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第一次级阶段性考试语文学科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有文化历史学者说:“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 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J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 者,在指导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使民法典在价值理念、一 般条款、具体制度、倡导性规定等方面,均体现了对中华法系“有典有则”传统的传承与发 展。当代立法者深入挖掘中华法系的价值内涵,在民法典中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法系“善”的 基本价值理念,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
2、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民法典成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载体。民法典第1条规定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部法典 的价值统领。民法典第6条规定的公平原则,第7条规定的诚信原则,第8条规定的公序良 俗原则,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民法典设定的诸多有关“善意” 的规定,都是以传统法中“善”的价值理念来填充现代的一般“善意”条款(包括善意相对 人、善意第三人、善意受让人、善意取得、善意占有等)。民法典第10条规定,“法律没有 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二 将习惯作为法律的辅助性渊源,可以把 符合善良风俗的习惯纳入民法体系之中。民法典物权编专设第十一章“土地承包
3、经营权”, 规定了与土地所有权并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可以在中国传统法的“一田二主”“业主与 典权并立”中找到依据和制度原型,超越了大陆法系主要国家民法通常采用的德国物权法理 论。民法典第五编以“婚姻家庭”命名,重视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1043条规定“家 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这源自中国传统法以“户婚” 为枢纽的制度理念,有别于大陆法系民法只规定婚姻、亲子关系、监护权。“优良家风”“家 庭美德”“家庭文明”虽然是提倡性规定,但超越了个人主义民法而体现了传统法精神,把 个人、家庭、社会连接为一体。我国民法典有1260个条文,与2281条的法国民法典、2385
4、条的德国民法典相比,是 一部精简的民法典,体现了中华法系“有典有则”的结构设计。民法典作为民事基本法主要 规定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并不追求为所有民事法律行为提供具体规则。民法典 是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其基本原则、体系框架的统摄之下,还会有民事特别法、民事司 法解释、民事指导性案例等,提供具体的民事法律规则。“典”与“则”共构形成一个既具 有统一性、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适应性的民法体系,诠释了法典和谐、良善的秩序理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这些牲口这样走着,我们就成了货物,没有生命的东西,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 事实正是如此。是的,在我的家乡,这样的搬运工作不劳马做
5、,几头艳牛就可以了。在我的美感中,马是风暴,是闪电,牛才是这样百折不挠的坚忍绵长。人总是这样的: 不否认生活中需要牛,但总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自己更加适合美丽的、矫健的马。更主要是 认为,这样的劳役对于马是不适合的。我不能使它们完全变回去,恢复马的一切天性了。我 相信,它们的祖先也是从草原上来的。它们是沦落了的一群,在传递血脉的同时,传递了它 们对于山地的适应使高大的身躯日渐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坷。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 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是的,它们 只好叫作牲口了,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马的灵魂。没有想到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 境不断得到沦入
6、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这个世界正在把一切沦于平凡。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你是萍,一一凭,一一凭什么打我的儿子?B.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一一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C.只有两条板凳一一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D.坚强,纯洁,严以律己,客观公正一一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20 .下列各项中,与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7、21.作者赋予了 “牛”和“马”深刻的象征意义,以下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A.牛百折不挠的坚持、就像生活中负重致远的可敬劳动者。B.马如风暴,如闪电、代表着迅捷、有力但缺乏耐力的人和物。C.山地马改变身形和习性无可厚非,就如同人终究也要适应环境。D.牛象征着生活中实用的需要,马象征着生命中理想和超越的需要。【答案】19.B20. B 21. D.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信息。(不超过15字)苏黎世大学费尔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做信任游戏时对参与者做了大脑活动扫描,发现脑部 分泌出的催产素能抑制脑部两个区域的活动。第一是杏仁核区域:处理恐惧和危险的部位。 催产素高,会降低防卫心和恐惧感。第二
8、是纹状体区域:脑部凭着过去回馈而指引未来行为 的部位。催产素多,可让人忘掉过去的痛苦,更相信他人。对有抑郁症和孤独症的人,催产 素对他们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答案】催产素决定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四、写作(4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杨绛:“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 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J易经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君子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 不谄媚,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交往不轻慢。新闻联播主持人:“我们无需仰视,也拒绝被俯视,平视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 量。”作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以上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
9、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 谈你的看法。【注意】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略(摘编自张生从“有典有则”到民法典:中华法系的传承与发展)材料二: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走向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的重 要标志。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4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 作,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完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经 过5年多的努力,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民法典颁布实施有着深刻的 历史必然性。它适应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走深走实的
10、客观需要,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强决心,是新时代厉行法 治的权威宣言。民法典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 本规则,妥善处理民法典个性与共性、继承与创新、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之间的关系,加强 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对于在 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适应民事立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民法典在编纂时保持一定前瞻性和开放性。比如, 为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对知识产权作出概括性
11、规定,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作出可依照其他立法进行保护系的援引 性规定;增加“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人格权单独成编;强化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 保护;增加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完善网络侵权责任制度等。这些制度创新无疑 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 民权利的显著优势。民法典对公权力行使进行了更加严密的规范。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时,不能侵犯 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这些规范对促进公权力依法履行职能、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 犯,对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民法典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保护法,必将更好维 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
12、祉。(摘编自冯军民法典为法治建设注入新动力).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除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外,还多方面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法 系“有典有则”的传统。B.当代立法者对中华法系“善”的基本价值理念的传承和发展,使民法典成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制度载体。C.民法典中诸多有关“善意”的规定,大部分是以传统法中“善”的价值理念来填充现代 的一般“善意”条款。D.民法典重视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把“个人、家庭、社会”连接为一体,这充分体 现了传统法精神。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法典是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能
13、在民法典中找到相应的具体法 律规则。B.我国曾经先后4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作,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各种条 件不具备、不成熟。C.民法典颁布实施是新时代厉行法治的权威宣言,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 有重要指导意义。D.民法典严密地规范了公权力的行使,促其依法履职、保护民事权利,这必将推动法治政 府的建设。3.下列各项言论中,不符合材料内涵的一项是()A.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保护。B.民法典是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C.民法典也包含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D.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孟子得世间。【答案】1.D2. A 3. D(二)文学类文
14、本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我从来没有这样疲乏过,他想,而现在开始刮风了。但是正好靠它来把这鱼拖回我多需 要这风啊。“等它下一趟朝外兜圈子的时候,我要歇一下,”他说,“我觉得好过多了。再兜两三圈, 我就能逮住它。你现在忙你的吧,鱼啊,他想。你转身时我再来对付你。海浪大了不少。鱼兜到第三圈,他才第一次看见它。他简直不相信它有这么长。不能,他说,它哪能这么大啊。“老人看见它的尾巴露出在水面上,这尾巴比一把 大镰刀的刀刃更高,是极淡的浅紫色。这回鱼兜圈子回来时,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和绕着它游 的两条灰色的乳鱼。它们有时候依附在它身上,有时候倏地游开去,有时候会在
15、它的阴影里 自在地游着。它们每条都有三英尺多长,游得快时全身猛烈地甩动着,像鳗鱼一般。又兜了一圈,鱼的背脊露出来了,不过它离小船还是太远了一点。再兜了一圈,还是太 远。老人深信,再收回一些钓索,就可以把它拉到船边来。他想,它再多兜几圈,我就不行 了。不,你是行的,他对自己说,你永远行的。在兜下一圈时,他差一点把它拉了过来,可 是这鱼又竖直了身子,慢慢地游走了。你要把我害死啦,鱼啊,老人想。不过你有权利这样做。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 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你现在头脑糊涂起来啦,他想,你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头脑清醒,要像个男子汉, 懂得怎样忍受痛苦
16、。或者像一条鱼那样,他想。老人放下钓索,一脚踩住了,把鱼叉举得尽可能地高,使出全身的力气,加上他刚才鼓 起的力气,把它朝下直扎进鱼身的一边。他感到那铁叉扎了进去,就把身子倚在上面,把它 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把它压下去。于是那鱼闹腾起来,尽管死到临头了,它仍从水中高高跳起,它仿佛悬在空中,就在小 船中老人的头顶上空。然后,它砰的一声掉在水里,浪花戏了老人一身,减了一船。老人感到头晕,恶心,看不大清楚东西。然而他放松了鱼叉上的绳子,让它从他划破了 皮的双手之间慢慢地溜出去。等他的眼睛好使了,他看见那鱼仰天躺着,银色的肚皮朝上。 鱼叉的柄从鱼的肩部斜插出来,海水被它心脏里流出的鲜血染红了。他
17、动手把鱼拖到船边,这样可以用一根绳子穿进它的继,从嘴里拉出来,把它的脑袋紧 绑在船头边。我想看看它,他想,碰碰它,摸摸它。它是我的财产,他想。现在得把它拖过 来,牢牢绑住,用一根套索拴住它的尾巴,另一根拴住它的腰部,把它绑牢在这小船上。“既然战斗结束了,就有好多辛苦的活儿要干呢他抬头望望天空,然后望望船外的鱼。他仔细望望太阳。晌午才过了没多少时候,他想。 而风刮起来了,这些钓索现在都用不着了。回家以后,那孩子和我要把它们捻接起来。看样子它不止一千五百磅重,他想,也许还要重得多。如果去掉了头尾和下脚,肉有三 分之二的重量,照三角钱一磅计算,该是多少?我需要一支铅笔来计算,他说。我的头脑并 不清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 杭州市 山区 十一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Word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970472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