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药剂科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 抗菌药物的概况抗菌药物的概况指导原则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起草的背景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的具体内容的具体内容 我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我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内内 容容 提提 纲纲2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涉及的范围涉及的范围主要限于治疗主要限于治疗细菌细菌、支原体支原体、衣原体衣原体、立克立克次体次体、螺旋体螺旋体、真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不包括病毒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3 一、抗
2、一、抗 菌菌 药药 物物 概概 述述4抗菌药物的概述抗菌药物的概述 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百浪多息百浪多息百浪多息百浪多息)磺胺类药物的发现磺胺类药物的发现磺胺类药物的发现磺胺类药物的发现 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 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得到控制。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得到控制。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得到控制。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得到控制。19351935年年 DomagkDomagk发现百浪多息对链球菌发现百浪多息对链球菌感染的小鼠感染的小鼠 有保护作用,后者成有保护作用,后者成第一个抗第一个抗细菌
3、感染的药物应用于临床。细菌感染的药物应用于临床。51928192819281928年年年年FlemingFlemingFlemingFleming发现发现发现发现青霉素青霉素青霉素青霉素,1941194119411941年年年年上市,标志着人类进入上市,标志着人类进入上市,标志着人类进入上市,标志着人类进入抗生素时代抗生素时代抗生素时代抗生素时代619281928年年 青霉菌。青霉菌。19351935年年 百浪多息百浪多息19401940年年 提纯青霉素,并用于临床。提纯青霉素,并用于临床。1940195019401950年年 链霉素链霉素(1944)(1944),氯霉素、多粘菌素,氯霉素、多
4、粘菌素(1947)(1947),金霉素,金霉素(1948)(1948),土霉素,土霉素(1950)(1950),红霉素,红霉素(1952)(1952),卡那霉素,卡那霉素(1957)(1957),利福,利福霉素霉素(1957)(1957)19591959年年 分离提纯出青霉素母核分离提纯出青霉素母核6-6-氨基青霉烷酸。氨基青霉烷酸。1960197019601970年年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竹桃霉素、螺旋霉素、氨基糖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竹桃霉素、螺旋霉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等问世。苷类、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等问世。1970198019701980年年 半合成青霉素问世,推出酰脲类
5、青霉素,头孢菌素迅半合成青霉素问世,推出酰脲类青霉素,头孢菌素迅速发展。硫霉素被发现,同时第一个速发展。硫霉素被发现,同时第一个-内酰胺酶抑制剂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克拉维酸问世维酸问世 1980199019801990年年 第三代头孢菌素,新型第三代头孢菌素,新型-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迅速发展。药物迅速发展。1980200019802000年年 新型新型-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口服高效头孢菌素等问世。喹诺酮类新品种内酰胺酶抑制剂,口服高效头孢菌素等问世。喹诺酮类新品种的开发,侧重扩大抗菌谱,改
6、变药代动力特点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开发,侧重扩大抗菌谱,改变药代动力特点及降低不良反应。第四代头孢菌素出现。第四代头孢菌素出现。抗菌药物的大爆发抗菌药物的大爆发7-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螺旋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四四四四 环环环环 素素素素 类类类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喹喹喹喹 诺诺
7、诺诺 酮酮酮酮 类类类类:“沙星沙星”家族家族磺磺磺磺 胺胺胺胺 类类类类:磺胺嘧啶,磺胺异恶唑,磺胺多辛磺胺嘧啶,磺胺异恶唑,磺胺多辛硝基呋喃类硝基呋喃类硝基呋喃类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多多多多 肽肽肽肽 类类类类:杆菌肽,多粘菌素类杆菌肽,多粘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大爆发抗菌药物的大爆发8二二指导原则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起草的背景9抗菌药物抗菌药物 万用灵药?万用灵药?10 虽然新的、强力广谱抗菌药物不断开发上市,虽然新的、强力广谱抗菌药物不断开发上市,虽然新的、强力广谱抗菌药物不断开发上市,虽然新的、强力广谱抗菌药物不断开发上市,但人类与细菌性感染的斗争却没有因此而轻但
8、人类与细菌性感染的斗争却没有因此而轻但人类与细菌性感染的斗争却没有因此而轻但人类与细菌性感染的斗争却没有因此而轻松,反而变得更加激烈,究其原因乃松,反而变得更加激烈,究其原因乃松,反而变得更加激烈,究其原因乃松,反而变得更加激烈,究其原因乃不合理不合理不合理不合理甚至滥用抗菌药物甚至滥用抗菌药物甚至滥用抗菌药物甚至滥用抗菌药物的结果的结果的结果的结果!11 中国是世界上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此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此造成的成的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和和药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的问题尤为突出的问题尤为突出u每年约有三万儿童因不恰当的使用耳毒性药物造成每年约有三万儿
9、童因不恰当的使用耳毒性药物造成耳聋,其中耳聋,其中9595以上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上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u仅提前使用第三代头胞这一项,就使我国每年浪费仅提前使用第三代头胞这一项,就使我国每年浪费卫生资源卫生资源7 7亿元亿元u225225例药源性死亡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例药源性死亡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9797例,占例,占43.1%43.1%121.耐药性耐药性2.毒副反应、变态反应毒副反应、变态反应3.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院内感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院内感染4.资源有限,研发费用非常昂贵资源有限,研发费用非常昂贵抗菌药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抗菌药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13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缺乏
10、明确的指导性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缺乏明确的指导性原则供医师遵循原则供医师遵循是导致目前滥用的一项非是导致目前滥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因。常重要的原因。WHO于于2000年发布了年发布了“遏制抗微生物药品遏制抗微生物药品耐药性全球战略耐药性全球战略”,其中制定,其中制定“抗微生物应抗微生物应用指南用指南”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抗菌药物指导原则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起草背景起草背景14抗菌药物指导原则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起草经过起草经过20012001年年1111月月 卫生部医政司与总后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和卫生部医政司与总后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研究决定,共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1、医政司研究决定,共同组织起草组织起草指导原则指导原则,20042004年年5 5月月 论证修订后形成终稿。论证修订后形成终稿。20042004年年8 8月月1919日日 颁布实施颁布实施15 三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6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目录目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管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各类各类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各类各类细菌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和病原的治疗原则和病原治疗治疗 17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第一部分
12、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n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性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应用的基本原则n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性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应用的基本原则n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在特殊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的基本原则 18(一一)临床临床治疗性治疗性用药的基本原则用药的基本原则n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病例一)(病例一)n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n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n治疗方案治疗
13、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点制定。品种选择品种选择 给药剂量给药剂量 给药次数给药次数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 疗程疗程 联合应用联合应用19病例病例1 1 无指针滥用抗生素无指针滥用抗生素男性患者,男性患者,3636岁。单纯岁。单纯发热发热1 1个月个月,体温波动于,体温波动于3838左右,外周左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均不高,在当地医院未能明确诊断,但是却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均不高,在当地医院未能明确诊断,但是却按照细菌感染先后使用了包括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按照细菌感染先后使用了包括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多
14、达十余种抗菌药物,体温不仅没有减退,反而逐渐类抗菌药物多达十余种抗菌药物,体温不仅没有减退,反而逐渐升高。入我院时体温升高。入我院时体温3939 ,精神萎靡,胃纳极差,不愿下床活动。,精神萎靡,胃纳极差,不愿下床活动。体格检查发现体格检查发现颈部有数十个成串的肿大的细小淋巴结颈部有数十个成串的肿大的细小淋巴结,可活动,可活动,没有压痛。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不高,嗜酸性细胞计数亦正没有压痛。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不高,嗜酸性细胞计数亦正常,反复血液培养没有找到细菌,骨髓穿刺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常,反复血液培养没有找到细菌,骨髓穿刺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其他各项检查均没有发现可供确诊的依据。拟行颈部淋
15、巴结活检。其他各项检查均没有发现可供确诊的依据。拟行颈部淋巴结活检。入院时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认为感染的依据不足,所入院时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认为感染的依据不足,所以停止使用任何抗细菌药物,同时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停药后第以停止使用任何抗细菌药物,同时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停药后第二天体温开始下降,第三天接近正常,第四天完全正常。此时原二天体温开始下降,第三天接近正常,第四天完全正常。此时原来肿大的颈部淋巴结不可触及,也就无法进行淋巴活检。继续观来肿大的颈部淋巴结不可触及,也就无法进行淋巴活检。继续观察一周体温不再上升,病人一般情况迅速改善,恢复健康。察一周体温不再上升,病人一般情况迅速改善
16、,恢复健康。20 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729696小时小时。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给药途径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重症感染、全
17、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及早转为口服给药。转为口服给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不宜吸收、不宜耐药、不宜不宜吸收、不宜耐药、不宜致过敏、不常使用)致过敏、不常使用)给药疗程给药疗程21第三届重症感染高峰论坛于第三届重症感染高峰论坛于20062006年年7 7月月1515日在北京召开日在北京召开(包括包括HAPHAP、重症社区获得性感染和脓毒血症等、重症社区获得性感染和脓毒血症等)要尽快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早期经验性治疗要尽快选择广谱抗生素进行早期经验性治疗,为了为了避免抗生素过度应用导致细菌耐药
18、避免抗生素过度应用导致细菌耐药,需要根据细菌需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感染控制情况培养结果和感染控制情况及时进入降阶梯治疗及时进入降阶梯治疗,只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病死率并减少耐药的产生。有这样才能降低病死率并减少耐药的产生。重症感染治疗原则重症感染治疗原则22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 凡使用一种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凡使用一种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不要使用第二种和第三种。不要使用第二种和第三种。2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针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针 1.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感染。2.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混
19、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混合感染。3.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重症感染(例如:感染性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重症感染(例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心内膜炎、败血症等)。4.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例如结核病、慢性骨髓炎等)。的感染(例如结核病、慢性骨髓炎等)。5.5.联合用药时可以减少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可以减少毒性反应。24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不良反应相同的药物应避免联合应用不良反应相同的药物应避免联合应用为了防止二重感染,
20、延迟耐药性的为了防止二重感染,延迟耐药性的产生,一般用二联即可,最多不超产生,一般用二联即可,最多不超过三联。过三联。25(二二)临床临床预防性预防性用药的基本原则用药的基本原则n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用用于于预预防防一一种种或或两两种种特特定定病病原原菌菌入入侵侵体体内内引引起起的的感感染染,可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预预防防在在一一段段时时间间内内发发生生的的感感染染可可能能有有效效;长长期期预预防防用用药药,常不能达到目的常不能达到目的 患者的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患者的原发疾病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 药物 临床 应用 指导 原则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