认识,即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不在于起点,而在于终点。赢在终点的评价方式,注重人才成长成功的过程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可以让学生正视起点
4、,不因高起点而骄傲,也不要为低起点而自卑,而是瞄准成功的终点去不懈奋斗。学为先对教学主体的判断。即指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往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人们每每站在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采取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改变考核形式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参与状态,导致教与学不能很好地融合和统一,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成效。我们通过认真反思认识到,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是最根本的、最直接的、最有效
5、的。也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我们认为,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学生自身努力的程度是关键因素,而教师指导、学习环境等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努力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即使有再好的教师、再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也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效的。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而不是依靠管理制度、考试或其它方式迫使学生学习。重激励对教育手段的选择。即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理想来激励自我,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激励,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学习
6、。一般意义上的“抓两头、带中间”式的激励,只是针对“两头”的少数学生,事实上对“中间”的大部分学生的激励成效不显著,其实际结果往往是“抓两头、丢中间”。我们所倡导的激励,面向充满各自理想的所有青年学生,力求使所有学生获得最根本、最全面、最持久江西中医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期实 践 探 索25CHINA HIGHER EDUCATION的精神动力。我们认为,要帮助每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有了理想,就有方向,使他们充满期望地迈向既定目标;有了理想,就有责任,激发他们义无反顾的使命感;有了理想,就
7、有动力,推动他们勇往直前;有了理想,就有毅力,让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直至成功。而且,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们的精神将得到充实,心理将得到满足,进而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整个过程中,需要学校和教师做的就是充当“打火机”的角色,去点亮学生的理想,去点燃学生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使学生获得无穷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育特长对专业技能的延伸。即培养学生具有本校特色的能力和专业特长。围绕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进一步强化、发展和延伸学生的专业技能,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与众不同,形成相对竞争优势。促实践对教学目标的升华。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能将所学的知识
8、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促实践,指学生能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理论和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或直接运用。学生不仅能实践在课堂上所学的或自学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实践跨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有思想对培养特点的概括。有思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成功成才的重要前提。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其善于思考和分析,形成独有而新颖的思想认识,思维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不断产生新思想,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上述六个方面互为补充,协调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地指导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二)素质能力观的再认识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当代
9、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分析总结优秀校友成功的案例,研究人们成才成功的规律,我们认为,一个人成长成功所必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很多,而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四种素质能力是: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心理素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突出表现在意志力上。“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各种诱惑面前,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超强的意志力,只要认准目标,就要矢志不渝。哪怕经受挫折和磨难,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底,才能在坚持中得到锻炼,在坚持中不断成长,在坚持中获得成功。当代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优厚的生活条件和家长的过分宠爱,使他们
10、当中大多数人心理素质不高,身体素质不佳,独立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都比较缺失。而且,随着社会变革的步伐和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大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浮躁情绪,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往往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甚至放弃生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直面的现实,也更说明在当今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心理素质尤其是意志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思想素质。一个人思想素质的主要体现是他的奉献精神。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大小,而不是索取多少,大到对国家、集体的无私奉献,小到对他人的帮助和关心,都是一个人思想素质的体现。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一定能处理好集体与个人
11、的关系以及自我的人际关系,那么也一定会得到集体的肯定和他人的欢迎。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情淡化,利益至上,各种社会陋习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而许多大学生从小便被偏爱包围着,更多的是只知道享受被爱,而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遇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追求另类,张扬个性,缺乏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有的甚至缺乏社会公德心。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新趋势,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微不足道的,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德才兼备,要以德为先。因此,在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奉献、敬业、诚信、宽容等优良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使他们能身心和谐,胸怀宽广,健康成长
12、。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和基本保证,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指自学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要适应社会发展,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能力就成为大学生必须首先具备的能力。只有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使其在一生中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才能保持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十分强调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跨学科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思维的深度性、整体性和创造性上。深度性主要是指思维的逻辑性,整体性主要是指思
13、维的系统性和多维思考,创造性主要是指思维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思想,这是最重要的思维能力。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而当今大学生最缺失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主题。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想,因而我们在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思想创新的水平,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实现思维深度性、整体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尤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期实 践 探 索26CHINA HIGHER EDUCATION其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学习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知识,引导学生
14、发现新问题、新事物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悉心探索,大力推进切实有效的教改实践创新观念一变天地宽。为践行、检验和发展我们的理念,并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最终形成能有效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大胆进行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的科研实践班教学改革实践,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双惟”实践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教学名师的“教学标兵”工程等。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这些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科研实践班2001年以来,我们结合承担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教改重点项目“
15、中药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研究与实践”,在中药专业开办了科研实践班,按照“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改革课程设置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路,对中药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实践,把专业理论课教学由传统的7个学期调整为6个学期完成,在整个第5学期安排学生参加科研实践,第6、7学期继续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按照“学习实践(科研)再学习再实践(毕业实习)完成学业”的教育模式,进行学习和科研。这种教育模式在普通本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学生在第5学期科研,通过一学期的自主实验、查阅资料、独立完成实验项目,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二是由于在校培养阶段经历了二次较长时间的集中实践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16、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三是学生在科研实践中选择有开发前景的项目,并有较长时间使项目转化为市场产品,可以带项目创业。这种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投入过程与产出过程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复合人才。几年来,科研实践班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动手能力显著增强。对历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学生的跟踪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学生的科研能力有显著提高:学生认为科研实践训练很有帮助的有96.0%,认为动手能力增强的有88.6%,认为查阅文献能力增强的有82.5%,认为增加了对本专业了解的有62.4%,认为撰写论文能力增强的有61.7%。毕业生就业
17、竞争力明显增强。统计表明,2005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为97.4%,高于全校7.47%;2006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升学率分别为97.62%、19.05%,分别高于全校8.51%、1.37%;2007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为91.07%,高于全校7.12%;2008届中药科研实践班就业率为92.23%,升学率为27.27%,分别高于全校3.88%、12.23%。用人单位对科研实际班的评价也明显高于其他专业。与此同时,借鉴推广中药科研实践班的成功经验,学校相继又开办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科研实践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科研实践班和旨在培养名中医的中医摇篮班,在更大的范围推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
18、式。(二)双惟实践班为进一步实践我们的育人理念,学校在2006年9月启动了旨在激发学生内动力的“素质教育工程”双惟实践班,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双惟实践班是学校“惟学、惟人、求强、求精”校训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多年办学经验的凝练和总结,更是在新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举措。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涵盖面广、针对性强、成效明显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双惟”实践班首届本科学生毕业,虽然学生都希望进一步深造,仍有许多用人单位表达了引进“双惟”学生的强烈愿望。从2006年9月开始,我们在每年新生入学之际,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动员,鼓励学生参
19、加“双惟”实践训练。自愿参加“双惟”实践训练的学生将经过一年的晨练、晨读淘汰考验,坚持不下来的,则自我淘汰;能坚持晨练、晨读的,一年后进入专项训练阶段,不能坚持下来的学生同样会被自我淘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能力将逐步增强,并进入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阶段,达到教学相长的成效。由此,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逐步奠定成才基础。这样,一方面他们会影响更多的其他学生,推动学校形成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他们在进入社会后,会很快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反过来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最终,会激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双惟实践班,形成
20、良性循环。在“双惟”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把“四自一养”作为主要的培养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等内在动机,比外部奖励、师长好评等外在动机在促进其行为的效度上要更高更为持久。我们在培养方法上注重并推行“四自一养”,即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辅之以教师指导、专题讲座、榜样示范、社会实践、自我反思等方法,促进学生一步一步成长成才、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期实 践 探 索27CHINA HIGHER EDUCATION把重心放在点燃学生内心成才的火种。我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想学习的,都想通过
21、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的梦想。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内心都有潜在的成才的火种,关键是如何点燃它。一旦我们把它点燃了,每个学生都可真正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根本无需管理制度的约束、物质利益的诱导。所以,我们把点燃学生内心成才的火种作为双惟实践班最核心的激励途径。把全面培养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双惟实践班的核心目标。首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方位的教育,它坚决摒弃“应试教育”那种只面对少数学生、给少数学生“吃小灶”、“吃偏食”而大多数学生遭“遗弃”的做法,主张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使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即全面培养人。其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不是培养“全能”的人。我们认为,全面发展是
22、人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在素质教育上有特定的主体内容,那就是道德高尚、才能突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通过在双惟班的学习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力)、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四种能力和素质明显得到提升:一是胸怀更加宽广,境界更加高远。双惟实践班学生逐步具有了心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强烈使命感,立志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更加努力地强化自身道德修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开拓创新,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更加突出。一位高年资的附属医院临床带教老师多次向学校领导反映:“在我们这里实习的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很不一样,他们每
23、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主动帮助病人拿药,认真抄写处方,敢于提问,做事踏实。经过询问原来他们都是双惟班的学生。”2007级双惟实践班陈国雄同学家乡遭受了严重的冰灾,造成村里饮用水源冻结,他便说服父母和邻居一起,在村后开挖水渠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难题,这一举动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双惟实践班学生洪旭平、赖晓荣同学捐出江西省首份甲感抗体血浆的先进事迹,得到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三是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双惟实践班学生学习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学风格外浓厚。他们在获得奖学金、英语成绩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全校平均水平:全校各教学院(部)学生奖学金的获取比例为20%左右,而双惟
24、实践班学生奖学金的获取比例为35%,临床医学院参加双惟实践的学生获取奖学金的比例更是高达48%;2009年春季学期,双惟实践班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为72.25分,明显超过全校学生英语平均成绩(66.58分)。双惟实践班学生读书风气也特别浓厚,读书的跨度和数量也十分喜人,人年均阅读不同学科的书籍130本左右。另外,双惟实践班中医摇篮班的学生为了弥补自己在实践上的不足,还自愿放弃周末和寒暑假的休息时间,主动联系老师进行临床见习和强化训练。双惟实践班学生的优良表现,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边的同学,学校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这对学风建设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全校学风明显好转。四是意
25、志力更加坚韧。双惟班的学生从开学到放假,没有节假日,不论刮风下雨,一直坚持晨练、晨读等意志力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心理素质、自信心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纪律性得到了明显提升,每一位学生都能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专项训练,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目前这一实践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双惟实践班学生在意志力、思想素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为其成为具备坚韧意志力和成功基本素质的、能够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教学标兵工程学校的教育理念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贯彻实施。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
26、造性,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我们制定了江西中医学院教学标兵遴选与管理办法,并于2007、2009年开展了两届教学标兵评选,经过“选、评、赛”三个阶段和学校纪委、教学督导组及广大师生全程监督,共有14名教师入选。为了使教学标兵的遴选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示范作用,我们对这一激励制度及遴选程序进行了严格设计和论证。遴选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全校范围内遴选班级最佳教师。组织全体在校学生按照“班级教学最佳教师评选条件”,分别对各班任课教师进行无记名投票,每个学生均可自由登陆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投票和评价。第二阶段是综合审核。对入选的班级最佳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学方案设计书
27、、课堂教学材料等进行综合评审,使遴选教学标兵活动成为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杠杆。第三阶段是课堂教学比赛。在这个阶段,将标兵候选人分为高级职称组和中初级职称组进行预决赛。参赛教师的讲授内容在整门课程中抽签确定,评委在全校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中随机产生。获胜者学校授予教学标兵称号,任期为两年,每年享受2万元教学标兵专项津贴,职称高聘一级;教师累计获2次教学标兵,学校资助其主编教材1部;累计获3次教学标兵,学校认定其为教学名师,可不再参加教学标兵评比,课时费上浮15%;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前提下,获得教学名师称号的教师可延至65岁退休。教学标兵的评选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巨
28、大反响,也受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期实 践 探 索28CHINA HIGHER EDUCATION(上接第22页)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处于自发和盲目的状态,则无法承担起学生学业、事业和精神上的“引渡人”的职责。所谓专家化,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专家。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著作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有力地论证了作为文化因素的信任是无形的社会资本。现代社会信任系统已从传统的权力信任、货币信任转化为专家信任。德育工作队伍的专家化将树立起学生思想教育和事务管理的专家权威,填补和弥合在抽象的教育目标和具体
29、的教育形式之间、课堂教育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疏离和分化,使学科教育和品德教育更富有实效性和影响力。必须要明确的是专业化,不是专属化,更不是垄断化。专业化的义涵和追求在于队伍整体素质、工作水平和学科化程度的提高,并不排斥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的整体追求。不能片面化地理解为包打天下,从而丧失了德育工作队伍的外部资源。五、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机制创新机制的调整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是困难的。此前不乏对德育队伍建设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在学理上,对德育队伍的选拔聘任机制、培养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都是较为充分和全面的。但在实践层面,德育队伍建设的机制探索还面临不少困难。
30、在此,提出几个思考的方向:一是要探索切实可行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对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考核是个老大难问题。一种选择是尽可能量化;一种是倾向模糊把握,尽可能广泛地进行定性评议。两种选择各有利弊。量化考核强调的是可证性,是人的“到场”,易于造成格式化的机械的强制;而模糊评议强调的是工作的到位,倾向综合评价,但缺乏可证性且过于主观性。至今恐怕还没有一套完美可靠的考核体系。这也说明对脑力劳动考核的困难是普遍的。但只有使两者结合,尽可能兴利除弊,可能才是正解。二是建立更为精细的分工机制。目前由于高校内部基于院系设置造成的管理条块分立,造成德育工作者职责多元、劳动重复。如能打破原有条块,实现更为
31、精细的职业分工,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力推动专业化进程。三是形成稳定高效的再教育机制。不仅要使培训、交流、考察学习制度化、经常化,还要通过制度性约束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不仅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建立整体育人机制。关注社会环境变化、整合高校德育资源,形成整体育人格局,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共同责任。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完成自己的直接育人责任,还要发挥影响、辐射、带动的作用,使育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归宿,建构整体德育运行机制。通过教书育人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结合;通过管理育人,做到管理与育德相一致;通过服务育人,把德育渗透到生活
32、中;通过环境育人,发挥环境对人的陶冶作用。【作者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责任编辑:卢丽君)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对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长效激励机制的探索,我们这一创新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热心教学、潜心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标兵的遴选工作开展以来,全校教师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教改课题申报、教改论文发表,均较以往有了大幅度增长,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各教学院(部)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新老教师传帮带、集中备课等活动已趋向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延伸到教学准备环节,进一步规范了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我们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使教师的教
33、学准备有章可循:不但要求教师精通教学内容,对本课程三个以上的不同版本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判,了解本课程的前沿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写出本课程最新研究综述;还要求教师对即将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有一个基本了解,包括相关课程的学习情况、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态度等;同时要求教师熟悉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三是确立了教学规范、树立了教学的标准和标杆,进一步规范了教学评价程序与方法。我们在制定教学评价程序与方法时注意把握“五着重”:着重评价教师教学准备情况;着重考量学生、教师和校内外同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着重考虑要有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着重考虑“教学标兵”与“优秀教师”的差异性;着重评价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尽可能避免偶然性。在独具江中特色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上述探索,可以说是三者统一于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机关、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和兄弟院校、尤其是广大学子和家长的肯定与欢迎。多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寻找一套适应社会需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研讨争论上,只有付诸实验实践,才能有实效。【廖东华、康胜利、薛晓、艾卫平、吴寒斌等同志参与了本文的起草修改】(责任编辑:徐越)!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期实 践 探 索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