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气候知识点(共8页).doc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气与气候知识点(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天气与气候知识点归纳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氮(占78)是地球上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占21)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含量少),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臭氧(含量少),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水汽、固体杂质一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 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而变化,低纬厚,高纬薄;特点:地面是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
2、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2平流层 在22-27千米高度处,有大量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大气平稳(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3高层大气 气压低,空气密度小;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的波长: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热短波,冷长波)。 吸收作用:有选择(二吸一不吸: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能量强的可见光吸收的很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厚反射作用强,夏天白天多云不太热,
3、因为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故天空成蔚蓝色)。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大,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反之少(各纬度削弱不同)。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保温:大气逆辐射将大部分热量还地面(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的温室效应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大气辐射地面增温。晴朗:白天气温高(大气削弱少),夜晚气温下降快(大气逆辐射弱),日温差大。 阴雨:白天气温低(大气削弱多),夜晚气温下降慢(大气逆辐射强)
4、,日温差小。3意义:减少了气温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形成了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二)全球热量平衡 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热量相等,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热量失衡,引起全球变暖。三、大气的运动 (一)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二)原因:大气运动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水平运动(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三)大气运动的方式: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水平运动:风。 (四)运动基本类型1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 概念: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原因:冷热不均引起气流上升或下沉运动,并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形成:地面受热不均
5、空气的垂直运动密度差变化同一水面的气压差空气的水平运动(近地面:热高压,冷低压);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白海黑陆;山谷风:白谷黑山;海风:海洋吹向陆地;山风:山顶吹向谷底;城市风:市区上空流向郊区,郊区近地面流向市区。2大气的水平运动一风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方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风力越大。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方向和风向相反,即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高空大气的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6、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四、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概念: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作用: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 (二)三圈环流(重点!)1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2表现:在近地表形成七个气压带(低压上升气流,高压下沉气流,低压湿,高压干)和六个风带(如右图);3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4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南北移动;移动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
7、呈带状分布。 (北大西洋)(北太平洋)2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气压带呈不连续分布状态,气压呈块状分布(下图)。3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低压,如亚欧大陆上的 印度低压,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在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在北大西洋上形成亚速尔高压。4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慢,大陆上形成高压,如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把副极地低压带切断,在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在北大西洋上形成冰岛低压。 (四)季风环流(东亚季风最典型)(重点!)1东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向: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分布:我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
8、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分布: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季风的共性特点:冬季风:陆地吹向海洋,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风:海洋吹向陆地,高温湿润多雨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五、常见天气系统1冷锋和暖锋(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是冷锋) 2气旋和反气旋气旋反气旋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图示气压状况低气压高气压水平气流北半球北逆南顺,向中心辐合北顺南逆,向四周辐散南半球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天气晴朗典型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我国北方的“秋高气爽” 好天气3锋面气旋气旋的低压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气 气候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