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行业深度分析报告.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海洋工程行业深度分析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工程行业深度分析报告.pdf(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之特别声明 1 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报告 落日余辉下何时才能扬帆起航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本质而言,造船业具有类大宗商品属性、周期滞后性及强周期性,行业的“繁荣-衰退”的剧烈波动不可避免,因此把握供给与需求的“时间差”是投资的关键。造船业投资最好的时点来自:需求强劲飙升而供给弹性小。然而,目前我们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为:由衰退期迈向萧条期。在当前的时点下,造船股中长期前景取决于供给,而短期取决于需求。在当前的时点下,造船股中长期前景取决于供给,而短期取决于需求。供给过剩决定造船股股价只有波段型机会,而无趋势上涨的机会;由需求端传导至海运费可带来造船股的交易型机会。我们总结了四大因
2、素是构成上轮海运及造船业的超级周期的原因: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带来全球经济的繁荣;中国崛起在体量和速度上对全球经济的深入影响;长达二十年的低位徘徊让造船业面对突然而至的需求措手不及;投机需求在造船及航运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展望未来,需求端的全球化和中国崛起的因素犹存,我们认为这是此轮超级周期与 70 年代的不同之处,但过剩的供给是悬在行业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在行业低迷时投机需求已不复存在。2012 年前造船及航运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消化行业过剩的订单,从而为下一轮景气做好准备。在我们相对乐观的运力控制假设下,2010 年后油轮及集装箱船的运力供给增速略大于需求,而散货船的供需态势仍有所恶化。同时
3、,我们预计 2012年时,行业才完成过剩订单的消化,届时三大船型的在手订单占运力 14%左右,与超级大周期的起点相当。我们预计 2009 年三大船型平均新增订单同比下滑 80%以上,2010 年由于船价企稳,新增订单可望回升 10%15%,但由于绝对量仍处于低位,新增订单对造船股股价不具以往的影响力;2009 年2012 年间将是拆船的高峰,在 34 年间行业将拆借现有 14%的 25 年以上船龄的运力,平均每年拆船量占现有运力 3%以上;鉴于当前大部分船型船价已较 07、08 年下滑 30%以上,我们预计全行业在 0912 年将有 20%以上的订单被取消,约 30%的订单被推迟。我们认为 B
4、DI 指数仍对造船股股价有指引作用,而 BDI 指数更多的取决于需求端。此外,需求端最差时期已经过去,2010 年全球海运需求将大幅回升。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我们预测以吨位计的全球贸易量在 09、10 年分别增长-4.3%、4.9%;09-13 年复合增长率为 3.63%。对于 A 股上市造船公司而言,在船市萧条时享有两个重要的机遇:1)全球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2)国内船企将在整合中提高集中度。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国有的大型船厂都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未来几年,在行业下行之时给予 PB 估值更为合理;同时考虑到上市船企的表现将好于行业本身,因此我们认为 2010 年 A 股造船
5、股的合理交易区间为 24 倍 PB,与历史平均水平相当,但高于国际同类可比公司。持有持有增持 减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研究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318368418468518568618081125090224090519090811091109国金行业沪深300长期竞争力评级长期竞争力评级:高于市场均值高于市场均值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 行业优化平均市盈率 14.31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20.60国金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指数 525.08沪深 300 指数 3629.63上证指数 3290.17深证成指 13814.55中小板指数 566
6、6.042009 年 11 月 25 日 机械行业研究小组机械行业研究小组 张昊张昊(8621)61038223 董亚光董亚光(8621)61038289 联系人:朱莉(8621)61038271 中国上海黄浦区中山南路 969 号谷泰滨江大厦 15A 层(200011)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 短期航运市场反弹并未触动造船业,2009.7.6 2 BDI波澜再起,海工船舶多空互现,2009.5.25 3 新船交付下滑,海工略显疲态,2009.4.20 4 船市尚在下行通道,2009.3.23 首次评级持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之特别声明 2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造船业属性总
7、结.6 行业属性决定造船业剧烈波动不可避免.6 目前我们在周期中所属的位置由衰退期迈向萧条期.7 超级大周期的成因.8 全球化.8 中国快速崛起.9 供需失衡.11 投机需求.12 供给端过剩是主旋律.14 过剩订单是达摩克利斯之剑.14 拆船是必然的选择.15 有多少订单可能被推迟或取消?.16 需求端短期决定运费水平从而带来交易型机会.19 经济复苏的假设下需求回暖明显.19 干散货未来仍是海运贸易的主要需求.19 造船股与 BDI 指数相关度高,而中短期 BDI 的波动往往不取决于供给.20 2010 年需求端存在较为显著的机会.22 供需结合2010 年可能的投资机会来自哪里?.24
8、2012 年前造船业供过于求普遍存在.24 跟随 BDI 的交易型机会.27 设定 2010 年交易区间为 24 倍 PB.27 中国造船竞争优势将日益明显.29 劳动力优势.29 原材料优势.30 船舶配套短板未来几年有望解决.31 萧条期下中国造船业的机遇.32 船价具备极高的竞争力.32 效率快速提升.32 高附加值船舶占比提高.34 盈利能力高于国外竞争对手.36 中国造船集中度在整合中提高.37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造船企业竞争力影响有限.37 附录:.39 商船船型分类.39 三大船型供给模型.40 专用名词解释.42 首次评级持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之特别
9、声明 3世界前五十大船厂.44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船价与运价波动吸引投机需求.6 图表 2:周期滞后导致行业错配(百万 GT).6 图表 3:CRB 指数基本与新船需求在大周期上保持同步.7 图表 4:船舶交付量份额演变过程.7 图表 5:船市周期示意图.8 图表 6:不同时期下造船行业的特征,目前正迈入萧条期.8 图表 7:海运贸易量与 GDP 增长演变(1950 年=100).9 图表 8:全球化生产、制造、消费模型.9 图表 9:经济增长与大宗原材料消费的 S 型曲线缔造了二次海运超级大周期 10 图表 10:海运贸易进口量演变(10 亿吨).10 图表 11:中国大宗商品消费
10、指数(95 年=100).10 图表 12:中国大宗商品消费占世界比重.10 图表 13:全球海运贸易量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11 图表 14:工业化过程中海运贸易量增长快于经济增长.11 图表 15:闲置运力的周期演变(百万 GT).11 图表 16:交付量与拆船量的周期演变(百万 GT).11 图表 17:战后航运.12 图表 18:全球航运供需格局演变.12 图表 19:投机需求是新船需求之一.13 图表 20:二手船价相对于新船价格折价幅度.13 图表 21:订单高悬是行业挥之不去的阴影(百万 GT).14 图表 22:创纪录的订单需较长时间消化(百万 GT).14 图表 23:09 年
11、后新增订单绝对数量将低位徘徊.15 图表 24:09 年后新增订单有所增长但更应看绝对量.15 图表 25:航运业低迷时期催生拆船量.15 图表 26:运力结构逐渐年轻.16 图表 27:现役全球船舶船龄分布.16 图表 28:散货船船龄分布.16 图表 29:油轮船龄分布.16 图表 30:集装箱船龄分布.16 图表 31:取消订单占当年计划交付量比例假设.17 图表 32:推迟订单占当年计划交付量比例假设.17 图表 33:目前船价相对于 07 年均价下跌水平.17 图表 34:目前船价相对于 08 年均价下跌水平.17 图表 35:船价大幅下滑导致撤单风险加大(2000=100).18
12、首次评级持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之特别声明 4图表 36:目前船价下 07、08 年的订单存在撤单可能(百万 DWT).18 图表 37:造船建造流程及付款时间节点.18 图表 38:新船厂在手订单中占比 30%以上.18 图表 39:目前 60%的订单交付少于 20%合同额的现金.18 图表 40:09 年散货船交付量显示撤单和推迟交付现象普遍存在(百万 DWT)19 图表 41:0911 年取消和推迟订单不可避免,预计散货船实际交付量为计划的52%78%.19 图表 42:全球 GDP 增速预测.19 图表 43:全球海运量增速预测.19 图表 44:海运贸易主
13、要货物的复合增长率.20 图表 45:主要货物对海运贸易量增长的贡献.20 图表 46:全球粗钢产量及预测.20 图表 47:通常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段时间后运费会涨.21 图表 48:铁矿石进口量增长通常拉动运费增长.21 图表 49:BCI 与粗钢产量联动.21 图表 50:BCI 与粗钢产量联动.21 图表 51:干散货船未来供给最大(09 年 9 月份数据).21 图表 52:三大船型的运价表现与供给刚好相反(2009.1.2=100).21 图表 53:好望角船型未来供给最大(09 年 9 月份数据).22 图表 54:但好望角船型运价表现不是最差的(2009.1.2=100).22
14、图表 55:BDI 短期波动不能仅以供需解释.22 图表 56:FFA 成交量对 BDI 的波动影响大.22 图表 57:中国生铁产量 V 型反转.23 图表 58:全球粗钢产量出现显著回升(百万吨).23 图表 59:煤炭进口已出现复苏苗头(百万吨).23 图表 60:印度煤炭进口具有极大的潜力(百万吨).23 图表 61:集装箱期租费与美国零售额相关度较高.24 图表 62:散货船运力指数未来继续恶化.24 图表 63:油轮运力指数 2010 年后低位徘徊.25 图表 64:集装箱船运力指数 2010 年后低位徘徊.25 图表 65:全球造船供需模型.26 图表 66:BDI 指数与韩国造
15、船股票指数.27 图表 67:BDI 指数与中国造船股票指数.27 图表 68:如不考虑撤单及推迟,订单年数将在 2011 年下滑至历史低位.28 图表 69:中国造船股历史 PB 估值.28 图表 70:韩国造船股历史 PB 估值.29 图表 71:日本造船股历史 PB 估值.29 图表 72:船舶价值构成.29 图表 73:船用配件价值构成.29 首次评级持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之特别声明 5图表 74:造船工人每小时工资($/小时).30 图表 75:中厚板价格走势(美元/吨).30 图表 76:2005-2008 年韩国现代重工船用柴油机订单构成.31 图表
16、 77:中国船用低速柴油机国产化率有所提高.32 图表 78:近年来中国船舶配套发展速度快于船舶制造.32 图表 79:部分干散货船中韩合同船价对比.32 图表 80:韩国造船业员工结构.33 图表 81:中国船舶公司员工结构.33 图表 82:中国与日、韩造船效率比较.33 图表 83:中国造船业人均完工量.33 图表 84:韩国造船业人均完工量.34 图表 85:日本造船业人均完工量.34 图表 86:中国部分造船企业的在手订单结构.34 图表 87:韩国部分造船企业的在手订单结构.35 图表 88:中国预计交付散货船的数量与载重.35 图表 89:中国预计交付油轮的数量与载重.35 图表
17、 90:中国预计交付集装箱船的数量与载重.36 图表 91:FCC 预计交付结构(千 CGT).36 图表 92:LPG 预计交付结构(千 CGT).36 图表 93:中日韩三国造船企业的毛利率(%).37 图表 94:中日韩三国造船企业的 ROA(%).37 图表 95:中国造船行业市场集中度低(根据在手订单计算).37 图表 96:05 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相对韩元显著升值 50%,但相对于日元基本没有升值.38 图表 97: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改变中国造船业新增订单份额提升的趋势.38 图表 98:商船分类.39 图表 99:商船分类、定义及用途.39 图表 100:干散货船供给模型(百万 dw
18、t).40 图表 101:油轮供给模型(百万 dwt).41 图表 102:集装箱供给模型(千 TEU).42 图表 103:国际机构使用船舶吨位情况.43 图表 104:载重吨与总吨转换系数表.43 图表 105:载重吨和总吨与修正总吨修正系数表.44 图表 106:世界前五十大船厂(根据 09 年 9 月在手订单排序).45 首次评级持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之特别声明 6造船业属性总结造船业属性总结 行业属性决定造船业剧烈波动不可避免行业属性决定造船业剧烈波动不可避免 近年来造船及航运业经历了一轮波澜壮阔的超级大周期,我们希望通过总结造船行业的属性以求更接近事实
19、的本质,借此帮助投资者更好的把握行业的内在规律,为日后的投资决策作出判断。大宗商品属性:大宗商品属性:造船业是投资品中少有的无论新、旧产品都有明确的价格标示,有标准化的产品,可自由流通的市场。且造船业的下游航运业近年来具备越来越多的金融属性,在牛市期间,投机资金对造船业的超级大周期推波助澜。“量”与“价”的结合令造船业剧烈波动,在景气高峰时,行业表现为“量价齐升”,在周期向下时,则表现为“量价齐跌”。图表图表1:船价与运价波动吸引投机需求:船价与运价波动吸引投机需求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
20、9820002002200420062008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Clarkson Index新船价格(RHS)来源:Clarksons、国金证券研究所 周期滞后性:周期滞后性:通常在经济高度景气时船厂获得天量的订单,而商船交付的高峰则一般在获得订单的后的第 34 年,如期间经济存在大幅的波动,则往往会造成运力“错配”的局面,因此,行业的“繁荣-衰退”的巨大周期难以避免。图表图表2:周期滞后导致行业错配:周期滞后导致行业错配(百万百万GT)0306090120150180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
21、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在手订单(RHS)新增订单交付量交付量滞后新船订单34年导致运力错配来源:Lloyd、国金证券研究所 首次评级持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之特别声明 7 长周期性:长周期性:造船业的下游航运业主要承担大宗商品的运输,而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往往与大国的崛起相契合,造船需求的周期与大宗商品的周期基本一致,长达 2030 年。此外,商船的使用年限一般为 20 年以上,产品的替换需求也需要长时间才能获得释放。图表图表3:CRB指数基本与新船需求在大周期上保持同步
22、指数基本与新船需求在大周期上保持同步 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020406080100120140160180CRB指数造船新增订单(RHS)20年下降周期10年超级上升期来源:Lloyd、Bloomberg、国金证券研究所 产业转移规律:产业转移规律:历史上,全球造船中心经历过三次转移:西欧-日本-韩国,目前正经历由韩国向中国转移的过程。每次都是由先发国家向后进国家转移。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商船的进入
23、壁垒不高,拥有廉价劳动力、原材料、能源优势的后进国家可以获得较大的比较优势。图表图表4:船舶交付量份额演变过程:船舶交付量份额演变过程 0%10%20%30%40%50%60%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日本韩国中国西欧来源:Lloyd、国金证券研究所 目前我们在周期中所属的位置由衰退期迈向萧条期目前我们在周期中所属的位置由衰退期迈向萧条期 我们将造船业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复苏期、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当前,船市正经历由衰退期向萧条期转变
24、的过程中。我们预计 2012 年前,船市都难以进入复苏期。首次评级持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行业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之特别声明 8图表图表5:船市周期示意图:船市周期示意图 复苏期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复苏期繁荣期衰退期当前所处的位置 来源:船市危机的演绎形态、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图表6:不同时期下造船行业的特征,目前正迈入萧条期:不同时期下造船行业的特征,目前正迈入萧条期 衰退期萧条期复苏期繁荣期新船订单量暴跌至低位低位徘徊开始增加快速增加造船完工量继续攀升下降至低位缓慢增加快速增加手持订单量持续下跌低位徘徊不断增加快速增加新船价格开始下跌低位徘徊缓慢回升快速上涨船舶融资信贷急剧收缩持续紧缩开
25、始放松快速扩张行业投资者信心逐渐丧失信心信心缺失缓慢恢复快速膨胀来源:船市危机的演绎形态、国金证券研究所 超级大周期的成因超级大周期的成因 全球化全球化 全球化是驱动上一轮海运超级大周期最重要的原因。二战后,全球自由贸易政策、全球化材料和市场供应、新的海上交通运输系统的建立造就了当今的经济全球体系。这个体系创造了 50 多年经济的持续发展,至 2008 年全球 GDP 与 1950 年相比增长了 9 倍以上,带动了同期海运贸易量增长15 倍。我们将五十多年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分为三大阶段:19501973 年:以日本、西欧为首的国家在西方经济体内部率先实现了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这期间正是西方国家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工程 行业 深度 分析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