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I》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大学体育I》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体育I》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体育I课程教学大纲(Physical Education I)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1101010学 分:0.75学 时:30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教 材:大学体育与健康(微视频版),王红福、王祥主编,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8月课程归口:体育教学部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素养和塑造健全人格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为主要目标的通识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 作的重要环节。其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进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
2、运动技能, 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生活质量和体育技能与素养的提高。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课程的 学习与训练奠定重要的基础。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目标L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了解体育锻炼的健身原理,具 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欣赏能力。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和正确的体育道 德观,增强团结协作意识、遵纪守则意识、求实创新意识和积极进取意识。养成 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体质状况。目标2: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掌握所学项目的基本技能和锻炼方法,能 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学会利用体育调节身心, 改
3、善心理状态,培养和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与他人交流沟通、团结合作的能 力,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1.毛振明.大学体育文化与实技教程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批准附表:体育I、体育II课程考试项目及评分标准表容分单手肩 上投篮往返运球上篮 (秒)排球 对垫足球踢远 (m)体质测试 (身体素质)男女男女女男1007713182835参照体质健康 测试标准906614202332805515221829704417241325603320288205022253561510113010112表分 项100-9080-7060-6950-5940-0技巧完成动作质量 好动作轻松自 然连贯协
4、调完成动作质量 较好动作较轻 松自然能完成动作但不 够轻松连贯。不能完成动 作,动作紧张 不连贯不能完成动作, 动作紧张不连贯太极拳运劲顺达、沉稳 准确、连贯圆 活、手眼身法步 协调。运劲较顺达;动 作比较连贯沉 稳,手眼身法步 较协调。能够完成整套动 作,但不够沉稳、 手眼身法步不够 协调。不能完成整 套动作。不能完成整套动 作。体育III课程教学大纲(Physical Education III)、课程概况课程代码:1102010 学 分:0. 75学 时:30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微视频版),王红福、王祥主编,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8月课程归口:体
5、育教学部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素养和塑造健全人格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为主要目标的通识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 作的重要环节。其教学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三学期进行。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篮球、 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手球、健美(男)、健美操(女)、 艺术体操、跆拳道、散打、瑜伽、体育舞蹈和体育保健等项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 正确、熟练地掌握所学项目:基本技术和战术,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并能在比赛或 练习中灵活运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
6、识和自觉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 体育道德风尚、团队精神、体育文化素养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目标1: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 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欣赏能力。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和正确的体育 道德观,培养勇于拼搏、团结进取、战胜自我的优良品质。目标2:爱好并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掌握2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技能 和锻炼方法,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体育锻炼的实效性,并为终身体育锻 炼奠定基础。学会利用体育调节身心,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
7、度,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8、9(不同专业会略有区别,具体见培 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实现矩阵),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指标点目标1目标2毕业要求8VV毕业要求9VV三、课程内容及要求序 号教学内容思政-t 儿京预期学习成果教学 学时教学支撑课 程目标1体育理论部分:L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校 体育运动发展概况、国家领 导人与体育、奥运明星的励 志故事、核心价值观与体育 等;2 .体育安全教育:体育运动 伤害事故的安全教育及预防 马处理措施、常见运动损伤 的预防与处理等;3 .体育基本理论:各运动项 目的基本技战术知识、组织 与竞赛、基本
8、规则和裁判法, 运动健身的基本原理与锻炼 方法,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与评价,体育养生与保健知 识等;重点:体育安全教育、掌握月 学项目的基本知识;难点: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 力和自觉锻炼意识。理想信 念、国 家认同 和核心 价值观 等教育;安 全意识、健 康意识 教育;通过教学,提高对 体育的正确认识, 形成正确积极的体 育态度,学会运用 科学理论指导健身 锻炼实际,从而自 觉遵循体育运动的 规律,实现体育锻 炼的目的。4讲授 法目标1目标22实践部分:各运动项目和国家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测试的身体素质项 目为主,主要包括篮球、足 球、排球、手球、乒乓球、 网球、羽毛球、台球、健美 (男)、体育舞
9、蹈、武术、散 打、跆拳道、艺术体操、健 美操(女)、排舞(女)、瑜 伽、体育舞蹈和体育保健等 项目。重点:掌握所学项目基本技 能、规则及锻炼方法。难点:合理运用所学项目技 能,自主和自觉锻炼意识,爱国主 义和集体 主义教 育;体育 道德观、 意志品德 培育;规 则意识和 诚信意识 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 了解和掌握所选运 动项目的基本知 识、基本技术和锻 炼方法;爱好并积 极参与各种体育运 动,发展学生速度、 灵敏、耐力等身体 素质,增强体质; 培养团结协作的集 体主义精神和顽强 拼搏的竞争意识; 达到“国家体质健 康标准”。26讲授、 演示、 练习 法等目标1目标2发展体育精神。四、课程实施
10、(一)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 助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互评等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 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应根据体育的特点,采用讲解示范法、完 整分解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方法,让体育的各项活动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 前,增强教学效果;也可根据教材内容,采用“情境教学法”、“音乐伴奏法”等 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愉悦身心。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 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 的轻松、学的愉快、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课程实施与保障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
11、1备课1.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本课程教 学内容的组织;2,熟悉教材各章节,借助相关专业书籍资料,并依据教学大纲编写 授课计划;3.结合课程特点,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部分教学内 容;4,确定各章节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构思授课思路、技巧和方法。2讲授1 .满足需要,发展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 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鼓励学生进行 创新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增强自主意识,主动学习,积 极思考,重视学习过程、锻炼过程,感悟体育对人的生活的启迪, 享受体
12、育所带来的乐趣。教与学两方面紧密配合,以更好地实现体 育教学的目标。2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导学式、发现式等),精讲 多练,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互评等能力。3 .重视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与评价。每堂课均应安排一定时数 的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时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 定,准确地对学生体质健康指标进行测定与评价,以便发现学生体 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Q4 .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重视安全和关心基础较差的学生成长。3课外练习课外练习是教师布置课外练习内容,重点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巩 固课堂上所学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同时要求学生加 强身体
13、素质练习。4成绩考核本课程考核的方式:考试。总评成绩的评定见课程评分方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总评成绩为不及格:L课外体育锻炼不合格者;2.缺课次数达本学期总授课学时的1/3以上者;五、课程考核(一)课程考核由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构成,期末考试采用随堂方式。(二)课程总评成绩二平时成绩x50%+期末考试X50%,平时成绩二课堂表现X 20%+课外锻炼X 40%+身体素质X 40%o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示:成绩组成考核/评价 环节权重考核/评价细则对应的毕业 要求指标点平时成绩 50%课堂表现20%课堂整队点名,考核能否按时到勤,旷课 一次扣20分,迟到与早退一次扣10分。8、9课外锻炼40%课外体
14、育锻炼成绩纳入学期体育成绩总 评,占总评分数的20%o每个学生每学期 参加课外锻炼活动的次数必须达到规定的 最低出勤次数30次(其中晨跑不少于10 次),否则该学期体育课程成绩为不及格, 70次满勤100分。主要包括早锻炼、课外 自主健身跑、健身辅导站、体育社团或单 项协会健身活动和校级、院级、体育社团 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等。8、9身体素质40%1.2400 米(男)、2000 米(女)2.引体向上(男)、立定跳远(女) 课堂测试,评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 标准。8、9期末考试 50%期末运动技 能考试100%各专项技能8、9六、有关说明(一)持续改进本课程根据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课堂表现、体质
15、测试、平时考核情况,以及 学生、教学督导等反馈,及时对教学中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整改完善,确保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二)教学参考书1.毛振明.大学体育文化与实技教程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批准体育IV课程教学大纲(Physical Education IV )一、课程概况课程代码:1102020学 分:0. 75学 时:30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建议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微视频版),王红福、王祥主编,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8月课程归口:体育教学部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素养和塑造
16、健全人格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为主要目标的通识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 作的重要环节。其教学安排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进行。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篮球、 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手球、健美(男)、健美操(女)、 艺术体操、跆拳道、散打、瑜伽、体育舞蹈和体育保健等项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 正确、熟练地掌握所学项目基本技术和战术,发展专项身体素质,并能在比赛或 练习中灵活运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自觉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
17、 体育道德风尚、团队精神、体育文化素养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目标1: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 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欣赏能力。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和正确的体育 道德观,培养勇于拼搏、团结进取、战胜自我的优良品质。目标2: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掌握2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技能和锻炼 方法,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体育锻炼的实效性,并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 基础。学会利用体育调节身心,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 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8、9(不同专业会略有区别,具体见培 养
18、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实现矩阵),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毕业要求 指标点课程目标目标1目标2毕业要求8VV毕业要求9VV三、课程内容及要求序 号教学内容思政预期学习成果教学 学时教学 方式支撑课 程目标1体育理论部分:1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校 体育运动发展概况、国家领 导人与体育、奥运明星的励 志故事、核心价值观与体育 等;2 .体育安全教育:体育运动 伤害事故的安全教育及预防 与处理措施、常见运动损伤 的预防与处理等;3 .体育基本理论:各运动项 目的基本技战术知识、组织 与竞赛、基本规则和裁判法, 运动健身的基本原理与锻炼 方法,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与评价,体育养生与保健知 识等;重点:体育安
19、全教育、掌握月 学项目的基本知识;难点: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 力和自觉锻炼意识。理想信 念、国 家认同 和核心 价值观 等教育;安 全意识、健 康意识 教育;通过教学,提高对 体育的正确认识, 形成正确积极的体 育态度,学会运用 科学理论指导健身 锻炼实际,从而自 觉遵循体育运动的 规律,实现体育锻 炼的目的。4讲授 法目标1目标22实践部分:以各运动项目和国家学生体 质健康标准中的身体素质项 目为主,主要包括篮球、足 球、排球、手球、乒乓球、 网球、羽毛球、台球、健美 (男)、体育舞蹈、武术、散 打、跆拳道、艺术体操、健 美操(女)、排舞(女)、瑜 伽、体育舞蹈和体育保健等 项目。重点:掌握所
20、学项目基本技 能、规则及锻炼方法。难点:合理运用所学项目技 能,自主和自觉锻炼意识, 发展体育精神。爱国主 义和集体 主义教 育;体育 道德观、 意志品德 培育;规 则意识和 诚信意识 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 了解和掌握所选运 动项目的基本知 识、基本技术和锻 炼方法;爱好并积 极参与各种体育运 动,发展学生速度、 灵敏、耐力等身体 素质,增强体质; 培养团结协作的集 体主义精神和顽强 拼搏的竞争意识; 达到“国家体质健 康标准”。26讲授、 演示、 练习 法等目标1目标2四、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 助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自
21、学、自练、自评、互评等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 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应根据体育的特点,采用讲解示范法、完 整分解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方法,让体育的各项活动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 前,增强教学效果;也可根据教材内容,采用“情境教学法”、“音乐伴奏法”等 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愉悦身心。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 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 的轻松、学的愉快、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课程实施与保障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1备课1.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本课程教 学内容的组织;2,熟悉教材各章节,借助相关
22、专业书籍资料,并依据教学大纲编写 授课计划;3.结合课程特点,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部分教学内容;4,确定各章节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构思授课思路、技巧和方法。2讲授1 .满足需要,发展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 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鼓励学生进行 创新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增强自主意识,主动学习,积 极思考,重视学习过程、锻炼过程,感悟体育对人的生活的启迪, 享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教与学两方面紧密配合,以更好地实现体 育教学的目标。2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导学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体育I 大学 体育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