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标规范 DB11T825-2015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
《全国省标规范 DB11T825-2015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省标规范 DB11T825-2015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1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B北京市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编号:DB11/T 825-2015备案号:J11906-20162015-12-30发布2016-04-01 实施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 京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联合发布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编号:DB11/T 825-2015备案号:J11906-2016主编单位: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批准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日期:2016
2、年04月01日2016北京关于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的通知京建发 号各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各集团、总公司,各有关单位: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印发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 号)的要求,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经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发布,编号为D B /T ,代替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 B /T ,自 年月日起实施.凡在 年月日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民用建筑项目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按照本标准进行评审.该标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
3、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负责解释工作.特此通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年月 日关于同意北京市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等地方标准备案的函建标标备 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你委 关于五项北京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规范申请备案的函(京建科标备便 号)收悉.经研究,同意该项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J 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
4、加剂应用技术规程J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J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J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规范J 该项标准的备案号,将刊登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和近期出版的 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年月日前言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本标准根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印发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标发 号)的要求,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和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北京市地方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 B /T 基础上修订完成.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标准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参考了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 的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总结
5、了有关国内外标准,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 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调整评价方
6、法.对各类评价指标评分,并在每类评价指标评分项满足最低得分要求的前提下,以总得分确定绿色建筑等级.相应地,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 B /T 中的D B /T 一般项和优选项合并改为评分项.增设加分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提高和创新.明确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的评价方式与等级确定方法.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对所有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赋以评价分值.本标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地址:北京市海
7、淀区西四环中路 号院号楼;邮政编码:;电子邮箱:s j w k j c j z x c o m;联系电话:).本标准主编单位: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艾科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嘉铭第一太平洋戴维斯物业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赵丰东陈颖乔渊谢琳娜包延慧曾宇肖伟万水娥李建琳刘翼李晨光杜海龙李海兵孟冲徐晖鲁东静D B /T 赵光楠焦舰林波荣曾捷蒋荃刘卫权徐小伟
8、路宾巩金超赵伊宁张君于昆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窦以德鹿勤郎四维赵锂王昌兴李久林戴德慈D B /T 目次总则术语基本规定 一般规定 评价与等级划分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评分项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评分项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评分项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评分项 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 评分项 施工管理 控制项 评分项 运营管理 D B /T 控制项 评分项 提高与创新 一般规定 加分项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D B /T C o n t e n t s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 o n sT e r m sB a s i cr e q u
9、 i r e m e n t s 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A s s e s s m e n t a n dr a t i n gL a n ds a v i n ga n do u t d o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e r e q u i s i t e i t e m s S c o r i n g i t e m sE n e r g ys a v i n ga n de n e r g yu t i l i z a t i o n P r e r e q u i s i t e i t e m s
10、 S c o r i n g i t e m s W a t e r s a v i n ga n d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u t i l i z a t i o n P r e r e q u i s i t e i t e m s S c o r i n g i t e m s M a t e r i a l s a v i n ga n dm a t e r i a l r e s o u r c eu t i l i z a t i o n P r e r e q u i s i t e i t e m s S c o r i n g i t e m s I
11、 n d o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q u a l i t y P r e r e q u i s i t e i t e m s S c o r i n g i t e m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P r e r e q u i s i t e i t e m s S c o r i n g i t e m s O p e r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D B /T P r e r e q u i s i t e i t e m s S c o r i n g i t
12、 e m s P r o m o t i o n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B o n u s i t e m s E x p l a n a t i o no fw o r d i n g i nt h i s s t a n d a r d L i s t o fq u o t e ds t a n d a r d s A d d i t i o n:E x p l a n a t i o no fp r o v i s i o n s D B /T 总则 为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技术经济政策,节
13、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北京市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绿色评价.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北京地区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D B /T 术语 绿色建筑g r e e nb u i l d i n 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热岛强度h e a t i s
14、l a n d i n t e n s i t 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a n n u a l r u n o f fv o l u m ec a p t u r er a t i o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可再生能源r e n e w a b l ee n e r g 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再生水(中水)r e c l a i m e dw a t e 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
15、、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非传统水源n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w a t e rs o u r c 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中水)、雨水、海水等.再利用材料r e u s a b l em a t e r i a 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可再循环材料r e c y c l a b l em a t e r i a 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综合效能调适c o mm i s s i o n i n g通过对建筑各机电系统的调试验证、性能测试验证、季节性D B /T 工况
16、验证和综合效果验收,使系统满足不同负荷工况和用户使用的需求.D B /T 基本规定 一般规定 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
17、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尚应进行现场考察.评价与等级划分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类指标进行评价,但可预评相关条文.运行评价应包括类指标.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类指标的总分均为 分.类指标各D B /T 自的评分项得分Q、Q、Q、Q、Q、Q、Q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
18、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 分计算.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按本标准第 章的有关规定确定.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w按表 取值.QwQwQwQwQwQwQwQQ()表 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节地与室外环境w节能与能源利用w节水与水资源利用w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w室内环境质量w施工管理w运营管理w设计评价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运行评价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注:表中“”表示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所对应权重的平均值.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个等级
19、.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 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 分、分、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D B /T 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项目选址、规划与建设应符合北京市城乡规划,且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场地选址、规划与建设应保证场地安全,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等危险源的威胁,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场地内建设项目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物,且应通过合理
20、布局和隔离等措施降低污染源的影响.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使周边建筑及场地的日照条件低于日照标准要求.评分项土地利用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对居住建筑,根据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按表 的规则评分:表 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评分规则层数类型层及以下层 层 层 层及以上得分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A(m)A A A A A A A A A A 对公共建筑,根据其容积率按表 的规则评分:D B /T 表 公共建筑容积率评分规则建筑类别第一类第二类办公科研、商业金融、综合体类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体育、交通、民政类得分公共建筑容积率R R R R R R R
21、 R R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总分值为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居住建筑的住区绿地率:符合规划指标要求,得分;达到规划指标的 ,得分;达到规划指标 ,得分;居住建筑的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符合规划指标要求,得分;达 到规划指标 的 ,得分;达到规 划 指 标 的 ,得分;公共建筑的绿地率:符合规划指标要求,得分;达到规划指标的 ,得分;达到规划指标的 ,得分;公共建筑的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得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总分值为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Rr:达到,得分;达到,得分;达到,得分;达到,得分;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底面积的比
22、率Rb和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Rp:Rb达到,得分;Rb达到 且Rp小于,得分;Rb达到 且Rp小于,得分.D B /T 室外环境 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玻璃幕墙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 B/T 的规定,得分;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 ,得分;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 G J/T 的规定,得分.场地环境噪声控制,评价总分值为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G B 的规定,得分;对影响场地的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得分.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
23、外行走、活动舒适,有利于建筑冬季的防风和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评价总分值为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场地 内 人 行 活 动 区 域 距 地 面 m高 处 的 风 速 小 于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得分;)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 P a,得分.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场地内人行活动区域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分;)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 P a,D B /T 得分.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总分值为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场地中处于建筑
24、阴影区外的步道、游憩场、庭院、广场等室外活动场地设有乔木、花架等遮阴措施的面积比例,居住建筑达 到,公 共 建 筑 达 到,得分;居 住 建 筑 达 到,公共建筑达到,得分;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机动车道,路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 或设有行道树的路段长度超过,得分;超过 的地面机动车停车位设有乔木、遮阳棚等遮阴措施,得分;除绿化屋面和设有太阳能板的建筑屋面外,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 的建筑屋面面积达到,得分.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评价总分值为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m,得分;场地出入口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
25、不大于 m,得分;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m,得分;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 m范围内设有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轨道交通站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站),得分;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得分.场地内无障碍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无障碍设计规范D B /T G B 的规定,且场地内外的人行通道实现无障碍衔接,评价分值为分.合理设置停车场所,评价总分值为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配套设置位置合理、方便出入的自行车停车设施,且室外设施采取遮阳防雨措施,得分;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项,得分;满足项及以上,得分:)采用地下停车库方式;)采用机械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省标规范 DB11T825-2015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全国 规范 DB11T825 2015 北京市 绿色 建筑 评价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