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标规范 DB13JT123-2011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全国省标规范 DB13JT123-2011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省标规范 DB13JT123-2011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B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B 13(J)/T123-20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1869-2011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挝onfor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long screw drilling cast-in-place pile 2011一06-20发布2011一09一01实施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long screw drilling
2、cast-in-place pile DB 13(J)/T123-2011 主编单位: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1年9月1日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2011 石家庄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冀建质2011385号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的通知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局,华北石油管理局:由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已审查通过,批准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B13仍厅123-2011,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9月1日
3、起施行。原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 CJ)31-2001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由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日前言本规程是由河北文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设计、勘察、施工单位,对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 13 CJ)31-2001进行修订而成。在修订过程中,规程修订组开展了专题调研,总结了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工程实践经验,与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z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复合地基设计、施
4、工和质量检验。本规程修订在章节上进行了调整,内容上有了较大增补和修改,主要有:对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士桩的适用a性进行了补充:对术语、符号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在基本规定中,对复合地基设计进行等级划分,对复合地基设计应必备的资料,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岩土工程勘察提出要求,对桩的耐久性设计进行了规定:在设计计算方面,引入安全系数的概念,对复合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规定了具体值,增加了用混凝土抗压强度平均值验算桩身强度的公式:在施工方面,对成孔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增加了对施工安全的要求。本规程由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
5、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地址: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66号,方大科技园8楼:邮编:050035,联系电话:0311-85898269/66699320:邮箱),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贡任公司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沧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保定市建筑设计院廊坊市城市建设勘察院甘单Wf!J金地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河北坚威岩士工程有限公司河北豫龙士木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周保良、张树雄、邢克勇参编人员(以姓氏笔划为序:王
6、少众王立华王海周王清刚兰庆平李云刘荣喜刘素娟刘梦凡刘静雨宋泽华吴友泉张亮张国龙张高峰张培成张淑荣屈强段万喜赵春晓高江平贾彦龙剧景艳崔国芳康中山韩志刚霍雨青魏志文审查人员:梁金国孙贺臣张振栓高文皂刘新社贾文华陆洪根目次1总贝IJ.2 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2 3 基本规定.4 3.1 一般规定.4 3.2 岩土工程勘察要求.5 4 复合地基设计.7 4.1 一般规定.7 4.2 复合地基设计基本资料.8 4.3设计.9 5施工.13 5.1 施工准备.13 5.2材料.13 5.3成孔.14 5.4成桩.15 5.5 褥垫层.16 5.6 施工安全管理.16 6 质量检验.
7、18 6.1 成桩质量检查.18 6.2 复合地基检测.18 6.3 工程验收.19 附录A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20 附录B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21 附录C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22 附录D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施工记录.24 附录E本规程用词说明.25 条文说明.27 1总则1.0.1 为了在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1.0.3 采用辰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应综合考
8、虑建筑功能、岩土工程条件、施工与材料供应、环境条件等因素。1.0.4 本规程未作规定的,应按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等有关标准、规范执行。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long screw drilling cast-in-place pile 使用长螺旋钻机成孔,成孔后自空心钻杆向孔内泵压混凝士,边压入混凝土边提钻而形成的桩。2.1.2 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 oflong screw drilling cast-in-place pile
9、 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与桩间士共同承担荷载形成的人工地基。2.1.3面积置换率由placementratio 复合地基中桩的横截面积与桩所承担的复合地基面积的比值。2.1.4 褥垫层mat位ess在基础底面与复合士层之间铺设的,起传递和调整桩士荷载分配作用的柔性材料垫层。2.1.5 穷填度thicknessratio of rammed cushion to filled 褥垫层铺设时,压实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2.2符号2.2.1 材料性能、抗力、几何参数等Ap一一桩身截面面积、桩端底面积:2 J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u混凝土试块(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28d立方体抗压强
10、度平均值:血一一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sp,k一一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l;第i层士的厚度:m一一面积置换率:qpk一一一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sik一桩侧第1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吆一一单桩坚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R 一一单桩坚口承载力特征值:马一一桩身截面周长。2.2.2 计算系数一一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卢一一桩间士承载力发挥系数:K 一一安全系数;r;一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与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比值:I/le一一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士桩施工工艺系数。3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适用于粘性士、粉士、砂土、人工填土的地基处理。当需要穿越老粘士、
11、碎石士、水位以下的新近沉积士,以及高塑性粘土时,应进行工艺性试验施工。3.1.2 当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用于湿陷性黄土、新近沉积士、液化土等特殊性士的地基处理时,尚应满足相应现行规范的特殊设计要求。3.1.3 根据建筑规模、功能特征、对差异变形目,远应性、场地地基和建筑物体形的复杂性以及由于复合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复合地基设计分为三个等级。复合地基设计时,应根据表3.1.3确定设计等级。对于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lOOm的高层建筑采用复合地基方案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并经充分论证。表3.1.3复合地基设计等级设计等级建筑和地基类型(l)重要的建筑:(2)体形复
12、杂且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体建筑;甲级(3)20层以上框架核心筒结构及其他对差异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4)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7层以上的一般建筑及坡地、岸边建筑:(5)对相邻既有工程影响较大的建筑。乙级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建筑。丙级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7层及7层以下的一般建筑。3.1.4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工艺4 性试验施工和必要的测试,以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工艺的适应性。1复合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2场地地质条件复杂。3缺乏当地复合地基处理经验。3.1.5 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进行变形验算。3.1.6 受
13、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当采用复合地基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3.1.7 复合地基施工结束后,应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3.1.8 建筑物在施工及使用期间应进行变形观测,直至变形达到稳定为止。3.1.9 桩的耐久性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以及水、士对混凝土的腐蚀性等级,按国家现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3.2 岩土工程勘察要求3.2.1 复合地基的详细勘察,除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勘探点平面布置。当高层建筑平面为矩形时应按双排布设,为不规则形状时,应在凸出部位的角点和凹进的阴角布设勘探点:2)在高层建筑层数、荷载和
14、建筑体形变异较大位置,应布设勘探点:3)对复合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高层建筑应在中心点或电梯井、核心筒部位布设勘探点:5 的勘探点间距应控制在1530m。当相邻两个勘探点揭露出的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或持力层起伏较大、地层分布复杂、士层的性质或状态在水平方向分布变化较大、存在影响成桩的土层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2 勘探深度应布置1/3112的勘探孔为控制性孔,且不少于2个。对于复合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至少应布置3个控制性孔。控制性孔应穿透桩端平面以下压缩层厚度:一般性勘探孔应深入预计桩端平面以下35倍桩身设计直径,且不得小于3m。3取样及原位测试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的每一士层,均应采取不扰动
15、试样进行室内试验或根据土质情况选用有效的原位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提供设计所需参数。6 4复合地基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布桩原则1 在基础范围内布桩,基础边缘距桩中心不应大于桩间距的1/2,且不小于l倍桩径。特殊情况F可考虑在基础外增加护桩。2 复合地基的布桩,可按均匀布置;当上部结构荷载分布相差较大或地基不均匀时,应根据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布桩。3 桩直径直用0.40.6m。4 桩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岩土性质等确定,桩的最大中心间距不宣大于5倍桩径。桩的最小中心距宜按表4.1.1确定。5 桩长应按实际岩土工程条件、工程设计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应选择承载力较高的硬士层作为
16、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应大于1倍桩径。当硬土层埋藏较深时,桩端可不达到硬土层,但应满足承载力及沉降的要求。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F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倍桩径。表4.1.1桩的最小中心距排数不少于3排,且桩数不少于9根的摩擦型桩复合地基3.0倍桩径4.1.2 褥垫层其他情况2.5倍桩径1 复合土层以上应铺设褥垫层,其厚度宜取150300mm。当需要桩承担较多荷载时,宜取较低值:需要士承担较多荷载时,7 宜取较高值。l 褥垫层铺设范围应超出基础边缘不小于褥垫层厚度,虚铺厚度按穷填度计算确定。3 褥垫层的穷填度不得大于0.9。褥垫层穷填度应通过现场或实验室试验确定。4 褥垫层材料宜用中砂
17、、粗砂、碎石、级配砂石。碎石、级配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4.1.3 经过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程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l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4.2 复合地基设计基本资料4.2.1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1 复合地基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原位测试参数。l 对建筑场地的不良地质作用,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土洞、采空区等,有明确判断结论和防治方案。3 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变化幅度及水、士的腐蚀性评价。4 地基土的冻胀性、湿陷性、膨胀性、液化等评价。5 建筑
18、场地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场地类别。4.2.l 建筑场地与环境条件的有关资料1 建筑场地现状,包括交通设施、高压架空线、地下管线和8 地F构筑物的分布。2 相邻建筑物重要性等级、基础形式及理置深度。3 附近类似王程地质条件的复合地基资料。4 弃土条件。4.2.3 建(构)筑物的有关资料1 总平面布置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等。2 结构及基础类型、荷载、使用条件和设备对基础坚向及水平位移的要求。3 使用功能和建筑结构的重要性等级。4.2.4 施工条件的有关资料1 施工机械设备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2 水、电及建筑材料的供应条件。3 施工机械的进出场及现场运行条件。4.3设计4.3.1对于符
19、合3.1.4条规定之一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其他情况或初步设计时,可按式(4.3.1)计算确定。/sp,k=mRIAp卢(1-m(4.3.1)式中:品,k一一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kPa);m一一面积置换率:一一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可取0.71.0,当基底面积较大、桩民较短、满堂布桩、桩距较小、褥垫层厚时可取较低值,反之可取较高值:9 R一一复合地基中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Ap一桩身截面面积Cm2);卢一一桩间士承载力发挥系数,且取卢0.75-0.90,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建筑物取较低值,一般建筑物可取较高值:far-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复合地
20、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构)筑物,对于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及初步设计时按公式(4.3.1)计算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0.9的系数进行折减。4.3.2复合地基中单桩坚向承载力特征值R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咏应按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有关规定确定。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时,按下式计算:R=Quk/K(4.3.2)式中:Q吹一一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K一一安全系数,取K=2.04.3.3当采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单桩坚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此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试验及单桩竖向极限承
21、载力取值按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有关规定执行。4.3.4当根据士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闰的经验关系确定Qu时可按下式计算:10 Quk=UpEqs;k/;+qpkAp(4.3.4)式中:Up一一桩身截面周长Cm);qsik一桩侧第i层士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当无经验时,按附录A取值;qpk一一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当无经验时,按附录B取值:I,一一第i层土的厚度(m);Ap一桩端底面积(m2)。4.3.5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算:1 当采用质量稳定的搅拌方法时按下式确定:R主三lcfcAp(4.3.5一1)式中:fie一一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士桩施
22、工工艺系数,无地下水时取早rc=O.70.8,有地下水时取lflc=0.6;lc一混凝士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kPa),按现行混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取值:Ap桩身截面面积Cm勺。2 当采用质量不易控制的搅拌方法时,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满足下式要求:R主i1cuAp(4.3叫式中:J飞ll桩体材料试块(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28d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仕Pa)。4.3.6 地基处理后的变形计算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11 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执行。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各复合士,层的压缩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C倍。C值可按下式确定:己Is吨,klf也(
23、4.3.6)式中:/ak一一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有可靠依据及成熟经验时,也可采用其他理论方法计算。4.3.7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应大于复合土层的厚度,并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的有关规定。4.3.8 变形计算经验系数lfls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也可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条文采用。4.3.9 当桩端以下存在软弱F卧层时,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12 5施工5.1 施工准备5.1.1 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资料z1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当场地较复杂时尚应作必要的补充勘察。2 建(
24、构筑物基础施工图及复合地基施工图。3 建筑物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上、地下管线及障碍物等的调查资料。5.1.2 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影响施工的管线及障碍己经清除。2 施工用水、用电有保证,道路畅通,施工场地平整。3 建(构)筑物的方位、标高的控制桩已设定。5.1.3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平面及桩位布置图:施工组织机构、人员配置;施工顺序:材料、备品、备件供应计划: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安全保证和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5.2材料5.2.1 施工所用混凝土应首选商品混凝土:当不具备商品混凝土供应条件时,可现场搅拌。进场的水泥、砂、石料、粉煤灰等材料,应根据有关规范进行质量
25、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宜为Cl5C25。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地基承载力所需的桩身强度和泵送的需要确定。13 5.2.2 混凝土拥落度宜为180220mm,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应进行塌落度的检查,实测混凝土塌落度与要求混凝土塌落度之间的允许偏差为土20mm。5.2.3 粗骨料可采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5.2.4 混凝土缓凝时间不少于6ho5.2.5 施工期间,每台班制作混凝士试块一组,标准养护,并送检28d强度。5.2.6 混凝土宜添加外加剂,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必须根据施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外力u剂的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省标规范 DB13JT123-2011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 全国 规范 DB13JT123 2011 螺旋 钻孔 混凝土 复合 地基 技术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