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docx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那么我们今天如何借鉴这一传统呢? 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就是诗的语言。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 而诗歌则除了语言以外,什么都没有。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可是,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 是间接的。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
2、觉。而语言就不能 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念的间接认识。所以,这是一个困难,诗歌的艺术就在于能充分地发挥语言 的创造性来获得最新鲜、最丰富的感受。杜甫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以何等深刻的印象! 但诗人不过是使用了 落日大旗马风这样一些概念。这便是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诗歌创作的成功。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这就要有特殊的处理办法,诗歌 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最起码的一点,在形式上,诗歌要分行。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 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 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
3、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 飞跃性。节奏是富于跳跃感的,它有利于诗歌语言的飞跃,从日常的语言中萌发出特殊的语言,捕捉到我 们日常语言中所难以捕捉到的新鲜感受。唐诗在诗歌语言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那些为语法而 有的虚字都可以省略,因为这些虚字都没有什么实感,省略了就更有利于飞跃。可是我们又不能失掉现实 生活中的语言,省略掉这些字因此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掌握过程。我们新诗的这个过程还很短,就还不容易 做到这一步。比方唐诗中可以完全不用之字,而新诗中的字就还不能完全不用。古典诗歌的语言离开 散文越来越远,这就是诗化的过程。诗化而自然天成,一点也不别扭,
4、这标志着古典诗歌语言的真正成 熟。古典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给我们以丰富的启发。但启发既不是止境,更不是胶柱鼓瑟。一切烦琐的技巧上形式上的讲求,都往往只会把诗歌引入歧途。艺术上的借鉴近于一种修养, 艺术的修养好比人体丰富的营养,要能够创造性地消化它,才能成为自己的新鲜血液。否则, 营养太多了,反而容易使人变成好像不爱多走路的胖子,觉得古诗的语言处处方便,信手拈来,一切都是 现成的。不少新诗的作者因此往往写着写着就放下新诗,停下来作旧诗了。我们需要古典诗歌的丰富借鉴, 但愿这借鉴是创造性的,它将有助于新诗的成熟和发展,而不是拜倒在古典诗歌之前。(摘编自林庚漫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借鉴) 材料二:光明
5、智库:谈到中华诗词的传承与发展,网友们最集中的主张有两种:一是跳出曲高和寡的小圈子,真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百姓生活;二是坚持与时代同步。对此,您怎反复无常;成,成功;明,明显,明白。一点1分,句意1分,共4分。)14 .苏秦主要是从魏国的地缘优势和实力出发,来积极引导魏王树立信心,鼓舞其斗志;张仪主要是从魏 国的势单力薄和地理劣势出发,威胁恐吓魏王,瓦解其斗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注意紧扣二人策略分析其不同。原文第一段中,苏秦以臣闻越王勾践以散卒三千,禽夫差于千遂;武王卒三千人,革车三百乘,斩纣于牧 之野。岂其土卒众哉?诚能振其威也的历史典故,侧面激励威望振其威。而
6、在此基础上,苏秦又以 此其过越王勾践、武王远矣的对比来劝说激励,故可知他的游说有积极引导树立信心的意图。原文第二段中,张仪先说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 川之阻,陈述魏王与魏地的劣势,并由此进一步指出因此而可能导致的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 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大王不事秦, 秦下兵攻河外,则从道绝。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求无危,不可得也的后果,故可知张仪言语中有恐 吓的意味。参考译文:苏秦为了赵国合纵游说魏襄王道:大王的国土,土地纵横千里。地方名义上虽然狭小,但房屋田舍十分密 集,甚至没有放牧牛马
7、的地方。人民众多,车马成群,日夜奔驰,络绎不绝,其声势和三军士兵相比没有 什么区别。我私下里估计,大王的国力不亚于楚国。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君主,如今竟有意投向西方服事秦 国,我心里替大王惭愧。我听说越王勾践靠三千残兵败将,在干隧擒获了夫差;周武王也仅有三千士兵, 三百辆战车,在牧野杀死了商纣王。难道是他们士兵多吗?实在是因为他们能振奋自己的雄威啊!如今我 听说大王的兵力,常备军二十万,青布裹头的士兵二十万,精兵二十万,勤杂部队十万,还有六百辆战车, 五千匹战马。这肯定远远超过越王勾践和武王的力量!如今您却迫于谗臣的邪说,想要臣服于泰国。事奉 秦国一定得割让土地送上人质,因此军队还没用上而国家的元
8、气已经亏损了。如果大王真能听从我的意见, 六国合纵相亲,齐心合力,就一定不会遭受强秦的侵犯。所以敝国赵王派我来进献愚计,呈上盟约,听凭 大王诏令。魏王说:“我没有才能,以前从未听过这样高明的指教。现在您以赵王的诏令来教导我,我愿 意率领全国民众听从您的安排。张仪为了秦国连横,劝说魏襄王道:梁地方圆不满千里,士兵不超过三十万,地势四下平坦,四通八达, 没有名川大山的险阻。如果魏国向南亲近楚国而不亲近齐国,那齐国就会进攻你们的东面:向东亲附齐国 而不亲附赵国,那赵国就会由北面来进攻你们;不和韩国联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你们西面;不和楚国亲 善,那南面就会危险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四分五裂的地理位置。而
9、您却想依靠欺诈虚伪、反复无常的苏 秦所残留的计策,这明显不可能成功。如果大王不臣服于秦国,秦国将发兵进攻河外,那么合纵的通道就 断绝了。合纵的通道一断,那么大王的国家再想不危险就不可能了。再有,泰国若是挟制韩国来攻打魏国, 韩国迫于秦国的压力,一定不敢不听从。秦韩结为一体,那魏国灭亡之期就不远了,这就是我为大王担心 的原因。我替大王考虑,不如归顺秦国,归顺了秦国,那么楚韩必定不敢轻举妄动;没了楚韩的侵扰,大 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国家也一定不会有忧患了。魏王说:我太愚蠢,以前的策略错了。我愿意做秦国 东方的藩臣,给秦王修建行官,接受秦国的封赏,春秋两季贡献祭品,并献上河外的土地。15 . A【解
10、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手法的能力。A项写出了作者于亭台楼阁之 中,欣赏着莺歌漫舞,如同春风拂面错,这是作者的想象,虚写当年吴国的繁华。故选A。16 .答案:(1)愁:诗人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伤感;对国运渐衰、世事难测的感叹。(2分)(2)表现:对比。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比,借古伤今,感叹晚唐国运渐衰。直抒胸 臆。通过写尊前多暇,只能独自借酒消愁,表达无人理解的惆怅。用典。以范蠡和西施颠覆吴国的 典故,感叹历史兴衰,寄寓了对唐朝衰落的感慨。(如果学生分析典故从范蠡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 归隐的角度,点出作者的羡慕之情或回答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分析合理
11、,也可酌情给 分)(手法任答两点,每点2分)17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8 .【答案】得天独厚子虚乌有(无中生有、无稽之谈)不攻自破【解析】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结合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可知,新疆就种植棉花来说自然条件优越,可填表示 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的得天独厚。(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 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第二空,语境指强迫劳动是绝对没有的事,相关成语有子虚乌有无中生有无稽之谈等。(子虚 乌有;指假设的
12、、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无中生有: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无稽之谈:毫 无根据的说法。)第三空,语境指谎言不需要多加理会,它终将被现实证明是谎言,可填不攻自破。(不攻自破:无须 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19 .【答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棉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概率较低,棉花单 位面积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20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二、产量比上年有所 力口强搭配不当,改为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21 .比喻,将新疆棉比成云朵,二者在色彩和
13、形状上相似,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新疆棉 的洁白与柔软。排比,增强了语势,叙述了新疆棉品质优良、带来富裕、促进对外贸易三个方面的内容,强调了新 疆棉的多重价值,表达了对新疆棉的赞美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新疆棉,是新疆大地的云朵是比喻句,新疆棉是本体,云朵是喻体,比喻词为是为暗喻。二者都是白色,形状蓬松,质地柔软,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疆棉的洁白柔软。它以它以它以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构成排比句,排比句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 语势;内容上超强的柔软叙述了新疆棉品质优良,绽放了农民的笑脸指给农民带来富裕,打开了 中国向西的门户指促进对外贸易,三个
14、排比句强调了新疆棉的多重价值,表达了作者对新疆棉的赞美 之情。22 .【答案】有两组部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向地表发射伽马射线就会发出点火指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处,根据句间结构,所在的句子与后文一组部件一组部是总分关系;从内容上看, 此处需要填写这两组部件在最后时.刻的作用,故填有两组部件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处,根据后文然后快速捕获反射回的射线可知,机器要完成精准测量,需要首先向地表发射伽 马射线,故填它向地表发射伽马射线。第处,根据后文得到指令可知,“伽马刹车指令员计算出着陆的最佳距离和时机后需要及时发出 点火指令,故填就会发出点火指令。22【答案】C【解析】本题考
15、查学生理解句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C.选项和画横线处的人是一个代词,代指每个人,或者是指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人。A. 人是指别人、他人;B.人是指身体;D.人是指夜归的主人。故选Co23.【作文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选取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两句话不取亦取,虽师勿师,不取亦取指的是取其精华,而弃其 槽粕,虽师勿师指的是师法其长,而勿师其短。材料表明,从求知的角度来说,这是有关如何学习的经验之谈,既要向别人学习,但又不要全盘照搬,意 思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其短处。意在告诉我们,在读书做学问时,既要取法于别人,又不可 全盘接受;以别人为师,既要向他学习知识,又不可毫无疑义地照单全收
16、。切忌盲目跟风,更不可东 施效颦。跟随别人而又不苟从别人,这才是最佳的选择;从人生成长的角度出发,要认真求师,又不 能是非不辨,盲目效法,学来精华,扬弃糟粕,这才是真正的成材之路;从国家和集体的角度来讲, 选择与拿来的方式和方法是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决定着未来的方向和前景。写作重点:1 .立意上:突出取不取师”勿师的内涵,阐述清楚取师的是什么,不取勿师的是什么。突出取和不取(师和勿师)的辩证关系。要注意材料中的表述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并不矛盾,对不取亦取的表述可以是:知道不取什么,也就是懂得了取的真 谛。2 .内容上:能够联系现实,从学习、成长、人际交往、国家交流等至少两个角度来谈启示
17、意义。么看?葛晓音: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展首先要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传诵的面越广,传统诗词的生命力也越长久。 现在能写古体诗词的人还有不少,并不限于专业研究者。运用传统形式,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诗词,不是 没有可能。闻一多先生、林庚先生探索新诗格律,就是希望将古体诗词的形式原理用到新诗创作中去,创 造出和古体诗一样容易传诵的新诗形式。但由于古体诗词的语言基础与现代不同,这种探索可能还要走很 长的路。当然,形式只是诗词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关键还是要能写出真正代表新时代精神的好诗。在这方面,盛 唐诗的经验值得借鉴。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提出来的,首先是强调诗歌要反映时代和社会的重大问 题,这是诗词创新的
18、重要动力。同时,他也希望诗歌明白易懂,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他用自己的讽喻诗和 新乐府的创作实践证明了二者统一的可行性。康震:如果把古典诗词比作一个优盘,那么它便将古代社会丰富的情感与内容都聚合保存了起来。普通百 姓读一些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有困难,而读一些语言浅显、内涵深刻的诗词就容易些。诗词以一种便捷、扼 要、明快的方式将中国人的价值理念进行了充分表达。传承中华古典诗词需要从孩子抓起,让他们从小接 触诗词,等他们长大后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再来理解这些诗词就能有深切的体会。余江:诗词创作既要源于现实生活,又要反映时代的变迁与脉络。近年来涌现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 流传等一系列传承中华经典诗词、篇章的节
19、目,一系列对诗词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人物的评选表彰,各个 学校、机构等对优秀诗词作品的品读、诵读等,都是很好的传承方式,能够以大众化的方式实现中华诗词 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摘编自古典诗词,如何赏其美、品其意、传其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小说、戏剧的组成要素相比,诗歌只有语言,所以诗的语言是我们今天唯一可以借鉴的诗歌传统。B.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即使在写作时没有分行,也有利于摆脱散文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C.古体诗词的语言基础与现代不同,现在的作者是不可能借用传统的形式写当下百姓喜闻乐见的诗词的。 D.白居易的创作实践证明,将诗歌的形式和
20、内容这二者统一起来是可行的,这就是诗词创新的重要动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代诗歌语言发展到可以完全不用之字的程度,可见省略掉语法中的虚字,就能使诗歌语言具有飞跃性。B.对古典诗歌的创造性借鉴有助于促进新诗的成熟和发展,新诗作者不能不加消化就使用古典诗歌现成 的语言。C.古典诗词凝结了古代社会丰富的情感与内容,以一种便捷、扼要、明快的方式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价 值理念。D.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有助于传承优秀文化,实现中华诗词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诗歌语言的飞跃性的一项是(3分)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21、山,南山是陶渊明生活中朝夕与共的,但此时的南山倏然映入眼帘,如同初次 相会,因而别有天地。B.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山本来就在那里,本来也是青的。但似乎在曲声完了时, 山峰才宛然在目,让人觉得格外地青。C. 烟消日出不见人,女次乃一声山水绿,山水本来就是绿的,但在这”次乃一声中,这绿色就仿佛是第一次在我们的感觉中出现,绿得不同寻常。D.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两句不能分开理解,当窗理云鬓应对镜,对镜帖花黄也要当窗, 表现了木兰恢复女儿身的兴奋之情。4 .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5 .中华诗词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
22、n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风雷友情金克木这位来教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到校时只见史校长和一个看门兼做饭的工人。史校长有三十来岁,态度严肃, 总像有什么心事。相处半年,见面不多,少年总记不起什么时候曾经见他大笑过。校舍是一所破旧的大庙, 主要建筑只是一座大殿,算是各班共同教室。殿两旁隔开的两小间屋,一边是校长卧室兼办公室,一边是 教员卧室。中间是吃饭等共同活动的场所,用板壁和后面大教室隔开。几天内又来了两位教员。一位娃石,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本县一位石烈士的本家侄子。一位娃王,曾在武汉进过什么干部学校,大革命失败,才回家来。王老师总爱弹风琴唱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
23、的道情。石老师身体不好,总爱躺在床上,但并不睡觉。他们都比这个小老师大几岁年纪,又多了不少阅历。有一天王老师忽然板着 脸问他:你读过共产主义abc没有? 没有。没读过共产主义abc的,能是共产主义者?我来教你。书在哪里?我去拿。你拿不到。书在这里。王老师用手掌拍一拍肚子。石老师斜靠在旁边的破藤椅上,笑 了起来。“这本书是危险读物,怎么能带来带去?我一章一章、一句一句背给你听。好好用心记住。第一章,商品。怎么?你把全书都背下了? 那是当然。小老师也不感惊异,因为他早就背过古书和一些白话文。不过还没有背诵过犯禁的翻译外国人的书。第一 章的题目商品,他就不懂。可惜王老师的背诵和讲解开始没有多久就开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 2022 2023 学年 广东省 汕头市 金山 中学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