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x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人物传记的阅读】(-)文体特点L仅串特点古代人雕记艮经螭写法是鼬的雕:杵传丰某个人生阶段的主要书件馋开来叙写 :牺时间自幼而老格牲生硕耨(二)阅读方法1 .以词疏意初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标出时、地、人、事件及官职之类的词语。2 .以题悟意再读课文,利用概括分析题的选项理解文意词句。该题选项基本是按选文层次设置, 所以,可依照选项顺序再读选文,理解文中难解之处。3 .以文会意三读课文,理清把握传主各个时期的生活和事件脉络:一是知人:了解传主特征,了解次要人物及与传主的关系;二是明事:理清传主的人生经历;三是辨理: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文言实词】1 .一词多义(本义、
2、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2 .古今异义(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形近通假)3 .通假字(扩大、缩小、转移、强化、弱化、色彩)4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数词活用、使动、意动、为动)5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一、一词多义1 .本义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道”的本义是“路,道路”。2 .引申义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者相关联的关系。3 .比喻义园:种树的地方。 圃:种菜的地方。2、语义相反、相对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B、昼夜勤作息C、去来江口守空船3.语义相关
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即时小练7指出偏义复词及意义1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5 .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7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8、但求生死,不复顾利害9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10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闽11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12 .冀缓急或可救助13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14 .却看妻子愁何在15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16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17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18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
4、楫、狐狸、妻子动词:忘记、死活、离合形容词:好歹、缓急(二)同义复词同义复词: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共同表示一个意义。偏义复词:意义只落在一个词上,另一个只作陪衬,需结合语境理解。L谨庠序之教,申之义孝悌之义(学校)2 .会不相从许(答应或允许)3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害怕或恐惧)4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即时小练8指出同义复词并翻译1 .斧斤以时入山林2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3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4、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5、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6、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7、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8、夫差
5、将欲听与之成9、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0、老臣病足故愿望见太后1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技法点拨】理解文言实词“五法”六、文言实词理解翻译技巧(1)参照上下文意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 不但要看该词的含义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其与全段乃至全篇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协 调,前后语境是否一致。如:夫子日:“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因笑谓迈日:“汝识之乎? ”(石钟山记)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妇人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 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于是孔子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
6、住这句话,故“识”在此处的含义应是“记住”。说的是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游到兴起便笑着问儿子苏迈:“你明白 吗? ”故“识”在此处应当作“明白”“懂得”来理解。(2)依据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看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词语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如: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中“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否定性的无定代 词“莫(没有谁)副词和能愿动词“能”修饰,说明“一”在句中不是数词而是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中“号令一出太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动词,一”用
7、在动词 前便是作为副词来修饰动词“出。是“完全,一概”之义。(3)巧借本义联系解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引申义: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次要的,如“从犯”;堂房亲属叫从, 如“从弟”。(4)利用互文辨义互文句子中位置相对应的词,含义往往相近、相同或互为补充。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五蠹)“去”与“息”的含义都是“抛弃(5) 了解历史渊源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百姓” 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平民无姓氏,平民只能称为“黎民”。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
8、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 色彩鲜明。如:一I弓I中义:甘节(彼节衣布问)I本义: 竹形f I引申义:季节(常恐秋节至)a|弓I中义:节操(守节,情不移)|f I弓I申义:礼仪礼加一甚储)|I弓I中义:节拍(钿头银篦击节碎)爪牙本义: 动物的爪子和 牙齿(蚓无爪 牙之利)比喻义:勇土,武臣(褒)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比喻义:党羽,帮凶(贬) (招宾客,树爪牙)4 假借义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意义。5,积累:类义词表示“庄稼收成不好、荒年”的有:凶、俭、歉、饥、僮。表示“责备”的有:让、过、望、谴、非、尤、咎、责、诛、折。表示“赞许”的有:多、称、誉、许、道、与、嘉、褒
9、。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阴、潜、间、私、窃、微、暗、密、偷。表示“掌管”的有:典、当、知、守、掌、职、执、序、司。表示“去、至!)、往”的有:之、适、如、造、诣、徂、至、趋。表示“轻视、看不起”的有:小、易、轻、少、鄙。表示“代理”的有:假、行、权、摄、署。表示“等到”的有:及、至、逮、迨、洎。二、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指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1)词义扩大中国:古(中原地区,也指京师);今(整个中国)江、河:古(特指长江、黄河);今(泛指一般的江河)词义缩小谷:古(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今(北方专指小米,南方专指稻谷)臭:古(泛指气味,如“乳臭未干”“铜臭”
10、);今(气味难闻)词义转移兵:古(多指兵器);今(士兵)涕:古(眼泪、鼻涕);今(鼻涕)。词义弱化病:古(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今(生理或心理不正常)词义强化恨:古(遗憾,不满意);今(仇恨,怨恨)感情色彩变化卑鄙:古(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今(恶劣,不道德,贬义)名称说法改变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二【提示】1 .词语的古义和今义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如“诛。古今都有“杀戮”之意。2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在遇到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时,要考虑古今异义现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和子女)今(男子的配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义(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文言 实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