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pdf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收稿日期 2003-04-20学科教育理论研究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问题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宋国强(桐乡第一中学,浙江 桐乡 314500)关键词 问题教学;提出问题;问题指南卡;问题站 摘要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尝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教学是较为成功的模式。在教学中围绕着学生的“学”,让学习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本文尝试用教育理论阐述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模式的建构,介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308(2003)06-0033-04中图分类号 G633.7一、问题的提出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是培育人,所以
2、从学生接受教育获得全面发展、提高素质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应始终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战场,必须改革传统的旧教学模式,浙江嘉兴市在 1999年启动了中小学“教学改革年”,其宗旨是探索一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校教学模式。几年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重点进行了“让学习者提出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问题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思想和方式的改变。本文主要就问题教学的理论、模式、教与学策略作出阐述。二、问题教学的理论依据1.学习心理理论问题教学必然导致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的活动既是主动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又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也是独
3、立性和依赖性的统一。问题教学是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基础。主动性是问题教学所必需的,它对应于学习的被动性,两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兴趣,第二是责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享受。教学通过在一定的情景而呈现的问题来展开,使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学习转变为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和知识,就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如果问题由学生提出,则是一种直接的、内心产生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学生提出问题
4、的同时,必然伴随学习责任的产生。这样,学习的责任才能真正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学习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自觉和自主行为。2.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问题教学是创造性教学的一种开始。创造性主要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精神状态。问题意332003 年第 6 期学 科 教 育(Journal of Subject Education)No.62003识是人的本能,故创造性是人的本能。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的是知识的教学,轻视甚至排斥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造成学生很少提问题,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学生也不再有对事物深层次的问题意识了。问题意识是一个人的灵魂,知识不够可以弥补,可以
5、与他人合作解决。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人创造能力培养的核心。3.现代教育的建构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的。其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问题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所谓“问题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中,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问题教学的基本模式“问题教学”模式以问题提出为基础
6、、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问题教学模式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束。目前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有三种模式。从以上问题教学三种模式的过程来看,模式(一)是问题教学的初步阶段或适用于物理过程较抽象、学生体验较少的知识内容,它的核心是教师通过问题来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模式(二)是组织学生课外预习提出问题,重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它适合于学习内容接近生活实际,学生有较多的体验,从组织形式上我们建立了类似于学习小组的“问题站”,通过问题站的过滤,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帮助
7、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模式342003 年第 6 期学 科 教 育(Journal of Subject Education)No.62003(三)是典型的问题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借助于各种手段和媒介设置情景,设计好提问指南卡,以问题站为单位提出问题,教师通过提取核心问题组织教学。其特点是:与第一种模式对比,问题是学生提出的,符合学习者的思维和心理特点,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第二种模式比较,其问题提出是在课堂上组织完成的,教师能有重点地检查,落实程度高。该模式对教师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青年教师难以实施。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只要教师能积极尝试问题法教学,学生就能较快地适
8、应,并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有较浓厚的兴趣,问题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四、问题教学的基本策略为了保证问题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要采用相应的学与教的策略。这些策略运用得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1.学习策略问题教学模式要求学习具有如下特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过程是以自主探索为主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学习策略。(1)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模式 探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