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二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国际分工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概述了解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进程;明确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相互作用。第一节 国际分工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二、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阶段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到世纪到18世纪中叶)世纪中叶)一方面加强了对本国人民的剥削;另一方面用暴
2、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掠夺亚、非、拉美殖民地的人民。代表事件为:地理大发现图2-1 地理大发现的麦哲伦二、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阶段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世纪60年代到年代到19世纪世纪 60年代)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到发展与形成的新阶段。代表事件为:第一次产业革命图2-2 发明蒸汽机的瓦特二、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阶段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世纪60年代到年代到19世世纪纪 60年代)年代)(1)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而形成的。(3)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
3、类发生了变化。二、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阶段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战)世纪中叶到二战)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代表事件为:第二次产业革命图2-3电动机的发明前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见表2-1。表2-1 前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内容第一次 第二次 起止时期 18 世纪60 年代19 世纪70 年代 19 世纪70 年代20 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 从棉纺织业开始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
4、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形成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阶段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非殖民化过程开始,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跨国公司发展迅速,资本输出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代表事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图2-4 以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阶段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该阶段国际分工发展的特点为:(1)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要地位。(2)各国间工
5、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渐增强的趋势。(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4)除资本主义国家外,社会主义国家也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5)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6)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过渡。二、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阶段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按参加分工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分工分为三种类型: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如图2-5)。图2-5 垂直型国际分工示意图二、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阶段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水平型国际分
6、工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如图2-6)。图2-6 水平型国际分工示意图二、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阶段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混合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与水平型国际分工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如图2-7)。图2-7 混合型国际分工示意图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见图2-8)。图2-8 生产力发展影响国际分工 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是一些
7、经济活动的基础(见图2-9)。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逐渐减弱。图2-9 自然条件是一些经济活动的基础 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人口少、土地广的国家往往偏重发展农业、矿业、牧业等产业,人口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往往偏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见图2-10)。图2-10 皮毛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见图2-11)。图2-11 资本国际化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
8、的因素 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与生产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促进作用:促进作用:建立国家的经济组织,调节相互的经济贸易政策,制定自由贸易政策。延缓作用:延缓作用:制定保护贸易政策,影响国际分工发展。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见图2-12。图2-12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发展速度 国际分工迅速发展时期,国际贸易也发
9、展快;反之,则相反。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据主要地位。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各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与各国相互分工的程度成正方向变化。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商品结构与各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以下几点(见图2-13):图2-13 国际分工的发展表现 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利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利益国际分工中地位较高的国家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也处于有利地位。
10、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二、对外贸易的产生三、对外贸易的发展一、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一、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贸易的产生贸易的产生贸易,广义上是指商品交换或商品买卖的行为。贸易产生的两个条件如图2-14所示。图2-14 贸易产生的条件 贸易产生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是在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特定阶段上出现的。一、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贸易的发展贸易的发展 两次社会大分工和私有制产生以后,商品交换就诞生了。货币产生后出现了专门从事买卖的专职贸易商人。贸易商和商人的产生大大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并使得贸易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贸易业或商业。二、对外贸易的产生 对外贸易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开展的商品交换活动。对外贸易产生的
11、两个基本条件如图2-15所示。图2-15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商品流通超出国界产生了对外贸易。三、对外贸易的发展 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奴隶社会的主要特征如图2-16所示。图2-16 奴隶社会的主要特征 奴隶社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而不是交换。三、对外贸易的发展 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封建社会的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商品生产处于从属地位。早期国际贸易发展还是很有限的,并且带有明显的地区性,而不是世界性的。在我国唐代,船舶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造船业对唐朝社会经济和对外贸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12、用(如图2-17)。图2-17唐代的船舶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 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大量的初级产品主要是由亚非拉美国家运往欧洲的胡椒、茶叶、大米、可可、咖啡、染料和香料等构成;工业制成品主要由欧洲运往上述地区的纺织品、火器、金属器具、船舶、船舶附件等构成。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扩大到大西洋沿岸,从而形成了具有世界性的国际贸易。三、对外贸易的发展 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后半期 这个时期的贸易特点如图2-18所示。图2-18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后半期贸易特点三、对外贸易的发展 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
13、贸易资本主义时期的对外贸易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第一,国际贸易量显著增长。第二,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垄断地位。第三,商品结构变化较大。第四,从事国际贸易的组织形式有了进步。三、对外贸易的发展 当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当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战结束后,国际贸易进入了全新的繁荣发展时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继续进行传统的国际工农业分工的同时,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条件积极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的国际工业分工。“水平型分工”已取代传统的“垂直型分工”而占据主导地位。三、对外贸易的发展 当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当代
14、对外贸易的发展 由于新的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空前扩张,国际分工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后国际贸易呈现出的新特点如下:(1)国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国际贸易方式日益多样化;(3)贸易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无形商品的贸易迅速增加;(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5)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调能力大大加强。三、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概述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很多的波折,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概述 二、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三、外贸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一、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中国对
15、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对外贸易的中介地位对外贸易的中介地位 对外商品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中介地位,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一种桥梁和纽带。表现在:(1)对外贸易只是交换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2)对外贸易不同于国内商品流通,它交换的一端在国内,另一端则在国外。(3)对外贸易必须参加世界市场商品流通的国际循环,而在对外商品流通过程中,涉及极其复杂的经济环境。一、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第
16、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我国对外贸易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我国对外贸易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决定我国对外贸易处于重要战略地位。二、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和经济资源的配置,可以实现商品实物形态的转换和实现价值的增值,因而对外贸易具有其他经济部门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职能,对国民经济起着补充、调剂、促进和推动的作用。(1)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对外贸易有益于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3)对外贸易推动各个经济部门的发展;(4)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二、中国对
17、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5)对外贸易有利于满足国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6)创造就业机会;(7)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拓展;(8)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三、外贸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确定了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即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坚持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外贸体制发生了以下变化:(1)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外贸企业进行多渠道经营的大经贸格局;(2)以市场调节为主;(3)建立了以关税、汇率、信贷等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为主的外贸宏观调控体系;(4)完善出口退税体制,取消出口补贴;(5)增强外
18、贸与管理的统一性与透明度。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 出口贸易战略出口贸易战略发展出口贸易,增强创汇能力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物资基础。因此,国家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出口贸易发展战略,以保证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地发展。出口商品战略出口商品战略 出口商品战略就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对出口商品构成做出战略性安排。现阶段我国出口商品构成的安排如下:出口贸易战略出口贸易战略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包括发电设备、家用电器、飞机、船舶、成套设备、运输机械、机床工具等。这类产品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发展最快,所占比重最大,目前约占世界贸易总
19、额的1/3以上。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 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 出口贸易战略出口贸易战略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市场广阔、潜力大、附加价值高,随着技术、档次的提高,价格也将不断上升,今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 出口贸易战略出口贸易战略积极发展轻纺产品出口积极发展轻纺产品出口 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历来我国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而轻纺工业品,特别是纺织品及服装是我国重点出口产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服装、纺织业开始实施“以扩大出口为突破口,面向世界,带动全行业全面振兴”的发展战略,使这一行业出口得到迅速发
20、展。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 出口贸易战略出口贸易战略积极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积极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 我国目前已通过为外国客户发射卫星和从事搭载服务、大中型计算机软件出口、高能加速器设备等部件出口而打入高科技产品国际市场,并显示出相当强的竞争能力。图2-19 高能加速器 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 出口贸易战略出口贸易战略继续发展矿产品、农产品等资源性产品出口继续发展矿产品、农产品等资源性产品出口 我国地域广大、资源丰富,资源性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始终占重要地位。这类产品大体包括如下三大类:石油、煤炭等矿产品、粮食等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石油、煤炭等能源产品今后将努力做到有进有出,提高加工层次等,力争
21、多出口创汇。图2-20 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 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 进口贸易战略进口贸易战略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一样,都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我国进口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口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 进口贸易战略进口贸易战略进口商品战略进口商品战略进口商品战略即根据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进口商品的结构做出战略性的安排。第一,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第二,组织重点建设物资、农用物资和“以进养出”物资的进口。第三,适当组织消费品的进口。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 进口贸易战略进口贸易战略引进技
22、术引进技术 定义定义:一国通过各种方式从他国获得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活动。包括包括:购买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技术咨询,引进成套设备及其技术,聘请专家与派出技术人员培训,引进经营管理方法等。方式方式:技术贸易、技术协作和交流、产品贸易、许可证贸易、补偿贸易、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及合资经营等。作用作用:它有利于加速经济增长,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四、中国进出口贸易战略 进口贸易战略进口贸易战略利用外资利用外资 积极利用外资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争取国际金融机构和双边政府贷款
23、。(2)按照产业政策引导直接投资。(3)改善投资环境。本章介绍了国际分工的基本知识,并在回顾国际贸易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及其历史进程,介绍和分析了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还介绍了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1987年外贸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19871990年实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19901993年外贸体制深化改革的阶段以及1994年以来外贸体制改革的新阶段。中国进出口银行介绍中国进出口银行介绍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性质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性质中国进出口银行于1994年4月26日成立,是一家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
24、机构,实行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在业务上接受财政部、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今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和监督。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任务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任务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为扩大我国企业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介绍中国进出口银行介绍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本金由国家财政部拨给,其运营资金须经国务院批准,纳入国家计划,主要来源如下:(1)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2)在境内发行金融债券和在境外发行有价证券所筹集的资金;(3)从国内外金融机构筹资;(4)其他。中国进出口
25、银行介绍中国进出口银行介绍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1)为从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贷(卖方信贷、买方信贷);(2)从事与机电产品出口有关的外国政府贷款、混合贷款、出口信贷的转贷业务,以及中国政府对外国政府贷款、混合贷款的转贷业务;(3)办理国际银行间的贷款业务,组织或参加国际、国内银团贷款;(4)办理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贷担保、进出口保险和保理业务;中国进出口银行介绍中国进出口银行介绍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5)在境内发行金融债券和在境外发行有价证券(不包括股票);(6)从事经批准的外汇经营业务;(7)参加国际进出口银行组织及政策性金融保险组织;(8)接受进出口业务咨询和项目评审业务,为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提供服务;(9)经国家批准和委托办理的其他业务。1.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 对外贸易 出口商品战略 进口商品战略2.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各占什么地位?3.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4.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5.简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6.当代国际贸易呈现哪些新特点?7.简述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8.中国从事对外贸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