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生存环境的艺术品位提出更高的精神需求,期望生存环境更加完美。在这种社会需求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悄然兴起,并逐渐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它以其广泛的内涵和自身的规律,顺应着社会的需求而得到发展,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艺术设计是其扩大和延伸,是建筑方面更高层次的追求。本世纪中叶,欧美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最先发展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随后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提高生存环境品质,重新构筑新型人文环境,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在这种大环境下,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各大高校中蓬勃发展。提
2、高环境艺术与设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专业对口的高级职业应用型人才,这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历史责任。一、我国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时间并不长。由于对“环境艺术”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学校性质和基础不同,使得在专业建设的定位和教学内容设置上存在着差异。其现状是把具有综合学科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仅定位在“室内设计”单一方向上,有些虽然叫“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课程设置只是室内设计方面内容。还有的则是偏重室内装修、装饰等美化室内环境方面。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术上的认识问题,另一方面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需求所至。在这种教
3、学体系培养下的学生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佳,社会适应性不强。针对这一教育现状,必须提高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认识,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结构,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实践环节,进行整合和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智能型、复合型设计人才。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环境艺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应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以培养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为主,并以此为目标,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规律,师资结构、教材系列和与其相对应的实训基地。环境艺术专业教育既不同于一般文、理、工教育,又有别于音乐、戏剧、电影、纯美术教育的特殊教育。它应该使学生具备以下的能力结构:(1)认知能力(2)审美能力(3)造型能力(4)创意能力
4、(5)工艺表现能力(6)实际操作技术能力(7)市场反应能力。其中的核心是创意能力和实际操作技术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既是一个艺术创造者,又是一个物质生产者,创意与制作不能截然分开,特点是表现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与施工工程上,它依赖于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实现目标的过程应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动脑与动手交替运作,互相推进的过程。从设计教育的观点来看,熟悉程序与掌握方法是比结果更为重要的追求目标。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时综合认知能力差,美术基础深浅不一,这就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面临诸多的困难,加上该专业涉及知识面的多个领域和实训技能操作的复杂性,又增加了教学难度。基于以上现状我们有责任依据高职教
5、育的特殊要求和特殊培养目标,对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教育予以系统的重新定位思考。(见表1)表 1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环境艺术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预见性。面向当今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是专业得以发展的动力。把握社会需求状况,一方面要进行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
6、计划,为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好前期准备。提升环境品质的需求已是当代社会,更是未来社会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环境艺术方面建设的层面主要是在室内设计和装饰、装修等内容上,环境艺术教育也侧重于此。但随着时代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将大大扩展,涉及的范围也将更加广阔,展望未来,培养新时代需要的设计人才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2.系统性。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极其综合的系统性行为,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系统性特点和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整体思维能
7、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3.特色性。这里所谈及的“特色”是指办学特色。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而言,不同性质、基础的学校都有各自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建筑类院校发展这一专业具有更广阔的可能性和前途。从行业发展和管理的角度看,环境艺术是建筑系统中的一部分。从建筑学科群的角度,环境艺术设计被包含在这个大家庭之中,所以在建筑院校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天独厚。鉴于以上特点并结合其它专业特点,建设以建筑学为依托,侧重于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构成高职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4.创造性。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
8、是创造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中不能只满足于设计方法和技艺的传授,在艺术和设计之中,创造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上,要充分强调创造性的特点,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为主线的设计教育思想。5.适应性。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围应该远比现在广泛的多,围绕着建筑环境,小到一个标志设计,大到环境景观设计,都将是环境艺术设计师所要面对的工作。对知识面、知识结构的要求将更高,它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要求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来自
9、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广的专业知识面。抓住环境艺术设计涉及面广,要求设计者适应性强这样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内容和培养计划时要充分认识这一点,结合其专业的特点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学计划。三、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想高职教育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针对性要强、内容要精选,重点要突出。根据不同专业,设置有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地课程。如室内装璜专业,课程面广类杂,重点首先是空间设计素描、色彩学,精讲一些设计美学课程,广其视野,开其心智,然后是实训中的建筑装饰施工工艺。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管理、监理工程的岗位,才能有一定的工程施工实际操作能力,达到高层次的技能型、应用型职业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
10、目标。在其教学结构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指导思想是: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强化基础知识、拓宽专业面和服务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2.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目标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建设有其行业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3.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向专业范围: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主要围绕建筑的内外环境所涉及的方面,进行科学、艺术、经济、合理、高效率地创造性设计,以提升生活环境的品质。人才规格:培养思想素质高,具备发现、判断、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策划、组织、实施能力的思维、
11、智能和复合型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4.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制。按照目前国家教委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三年制。在三年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安排中,第一学年主要以基础课为主。第二学年上半年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并在巩固、深化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加入初级的专业设计课内容。第二学年下半年在巩固专业基础的同时,开始进一步熟悉专业特点,掌握一般性专业设计方法和规律,同时开始专业理论、专业材料、工艺等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设计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要求的设计能力,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及论文。从第三学年开始,一方面在实践环节上,从专业角度开始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扩
12、大知识面,熟悉生产实际和社会需要。另一方面,设置若干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以选修课形式,由学生依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进行专业方向“分流”,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见表2)5.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专业基础课,包括造型基础,主要内容有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心理学、法规标准等。表达基础,主要内容为制图基础、效果图技法、模型制作等。技术基础,主要有材料工艺、工程物理等。设计方法:包括设计思维方法、设计秩序、视觉传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设计:包括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毕业设计
13、等。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环境中的开发性、改造性、系统性设计和问题等方面的设计。(见表3)表 3教学结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表达基础设计方法专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还需要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首要的是师资队伍建设。应采取“专兼互补,以兼为主”的师资队伍组建方式,以“热心高职教育,一专多能”为标准,争取兄弟系部老师的支援,还应面向全社会各行各业,建立选拔、招聘兼职教师来学校任课。参考文献:1 石锦华.环境艺术新视野丛书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2 陈飞虎.高等美术院校系列教材环境艺术设计概论M.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3 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 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朱小平.室内设计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6 史春珊.建筑造型与装饰艺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编著.工艺美术辞典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8 邹伟民.室内环境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