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_P光纤干涉仪的压力传感器.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F_P光纤干涉仪的压力传感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F_P光纤干涉仪的压力传感器.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F-P干涉仪的光纤压力传感器 张翼翔 2011.4.25一、基本知识储备1.光的干涉,尤其是光的分振幅等倾干涉。2.F-P干涉仪。3.硅膜的力学模型及其挠度分布。4.光纤的传输基本原理全反射(由于我们是近距传输,所以使用低成本的多模光纤)光的干涉,光的分振幅等倾干涉 若干个光波(成员波)相遇时产生的光强分布不等于由各个成员波单独造成的光强分布之和,而出现明暗相间的现象。例如在杨氏双孔干涉:光的干涉,光的分振幅等倾干涉等倾干涉等倾干涉(百度百科百度百科)由薄膜产生薄膜产生的干涉。薄膜可以是透明固体、液体或由两块玻璃所夹的气体薄层。入射光经薄膜上表面反表面反射后得第一束光射后得第一束光,折射光
2、经薄膜下表面反折射光经薄膜下表面反射,又经上表面折射后得第二束光射,又经上表面折射后得第二束光,这两束光在薄膜的同侧,由同一入射振动分出,是相干光,属分振幅干涉。同理会产生第三束第四束,这些光产生的干涉为等倾干涉。光的干涉,光的分振幅等倾干涉上面的杨氏双缝干涉杨氏双缝干涉是典型的分波面干涉分波面干涉。就是通过物理方式将一个波分成两个波(比如通过狭缝)。而F-P干涉仪干涉仪是分振幅分振幅等倾干涉等倾干涉。通过镜面的透射与反射,将入射光分成两束光,在每个反射面处:入射光的能量入射光的能量反射反射光能量光能量+透射光能量透射光能量。又因为光能正比于振幅的平方,所以实质上是通过分振幅实现两束光的分离。
3、F-P干涉仪原理图:可以推导出透射光振幅依次为等比数列,同理,反射光振幅也是等比数列,此处不列出。F-P干涉仪用多模光纤端面作为F-P干涉腔的静止反射面,硅膜作为另外一个可调反射面,中间为空气间隙.部分入射光被光纤端面直接反射,其余入射光进入F-P腔,被硅膜反射后再次进入光纤,从而形成F-P干涉.在垂直入射情况下,F-P干涉仪的反射率R(投射到物体上面被反射的辐射能与投射到物体上的总辐射能之比,称为该物体的反射率反射率)为 相位差=4d/当光程差为n R=4p/(1+p2)极亮极亮2d=n/2 R=0 极暗极暗(此处此处n为奇数为奇数)由此可推出:为满足单值测量,腔肠的变化范围限由此可推出:为
4、满足单值测量,腔肠的变化范围限制在制在/4内内!F-P干涉仪需要解释一下:R是个是一个与是个是一个与cos 同周期同周期的周期函数,而相位差的周期函数,而相位差=4d/,所以,所以R相相对于自变量对于自变量d的周期为的周期为/2,最大的单调区间最大的单调区间便为便为/4。在后续将提到,为满足单值测量,d的变化量限制在/4内。硅模的力学模型及其挠度分布硅膜的力学模型为一个四边简支的方形薄板,如下图:硅模的力学模型及其挠度分布在满足小挠度近似条件和均布载荷的情况下,硅膜的挠度分布可近似表示为:其中,a 为正方形硅膜的边长;h为厚度;q 为被测压力;D 为膜片的刚度系数:硅模的力学模型及其挠度分布由
5、上面两个式子可以推出一个非常关键的硅硅膜中心绕度公式膜中心绕度公式:反映了F-P腔长随压力的变化规律,由此式可有腔长变化推出所受载荷。光线压力传感器基本原理制作一个硅杯同光纤端面产生一个F-P腔结构:总体流程:干涉光亮度总体流程:干涉光亮度(反射率反射率R)距离变化量距离变化量压力压力干涉光亮度距离变化量这一部分的实现是基于F-P干涉仪的通过测量R(表征反射光强)的大小腔长变化的大小前面有讲:R是一个随腔长变化的周期函数,为保证单值测是一个随腔长变化的周期函数,为保证单值测量,所以腔长变化限制在为量,所以腔长变化限制在为/4内内这里的F-P腔是光纤端面与硅膜间的空气层。注:=4d/由这个式子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F_P 光纤 干涉仪 压力传感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