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ppt-重难点.ppt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ppt-重难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ppt-重难点.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 5.1 I/O5.1 I/O系统系统 5.2 I/O5.2 I/O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5.3 5.3 缓冲管理缓冲管理 5.4 5.4 设备分配设备分配 5.5 5.5 设备处理设备处理 5.6 5.6 磁盘存储器管理磁盘存储器管理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1 I/O 系系 统统 5.1.1 I/O设备设备 1.I/O设备的类型设备的类型 1)按传输速率分类 按传输速度的高低,可将I/O设备分为三类。低速设备 中速设备 高速设备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第一类是低速设备,这是指其传输速率仅为每秒钟几个字节至数百个字节的一类设备。属于低速设
2、备的典型设备有键盘、鼠标器、语音的输入和输出等设备。第二类是中速设备,这是指其传输速率在每秒钟数千个字节至数万个字节的一类设备。典型的中速设备有行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第三类是高速设备,这是指其传输速率在数百千个字节至数十兆字节的一类设备。典型的高速设备有磁带机、磁盘机、光盘机等。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按信息交换的单位分类 可将I/O设备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块设备(Block Device),这类设备用于存储信息。由于信息的存取总是以数据块为单位,故而得名。它属于有结构设备。典型的块设备是磁盘,每个盘块的大小为512 B4 KB。磁盘设备的基本特征是其传输速率较高,通常每秒钟为几兆位;另
3、一特征是可寻址,即对它可随机地读/写任一块;此外,磁盘设备的I/O常采用DMA方式。第二类是字符设备(Character Device),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其基本单位是字符,故称为字符设备。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3)按设备的共享属性分类这种分类方式可将I/O设备分为如下三类:(1)独占设备。(2)(2)共享设备。(3)(3)虚拟设备。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设备与控制器之间的接口设备与控制器之间的接口设备通常不直接与cpu相连,而是与设备控制器相连,三种信号线。图 5-1 设备与控制器间的接口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1.2 设备控制器设备控制器1.设备控制器的基本功能设备控制器
4、的基本功能 1)接收和识别命令 2)2)数据交换 3)3)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 4)4)地址识别 5)5)数据缓冲 6)6)差错控制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设备控制器的组成设备控制器的组成 图 5-2 设备控制器的组成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1.3 I/O通道通道 1.I/O通道通道(I/O Channel)设备的引入设备的引入 实际上,I/O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机。它具有执行I/O指令的能力,并通过执行通道(I/O)程序来控制I/O操作。但I/O通道又与一般的处理机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其指令类型单一,这是由于通道硬件比较简单,其所能执行的命令,主要局限于与I/O操作
5、有关的指令;再就是通道没有自己的内存,通道所执行的通道程序是放在主机的内存中的,换言之,是通道与CPU共享内存。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通道类型通道类型 1)字节多路通道(Byte Multiplexor Channel)图 5-3 字节多路通道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数组选择通道(Block Selector Channel)字节多路通道不适于连接高速设备,这推动了按数组方式进行数据传送的数组选择通道的形成。这种通道虽然可以连接多台高速设备,但由于它只含有一个分配型子通道,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执行一道通道程序,控制一台设备进行数据传送,致使当某台设备占用了该通道后,便一直由它
6、独占,即使是它无数据传送,通道被闲置,也不允许其它设备使用该通道,直至该设备传送完毕释放该通道。可见,这种通道的利用率很低。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3)数组多路通道(Block Multiplexor Channel)数组选择通道虽有很高的传输速率,但它却每次只允许一个设备传输数据。数组多路通道是将数组选择通道传输速率高和字节多路通道能使各子通道(设备)分时并行操作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通道。它含有多个非分配型子通道,因而这种通道既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又能获得令人满意的通道利用率。也正因此,才使该通道能被广泛地用于连接多台高、中速的外围设备,其数据传送是按数组方式进行的。第五章 设 备
7、 管 理 3.“瓶颈瓶颈”问题问题 图 5-4 单通路I/O系统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图 5-5 多通路I/O系统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1.4 总线系统总线系统 图 5-6 总线型I/O系统结构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1.ISA和和EISA总线总线 1)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 这是为了1984年推出的80286型微机而设计的总线结构。其总线的带宽为8位,最高传输速率为2 Mb/s。之后不久又推出了16位的(EISA)总线,其最高传输速率为8 Mb/s,后又升至16 Mb/s,能连接12台设备。2)EISA(Extended IS
8、A)总线 到80年代末期,ISA总线已难于满足带宽和传输速率的要求,于是人们又开发出扩展ISA(EISA)总线,其带宽为32位,总线的传输速率高达32 Mb/s,同样可以连接12台外部设备。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局部总线局部总线(Local Bus)1)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 Association)总线 2)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face)总线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2 I/O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5.2.1 程序程序I/O方式方式 在程序I/O方式中,由于CPU的高速性和I/O设备的低速性,致使CPU的绝大
9、部分时间都处于等待I/O设备完成数据I/O的循环测试中,造成对CPU的极大浪费。在该方式中,CPU之所以要不断地测试I/O设备的状态,就是因为在CPU中无中断机构,使I/O设备无法向CPU报告它已完成了一个字符的输入操作。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图 5-7 程序I/O和中断驱动方式的流程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2.2 中断驱动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在I/O设备输入每个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无须CPU干预,因而可使CPU与I/O设备并行工作。仅当输完一个数据时,才需CPU花费极短的时间去做些中断处理。可见,这样可使CPU和I/O设备都处于忙碌状态,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及吞吐
10、量。例如,从终端输入一个字符的时间约为100 ms,而将字符送入终端缓冲区的时间小于 0.1 ms。若采用程序I/O方式,CPU约有 99.9 ms的时间处于忙等待中。采用中断驱动方式后,CPU可利用这 99.9 ms的时间去做其它事情,而仅用 0.1 ms的时间来处理由控制器发来的中断请求。可见,中断驱动方式可以成百倍地提高CPU的利用率。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2.3 直接存储器访问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I/O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1.DMA(Direct Memory Access)控制方式的引入控制方式的引入 该方式的特点是: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即在CPU与I/O设备之间,每次
11、传送至少一个数据块;所传送的数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相反;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CPU干预,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可见,DMA方式较之中断驱动方式,又是成百倍地减少了CPU对I/O的干预,进一步提高了CPU与I/O设备的并行操作程度。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DMA控制器的组成控制器的组成 图 5-8 DMA控制器的组成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为了实现在主机与控制器之间成块数据的直接交换,必须在DMA控制器中设置如下四类寄存器:(1)命令/状态寄存器CR。用于接收从CPU发来的I/O命令或有关控制信息,或设备的状态。(2)内存地址寄存器MAR
12、。在输入时,它存放把数据从设备传送到内存的起始目标地址;在输出时,它存放由内存到设备的内存源地址。(3)数据寄存器DR。用于暂存从设备到内存,或从内存到设备的数据。(4)数据计数器DC。存放本次CPU要读或写的字(节)数。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3.DMA工作过程工作过程 图 5-9 DMA方式的工作流程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2.4 I/O通道控制方式通道控制方式 1.I/O通道控制方式的引入通道控制方式的引入 I/O通道方式是DMA方式的发展,它可进一步减少CPU的干预,即把对一个数据块的读(或写)为单位的干预,减少为对一组数据块的读(或写)及有关的控制和管理为单位的干预。同时,又可
13、实现CPU、通道和I/O设备三者的并行操作,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例如,当CPU要完成一组相关的读(或写)操作及有关控制时,只需向I/O通道发送一条I/O指令,以给出其所要执行的通道程序的首址和要访问的I/O设备,通道接到该指令后,通过执行通道程序便可完成CPU指定的I/O任务。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通道程序通道程序(1)操作码。(什么工作)(2)(2)内存地址。(3)(3)计数。(读取多少字节)(4)(4)通道程序结束位P。(5)(5)记录结束标志R。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操作 PR计数内存地址WRITE 0080813WRITE001401034WRITE01605
14、830WRITE013002000WRITE002501850WRITE11250720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3 缓缓 冲冲 管管 理理 5.3.1 缓冲的引入缓冲的引入(1)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CPU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图 5-10 利用缓冲寄存器实现缓冲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3.2 单缓冲和双缓冲单缓冲和双缓冲 1.单缓冲单缓冲(Single Buffer)图 5-11 单缓冲工作示意图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双缓冲双缓冲(Double
15、 Buffer)图 5-12 双缓冲工作示意图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图 5-13 双机通信时缓冲区的设置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3.3 循环缓冲循环缓冲 1.循环缓冲的组成循环缓冲的组成 图 5-14 循环缓冲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循环缓冲区的使用循环缓冲区的使用(1)Getbuf过程。计算进程current=Nextg,且将G-CNextg下移输入进程current=Nexti,且将R-CNexti下移(2)Releasebuf过程。计算进程C-R输入进程C-G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3.进程同步进程同步(1)Nexti指针追赶上Nextg指针。(满)(2)Nextg指针
16、追赶上Nexti指针。(空)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3.4 缓冲池缓冲池(Buffer Pool)1.缓冲池的组成缓冲池的组成 1.缓冲池的组成缓冲池的组成 对于既可用于输入又可用于输出的公用缓冲池,其中至少应含有以下三种类型的缓冲区:空(闲)缓冲区;装满输入数据的缓冲区;装满输出数据的缓冲区。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可将相同类型的缓冲区链成一个队列,于是可形成以下三个队列:(1)空缓冲队列emq。(2)输入队列inq。(3)输出队列outq。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四种工作缓冲区用于收容输入数据的工作缓冲区(hin)用于提取输入数据的工作缓冲区(sin)用于收容输出数据的工作缓冲区(hout)
17、用于提取输出数据的工作缓冲区(sout)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Getbuf过程和过程和Putbuf过程过程 Getbuf(type)过程。用于从type所指示的队列的对手摘下一个缓冲区。Putbuf(type,number)。该过程用于将参数number所指示的缓冲区,挂在type队列上。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Procedure Getbuf(type)begin Wait(RS(type);Wait(MS(type);B(number)KG-*3=Takebuf(type);Signal(MS(type);end Procedure Putbuf(type,number)begin
18、Wait(MS(type);Addbuf(type,number);Signal(MS(type);Signal(RS(type);end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3.缓冲区的工作方式缓冲区的工作方式 图 5-15 缓冲区的工作方式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收容输入外设到缓冲区Getbuf(emq)作为收容输入工作缓冲区hin 输入进程输入完毕Putbuf(inq,hin)提取输入缓冲区到用户程序Getbuf(inq)作为提取输入工作缓冲区sin计算进程提取完毕Putbuf(emq,sin)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收容输出用户区到缓冲区Getbuf(emq)作为收容输出工作缓冲区hout装载完
19、毕Putbuf(outq,hout)提取输出缓冲区到外设Getbuf(outq)作为提取输出工作缓冲区sout输出完毕Putbuf(emq,sout)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4 设设 备备 分分 配配 5.4.1 设备分配中的数据结构设备分配中的数据结构 1.设备控制表设备控制表DCT 图 5-16 设备控制表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2.控制器控制表、控制器控制表、通道控制表和系统设备表通道控制表和系统设备表 图 5-17 COCT、CHCT和SDT表 第五章 设 备 管 理 5.4.2 设备分配时应考虑的因素设备分配时应考虑的因素 1.设备的固有属性设备的固有属性(1)独享设备。(独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操作系统 第三 ppt 难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