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7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二)学案(二)【学习目标】 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学习文章论证严密,论述层层深入的写作特点。2.体会鲁迅杂文的特点。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课堂探究】探究 1:对方提出了怎样的错误观点。探究 2:针对对方的错误观点,鲁迅先生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依据是什么?探究 3. 鲁迅先生认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依据是什么?【优化训练】一、简答题。1.作者是如何驳论证的?2.作者在文中指出“中国的脊梁”有何现实意义?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 现在是既不夸自己
2、,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3.他们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再被摧残,被抹杀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拓展延伸】一、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式,并思考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句:表达效果:二、列举出一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的人。参考答案:【优化训练】一、1. 作者首先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只能是一部分人,不能指全体中国人,因此不能证明论点,这是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2. 鲁迅先生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
3、,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唤醒了民族自豪感。表现了作者的拳拳爱国心。二、1. “一味”表现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2.“笼罩”一词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自欺”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各个领域。3.“总”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拓展延伸】一、改句: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表达效果:原句为反问句,表达了强烈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感染力。二、“埋头苦干的人”:毕升、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等。“拼命硬干的人”:岳飞、文天祥、关天培、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梁启超、鲁迅等。“舍身求法的人”: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闻一多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17 中国人 失掉 自信 课时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