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凝血一般检查课件.ppt
《出凝血一般检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凝血一般检查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黄先豹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生理状态下机体内存在着复杂的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凝血凝血血栓血栓抗凝抗凝出血出血作为一个临床医生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如何正确判断检验结果如何正确判断检验结果首先应弄清正常的凝血与抗凝机制正常止血机能两个方面四个因素凝血机制抗凝机制血管壁(vessel wall)血小板(platelet)凝血系统(coagulation system)抗凝及纤溶系统(anti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tic)凝血与抗凝机制
2、的病理生理基础一、血管壁的止血与抗凝作用(一)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1.血管壁的完整性 是防止出血的重要保证 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及内皮下胶原 与Vit c有关 血小板参与血管壁的完整性和维持通透性血管壁完整性破坏的出血机制当Vit c 缺乏或plt 减少时,管壁抵抗力下降内皮细胞间隙增加脆性、通透性增加RBC及血液成分外渗出血良好的弹力纤维-保持血管壁的柔韧性健全的神经纤维-维持血管壁的舒缩性带负电荷的胶原纤维-启动凝血过程 2.血管内皮下层3.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血管内皮细胞产生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vW 因子)Fibronectin Fn(纤维结合蛋白)Tissue F
3、actor TF(组织因子 FIII)Endouthelin ET(内皮素)当血管壁受损后的一系列变化.神经反射管腔收缩血流变慢出血/停止.内皮细胞分泌vWF、Fn促进plt粘附.释放 FIII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暴露内皮下胶原促进血小板粘附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二)正常血管壁抗血栓形成能力(二)正常血管壁抗血栓形成能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PGI2)扩张血管、抑制plt功能纤溶酶原激活物(PA)激活纤溶酶、清除小凝块 血栓调节素(thrombomodulin TM)参与蛋白C系统的抗凝作用肝素或类肝素物质 具有多种抗凝活性创伤、炎症中毒、缺氧管壁抗凝作用病理性血栓形成 血小板来自骨髓成熟的
4、巨核细胞(一)静态下血小板形态 蛋白质 glycoprotein GP 如:GPIa Ib IIb a 代谢产生花生四烯酸、血栓烷A2 磷脂 (TXA2)、血小板 活化因子等 提供催化表面(PF3)二、血小板在止血机能中的作用 包膜(一)静态下血小板形态膜下:微管与微丝框架 变形 活化胞浆:血栓收缩蛋白 血凝块缩小、加固三种特殊颗粒:-颗粒、致密颗粒、溶酶体1.粘附功能(adhesion function)指血小板具有粘附于血管内皮下胶原及其他异物表面的能力 需要物质lGPIb-lvWF lIII型胶原l纤维结合蛋白(Fn)(二)血小板功能指活化后的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连接的特性 参加因素参
5、加因素GPIIb/IIIa纤维蛋白原钙离子聚集诱导剂:ADPADP、肾上腺素、肾上腺素、TXATXA2 2、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2.2.聚集功能(聚集功能(aggregationaggregation function)IIb IIb粘附与聚集的结果血小板大量聚集、粘附于血管破损处形成白色血栓暂时止血3释放功能释放功能 :(release reaction)(release reaction)指血小板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将胞浆内特殊颗粒中的内含物释放出血小板的反应-颗粒 致密颗粒 溶酶体 与血小板粘附、聚集、炎症反应、创伤修复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有关4血块收缩功能血凝块血小板血栓收缩蛋白纤维蛋白
6、网 收缩血清被挤出血块缩小加固PF3提供凝血因子催化表面5 5血小板促凝活性血小板促凝活性 血小板止血功能(小结)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粘附、聚集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白色血栓 释放活性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强 血管收缩 促进凝血过程 血块收缩,形成稳固血栓三、凝血因子与凝血过程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称血液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加的、复杂的酶促反应和分子聚合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内源性、外源性)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第二阶段:凝血酶形成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形成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12个,尚有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释放酶原(PK
7、)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赖于Vitk,称Vitk依赖因子正常情况下,所有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IIaCaIIaCa2+2+VIII-VIIIaIIIVIII-VIIIaIIIPlt-PFPlt-PF33CaCa2+2+IIaXaIIaXaVVVaVaCaCa2+2+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PF3磷脂凝血酶原(II)凝血酶(IIa)纤维蛋白原(I)可溶性纤维蛋白 稳固性纤维蛋白内源性途径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PKPKaaPKPKXIIXIIXIIaHMWKXIIaHMWK外源性途径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III)XIXIaXIXIaIIaIIaIXIX
8、aIXIXaVIIaVIIVIIaVIIXIIIXIIIXIIIaXIIIa参加因子:所需时间:XXaXXa(凝血旁路)VIIIVIII、IXIX、XIXI、XIIVXIIV、X X、II II、IIIIIIII、VIIVIICaCa2+2+、PFPF3 3、磷脂磷脂38min四四 、正常抗凝及纤溶系统、正常抗凝及纤溶系统(一)细胞抗凝机制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凝血过程有关物质和产物(二)体液抗凝机制(二)体液抗凝机制血液中存在多种抗凝物质及抗凝系统1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 III,AT-III)AT-III 灭活IIa、IXa、Xa、a、XIIa、激肽释放酶肝素 2.2.组
9、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TFaaTFPI灭活a、TF、a a3.蛋白蛋白C C系统系统l蛋白C(Protein C,PC)l蛋白S(Protein S,PS)l血栓调节素(thrombomodulin,TM)l活化蛋白C抑制物(activated protein C inhibitor,APCI)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蛋白Ca凝血酶血栓调节素APCI灭活Va、a激活纤溶系统血管内皮细胞蛋白S蛋白蛋白C C系统抗凝机制系统抗凝机制4 4其它
10、其它肝素辅因子-(HC-)抗凝谱同AT-活性仅AT-的1/3在肝素协同下作用可扩大1000倍肝素(heparin)生理状态下血液中含量甚微最重要的抗凝作用是增强AT-和HC-效应凝血因子纤溶系统 血小板 抗凝系统血管内皮细胞止凝血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血管壁结构与功能异常血小板质与量异常凝血因子质与量异常抗凝及纤溶系统异常循环中凝血及抗凝物质增加综合因素止凝血障碍的实验检查 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CRT)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 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内皮结构与功能血小板质与量异常脆性通透性压力易出血原 理 方 法血压计袖带上臂加压8min
11、在前臂直径5cm 圆圈内计数出血点(收缩压+舒张压)2 参考值 男性0-5个 女性0-10个 10个为异常 意 义 本实验观察血管壁、血小板的综合止血作用 1.异常提示:毛细血管脆性、通透性 2.常见于:血管壁结构与功能异常 血小板质与量异常二、出血时间二、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bleeding time,BT)原 理 测定毛细血管被刺破后至自然止血所需时间主要反映血管壁和血小板相互作用 方方 法法 用标准弹簧针或刀片刺破皮肤2-3mm深,观察出血自然停止的时间参考值 Duke法 1-3 min 4min为延长 Ivy 法 2-6min 7min为延长 BT测定器法 6.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凝血 一般 检查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