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二级案例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二级案例分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4 页文字案例分析资料文字案例分析资料文字案例分析资料文字案例分析资料一、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一、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1.基础知识(机考,简答题)2.文字案例分析+影视案例分析3.面询考试二、文字案例分析综述二、文字案例分析综述、文字案例分析的定义文字案例分析是指让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案例,并回答其后问题的方式来考核学员对心理学、心理咨询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案例中搜集资料、综合判断的能力。、案例分析的案例类型案例分析中,案例的主要类型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般心理问题或者有相关症状表现的异常心理问题案例。、案例分析的通常问法()与来访者有关请问案例中XX存在什么问题?请问案例中XX有
2、哪些问题?请问案例中XX属于何种心理问题?()与咨询师、疗法有关请问案例中XX采用了何种治疗方法?请问案例中XX存在哪些优点/缺点?请问案例中XX使用的方法的原理?作为心理咨询师,这个案例应当从哪个角度切入?、文字案例与影视案例的区别文字案例留存于纸面上,所有线索可以反复搜集;文字案例的所有的线索都是明显的;文字案例的答案必定在案例之中;文字案例易于影视案例,但特别注意问题的问法与答题方式。三、文字案例分析培训课程三、文字案例分析培训课程1、文字案例基础课程,达到五个目的:1)如何阅读理解2)判断的标准流程3)切入点和答题方法4)回顾和提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5)通过课堂练习进行强化训练,养成思维
3、习惯(课程中的案例选自历年的考题,目的是进行应试训练)2、文字案例综合课程讲解疗法和各种技术、原理的综合应用,提高能力内容由上海华东人才专修学院提供!四、读题与判断四、读题与判断异常心理问题异常心理问题案例一案例一王某,男,大四学生,性格内向。王某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从小学习就非常优秀。王某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觉得只要好好考,一定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出人头地。但造化弄人,高考时由于天气太热,教室电扇又坏了,状态全无,最终以几分之差没有上重点线,而是上了一所普通大学。进了大学第 2 页 共 14 页之后,他并没有消沉。他认为失败只是偶然的,因此还是雄心勃勃,认为自己比其他学生都优秀,一定能在四
4、年的大学生活中脱颖而出。出于锻炼自己能力的考虑,一进大学,他就参加了学生会的竞选,谁知第一轮面试都没通过就被刷了下来。他离开时,隐隐听到几个考官在议论,“没见过世面、什么都不懂。”回到寝室,同学问他面试情况,他把考官的问题和自己的回答都说了,引来的却是同学们的嘲笑。王某非常尴尬,又觉得心理憋了一股子气,暗暗下定决心要在学习成绩上超过他们。期末考试很快就到了,成绩公布,王某发现自己仅仅在班级里面名列中流。在校园里遇到了一位专业课的老师,老师和他谈了5分钟,告诉他不能读死书,要动动脑子。王某想要详细问,老师却为了赶校车没再理会他。此事之后,王某十分消沉,渐渐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学习、对学校的兴趣
5、也不如以前了。他觉得自己似乎是一个被遗弃的人,这个校园并不是他的,他更怀念大学前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某接触到了网络游戏,刚上手时还不太会玩,但没一会儿功夫就着迷了。听着NPC的夸奖,看到自己努力做任务换来的奖品,他感觉到这半年多的阴霾都一扫而空。从此王某开始迷恋上网,不上课、逃课。刚开始还能有所节制,但发展到后来渐渐不能控制自己了,经常连续几个通宵上网。面对一门门的补考通知,王某虽然希望有所改变,但一旦开始学习了,就魂不守舍,总是想着网上发生的事情。他开始认为,自己在网上是无所不能的,可在现实中却是一事无成,连考试都无法通过。据他自己说,自己上网好像着了魔,明明只是想上一小会儿,不知不觉
6、就上了很久。因为上网,4年里面花了几千元钱,没钱了,撒谎问家里拿,向同学借,甚至谎称自己父母生病。如何阅读案例:如何阅读案例:1、文学角度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2、心理学角度的段落大意、最终判断1)用心理学的词汇概括每段的含义2)思考和理解段落之间的变化过程3)梳理其中的因果关系心理学角度的段落大意:心理学角度的段落大意:1、王某性格内向,但自信;2、在考试和就学过程中遭受挫折事件;3、挫折事件导致对自我能力的怀疑,有失落感;4、偶然的上网获得了成功的感觉(高峰体验);5、对网络产生依赖,自控能力下降,无法摆脱;6、上网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等社会功能;思考顺序:思考顺序:1、案例中,谁是对象,即
7、谁是王某?(案例中有时会出现多个人物,我们必须根据题目来聚焦人物)2、按照以下顺序,在案例中找出王某的相关表现。()躯体症状()情绪表现()言行()认知()事件()困境3、在每个步骤中都应该注意发生或持续的时间4、根据上述六点下结论。躯体症状躯体症状()请将案例中所有的与对象有关的躯体症状找出来。()由这些躯体症状出发,思考,哪些异常心理疾病中有可能出现相关的躯体症状。第 3 页 共 14 页()原则:有则写,没有亦不强求;忌无视案例,仅依靠“直觉”。不怕多写,多写备用。()避免方法:当学员认为可能存在某种异常心理疾病时,心里默念一遍该疾病的诊断标准。核实该种心理疾病中是否的确有此种躯体症状。
8、()原理:文字案例中,出题人一定给予了足够的线索帮助学员进行判断。躯体症状其实就是异常心理诊断标准的构成部分之一。所以可以从躯体症状去推测案例中所蕴含的异常心理学考点。情绪表现情绪表现()请将案例中所有的与对象有关的的情绪表现找出来。()由这些情绪表现出发,思考,哪些异常心理疾病中有可能出现相关的情绪表现。()原则:有则写,没有亦不强求;忌无视案例,仅依靠“直觉”。不怕多写,多写备用。()避免方法:当学员认为可能存在某种异常心理疾病时,心里默念一遍该疾病的诊断标准。核实该种心理疾病中是否的确有此种情绪表现。情绪症状情绪症状()将此部分得出的心理异常问题与上一部分(躯体症状)得到的心理异常问题相
9、互比较。求取同类项,进行筛选工作。()注意事项:如果不同的异常心理症状分别来源于两个不同的事件,那么都应当保留待选。言行言行()请将案例中所有的与对象有关的的言行找出来。()由这些言行出发,思考,哪些异常心理疾病中有可能出现相关的言行。()原则:有则写,没有亦不强求;忌无视案例,仅依靠“直觉”。不怕多写,多写备用。()避免方法:当学员认为可能存在某种异常心理疾病时,心里默念一遍该疾病的诊断标准。核实该种心理疾病中是否的确有此种情绪表现。()将此部分得出的心理异常问题与上两部分得到的心理异常问题相互比较。求取同类项,进行筛选工作。()注意事项:如果不同的异常心理症状分别来源于两个不同的事件,那么
10、都应当保留。()总合:将最终得到的异常心理问题以及你的依据提取出来,与诊断标准比对,最终确定该案例是否的确是一个异常心理问题,还是仅仅只是某种情绪(比如焦虑情绪、恐惧情绪)。()如果核对后,的确是一个异常心理问题,那么对象的问题就是一个异常心理问题。1、考试中我们需要多次仔细阅读案例文字,分析主要线索和其中的因果关系;2、6个步骤可以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避免遗漏,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再回顾一下本案例,花几分钟时间,请大家思考:我怎么来解答这个题目呢?答案:答案:、王某的问题是什么?王某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性格内向、有自卑感;在现实中连续受到挫折,得不到周围人的关注;在网上获得了现实中无法获
11、得的成功体验而迷恋网络,继而产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和上网以及网上活动相关的成瘾行为。答案分析():案例中哪些方面体现了答案中所写的“性格内向”?案例中哪些方面体现了答案中所写的“自卑感”?案例中哪些方面体现了答案中所写的“在现实中连续受到挫折”案例中哪些方面体现了答案中所写的“得不到周围人的关注”案例中哪些方面体现了答案中所写的“在网上获得了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成功体验”第 4 页 共 14 页答案分析():当配分较多时,学员应该审时度势,把相关的判断依据写出来,否则凑不够相应的分数。答题应引用案例中的文字内容,不要夸大、无视或臆想,避免误导自己产生偏差。答案分析():为什么结论是
12、“网络成瘾”?成瘾综合症: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导致躯体或心理方面对某种物质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这种渴求导致的行为已极大地优先于其他重要活动。【症状标准】反复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并至少有下列项:()有使用某种物质的强烈欲望;()对使用物质的开始、结束,或剂量的自控能力下降;()明知该物质有害,但仍应用,主观希望停用或减少使用,但总是失败;()对该物质的耐受性增高;()使用时体验到快感或必须用同一物质消除停止应用导致的戒断反应;()减少或停用后出现戒断症状;()使用该物质导致放弃其他活动或爱好。请在案例中找出符合诊断标准的相关文字。请验证案例中的描述是否符合诊断标准。五、读题与判断五、读题与
13、判断非异常心理问题非异常心理问题案例二案例二李某,男,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一个国家机关工作。由于能力出众、工作勤奋,深受领导赏识,职位不断提升,现在已经是一个大部门的行政一把手。一年以前,一位高中的同学到李某工作的城市看他,两人十几年未见,喝了近两瓶五粮液,都喝得烂醉如泥。其后的事只能模模糊糊记得,洗桑拿、叫小姐,至第二天凌晨才回家。李某醒来后头痛欲裂,对前一天晚上荒唐悔恨不已。那位朋友是生意场上的人,对这种事情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对李某来说,却是第一次。他自述:“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的人,一般的宴请我都不会参加,更不谈什么色情活动了。再说,我结婚十几年,夫妻感情很好,有一个女儿,我很爱她
14、们,我绝不会允许自己做出什么对不起她们的事情来。”过了几天,悔恨的感觉慢慢好些了,另外一个更要命的问题出现了。李某开始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他说:“记得那天晚上使用了安全套的,但我在网上查了资料,说安全套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网上另外一些关于艾滋病的内容我几乎全都看了,越看越害怕,越怕还越想看。我现在都成了艾滋病的专家了。那件事情以后一个月,我鼓足勇气,专程去另外一个省的省城,做了艾滋病的检查。检查的结果是阴性,但丝毫没有减轻我对自己患了艾滋病的怀疑。我老是想,会不会是化验单拿错了?或者化验的人不负责任,随便写了一个结果?也可能那个医院的水平太差,有艾滋病也检查不出来?总之是不相信我没有患艾滋病这
15、个结果。我如果把艾滋病传染给了妻女怎么办?我妻子还年轻,怕把艾滋病传染给她。所以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我都尽可能找一些借口,躲开妻子。虽然妻子已上了节育环,但我还是坚持每次房事都用安全套。一年来,我是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上厕所,要用卫生纸把坐式马桶边包起来上;从来没用过脸盆,总是直接在水龙头处接水洗;碗筷总是偷偷地用开水消毒等等。生活得一塌糊涂。有时候想,干脆向妻子坦白了算了,但实在鼓不起勇气,无法预料她会是什么反应。再说,即使她原谅了我,就减轻我的恐惧吗?”梳理其中的发展线索和因果关系:梳理其中的发展线索和因果关系:自爱进取偶然事件AIDS疑病临床阴性结果AIDS恐惧过度防御无法面对家人
16、长期焦虑恐惧社会功能受损第 5 页 共 14 页问题:问题:李某存在怎么样的心理问题?思考顺序:思考顺序:1、案例中,谁是对象,即谁是李某?(案例中有时会出现多个人物,我们必须根据题目来聚焦人物)2、按照以下顺序,在案例中找出李某的相关表现。()躯体症状()情绪表现()言行()认知()事件()困境3、在每个步骤中都应该注意发生或持续的时间4、根据上述六点下结论。问题:问题:1.李某的躯体症状有哪些?暗示了哪些心理疾病?2.李某的情绪表现有哪些?暗示了哪些心理异常疾病?3.李某的言行有哪些?暗示了哪些心理异常疾病?4.李某的躯体、情绪、言行是否可以证明李某存在心理问题(异常心理)?5.李某的躯体
17、、情绪、言行是否可以说明李某存在某种情绪?(比如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言行言行_ 如果躯体、情绪、言行三方面的线索不足以支持个案存在异常心理问题的判断,那么应该考虑“一般心理问题”。_ “日常性一般心理问题”可能包括认知曲解、防御机制等等,也有可能是某种情绪问题,例如“由于事件,产生的问题,伴有情绪”。_ 躯体、情绪、言行三者可能提示学员,对象是拥什么样的情绪状态。_ 从言行出发,还能判断,来访者可能存在哪些心理防御机制。认知认知()请将案例中对象所有的认知表现找出来。()由这些认知出发,思考,其中是否存在认知曲解。()原则:有则写,没有亦不强求;忌无视案例,仅依靠“直觉”。()避免方法:当学
18、员认为可能存在某种认知曲解时,心里默念一遍该认知曲解的定义。核实该种认知曲解中是否的确有此种认知。事件事件()请总结案例中对象所经历的全部事件。()操作:运用开放性思维进行思考。考虑在理论上一个普通人经历这些事件后会产生何种心理问题?()作用:将思考得到的心理问题与实际分析出的心理问题做对照,看看自己是否遗漏了。()注意:有可能遗漏了,有可能没有遗漏,这步的目的主要在于复查。困境困境()请总结案例中对象面临几个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还是并列关系。第 6 页 共 14 页()如果是因果关系,那么把“果”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按照标准格式写出。()如果是并列关系,那么需要把并列的
19、两个或多个心理问题都写出来。思考一思考一()李某是否存在某种情绪问题?()这种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情绪问题产生的后果是什么?思考二思考二()李某的言行表现有哪些?外部语言(向别人表露的)内部语言(隐藏在内心的)行为()这些认知表现是否可以归类到某种心理防御机制中?(补偿,对自己行为的悔恨,用对妻子的关爱来补偿内心的愧疚感,是一种不自觉的自我惩罚)思考三思考三()李某的认知表现有哪些?对自己的看法(悔恨,携带病毒);对周围人的看法(怀疑医生,妻子不原谅他);对事件的看法(对自己要求严格,内心难以接受过失行为);()这些认知表现是否可以归类到某种认知曲解中?案例二(认知曲解)案例二(
20、认知曲解)名称名称定义定义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思考患者坚持一种绝对化的标准,认为自己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失败。任意推断缺乏实施根据,草率下结论选择性概括仅根据个别细节,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过度引申在一个小小失误的基础上,作出关于整个人生价值的结论过度夸大或缩小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的重要性,贬抑自己的成绩和优点个人化患者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承担责任,将一切不幸、事故或者别人的生病归因于自己的过失选择性消极注视选择一个消极的细节,并且总是记住这个细节而忽略其他方面情绪推理认为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失误的真实情况应该倾向病人常用“应该”、“必须”等词要求自己和别人。对自己坚持一种标准,如果行为
21、未达标就会责难自己,内疚悔恨。如果别人没有达到标准则失望、怨恨。思考四思考四()李某经历了哪些事件?第 7 页 共 14 页()由这些事件产生了哪些心理问题?()这些事件、心理问题之间是因果关系还是并列关系?答案答案李某的问题是:()由于酒后叫了小姐,因此担心自己得艾滋病而产生恐惧情绪。影响日常生活。()由于酒后叫了小姐,平时对自己的要求又很严格、非常爱妻子、爱女儿,因此产生了道德性焦虑。()一方面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另一方面担心自己把艾滋病毒传染给家人,因此产生焦虑情绪,影响了夫妻生活。()在医院检查阴性,并使用安全套后,仍然坚持认为会传染艾滋病毒给妻子,存在任意推断的认知曲解。答案分析()
22、答案分析()“由于酒后叫了小姐,因此担心自己得艾滋病而产生恐惧情绪。影响日常生活。”这在案例中是如何体现的?恐惧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生活有什么影响?答案分析()答案分析()“由于酒后叫了小姐,平时对自己的要求又很严格、非常爱妻子、爱女儿,因此产生了道德性焦虑。”这在案例中是如何体现的?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生活有什么影响?答案分析()答案分析()“一方面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另一方面担心自己把艾滋病毒传染给家人,因此产生焦虑情绪,影响了夫妻生活。”这在案例中是如何体现的?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哪?答案分析()答案分析()、三点的关系如何。三种情绪,恐惧情绪、焦虑情
23、绪、道德性焦虑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分析(答案分析(5 5)在医院检查阴性,并使用安全套后,仍然坚持认为会传染艾滋病毒给妻子,存在任意推断的认知曲解。任意推断的认知曲解和三种情绪以及他的行为有无因果关系?补充知识补充知识考试答题原则考试答题原则1.在证据充分、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写得越多越好。2.尽管存在因果关系,但如果所涉及的知识点并非是同一领域的,应该写。原因是,在考试时,我们可能无法知道出题人的意图。3.参考配分。比如,若一道小题九分,那么可能有三点要回答;如果只有四分,那么可能需要写两条或者四条,取决于每一条中需要回答的多寡。灵活掌握。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如下:一般心理问题
24、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如下: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刺激性质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导致的内心冲突。很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持续时间*1-2个月2个月-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反应强度体验到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不良情绪。初始情绪反应剧烈,体验到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痛苦情绪。反应泛化情绪反应局限于最初事件,未泛化。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反映对象被泛化。第 8 页 共 14 页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社会功能未受到严重破坏。短暂失去理性控制,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
25、往有明显的影响。备注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障碍。答案:答案:、郑某认为看到戴孝的人是一种不祥之兆,因为经常看到戴孝的人,自己是晦气的,并且认为晦气的人会遇到倒霉的事情,由此引发担心和焦虑,存在任意推断的认知曲解。、他所感到的路上有人戴孝是客观事实,他经常关注到戴孝行人的现象属于选择性消极注视。六、练习与如何写疗法(上)六、练习与如何写疗法(上)案例三案例三张某,男。张某年近60了,目前在某家大型国有企业中担任销售部门的负责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张某越来越觉得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了。前两年张某总是能够超额地完成销售任务,每年集团公司总结的时候,都被作为正面典型宣传,各项年终的评奖、庆功都少不了他。但
26、最近两年情况变了,各种颁奖、评选活动里面渐渐没有了他。一方面由于销售指标的不断提高,张某开始无法超额完成,仅仅能够勉强完成任务。今年,一位与张某相交40多年,对他颇多照顾的集团领导,也是张某的上级突发疾病辞世。新来的领导是从另一家企业调来的。他也和领导谈过销售指标的事情,但张某发现这位领导年纪轻轻,而且工作经验不足,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也不甚了解,还有些好大喜功,只是急于做出一点成绩来。因此在销售指标方面非但没有减负的意思,反而暗示张某提高销售指标。张某一方面感叹世事无常,另一方面心理感到非常无力。上个月的时候,张某在集团开会。与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起因是生产部门始终无法制作出符合
27、客户要求的产品,导致销售部门的一张巨额订单飞走了。会上,张某暗示生产部门无能使得销售工作无法进行。生产部门则公开指责销售部门不顾客观情况,为了销售胡乱许诺,与生产部门缺乏沟通。双方各执一词,最后不出意料又是不了了之。尽管这样的吵架几乎从来没有间断过,但当张某开完会后,一股从来没有过的疲劳感又笼罩了他的全身,真正的心累。张某第一次破例,在工作时间回家休息去了。回到家后,张某意外地发现妻子没有去上班,而是和一位男性坐在家里的客厅。张某的妻子今年28岁,由于张某一直忙于工作,虽然外面也经常应酬,但直到三年前才考虑到老了之后没有人照顾,于是经亲戚介绍,和一个远房亲戚的表妹结了婚。妻子虽然挺漂亮的,但张
28、某更加看中的是她为人老实,会打理家务。妻子解释说,是家里的电器坏了又不想请外面的人来修理,所以就找了平时比较熟悉的同事来帮忙。张某看了看妻子那位年轻、英俊的同事,没说话就去休息了。由于两年前听一位老道士说的养生之道,因此张某很少与妻子同床。晚上张某罕见地提出了和妻子同床的要求,过程中张某觉得力不从心。一夜无话,第二天张某开始留心起妻子地穿着打扮,工作的时候也开始给妻子打电话,问问妻子在干什么。一周之后,索性让妻子把工作辞了,专心留在家里操持家务,做全职太太。妻子有些不愿意,张某就说“我一个月赚的钱,你要赚一年多,就安心留在家里吧。我一个人养家就够了。”妻子不敢顶撞丈夫,最终同意了。看着妻子唯唯
29、诺诺的样子,张某的心理觉得无比舒坦。没过多久,销售部门来了一位副总,年富力强。尽管这位副总非常尊重张某,但张某心理却充满了矛盾。有时候张某觉得这是上级在暗示他应该激流勇退了,在准备找人代替他了;有时候又觉得是该找个人接替自己了,这位副总为人也不错、对自己也很尊重、能力也强,是一个好的人选。张某没有孩子,因此甚至有时候就把这个副总当作自己的儿子;有时候却觉得自己辛苦一辈子,把当初的烂摊子收拾到现在这个样子,如果自己离开的话也实在舍不得。自己忙了一辈子,竟然什么都没留下,实在不甘心。来到咨询室的张某反复在向咨询师讲述这种矛盾的心理,希望咨询师能够给自己指一条路。心理学角度的段落大意(请大家列出来,
30、并讲解)心理学角度的段落大意(请大家列出来,并讲解)1.张某,六十岁男性,积极上进;第 9 页 共 14 页2.以前工作很出色,现在勉强完成;3.领导更换,自感压力大,无法胜任目前工作;4.与其他部门的冲突令他易怒,且感到疲惫不堪;5.为有人照顾自己而结婚(没有孩子);6.“为避免自己身体受伤害”,很少有夫妻生活;7.对妻子其产生疑虑;让其辞职在家;8.欣赏新来的助手,自感应该退出但又不甘心;9.内心矛盾重重,主动求助。梳理其中的发展线索和因果关系:(请大家分析一下)梳理其中的发展线索和因果关系:(请大家分析一下)积极进取工作出色年龄增大领导更换勉强应付疲劳、无力感为有人照顾自己而结婚(无子女
31、)担心妻子并让其辞职(无子女)欣赏新助手不甘心退出内心矛盾重重你分析的线索是否有不同或遗漏,为什么?如何看待这个分析的结果?(生理疲劳还是心理疲劳?年龄增大是借口吗?自信心下降,关注自身利益得失)问题:、试分析张某的心理问题。请描述张某的基本情况:躯体症状?(器质性疾病?)情绪表现?(长期如此?)言行?(防御机制?)认知?(认知曲解?)事件?(强烈刺激?)困境?(矛盾冲突?)答案:答案:张某存在的问题包括:()由于工作不顺利、老领导去世、与领导沟通不良、部门之间的扯皮而产生心理疲劳,影响工作。()看到一个年轻男性来到自己家里;妻子年龄很轻,自己年纪比较大;最近工作又不太顺利;和妻子性生活不和谐
32、。由此觉得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受到威胁,故而通过打击妻子的自信心,炫耀自己收入的方式来做补偿。属于补偿的防御机制。()一方面觉得自己应该激流勇退了,另一方面又不甘心放下自己的基业,对同一件事情态度摇摆不定,属于趋避冲突。()张某一直没有孩子;最近的工作也非常不顺利,销售指标无法完成、与新领导沟通不顺利;回顾自己的一生也总放不下;比较自私,为了找人照顾自己而结婚,为了养生而放弃与妻子的性生活。说明张某在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中的“繁殖VS停滞”阶段出现问题。答案说明:答案说明:如果案例中出现了明显的年龄,比如青春期、老年之类的,可以考虑从埃里克森的八个阶段进行分析。无论是文字案例分析、影视案例
33、分析、面试,都是如此。案例三(人格障碍的区分)案例三(人格障碍的区分)1.人格障碍的诊断一般应符合下列条件:这种行为模式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青少年期,而且是持续性的;第 10 页 共 14 页这种表现的特征具有普遍性,可反映在多数行为中;由于这种表现,会影响本人的、或影响别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或两者兼而有之;本人往往不认为这是一种缺陷,或认为自己的表现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些人虽然口头上认识,但却难于改变;这些行为模式不是由于其他疾病或严重的客观事件引起的;必须是成人(一般是指18岁以上),少年儿童一般不诊断人格障碍。问题、对于这个个案,咨询师应该从什么角度切入?什么是切入点?“切入点切入点”的含
34、义的含义如果你是一个咨询师,你会从哪方面着手开始你的咨询。不能理解为是什么治疗方案。“从问题出发,而非从案例出发”,我们要从案例中发掘出来的某一个具体问题着手,这个具体问题就是咨询的切入点。如何选择切入点:如何选择切入点:()回忆一下,张某的问题有哪些?()筛选一下,张某最关心的问题是哪一个?()如果案例中没有明示张某所关心的问题,那么具体分析这些问题的因果关系,从最表面的问题切入。请说说你认为哪个问题作为切入点?答案:答案:张某来咨询室的目的是解决自己的矛盾心理,而张某的矛盾心理则是指张某一方面也想培养这个副总接替自己,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自己一辈子的基业。因此,咨询师的切入点应该是张某在这件事
35、情上的趋避冲突。自残行为的动机分析自残行为的动机分析根据国际精神医学界,自残行为大致归纳为七种动机:1、调节情绪_ 这是自残者最常想达到的一种效果。当个人有太多负面情绪,包括对外界愤怒、强烈的焦虑或挫折感,就可能把自残当成应对压力的方式。_ 特别是求学的青少年和儿童,因表达、处理情绪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常用自残行为来减轻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应多注意。2、自我惩罚_ 对自己较无自信,或容易自责的人,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以及惩罚自己的不是之处。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过度要求与批评,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个过度严苛,让孩子变得自卑,未来遭遇挫折或表现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3、影响人
36、际_ 自残者身边不乏有关切他的家人、朋友或教师,但自残者每每让关切者感到疲累、挫败,甚至让人不想理会,因为他惯以自残行为操弄他人或吸引关心,甚至控制身边重要的人。4、标榜独立_ 当对方要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例如亲密伴侣要求分手、老板要炒自己鱿鱼,这时出现的自残行为是为了表达独立自主,显示只有自己能掌控自己,对方是不可能控制他的。5、抵抗解离_ 解离状态(diissociiatiion),是当人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时,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希望能忽视痛苦。但麻木也让人失去活着的感觉,因此借着自残,让自己感觉痛楚,重新取得活着的感觉。6、抵抗自杀_ 当负面情绪累积到一个程度,自残者可能考虑自杀;在尝试自杀
37、前,如果以自残来减轻某部分负面第 11 页 共 14 页情绪,就可能远离自杀。因此,自残或许是自杀的保护因子,提醒自己或他人,的确有心理困扰,必须积极面对与处理。7、追求刺激_ 人体受伤时,脑部同时分泌“脑内”(endorphin),让人产生欣快的感觉,将痛苦驱除。有时候,自残也会引发像坐云霄飞车或高空弹跳的快感。青少年集体公开割腕,常常是用这种自残行为,一同追求快感,并借以建立同侪认同。_ 伤害身体会痛,但自残者常认为:“伤口一点都不痛,心比较痛”。_ 如何面对自残者:如何面对自残者:_ 应该将眼光从不痛的伤口,转移到疼痛的内心。_ 找机会倾听自残者描述他们所面对的困境,支持他的情感与想法,
38、陪伴他们用正向的方式解决问题。_ 许多自残者也同时患有抑郁症、焦虑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等,应该及时治疗。七、如何写疗法(下)七、如何写疗法(下)案例四案例四小赵,男,30岁。小赵的老家在四川,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工作。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小赵在上海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有了一个贴心的妻子,并且在半年前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儿。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一家人生活得非常和美。汶川发生地震后,小赵的老家也受到了影响。父亲在地震中死亡,母亲受了伤。小赵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飞回老家,在四川其他几个城市工作的兄弟姐妹早已经聚集在母亲地病榻前。回到老家后,除了照顾受伤的母亲,另一件大事就是处理父亲的后事。由于被砖块撞击的原因
39、,父亲的遗体有些变形,有些地方甚至有些缺损。小赵看到父亲遗体的第一反应是惊惶失措的跑了出去,并且再也不敢进去。从那天开始,他就每天做噩梦,一睡觉脑子里就会出现父亲的遗容,然后立刻被惊醒,醒来后惶恐不安、身体缩成一团。几天过去了,小赵日渐消瘦,茶饭不思,精神恍惚。甚至到了医院闻到消毒水的气味就会全身颤抖,想起那天父亲的样子。因此照顾母亲的责任几乎全落到了几个兄弟姐妹身上。这天,母亲的病情稍微稳定了一些,兄弟姐妹们开会讨论今后的事情。在家庭会议上,兄弟姐妹们提出,自己的经济上都有一定的困难,比不得小赵在上海工作赚大钱。而且父亲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呆在老家没人照顾,因此出院后最好搬到上海去和小赵一起住
40、。以后母亲的赡养费用、包括这次的住院费,小赵一个人承担一半,另外一半由5个兄弟姐妹均摊。小赵目前还在还房贷、孩子刚出生以后花钱的地方更多,因此在与妻子通电话后,提出所有费用都应该由兄弟姐妹们平分。另外5个兄弟姐妹却不放过小赵,都说小赵忘恩负义,小时候父母对他最好,家里面穷,只培养了他一个大学生,到头来却这样不孝顺。兄弟姐妹们还举出了小赵在见到父亲遗体时失态、这段时间没有去医院照顾过母亲的例子。还说,小赵这段时间身体不好就是报应。小赵迫于压力,再加上听到兄弟姐妹们说到报应,觉得似乎是这么回事,于是答应了。小赵现在非常苦恼,一方面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承担那么多,另一方面,小赵又不知道回到上海后如何和老
41、婆交待。梳理其中的发展线索和因果关系:梳理其中的发展线索和因果关系:在沪成家工作(还贷)地震父亡母伤目睹尸体应激反应,逃跑泛化到对医院恐惧兄妹代其照顾母亲赡养费用纠纷被迫答应无法面对妻子苦恼(恐怖症?认知问题?人格问题?矛盾冲突?情绪问题?)第 12 页 共 14 页案例四案例四 区分:区分:PTSD,PTSD,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类型类型描述描述症状特点症状特点备注备注PTSDPTSD由于直接或间接经历了异乎寻常的痛苦事件而引发的、延迟且持久的弥漫性痛苦,可能有自杀倾向;竭力回避提醒物,社会功能受损。*植物神经症状,易惊醒;病理性反复重现,伴有强烈痛苦体验;持续的警觉性提高和回避行为,注
42、意力不能集中,对未来丧失信心。症状延迟出现(数日6个月)惊吓,否认,侵入,修正,结束(北川实例)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由剧烈刺激引起的;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症状;有意识障碍;起病急,病程短;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受强烈刺激后立即发作;植物神经症状;精神运动性兴奋/抑制;意识模糊;23天后好转;及时干预,愈后良好。案例四案例四 区分:恐怖症,惊恐障碍(急性焦虑症)区分:恐怖症,惊恐障碍(急性焦虑症)类型类型描述描述症状特点症状特点备注备注恐怖症恐怖症经历明确的引起恐怖的事件,导致对某一特定现象产生持续和不必要的强烈恐惧,并无法控制地进行回避。植物神经症状;知道不必要却无法控制;担
43、心再次发生焦虑持续1个月以上。*特定场所社交惊恐障碍惊恐障碍(急性焦虑症)(急性焦虑症)无明显原因地突然发生躯体上的强烈不适,有濒死感和失控感,极度恐惧但没有明确的指向和具体内容;反复发作,发作后自行缓解。植物神经症状;有运动性不安;发作时间几分钟不超过1小时,发作后自行缓解;每月发生3次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焦虑症的一种问题:问题:、小赵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作为心理咨询师,可以采用哪些疗法处理小赵不愿去医院照顾母亲的问题?答案(1)案例中,小赵有两方面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是在看到父亲的遗体后,产生了恐惧的情绪并且将这种恐惧的情绪泛化到了对医院等卫生机构场所的恐惧。另一方面,迫于家庭压力而答应
44、了不该答应的条件,不知如何向妻子交待而产生了焦虑情绪。问题(问题(2 2)解析:)解析:作为心理咨询师,可以采用哪些疗法处理小赵不愿去医院照顾母亲的问题?理解问题的含义:小赵不愿意去医院照顾母亲是什么心理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师,针对该问题,用什么疗法?如何处理?小赵不愿意去医院照顾母亲是什么心理问题?小赵不愿意去医院照顾母亲的原因是因为在看到父亲的遗体后产生恐惧,并且这种恐惧泛化成了对医院第 13 页 共 14 页的恐惧,表现出颤抖等恐惧反应,因此无法去医院照顾母亲。行为疗法行为疗法阳性强化法原理:_ 依据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建立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各种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反复
45、强化而形成的。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实施强化,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冲击疗法原理:_ 冲击疗法是基于下面的动物实验:当实验场所发出恐怖性声、光或电击刺激时,实验动物惊恐万状,四处乱窜,想逃离现场。如果没有出路,它只得被迫无奈地呆在现场里,承受极其痛苦的刺激。当刺激持续一段时间后,动物的恐惧反应会自然逐渐减轻,最终消失,即所谓消退性抑制(保护性抑制)。实验表明,只要持久地让被试者暴露在刺激因素面前,惊恐反应终究将自行耗尽。模仿学习法原理:_ 模仿学习法是建立在A-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在现实社会中个体在获得“习得性行为”的过程中并不都是通过强化
46、作用的。实际上人类大量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所作所为进行“模仿学习”而学会的,特别是儿童,模仿(观察)学习是他们的行为形成的重要途径。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厌恶疗法原理:_ 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建立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是通过求助者在进行不良行为的同时附加某种恶性刺激,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不良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一旦求助者进行这种不良行为时,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良行为。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原理:_ 由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创立,强调理性认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认为人的错误思维方式或
47、非理性信念是情绪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原,消除非理性信念是咨询成功的关键。贝克认知行为疗法原理:_ 由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创立,认为治疗心理障碍的重点在于鼓励来访者检察并消除其内在的错误思想和认知歪曲。并进一步提出了五种治疗技术: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性错误、真实性验证、去中心化、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从而达到治疗效果。雷米认知行为疗法原理:_ 基本原理同贝克认知理论。但更强调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并提出了“中心边缘”模型,认为治疗的目的是要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手段则是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精神
48、分析治疗原理:_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疾病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这些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精神分析就是要挖掘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分析和解释,使来访者获得领悟,释放冲突第 14 页 共 14 页和焦虑,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求助者中心疗法原理:_ 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属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强调求助者的自我潜能、经验和主观世界,治疗者的作用是帮助求助者意识到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只存在于他们自身,将治疗的主导权赋予求助者自己,并决定自己的治疗方向,找出治疗办法,促进或帮助求助
49、者增加自我意识,恢复真正的自我,发掘自己改变生活的潜力。案例四问题解析:案例四问题解析:()作为心理咨询师,针对该问题,应该如何治疗。答法一:(针对恐惧情绪,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处理小赵的问题。、让小赵说出所有他对医疗场所恐惧的内容。、制定恐惧等级量表,让小赵对他所说出的恐惧内容,按照恐惧程度的大小排序、教小赵放松的方法,并帮助小赵训练,训练到听到咨询师的指令后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的程度。、根据恐惧等级量表进行训练,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恐惧等级。答法二:(针对恐惧情绪,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处理小赵的问题。、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放松训练。一般需要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至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系统脱敏练习答法一更好。在回答疗法的时候尽量从咨询实践出发。只回答理论只能赚到一点辛苦分,将理论结合到案例之中。有些操作方法从理论角度可能是正确的,但未必符合咨询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根据理论回答将很难得分。对于治疗方法的回答,学员需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手是熟悉各流派的治疗方法,另一手是熟悉各种心理问题可能的干预角度。这有赖于大量个案的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