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吸收与蒸馏精选文档.ppt
《第7章吸收与蒸馏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吸收与蒸馏精选文档.ppt(1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章吸收与蒸馏本讲稿第一页,共一百七十四页1 传质学基础传质学基础n n1.1 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n n12 扩散现象与分子扩散速率计算扩散现象与分子扩散速率计算 n n13 对流传质与相间传质对流传质与相间传质n n14 传质设备简介传质设备简介本讲稿第二页,共一百七十四页1.1 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n n两组分(两组分(A+BA+B)混合物的组成换算:)混合物的组成换算:n n已知已知A A的质量分数的质量分数AA,换成摩尔分数,换成摩尔分数xAxA:n n已知已知A A的摩尔分数的摩尔分数xAxA,换成质量分数,换成质量分数AA:n n已知已知
2、A A的摩尔分数的摩尔分数xAxA,换成摩尔比,换成摩尔比XAXA:n n 式中:式中:MAMA、MBMB分别为组分分别为组分A A和和B B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n n其它的见表其它的见表7-17-1,2 2。本讲稿第三页,共一百七十四页12 扩散现象与分子扩散速率计算扩散现象与分子扩散速率计算 n n分子扩散:在同一相内有浓度差异时,因分子的无规则分子扩散:在同一相内有浓度差异时,因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热运动而造成的物质传递现象。n n121 分子扩散与分子扩散与Fick定律定律n n扩散通量扩散通量扩散通量扩散通量J J: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单位时间
3、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物质的量,kmol/(m2.s)。n n费克定律:费克定律:当物质A在介质B中发生扩散时,任一点处的扩散通量与该位置上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即:本讲稿第四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式中:DAB-A组分在A和B的混合物中的扩散系数,m2/s。n n同样,对B组分有n n 式中:DBA-B组分在A和B的混合物中的扩散系数。n n当扩散发生在理想气体或理想溶液中时,有DAB=DBA=D,故以后用D表示双组分物系的扩散系数。本讲稿第五页,共一百七十四页122 稳定分子扩散速率稳定分子扩散速率n n传递速率NA: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
4、的A物质的量,kmol/(m2.s)。n n(1)等摩尔逆向扩散 n n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有浓度不同的A,B两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中PA1PA2,PB1PB2,P,T相同。本讲稿第六页,共一百七十四页本讲稿第七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由费克定律,得:n n 稳定条件下,NA=JA=常数,对上式积分,有 n n或 本讲稿第八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对于理想气体,有对于理想气体,有n n代入上式,可得:n n式中式中R R为通用气体常数,为通用气体常数,R=8.314J/(mol.K)R=8.314J/(mol.K)。n n注意:由于注意:由于NANA(JAJA)的单位用)的单位用kmol/(m2.
5、s)kmol/(m2.s),为与之相,为与之相对应,气体的压强需用对应,气体的压强需用kPakPa。本讲稿第九页,共一百七十四页(2)单向扩散 n n 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放上一定的碱液,上方为含CO2(A)的空气(B),气体压强一定(盖子可上下自由滑动),则在汽液相界面上A组分会不断向液相中扩散、溶解。本讲稿第十页,共一百七十四页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传递的基本情况:传递的基本情况:n n由于由于A A组分不断通过气、液相界面进入液相,则在周围不断地留下组分不断通过气、液相界面进入液相,则在周围不断地留下相应的空缺,这样就有其它的相应的空缺,这样就有其它的A A,B B分子来
6、充填,从而形成分子来充填,从而形成“整体整体流动流动”。若以若以N N表示总体流动通量,则有:表示总体流动通量,则有:N=NA+NB 及及 (a)(a)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但但B B组分组分(空气空气)并不溶入碱液并不溶入碱液,即即n nNB=0 N=NA n n代入(a)式,得:n n或或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积分上式可得:n n对于气体,有n n由于 CA1+CB1=CA2+CB2=C(常数)CB2-CB1=CA1-CA2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令令n n代入(b)式,可得:n n同理可得:n n式中P/PBm称为“漂流因子”,其值,其值11。本
7、讲稿第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四页123 扩散系数扩散系数n n扩散系数是物质的物性常数之一。n n一般,D=f(物质,T,P,浓度)n n对于气体中的扩散,浓度的影响可忽略;n n对于液体中的扩散,压强的影响可忽略。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扩散系数的来源:由实验测定;从有关手册查取;由物质本身的基础物性及状态参数计算。n n通常,气体的D比液体的D大得多。n n一些物质的散系数见表7-3,4。n n对气体扩散体系,DT1.5/P;n n对液体扩散体系,DT/。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例7-2有一个10cm高的烧杯内装满乙醇,问在101.3kPa及25的室温下全部蒸发完约需多
8、少天?若温度升高至35,问全部蒸发完约需多少天?假设烧杯口上方空气中乙醇蒸汽分压为零;25和35下乙醇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8.0kPa和13.3kPa。n n解:乙醇通过静止空气层的扩散为单向扩散,且为非稳定过程,但因扩散距离z的变化缓慢,故可作为拟稳态处理。基本方法:设在扩散的任意时刻,液面离杯口的距离(扩散距离)为z,取d时间间隔对物料作衡算,并结合扩散的规律解决之。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单向扩散,有:(1)n n式中:D=1.1910-5m2/s;n nT=273+25=298K;n nPB2=101.3-0=101.3kPa;n nPB1=101.3-8.0=93.3kPa
9、;n nz-扩散距离,m。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代入(1)中,得:n n在d时间内,液面高度降低dz,对乙醇作衡算:n n或 n n式中:=780kg/m3,MA=46kg/kmol(2);代入上式,得:n n积分可得: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当温度升高至35时:PB1=101.3-13.3=88.0kPa;n nD=1.1910-5(308/298)1.5=1.2510-5m2/s;n n其余参数不变。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四页积分可得:当温度升高至35时:PB1=101.3-13.3=88.0kPa;D=1.1910-5(308/298)1.5=1.2510
10、-5m2/s;其余参数不变。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积分可得: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四页13 对流传质与相间传质对流传质与相间传质n n131 对流传质对流传质 n n1)涡流扩散n n凭籍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来传递物质的现象。n n仿照分子扩散,可写出:n n 式中,De-涡流扩散系数,它不是物质的物性,而是与流动状态等有关的一个系数。n n总扩散通量为:n n通常,DeD。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2)对流传质 发生在运动着的流体与相界面之间的传质过程。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如图所示,气体与液体逆流流动,气体中的某种组分(A)可溶于液体中,在
11、任一截面上,气体组分A的分压变化如图。通常,将A的分压有显著变化的区域称为“有效膜”,而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此膜内。在湍流主体内,混合非常剧烈,传质阻力为零。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对于A组分在气相中的单向扩散,有:n n令 n n则n n对液相,同理可得:n n一般,传质分系数kG、kL由实验测定。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四页1.3.2 相间传质的双膜理论相间传质的双膜理论n n相间传质是指物质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的传质过程。n n“双膜理论”是目前在工程计算中广泛使用的一个传质模型,如图所示: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双膜模型的要点是:n n在汽、液两相接触面附近
12、,分别存在着呈滞流流动的稳态气膜与液膜。在此滞流膜层内传质严格按分子扩散方式进行,膜的厚度随流体流动状态而变化;n n汽、液两相在相界面上呈平衡状态,即相界面上不存在传质阻力;n n膜层以外的汽、液相主体,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分压或浓度均匀化,无分压或浓度梯度。n n通常,双膜理论也称双阻力理论。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四页14 传质设备简介传质设备简介n n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传质设备是塔式设备,分为填料塔和板式塔两大类,两类塔的简图见下图: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填料塔是连续接触式传质设备,板式塔是逐级接触式传质设备。n n工业上常用的一些填料如下图所示: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一
13、百七十四页2 吸收与解吸吸收与解吸n n2 21 1 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n n吸收:使气体混合物与适当液体接触,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溶解度吸收:使气体混合物与适当液体接触,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溶解度不同而将其分离的操作。不同而将其分离的操作。n n吸收操作的传质方向:由气相吸收操作的传质方向:由气相液相。液相。n n分离的依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溶解性不同。分离的依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溶解性不同。n n解(脱)吸:吸收操作的逆过程。解(脱)吸:吸收操作的逆过程。n n几个名词:几个名词:n n吸收剂吸收剂(或溶剂或溶剂)L)L:吸收操作所用的液体;:吸收操作所用的液体;n n溶质(吸收质)溶质(
14、吸收质)A A:溶解在液体中的组分;:溶解在液体中的组分;n n惰性气体(载体)惰性气体(载体)V V:不溶于液体中的组分。:不溶于液体中的组分。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四页22 汽液相平衡汽液相平衡n n2 22 21 1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n n在恒定温度和压强下,使气体和液体相接触达平衡时气在恒定温度和压强下,使气体和液体相接触达平衡时气在恒定温度和压强下,使气体和液体相接触达平衡时气在恒定温度和压强下,使气体和液体相接触达平衡时气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n
15、n平衡分压平衡分压P*:平衡时溶质在汽相中的分压。:平衡时溶质在汽相中的分压。n n溶解度与平衡分压溶解度与平衡分压p*之间的关系如图之间的关系如图7-7。n n一般,溶解度一般,溶解度一般,溶解度一般,溶解度C=fC=f(溶质,溶剂,(溶质,溶剂,(溶质,溶剂,(溶质,溶剂,T T,P*P*)n n T T,C C;P*P*,C C。n n加压和降温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故加压和降温加压和降温可以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故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吸收操作;反之,升温和减压则有利于解吸有利于吸收操作;反之,升温和减压则有利于解吸过程。过程。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四页222 亨利定律亨利定律n n当总压
16、不高当总压不高(一般约小于一般约小于500 kPa)500 kPa)时,在一定温度下,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汽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稀溶液上方汽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n n与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即与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即PA*=Ex=Exn n式中:PA*-溶质A在汽相中的平衡分压,kPa;x-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n nE-亨利系数,kPa。n n上式称为亨利定律。上式称为亨利定律。n nE=f(T),T,E。n n易溶气体的易溶气体的E E值小,难溶气体的值小,难溶气体的E E值大。常见气体的值大。常见气体的E E值见值见表表7-57-5。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17、n亨利定律的其它几种表达形式:n n PA*=CA/Hn n式中:CA-液相中溶质的浓度,kmolm3;n nH-溶解度系数,kmol(m3kPa)。n nyA*mxAn n式中:yA*-溶质A在汽相中的平衡摩尔分率;n n yA*mxAn n式中:yA*-溶质A在汽相中的平衡摩尔分率;n nm-相平衡常数。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七十四页以摩尔比表示(适用于稀溶液):n nY YA A*=mX=mXAn n式中:XA A-溶液中溶质的比摩尔分率;溶液中溶质的比摩尔分率;n nY YA A*-溶质在汽相中的平衡比摩尔分率。n n亨利定律各系数之间的关系亨利定律各系数之间的关系n n P PA
18、A*=ExA=P yA*n nyA A*=(E/PE/P)x xA A=mxAn n m=E/P m=E/P n n 另外,对稀溶液,有:另外,对稀溶液,有:n nH E=H E=s s/M/Msn n式中:s-溶剂的密度,溶剂的密度,kg/mkg/m3 3;n n Ms s-溶剂的相对分子质量,kg/kmol。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例7-3 总压为101.3 kPa、温度为20时,1000 kg水中溶解15 kg NH3,此时溶液上方汽相中NH3的平衡分压为2.266 kPa。试求溶解度系数H、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数m。若总压增倍,维持溶液上方汽相摩尔分率不变,则问此时NH3
19、的溶解度及各系数的值。n n解:本题中,ANH3,SH2O。首先将汽、液相组成换算为y与x。MA=17,MS=18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 由亨利定律得:n n E=PA*/xA=2.266/0.01563=145.0kPa n n m=E/P=145/101.3=1.431n n 若 总 压 增 倍,维 持 溶 液 上 方 汽 相 摩 尔 分 率 不 变,则E不变,H也不变。CA=HPA*=0.383122.266=1.736kmol/m3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仍取溶液的密度为1000kg/m3,则1m3溶液质量为1000kg。A=1.73617=29.51kg
20、 NH3的溶解度为: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七十四页2.3 总传质速率方程总传质速率方程n n以下讨论在“双膜理论”基础上的总传质速率。n n前已推得:n n气膜内传质速率 NA=kG(PA-PAi)n n液膜内传质速率NA=kL(CAi-CA)n n注:以后为方便起见,压强或浓度的下脚标A将略去;总压或总浓度将添加下脚标T。本讲稿第四十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略去下标A后,有:n nN NA=k=kG G(P-Pi)(1 1)n nNA=kL L(C(Ci-C)(2)n n将将 P=P P=PT Ty,C=CTx 代入可得:n nNA=kG(P-P(P-Pi)=kG GP PT(y-yi)n
21、 n或或 N NA A=ky y(y-yi)(3 3)n nNA A=kL L(Ci-C)=k-C)=kLC CT(x xi i-x)n n或 NA A=kx x(x xi-x-x)(4 4)n n式式中中:y y,x-x-溶溶质质的的汽汽相相与与液液相相主主体体浓浓度度,以以摩摩尔尔分分率率表表示;示;n nyi,xi-界面上汽、液相的溶质浓度,以摩尔分率表示。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显然,显然,k ky=P=PTk kG k kx x=C=CT Tk kL Ln n对稳定吸收体系,各步传质速率相等,即:n n NA=k=ky(y-yi)=kx x(x xi i-x-x)n n
22、将亨利定律 y=mx 代入,得:n n NA=k=ky ymm(x x*-xi)=k=kx(xi i-x)(5)n n及及N NA=ky y(y-yi)=(kx/m)(yi i-y*)(6)n n由(5)式得:n n (7 7)n n显然,显然,(8 8)n n n n同理可得:(9)n n n n (10)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对于易溶气体,对于易溶气体,k kx xkky,故,故K Ky=ky y,即易溶气体为气膜(阻力)所控制;n n对对于于难难溶溶气气体体,k kx xky y,故故K Kx=k=kx,即难溶气体为液膜(阻力)所控制。n n总传质速率方程的其它几种表示方
23、式:总传质速率方程的其它几种表示方式:n nNA A=KG G(P-P*)n nNA=K=KL(C*-C)n nN NA A=KY Y(Y-Y*)n nNA=KX(X(X*-X)-X)几个总传质系数的关系:几个总传质系数的关系:n nKx x=K=KX X=mKy=CT TKLn nK KG G=HKL Ln nKy=K=KY Y=P=PTKG G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例7-5 含氨极少的空气于101.33 kPa,20被 水 吸 收。已 知 气 膜 传 质 系 数kG=3.1510-6 kmol/(m2skPa),液膜传质系数kL=1.8110-4(m/s),溶解度系数H=1
24、.5 kmol(m3kPa)。汽液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n n求:汽相总传质系数KG,KY;液相总传质系数KL,KX;n n气膜与液膜阻力的相对大小;n n若汽相主体氨浓度的摩尔分率为0.03,液相主体浓度为0.5 kmol/m3,求界面浓度。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七十四页n n解:(1)因为物系的汽液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故 KY=PTKG=101.333.1110-6=3.1510-4 kmol/(m2.s)KL=KG/H=3.1110-6/1.5=2.0710-6 m/s KX=CTKL=(1000/18)2.0710-6 =1.1510-4 kmol/(m2.s)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
25、一百七十四页n n(2)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表明,该吸收过程属气膜控制。该吸收过程属气膜控制。n n(3)对稳定吸收过程,由传质速率方程得:NA=kG G(P-Pi)=kL L(Ci-C)-C)P=PT Ty=101.30.03=3.04 kPay=101.30.03=3.04 kPa 3.13103.1310-6(3.04-Pi)=1.8110-4(Ci-0.5)(a)在界面处汽液相接触处于平衡状态,则在界面处汽液相接触处于平衡状态,则 C Ci i=HPi=1.5Pi (b)(b)(a),(b)联立,解得:P Pi=0.364 kPa,C=0.364 kPa,Ci 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吸收 蒸馏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