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共18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圆 锥 曲 线 之 轨 迹 问 题一、临阵磨枪 1.直接法(五部法):如果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本身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或这些几何条件简单明了且易于表达,我们只须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2.定义法:若动点轨迹的条件符合某一基本轨迹的定义(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根据定义直接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坐标转移法(代入法):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于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的,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根
2、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坐标转移法,也称相关点法或代入法。 4.参数法:有时求动点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不易求出,也无明显的相关点,但却较易发现(或经分析可发现)这个动点的运动常常受到另一个变量(角度、斜率、比值、截距或时间等)的制约,即动点坐标中的分别随另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把这个变量设为参数,建立轨迹的参数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如果需要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只要消去参变量即可。 5.交轨法: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类问题常可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再消去参数得出所求轨迹方程,此种方法称为交轨法。二、小试牛刀
3、1.已知M(-3,0),N(3,0),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析: 点P的轨迹一定是线段MN的延长线。故所求轨迹方程是 2.已知圆O的方程为,圆的方程为,由动点P向两圆所引的切线长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析:圆O与圆外切于点M(2,0) 两圆的内公切线上的点向两圆所引的切线长都相等, 故动点P的轨迹就是两圆的内公切线,其方程为 3.已知椭圆,M是椭圆上一动点,为椭圆的左焦点,则线段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为 析:设P 又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又点在椭圆上 因此中点P的轨迹方程为 4.已知A、B、C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O是平面ABC内的一定点,P是动点,若,则点P的轨迹一定过三角形ABC的 重
4、 心。析:设点D为BC的中点,显然有 故点P的轨迹是射线AD, 所以,轨迹一定过三角形的重心。三、大显身手1、直接法 例1、设过点P(x,y)的直线分别与x轴的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点Q与点P关于y轴对称,若且,则P点的轨迹方程为 解:设 又 所以又 所以 而点与点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即又 所以 这个方程即为所求轨迹方程。变式1、已知两点M(-2,0),N(2,0),点P满足,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解:设则: 又 化简得所求轨迹方程为:2、定义法例2、已知圆A的方程为,点B(-3,0),M为圆O上任意一点,BM的中垂线交AM于点P,求点P的轨迹方程。解:由题意知:又圆A的半径为
5、10,所以 即点P的轨迹是以定点A(3,0) B(-3,0)为焦点,10为长轴的椭圆 (椭圆与长轴所在的对称轴的两交点除外)其轨迹方程为变式2、已知椭圆的焦点为,P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如果M是线段的中点,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是 解:因为M是线段的中点,连接OM,则 由椭圆的定义知: 即点M到定点O、定点的距离和为定值,故动点M的轨迹是以O、为焦点,以为长轴的椭圆,其方程为(说明:此题也可以用代入法解决) 3、坐标转移法(代入法) 例3、从双曲线上一点Q引直线x+y=2的垂线,垂足为N,求线段QN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解:设Q则由可得 N点坐标 设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又点Q在双曲线上,所以 代入得
6、 化简得 即为所求轨迹方程。 变式3、自抛物线上任意一点P向其准线引垂线,垂足为Q,连接顶点O与P的直线和连接焦点F与Q的直线交于R,求点R的轨迹方程。解:设 抛物线的方程是所以 直线OP的方程是 直线QF的方程是 联立两方程得: 又 所以 化简得:即为所求轨迹方程。4、参数法 例4、设椭圆方程为,过点M(0,1)的直线交椭圆于A、B,点P满足,点,当直线绕点M旋转时,求: (1)动点P的轨迹方程; (2)的最大、最小值。解:(1)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得设 则 设动点P的坐标为,由可得消去参数即得所求轨迹方程为:当斜率不存在时,点P的坐标为(0,0)显然在轨迹上,故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7、2)P点的轨迹方程可以化为所以可设点P的坐标为 则 所以 当时 当时 变式4、过抛物线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弦OA、OB.(1) 求弦AB的中点的轨迹方程;(2)证明:直线AB与x轴的交点为定点。解:(1)由题意知OA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设为则直线OA的方程为与抛物线联立可得点A的坐标为 同理可得点B的坐标为 设弦AB的中点为M(x,y)则 消去得弦AB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2)直线AB的斜率为 所以,其方程为 令 得 故直线AB与x轴的焦点为定点(2,0)5、交轨法 例5、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双曲线于M、N两点,为双曲线的顶点,求直线与的交点P的轨迹方程,并指出轨迹的形状。解:.解:(1)设M点的
8、坐标为(x1,y1),则N点坐标为(x1,y1),又有则A1M的方程为:y= A2N的方程为:y= 得:y2=又因点M在双曲线上,故代入并整理得=1.此即为P的轨迹方程.变式5、设点A、B为抛物线上除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OAOB,OMAB于M,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解:设OA=y=kx, 则, 得 同理 B(2pk2, -2pk) AB: . 而op: . 为AB与的交点,联立 (1)(2)消去k, y2=-(x-2p)x, x2+y2-2px=0(x0)即为所求.四、享受战果1、已知,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析:满足条件的点在线段上,故轨迹方程是 2、经过抛物线焦点的弦的
9、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析:设过焦点的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的 设 AB的中点为则 消去参数得 这就是所求轨迹方程。3、与圆外切,又与y轴相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析:若与圆外切,又与y轴相切的圆在轴的左侧,则所求轨迹方程为若与圆外切,又与y轴相切的圆在轴的右侧则动圆圆心到定圆圆心地距离减去定圆半径2等于动圆圆心到轴的距离,故所求轨迹方程为 4、设是椭圆的左右顶点,是垂直于长轴的弦的端点,则直线与的交点的轨迹方程为 解析:设交点P(x,y),A1(3,0),A2(3,0),P1(x0,y0),P2(x0,y0)A1、P1、P共线,A2、P2、P共线,解得x0= 5、已知椭圆的焦点
10、为,A是椭圆上任意一点,过点向的外角平分线作垂线于D,则点D的轨迹方程为 解:设的延长线交直线于P,由椭圆的定义知:=8 又 代入得 即为点D的轨迹方程。6、过原点的双曲线以F(4,0)为一个焦点,且实轴长为2,则此双曲线的中心的轨迹方程为 析:设双曲线的中心为,则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为 又双曲线过原点,且实轴长为2, 所以 即 化简得: 7、在中,已知B(-3,0),C(3,0),ADBC于D, 的垂心H分所成的比为。(1)求点H和点A的轨迹方程;(2)设P(-1,0),Q(1,0)那么能成等差数列吗?解 (1)设H点的坐标为,对应的A的坐标为, 则D的坐标为, 由H分有向线段 此即点H的轨迹
11、方程. (2)由(1)可知, P, Q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 设H(x, y), 且数列, 则 8、 已知直线l与椭圆 有且仅有一个交点Q,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R、S,求以线段SR为对角线的矩形ORPS的一个顶点P的轨迹方程.解: 由已知,直线l 不过椭圆的四个顶点,所以设直线l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 得化简后,得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于是其判别式 由已知,得=0即 在直线方程y=kx+m中,分别令y=0,x=0,求得 令顶点P的坐标为(x,y),由已知,得 代入式并整理,得 即为所求顶点P的轨迹方程. 9、动点P到直线x=1的距离与它到点A(4,0)的距离之比为2,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 略解:由题
12、意知:点P到点A(4,0)与它到直线x=1的距离之比为 设P(x,y)则化简得: 10、已知A(0,7),B(0,-7)C(12,2),以C为一个焦点作过A、B的椭圆,求椭圆的另一焦点F的轨迹方程。解:由题意得: 而 所以 故动点F的轨迹是分别以A、B为焦点,实轴为2的双曲线的下半支,其方程是 11、已知圆O的方程,若抛物线过点A(0,-1),B(0,1),且以圆的切线为准线,求抛物线的焦点的轨迹方程。 解: 首先 设焦点为F(x,y),准线(即圆的切线)为 L A到L的距离为a, B到L的距离为b 那么 根据抛物线的性质 有 a=|AF| b=|BF| 于是 |AF|+|BF|=a+b 而a
13、+b 恰是圆的直径(画个示意图 想想为什么) 既有 |AF|+|BF|=4 故 动焦点F的轨迹是分别以A,B为焦点的椭圆,而且半长轴是2 故所求轨迹方程是。 12、已知圆O的方程,圆的方程,由动点P向圆O和圆所引的切线长相等,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解:设由动点P向圆O和圆所引的的切线的切点分别为A、B,则由题意有: 即 设则 即为动点P的轨迹方程。 13、已知抛物线,过顶点的两弦OA、OB互相垂直,以OA、OB为直径的两圆的另一交点Q的轨迹方程。解:设 由OAOB 可得.可以求得,以OA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即 .同理,以O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设,点P为两圆交点,则所以,可以看作是关于的方程的两
14、根整理得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 结合式,有 即 所以 P的轨迹方程为 故 点P的轨迹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去掉原点).(另法);解:设,直线AB的方程为(显然) 则 (两边同时除以) OAOB 则代入直线AB的方程:.OPAB OP的方程为: .、式联立消去,得到P的轨迹方程当AB轴时,斜率不存在,此时P点为AB中点,且在轴上,坐标为满足上面的方程,因此P点的轨迹方程为. 14、已知三点N (0,,P (,其中,动点满足且(1) 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2) 过点F作直线与动点M的轨迹交于A、B两点,求的面积的最小值。解:(1)动点满足,且 动点M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以为准线的抛物线。 所以点M
15、的轨迹方程是.(2)显然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为k,则直线AB的方程为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得: 设 则 而 所以 当时,面积的最小值为 15、已知点Q位于直线右侧,且到点F(-1,0)与直线的距离之和为4. (1)求动点Q的轨迹C的方程; (2)直线过点M(1,0)且交曲线C于A、B两点,点P满足,且 ,求点E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解:(1)设由题意有动点Q的轨迹C为以为焦点,坐标原点为顶点的抛物线在直线右侧的部分.(2)由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设 由可得 由题意 解之得 由 可知:点P为线段AB的中点, 由可知 EPAB 整理得的取值范围是 16、设双曲线C1的方程为,A、B为其左、右两个顶点
16、,P是双曲线C1上的任意一点,引QBPB,QAPA,AQ与BQ交于点Q.()求Q点的轨迹方程;()设(I)中所求轨迹为C2,C1、C2的离心率分别为e1、e2,当时,e2的取值范围. (I)解法一:设P(x0,y0), Q(x ,y ) 经检验点不合 因此Q点的轨迹方程为a2x2b2y2=a4(除点(a,0),(a,0)外) (I)解法二:设P(x0,y0), Q(x,y), A(a, 0), B(a , 0), QBPB, QAPA (I)解法三:设P(x0,y0), Q(x,y), PAQA (1)连接PQ,取PQ中点R17、如右图,给出定点A(a,0)(a0)和直线l:x1B是直线l上的
17、动点,BOA的角平分线交AB于C求点C的轨迹方程,并讨论方程表示的曲线类型与a值的关系依题意,记B(1,b)(bR),则直线OA和OB的方程分别为y=0和y=bx设点C(x,y),则有0xa,由OC平分AOB,知点C到OA、OB距离相等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依题设,点C在直线AB上,故有将式代入式得整理得 y2(1a)x22ax(1a)y20,若y0,则(1a)x22ax(1a)y2=0(0xa);若y0,则b=0,AOB,点C的坐标为(0,0),满足上式综上得点C的轨迹方程为(1a)x22ax(1a)y2=0(0xa)(i)当a1时,轨迹方程化为 y2x(0x1)此时,方程表示抛物线弧段;
18、(ii)当a1时,轨迹方程为所以,当0a1时,方程表示椭圆弧段;当a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一支的弧段18、已知椭圆=1(ab0),点P为其上一点,F1、F2为椭圆的焦点,F1PF2的外角平分线为l,点F2关于l的对称点为Q,F2Q交l于点R.当P点在椭圆上运动时,求R形成的轨迹方程;.解:(1)点F2关于l的对称点为Q,连接PQ,F2PR=QPR,|F2R|=|QR|,|PQ|=|PF2|又因为l为F1PF2外角的平分线,故点F1、P、Q在同一直线上,设存在R(x0,y0),Q(x1,y1),F1(c,0),F2(c,0).|F1Q|=|F2P|+|PQ|=|F1P|+|PF2|=2a,则(x1
19、+c)2+y12=(2a)2.又得x1=2x0c,y1=2y0.(2x0)2+(2y0)2=(2a)2,x02+y02=a2.故R的轨迹方程为:x2+y2=a2(y0)19、已知M:轴上的动点,QA,QB分别切M于A,B两点,(1)如果,求直线MQ的方程;(2)求动弦AB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解:(1)设由,可得由射影定理,得 在RtMOQ中, , 故, 所以直线AB方程是(2)连接MB,MQ,设由点M,P,Q在一直线上,得由射影定理得即 把(*)及(*)消去a,并注意到,可得20、 已知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且|AB|=|BC|=6,O切直线l于点A,又过B、C作O异于l的两切线,设这两切线交于点P,求点P的轨迹方程.解:设过B、C异于l的两切线分别切O于D、E两点,两切线交于点P.由切线的性质知:|BA|=|BD|,|PD|=|PE|,|CA|=|CE|,故 |PB|+|PC|=|BD|+|PD|+|PC|=|BA|+|PE|+|PC|=|BA|+|CE|=|AB|+|CA|=6+12=186=|BC|,故由椭圆定义知,点P的轨迹是以B、C为两焦点的椭圆,以l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BC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可求得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1(y0)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