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内生溢出与R-D投入的创新模式选择.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考虑内生溢出与R-D投入的创新模式选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虑内生溢出与R-D投入的创新模式选择.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9 卷?第 3 期2011 年?6 月?中国管理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Vol.19,No.3June,?2011文章编号:1003-207(2011)03-0026-07考虑内生溢出与 R&D 投入的创新模式选择张春辉,陈继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52)摘?要: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对创新模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内生溢出、R&D 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生溢出与 R&D 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效应是相
2、反的:对方企业内生溢出的增大会导致本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而 R&D 投入的增大会导致企业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关键词:创新模式选择;内生溢出;R&D 投入;演化博弈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9-12-07;修订日期:2011-05-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72070)作者简介:张春辉(1982-),男(汉),浙江临海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技术创新.1?引言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技术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
3、时也是企业提升绩效、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 途径 1。在大 量案例研究 的基础上,Christensen(1997)2按照对主流市场产生的影响将技术创新分为颠覆性创新(也称破坏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等)和渐进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是发端于非主流市场,并对现有主流市场在位企业的竞争力产生破坏作用的创新;渐进性创新是对现有主流市场产品性能的提升做出贡献的创新 2。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创新模式,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冲突而难以共存于同一企业 3。因此,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对创新模式作出合理的选择。针对创新模式选择,许多学者围绕其影响因素展开了深入研究。Danneels(2004)4的研究表明
4、,创新模式选择会受到企业规模和成熟度的影响,成熟的大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渐进性创新,而颠覆性创新则会遇到巨大的阻力。Laukkanen 等(2008)5对市场环境因素进行了考察,认为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的可能性更大。张洪石和付玉秀(2005)6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作了归类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环境变化?和?环境支持?因素与颠覆性创新频率正相关,?环境依赖?因素与渐进性创新频率正相关且与颠覆性创新频率负相关。孙永风等(2007)7对战略导向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企业家导向更加注重颠覆性创新并通过战略控制对其进行管理,而市场导向更加注重渐进性创新并通过财务控制对其进行管理。Sandb
5、erg(2007)8对消费者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认为两种创新模式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产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陈锟和于建原(2009)9研究了营销能力因素,认为处于较低环境动荡性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只能不断提高营销能力和选择渐进性创新才能获得良好的创新绩效;而处于较高环境动荡性的企业,营销能力对创新会有双重影响效应,采用颠覆性创新是营销能力较弱的企业战胜大企业的一个有效策略。上述研究为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但这些研究仅局限于影响创新模式选择的外在因素,对 R&D 活动中的影响因素却缺乏探讨。内生溢出与 R&D 投入是 R&D 活动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10。Katsoulacos
6、 和 Ulph(1998)10认为,内生溢出属于技术溢出的一个重要类型,是企业在 R&D活动中与其它企业关于技术成果的信息共享程度;它可以通过控制对外发布技术成果信息的数量与种类,以及选择发布对象等进行管理。本文考虑内生溢出因素,是因为它涉及企业的核心技术 11,对它的管理与控制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合理性。尽管很多研究已经表明,R&D 投入对企业利润具有正向作用,但对于 R&D 投入如何作用于创新模式选择实现利润增长却缺乏研究。企业 R&D活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在有限理性的假设下分析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显得更为合理。因此,本文研究与现有研究相比有两点区别
7、:第一,本文将内生溢出与 R&D投入两个 R&D 因素引入分析框架,而现有研究极少对 R&D 因素给予关注;第二,本文研究基于企业的有限理性假设,而现有研究并未考虑企业的理性程度问题。综上,本文基于企业有限理性假设,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内生溢出、R&D 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以期为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2?基本假设某一产业由企业 1和企业 2 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构成,这两家企业都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设两家企业的 R&D 投入水平均为 c,且均可以利用 c 进行不同创新模式的 R&D 活动。企业R&D 活动存在技术溢出,它由外生
8、溢出与内生溢出两部分构 成 10,11。为简化分析,设两家 企业R&D 活动的技术溢出系数均为?(0?1),且具有相同的外生溢出系数 e(0?e?1)和内生溢出系数 r(0?r?1-e),?=e+r。在这里,外生溢出 e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不可控的技术溢出;内生溢出 r是由于企业i(i=1,2)的技术共享行为,使企业3-i 拥有企业i 技术成果信息的程度。因此,两家企业实际的 R&D 投入均为自身的 R&D 投入与对方企业 R&D 活动的技术溢出之和 M,M=(1+?)c=(1+e+r)c。另外,假定企业的实际 R&D 投入水平等于其单位生产成本的减少水平。假定市场的逆需求函数为 P=a-bQ,
9、其中 a,b 均为大于 0 的常数,Q 为两家企业的产量之和,Q=q1+q2。设两家企业的原单位生产成本均为 A(a A M),由于企业自身的 R&D 投入和对方企业的技术溢出,两家企业的实际单位生产成本为 A-(1+e+r)c。在企业开展 R&D 活动并进行生产的条件下,遵循 A-J 模型的假设 12,企业的 R&D成本函数为sc2/2(s 0);在企业只有R&D 活动而不进行生产的条件下,R&D 成本为确定性的 c。其中s 为创新能力参数,s越小说明企业的创新能力越强,s 越大说明企业的创新能力越弱 13。3?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得益分析企业选择的创新模式不同,会导致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也不同,
10、因此不能给出统一形式的利润函数。基于前文假设,下面分不同情形讨论两家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得益情况。(1)两家企业均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颠覆性创新对主流市场在位企业竞争力的破坏是通过建立新市场、抢占主流市场份额来实现的 2。当两家企业均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时,他们均有可能成为新市场的垄断者,也有可能因市场被对方垄断而蒙受巨大损失。两家企业均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时,若企业 1 领先于企业 2 建立了新市场成为垄断者,则 Q=q1,q2=0,企业 1 的利润函数为:?1=(a-bq1)-(A-M)q1-12sc2(1)因为?1?q1 0,?2?1?q21 0,所以企业1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 q*1=a-A+(
11、1+e+r)c2b,最大化利润为?1=a-A+(1+e+r)c24b-12sc2。由于市场被企业 1 垄断,企业 2 将不进行生产,其损失为颠覆性创新的 R&D 投入 c,因此企业 2 的利润为?2=-c。同理,若企业 2 领先于企业 1 建立新市场成为垄 断 者,则 企 业2的 利 润 为?2=a-A+(1+e+r)c24b-12sc2,企业1的利润为?1=-c。现在假定这种领先与落后的状况对于两家企业来说是等可能的,则两家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期望利润均为?RR=a-A+(1+e+r)c28b-14sc2-12c。(2)两家企业均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渐进性创新只能起到改良主流市场产品性能的
12、作用,所以当两家企业均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时,他们的市场地位并未改变。假设两家企业的渐进性创新产品是同质的,则市场成为 Cournot 竞争市场,因此企业 i(i=1,2)的利润函数为:?i=(a-bQ)-(A-M)qi-12sc2(2)求解企业 1和企业 2 的纳什均衡产量(q*1,q*2)需联立方程:?1/?q1=a-A+M-2bq1-bq2=0?2/?q2=a-A+M-2bq2-bq1=0解得纳什均衡产量为 q*1=q*2=13b a-A+(1?27?第 3 期?张春辉等:考虑内生溢出与 R&D 投入的创新模式选择+e+r)c,均 衡 利 润 为?II=?1=?2=a-A+(1+e+r)c
13、29b-12sc2。(3)两家企业选择不同的创新模式若企业 1 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企业 2 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则企业 1 成为新市场的垄断者。与情形(1)的分析类似,可得企业 1 的利润为?RI=a-A+(1+e+r)c24b-12sc2,企业 2 的利润为?IR=-c。同理,若企业 2 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企业1 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则企业 2 的利润为?RI=a-A+(1+e+r)c24b-12sc2,企业 1 的利润为?IR=-c。通过以上三种情形的分析,可以得到两家企业选择各种创新模式的得益情况(表 1)。表 1?两家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得益企业 2颠覆性创新渐进性创新企业 1颠覆性
14、创新(?RR,?RR)(?RI,?IR)渐进性创新(?IR,?RI)(?II,?II)4?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演化博弈分析现在考虑有限理性条件下一个大群体企业间的随机配对博弈问题。假定企业群体中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比例为 x,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比例为1-x;x 是时间t 的函数。根据表 1 的描述,可知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UR,UR=x?RR+(1-x)?RI=x a-A+(1+e+r)c28b-14sc2-12c+(1-x)a-A+(1+e+r)c24b-12sc2(3)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UI,UI=x?IR+(1-x)?II=-xc+(1-x)a-A+(1+
15、e+r)c29b-12sc2(4)企业平均收益为U-=x UR+(1-x)UI。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得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企业的复制动态方程 14,15:dxdt=x(UR-U_)=x(1-x)172b a-A+(1+e+r)c2(10-x)-(14sc2-12c)x(5)令dxdt=0,得系统(5)可能的稳定状态为:x*1=0,x*2=1,x*3=10 a-A+(1+e+r)c2 a-A+(1+e+r)c2+b(18sc2-36c)(仅 当 0?x*3?1 时成立)。因为当 x*3=0 和 x*3=1 时,x*3分别与 x*1,x*2重合,为避免混淆,以下讨论的x*3不包括 0 和 1 两个端点
16、,即 0 x*3 1。令 F(x)=dxdt,根据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和演化稳定策略的性质,当 F?(x*)0,F?(1)0,F?(x*3)(1+e+r)2。研究颠覆性创新条件下内生溢出与 R&D 投入的关系,须求(7)式关于 r 的一阶导数:?c*R?r=a-A2bs-(1+e+r)2+2(1+e+r)(2-x)(a-A)(1+e+r)-2bx(2-x)2bs-(1+e+r)22(8)由于 c*R 0,结合二阶条件 2bs (1+e+r)2,可知?c*R/?r 0。因此,颠覆性创新条件下,对方企业内生溢出的增大会引发本企业更多的 R&D 投入。同理,根据(4)式可得企业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时期望收
17、益最大化的 R&D 投入 c*I,c*I=2(1-x)(a-A)(1+e+r)-9bx(1-x)9bs-2(1+e+r)2(9)此时二阶条件要求 9bs 2(1+e+r)2。与颠覆性创新条件下的分析类似,易得?c*I/?r 0,即本企业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时,对方企业内生溢出的增大会促使本企业增加 R&D 投入。综合以上两种情形的分析,结论 1 成立。结论 1 表明,在不同创新模式条件下内生溢出与 R&D 投入的关系是一致的,从而拓展了内生溢出相关研究的结论,同时也为企业在不同创新模式条件下加强内生溢出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5?2?内生溢出、R&D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5?2?1?内生溢出的影
18、响分析前文的分析表明,创新模式选择与创新模式的期望收益及企业群体中选择各种创新模式的比例有关。因此,探讨内生溢出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需围绕这两个方面作进一步分析。结论 2?随着对方企业内生溢出的增大,本企业两种创新模式的期望收益均增加,但颠覆性创新模式期望收益的增加更为显著。证明:由(3)、(4)式知,当 0?x?1时,?UR?r=(2-x)4b a-A+(1+e+r)c c 0,?UI?r=2(1-x)9b a-A+(1+e+r)c c?0,?UR?r/?UI?r=9(2-x)8(1-x)1,因此结论 2成立。结论 2 表明,对方企业的内生溢出对本企业收益有正向影响,这与 Gr?nfeld
19、等人的研究是一致的。同时结论 2 还表明,对方企业内生溢出对本企业两种创新模式期望收益的影响存在差异。站在对方企业立场,结论 2 同样成立。因此,结论 2 是对内生溢出相关研究结论的补充和深化。结论 3?随着对方企业内生溢出的增大,本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证明:因为x*3=10 a-A+(1+e+r)c2 a-A+(1+e+r)c2+b(18sc2-36c),则?x*3?r=20cb a-A+(1+e+r)c(18sc2-36c)a-A+(1+e+r)c2+b(18sc2-36c)2。由于0?x*3?1,要求b(2sc2-4c)?a-A+(1+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虑 溢出 投入 创新 模式 选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