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施工设计方案综合说明.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光互补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施工设计方案综合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光互补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施工设计方案综合说明.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光互补光伏分布式发电项目施工设计方案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项目背景安徽省日照时数大致呈纬向分布,分布形式为北高南低;各地总辐射量在4540-546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淮北年总辐射量在5030-546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最大值出现在亳州,江淮4950-521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江南4540-493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总辐射的时间分布是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全省各地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或7月份,最小值在12月份。全省年总日照时数在1600-2300小时之间,空间分布于总辐射相似,倍多男少,平原、丘陵多,山区少。沿淮北年日照小时数超过2000小时,江淮1900-2000小时
2、,江南大多在1900小时以下,荒山周围是最少区。合肥地区处于燕山期断陷盆地之中,所见地层以中生界侏罗系以来地层为主。合肥地处江淮丘陵,北起舜耕山,南至巢湖盆地周围,大部分地域岗冲起伏,垄畈相间。总的地势是中部高,南北低。江淮分水岭横贯中部(大别山余脉),自六安龙穴山进入肥西牛尾巴山,向东延伸,经大潜山、官亭、焦婆、大柏店、将军岭,至长丰山土山、吴山和肥东县中北部八斗岭、广兴一带高岗出境,进入定远县继续向东延伸。江淮分水岭以南为长江水系,流域面积4316平方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巢湖盆地周围)倾斜,沿巢湖一带形成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圩畈绵延。江淮分水岭以北为淮河水系,流域面积2950平方
3、公里,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部分为海拔高程3050米台地,沿瓦埠湖、高塘湖周围有小块狭长的冲积平原。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东经11804-11829,北纬3122-3203。因湖而得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4000多年,古称居巢、南巢等.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2007年总人口471万。巢湖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特定的地理位置使我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即兼有南北气候之长:水热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晶科电力有限公司是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
4、有限公司(纽交所代码:JKS)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光伏产品生产、应用及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综合性跨国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全球第四大晶硅组件制造商。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0000余人,生产基地位于江西省上饶以及浙江省海宁,生产面积总占67万平方米。公司的全球营销中心位于中国上海浦东新区,此外公司建立了全球化的营销布局,在瑞士楚格,德国慕尼黑、意大利博洛尼亚、法国蒙彼利埃、美国旧金山、加拿大多伦多、澳大利亚昆士兰以及日本东京均设立了子公司。晶科能源所生产的单多晶组件获得ISO9001, IEC, TÜV, VDE, UL, CSA, CEC, MCS等多项国际认证以及荣誉
5、称号。公司自成立以来,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包括美国GT Solar多晶炉,日本NTC线切机,意大利Baccini电池片生产线以及伯格测试技术。组件生产引进日本NPC技术以及全自动生产线,代表了世界一流的先进生产工艺。我们业务营销网络涵盖欧洲,北美以及亚太,遍及20多个国家,包括了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美国,西班牙,法国,捷克,以色列,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等主要光伏县场。2013年垂直产能达到1.8GW、出货量全球第三;2014年垂直产能达到2.3GW,photon组件测试全球排名第二,普华永道太阳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排名第四,彭博财经评定为全球一线光伏品牌,65家世界知名银行提供项目融
6、资。晶科电力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册资金叁拾亿零伍仟万元整。是太阳能电站投资、建设、运营的专业化企业,2014年投资建设光伏电站687MW,预计2015年投建规模将达到1000MW。现已签约权益容量超过1GW。现晶科能源欲在夏阁镇分三期投建总容量为100MW的光伏地面电站,总投资额10亿元。此次申报为一期20MW。对于每一个晶科成员,太阳能不再仅仅是阳光下的商机,更是一种创造绿色未来的生活方式,我们秉持晶科“阳光品质,服务全球”的理念,并与您分享世界绿色能源在阳光下的成长喜悦!1.1.2 地理位置巢湖市晶科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夏阁镇20MW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龙泉村张
7、梁山,光伏电站位置示意如图1.1-1所示。 图1.1-1 项目位置示意图一1.2 太阳能资源拟建场区太阳能辐射量采用于北纬314190、东经1174756,海拔高度为20-50m处数据。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5-8月,占年总降水量的5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10小时。各月日照数以5月份和6月份最多,月平均223.9小时234.2小时;11月12月最少,月平均165.1小时176.2小时。一日中,日照时数1月2月和11月12月每天平均5.5小时,3月和9月10月每天平均6.5小时,4月和7月8
8、月每天平均7.6小时,5月6月每天平均8.5小时。年平均接受太阳辐射量为4865.1 (MJ/m2),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较适合建设光伏电站项目。1.3 工程地质1)该项目选址位于位于龙泉村张梁山,地形较开阔平坦,场址内公路由东向西南穿境而过,附近省道、县道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2) 夏阁镇龙泉村张梁山20MW地面电站发电项目工程拟选各场址位于夏阁镇龙泉村张梁山,各场地范围内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 3) 各场址处于相对稳定的地质构造单元,无断裂构造通过,建光伏场址可行。 4)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1006-2001,拟选场址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为 0.1g,相对应地震烈度为
9、 7 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 5) 拟选各场址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中更新统冲洪积黄土(粉质粘土)、 黄土(粉质粘土)。其中上部黄土状粉土,黄土(粉质粘土)具有湿陷性。为湿陷性 黄土场地,场地湿陷性土层厚度为 3.0-10.0m 不等。各场址的上部黄土状粉土具有湿 陷性,建议采用碾压、夯击或换土垫层法处理。 6) 拟选各场址场地地下稳定水位埋深一般大于 10.0m,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 的腐蚀性。 7)据气象资料,场址土壤最大冻深 83cm。 8)根据已有资料和现场调查,矿区的局部地带出现地表裂缝,但综合考虑采空区近 几年基本无沉陷发展、基础设计时加强支架基础整体性等,目
10、前阶段认为在该区域建 设光伏电站基本上是可行的。但要充分认识到在采空区进行建设存在的风险,可在下 阶段对在采空区进行光伏电站运行进行进一步论证减小风险性,在建设期和电站运营 后应持续加强采空区沉陷观察和测量,工程建设和电站运营期间要建立关于采空区 塌陷的应对措施的各类应急机制,为光伏电站的持续发展和效益增长提供坚强保证。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工程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符合光伏项目规划,项目具备建立的基础。项目开发利用当地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电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电力等其他产业的发展规
11、划,以及太阳能资源开发建设的要求和委托人的意见,该电站项目的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根据当地太阳能资源以及结合业主的初步开发规划,本工程本期建设容量为20MWp,共安装 79200块功率为 255wp 的多晶硅光伏组件。本工程占地约 600亩,土地性质为荒山、荒坡及未利用地。1.5 光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发电量计算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择在技术成熟度高、光电转换效率高、运行可靠的前提下,结合电站周围的自然环境、施工条件、交通运输的状况,选用行业内的主导太阳能电池组件类型。本工程推荐选用255wp 多晶硅电池组件。结合本工程规模,以及设备的可靠性、输出效率、运行维护等因素,选用500kW逆变器。 电池
12、组件采用固定式支架安装,组件串联普遍采用 2 行 11 列 22 块电池板构成 1 个电池组,组件倾角为 25、方位角为0。 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与太阳能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当地的太阳辐射能量、电池组件的功率、系统效率等因素有关。本阶段根据多年逐月日辐射量计算电站年理论发电量为2689.1万 kWh,考虑系统综合效率,电站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为2079.22万kWh。1.6 电气设计本工程装机规模为 20MWp为并网电站项目,光伏电站每1MWp为一单元模块进行设计,每1MWp光伏发电单元经逆变器转变为交流电后,通过一台1000kVA箱式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至35kV;
13、每10个1MWp光伏发电单元并联后经一回35kV电缆线路接入35kV开关站,根据巢湖地区的电网现状和近期发展规划,考虑到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和送出要求,由于本工程周边电网网架较为薄弱,20km 以内的35kV 及以上系统变电站中具备接入和送出条件的仅有220kV 庙集变,初步考虑以下接入系统方案:光伏电站以一回 35kV 线路接入庙集变,新建线路长约18km;1.7 土建工程1)工程项目规模本工程光伏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为20MW,推荐采用单块容量为255wp的多晶硅光伏组件,20 MWp共 79200 块。2)总体布置方案由于地形及土地性质的所限,整个光伏区布置较为分散,本工程由20 个1MW光伏
14、阵列单元组成,每个方阵包括180组固定式支架及一个逆变器室和1个箱变,逆变器、箱变靠近道路布置,方便安装检修。光伏电站内的施工检修道路主要沿逆变器、箱变修建。站内道路宽度为4.0m。道路采用级配碎石路面。道路的纵向坡度结合地形设计,满足设备运输及运行管理的需要。本工程规划新建一座35kV开关站。开关站位置主要受出线方向、光伏组件之间电缆的连接等因素影响,同时结合土地性质、地形、进站道路等,最终确定在光伏场区中心南偏东位置建设开关站。开关站向西北出线,经1回35kV并网线路送至35kV庙集变35kV侧。进站道路从南侧乡间路(经拓宽、改造后)就近引接,混凝土路面宽4m,满足运输要求。35kV开关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补 分布式 发电 项目 施工 设计方案 综合 说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