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吉林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试卷能力练习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下列有关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B.实验室制乙炔时可用 CuSO4 除杂质气体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D.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答案】D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关于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答案】A3、“能源和环境”
2、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各地正在进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送到废品收购站D.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装在一起丢人垃圾箱【答案】D4、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A.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D.溴苯中的溴(NaOH 溶液、分液)【答案】A5、()测验是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全
3、面了解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是对阶段教学效果的总评价。A.诊断性B.形成性C.终结性D.过程性【答案】C6、在讲解“电化学”内容之前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所做的评价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 C7H16。的烷烃,含有 3 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3 种B.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 KMn04。酸性溶液褪色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D.相同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乙烷耗氧量多【答案】A8、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老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应当是(
4、)。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在进行授课C.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D.设计精炼的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练【答案】C9、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Y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 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 与 x 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Y 分别与 Z、W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弱D.Y 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答案】D10、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
5、四位同学分别做出如下回答,其中正确的是()。A.甲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B.乙学生:在盐酸中加入相同温度的氨水,若实验过程中混合液的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C.丙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丁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答案】D11、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只破坏极性键B.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键在溶于水时被破坏D.HF 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 HCl,故 HF 比 HCl 稳定【答案】C12、学生在学习
6、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再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类比B.归纳C.演绎D.分类【答案】A1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B.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C.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D.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答案】B1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评价建议”。A.纸笔测验难以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好取消B.评价结果可以采用定性报告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
7、式C.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活动的促进作用【答案】A15、化学课堂上,有些同学只喜欢观看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这种兴趣属于()。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A16、实验室有三瓶无色溶液,但是标签已经模糊不清。已知这三瓶溶液分别为Ba(OH)2 溶液、稀盐酸、NaCl 溶液中的一种。下列物质不可以鉴别出这三种溶液的是()。A.紫色石蕊溶液B.无色酚酞溶液C.碳酸钠溶液D.pH 试纸【答案】B17、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A.有机化学基础B.化学与生活C.化学反应原理D
8、.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B18、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A19、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涅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答案】A20、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A.根据课
9、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B.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C.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D.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答案】C21、已知 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 是氧化产物,K2SO4 是还原产物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5C.H2SO4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1 mol KClO3 参加反应时有 10 mol 电子发生转移【答案】C22、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A23、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10、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6。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 与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 与 W 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与 Y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离子半径:r(Y)r(W)r(Z)C.W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Y 强D.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A24、在中学阶段,下列反应能一步实现的是()。A.Al2O3Al(OH)3B.NaNO3NaClC.MgOMgCl2D.CaCO3Na2CO3【答案】C25、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之前,教师想了解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类型的掌握程度,常用的评价
11、方式是()。A.诊断性评价B.自我评价C.绝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A26、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A.服用含 AL(OH)3 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B.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 NaOH 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D.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答案】D27、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化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观察法B.练习实践法C.讨论谈话法D.引导探究法【答案】D28、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氧化物的组成
12、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等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成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答案】D29、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答案】B30、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某教师按照“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假设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该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是()。A.以学科知识
13、的内在逻辑为主线B.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C.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为主线D.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为主线【答案】C31、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率的原因是()。A.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增加了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答案】A32、以下有关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B.这种评价的结果往往难以反映个体问的差异,也无法确定被评价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C.一个学生化学成绩持续提高,教师就可以做出该生已有进步的评价D.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
14、鉴定【答案】D33、某化学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遵循的学习理论是()。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B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H+、Cl-、S2O32-、K+B.钠、钾、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5.6LCO2 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 3.011023D.NO2 与 H2O 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答案】B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CO2C.地壳中 HClO4(高
15、氯酸)是最强的酸D.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 1%【答案】B36、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为()。A.B.C.D.【答案】B37、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下列四个选项中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材料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答案】C38、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D39、下列说法中,与化学教学理念相符的是()。A.B.C.D.【答案】B40、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
16、畴的是()。A.认识溶解现象,指导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B.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温度变化C.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D.通过学习溶液的知识,明白化学工作者有责任不断寻求处理和解决污染的办法【答案】A41、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B.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D.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答案】A42、“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7、。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答案】D43、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答案】D4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四个部分。A.诊断建议B.实施方法C.实施建议D.教材编写【答案】C45、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
18、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D46、NaOH 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答案】B47、某次期末考试,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编制 A 卷和 B 卷两种试卷,衡量两次测验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程度。衡量测验的正确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B48、对 CH,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19、)。A.CH3COO-B.CH3CH2O-C.C6H5O-D.OH-【答案】B49、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A.记住B.解释C.识别D.区分【答案】D50、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同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以下()。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
20、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答案】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检验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通常的做法是在 2 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 5mL 盐酸和 5mLNaOH 溶液,再分别放一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 2 支试管口。下面是某老师对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的改进:在 2 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 5mL 盐酸和 5mLNaOH 溶液,再各加入 2 滴 CuS04 溶液,再分别放一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练习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