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新媒体的说服模式——以虎照事件为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网络新媒体的说服模式——以虎照事件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网络新媒体的说服模式——以虎照事件为例.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0 8 年第8 期总第1 7 9 期兰州学刊I 御z h o ux u ek a nN o 82 0 0 8G e n e m l N o 1 7 9新闻与传媒研究论网络新媒体的说服模式以“虎照事件”为例张杰(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 1 0 0 9 3)【摘要】华南虎事件中新媒体特别是B B s 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对“华南虎照事件”网络新媒体的说服方式的解读,指出B B S 和网络专业站点采用了不一样的说服方式: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而这种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新媒体的信息获得方式和传递的信息性质不一致所导致的。B B S 具有的弱关系优势使得其能汇集和扩散大量虎
2、照的异质性信息,而网络专业站点具有的强关系优势使得它能够传递信任和权威进而产生的可信性信息。这两种信息分别导致了说服模式的不一致。而新媒体的信息特质与说服模式之间的关联恰恰是以往传播学研究中的说服理论所忽视的。同时,受众的个人关联性高低也使得受众作出了不同的媒体选择,文章最后给出了网络新媒体的说服模型,指出说服过程是一个双向与互动的过程。关键词】新媒体;强关系;弱关系;桥;说服模式;中心路径;外周路径;个人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 0 0 5 3 4 9 2(2 0 0 8)0 8 一0 1 7 5 0 3作者简介:张杰,男,江苏扬州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南京航空
3、航天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近来,陕西“华南虎照事件”成为媒介热点。与以往的新闻报道不同,“华南虎照”事件中,虽然央视、南方报业等传媒巨头都倾尽全力予以连续报道,但本事件的关键节点都与网络媒体特别是B B S 论坛有关,在这一新闻事件中,新媒体的影响力体现地淋漓尽致。新媒体在这一事件中的影响力来自于其对虎照事件的信息的独立解读,并将这种解读信息有效地传递与扩散,从而说服公众。这种说服方式不仅与传统媒体不一致,不同的新媒体如B B s 和网络专业站点之间也不一致。那么,新媒体的说服模式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为什么同为新媒体,其说服模式也不一致呢?本文拟运用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中
4、的说服理论对新媒体在虎照事件中的说服模式作一探究。一、中心路径与外周路径:B B S 和网络专业站点的不同说服模式说服研究是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经典领域。霍夫兰的态度改变研究以及随之而来的耶鲁研究计划使得说服研究成为传播学的重要内容。麦奎尔的信息处理模式、安德森的信息整合理论和佩蒂和卡西皮的精心可能性模式是目前比较重要的三种说服理论。这三种理论都强调说服本身是一个过程,受众的性质决定了信息的被接受方式。其中,佩蒂的精心可能性理论比较好地将受众特点和信息的说服方式结合起来,从而成为本文主要采用的理论视角。在讨论之前,我们会发现在“虎照事件”的信息交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网络。而如果我们聚焦网络
5、媒体,会发现在这一平台上,至少包含着四种不同的信息源和信息类型:(1)网民依托B B s、博客、新闻留言发表的原生态信息;(2)作为新媒体的专业网站所采编的新闻或意见;(3)传统媒体依托网络平台发表的新闻或意见;(4)相关当事人通过各种渠道、辗转至网络所发出的声音。【2 1 本文主要讨论的新媒体是前三者,而忽略第四者即相关当事人的网络议题。在虎照事件中,网络新媒体采用说服公众的方式是类似于佩蒂和卡西皮所述的精心可能性模式。精心可能性模式认为,对待态度改变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抓住主要问题的路线,即中心路径(c e n t r a l 删t e),一种是考虑枝节的路线,即外周路径(p e r i p
6、 h e r a lm u t e)。中心路径是接受者积极地处理信息,被观点的理性所折服,外周路径强调的是接受者不运用他们的智力去评价观点、处理消息中的信息,而更多的是为枝节线索所左右。这些线索可能包括消息来源的可信度、消息的风格和形式以及接受者的情绪等。o可见,中心路径的主要说服手段是信息的理性程度以及逻辑力量,在这种状况中,接受者投入了高度的心力即高度精心,接受者详细考察、仔细推断其观点,对观点的价值作出结论、对所推荐的立场得出总体的评价。而在外周路径下,说服手段不依赖于对消息周密的考虑,接受者依据可信性、喜爱程度和共识来作出判断。我们可以看到,在新媒体对虎照事件的报道中,B B S 等专
7、业论坛主要采用了中心路径的说服方式,强调信息本身的逻辑性和真实性,而新媒体的专业网站和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在使用中心路径的说服方式之外,则主要采取了外周路径的说服方式,强调各种边缘性的信息线索。H 1 例如信息传播者的权威性身份就会对说服受众产生很大的影响。专业站点和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可以通过对权威性信息的报道来说服受众。二、异质性信息与可信性信息:不同说服模式下的信息性质比较那么,为什么不同的新媒体会出现不同的说服方式呢?固然,这和不同新媒体的性质有关系。B B s 论坛本身的匿名性特点决定了其说服方式必须是强调信息本身的逻辑性和真实性,1 7 6兰州学刊总第1 7 9 期而专业网站和传统媒体的电
8、子版本身就具备了可见性和可信性,其说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周路径的。然而,除了新媒体的性质不同导致说服方式不同以外,其获得信息的性质不同才是导致其说服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而这恰恰是传统的说服理论所忽略的。在传统的说服理论中包括佩蒂的精心可能性模型,其实都有着一个共同的预设:信息由说服者提供,在很大程度上信息是高度可控的。从霍夫兰的陆军士气研究开始,如何通过改变信息从而说服受众改变态度就是说服研究的目的。这样一来,信息的高度可操纵性或可控性就是说服理论的预设和应有之义。然而,新媒体特别是B B s 的很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其匿名性和公共性。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分散的,不可控的,而新媒体中的专业站点以及
9、传统媒体的网络版,由于其秉承了新闻专业主义,其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控的。这种信息的可控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说服路径的不同。同时,B B s 信息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异质性。中心路径强调的是逻辑性,而根据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双面沟通是中心路径的最佳方式。因为中心路径的受众个人卷入性比较高,他对于提供的信息会仔细考虑,所以在中心路径的说服方式中,如果仅仅提供对于论点有利的论据是不够的,必须提供双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并在此基础上论证某方面的论点是正确的。这样一个较高精心的受众才有可能被说服。这就要求中心路径必须建立在异质性信息的基础上。在虎照事件中,B B s 论坛上长期存在着“打虎派
10、”和“挺虎派”这两派,双方都通过专业技术来论证虎照的真伪,双方在论证时都必须提及对方的观点和证据,这就是双向说服,一直到年画虎出现,挺虎派觉得证据对己极为不利,已经没有办法在技术上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从而销声匿迹。这突出地体现了中心路径以信息的逻辑性和双面性为前提的说服模式。同时,虎照事件的信息复杂性使得它不能由单一专业领域的人鉴定,必须由摄影、光学、植物学、计算机仿真、拓扑学、动物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对虎照信息作出逻辑性强的判断,这也就意味着其信息成分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而外周路径强调的是信息的认同性、接受性和权威性。由于受众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其个人卷入性比较低,他往往容易受
11、信息发出者的影响。换句话说,信息发出者自身的被信任程度、被喜爱程度和权威性决定了外周路径的说服效果。而网络专业站点特别是一些门户站点和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往往是被人们认为有权威的,受信任的和被喜爱的。这就使得其传递的信息也会被认同。因为受众会认为这些信息是一些被他人共同接受的信息,即可信性信息。可见,B B S 之所以采用了中心路径的说服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信息的性质:不可控性和异质性导致的,而网络专业站点和传统媒体的网络版采用了外周路径的说服方式,是由于其信息的可控性和可信性所决定的。三、弱关系与强关系:不同说服模式的获得信息路径比较然而,为什么B B s 的信息就是以异质性为主,而专业网站
12、和传统媒体的信息就是以共识性信息为主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B B S 和专业网站获得信息的路径不一致所导致的。B B s 论坛获得信息的主要路径是依赖匿名性的个人在论坛上发贴。这些个体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是匿名的,其互动虽然有可能次数较多,但相互间关系的连带程度是较弱的。但这种弱关系恰恰是B B S 论坛的优势。美国的著名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发表过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弱关系的优势,讨论了弱关系在信息传递方面的优势。所谓弱关系,指的是在互动中,互动频数比较低的人。”1 因为人际关系网络里面,互动比较频繁的人,即所谓的强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具有相似性的人构成的。而弱关系往往是在相似性方面比较弱的。与强
13、关系这样互动频数比较高的人相比,弱关系异质性比较强。格兰诺维特认为在一个人际网络里面,弱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异质性比较强,从而能够带来的信息比较多而且重复性比较少,而强关系因为相似性高,信息重复程度比较高。换言之,从信息获得的有效性角度,弱关系比强关系重要得多。正如格兰诺维特所说,当信息传递是透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时,这意味着不管什么样的传播都能触及更多的人,以及穿过更大的社会距离。【6 1 网上专业论坛,同现实中的专家个人的人际网络相比,无疑是一种弱关系。作为弱关系人际网络,会连出一张大网络,从而将信息传递得比较远。而且在弱关系网络中,社会网络的规模会很大,从而能够收集到较多的信息。【7 1 体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 媒体 说服 模式 事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