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pdf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图.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第 2 节地图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地图三要素(对应学生用书第6 页)识记基础梳理 1比例尺(1)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现形式:图中比例尺为线段式,其转化为文字式为: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数字式为115_000 或115 000。(3)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在同等图幅中,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 比例尺越大 在同等图幅中,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2地图上的方向注意:地理事象判断法: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日影指向北方,北半球北极星指示北方等。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3图例和注记地图中,
2、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例如:珠穆朗玛峰8 844.43 m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 m”为注记。理解要点突破 1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例如:将一张1100 000 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50 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
3、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下图);若将一张150 000 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比例尺为1100 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1/4(见下图)。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比例尺变化变化后的比例尺变化后的图幅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 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 倍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 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 1)倍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 1)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1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n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n)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1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 1n)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 1n)2倍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 1 比例尺的计算与
4、应用1图 1 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2 为校园图局部。读图,指示牌在图2中的位置是()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图 1 图 2 ABCDB 图中地理园和校训碑方向相同,气象站和老校门方向相反,结合图中手指方向可判断出,指示牌的位置在处,B项正确。(2018乌鲁木齐模拟)读图,完成23 题。2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BCD3海拔低于400 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05 km2B 0.5 km2C5 km2D 50 km22D3.A 第 2 题,平均坡度最大的地方是等高线最密集的地方。本题四条线段一样长,这时就看哪一条线段经过的等高线最多。和经过两条等高线
5、,经过三条等高线,经过四条等高线,所以地段平均坡度最大。第3 题,海拔低于400 米的区域在图右上角。根据图形的比例尺可估算其面积约为(0.2 0.2)km20.04 km2。解题技巧 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的技巧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尤其是比例尺的类型和大小;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第四,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用千米或米表示。考向 2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下图,回答第4 题。【导学号:92040004】4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
6、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A东B南C西D北C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的选择,以及地图上方向的判断能力。准确获取指向标及图例是关键,不能正确认识图例“断道施工”易错选。选择最短距离应把道路长度数字累加,比较得出C项正确。2014 年 9 月 10 日,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敦格铁路)实现与青藏铁路成功接轨,下图中的虚线为敦格铁路。读图,回答第5 题。5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虚线为图例B图中的“格尔木”为注记C图中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D在该图判断方向应依据经纬线D 图中的实线、虚线都是图例;图中的文字是注记;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但该图既没有经纬
7、线,也没有指向标,故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图中的省界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对应学生用书第8 页)识记基础梳理 1海拔与相对高度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 m,乙点海拔为500 m。甲点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 m。2等高线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2)等高线的判读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陡坡。等高线地形图中主要地形部位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
8、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 A处表示山顶,B处表示山谷,C处表示山脊,D处表示陡崖,E、F 相比,E表示缓坡部分,F 表示陡坡部位,G处表示鞍部。(3)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可以反映出海底的深浅和坡度。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4)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进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应牢记以下要点:口诀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密陡疏缓同一幅地图上,等
9、高线越密集,坡度就越陡,反之就越缓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重叠为崖等高线重叠交会处为陡崖、峭壁、落水洞、风蚀蘑菇、“女王头”等地貌3在等高线图上判断五大地形(1)平原:海拔在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2)丘陵:海拔在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 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3)山地:海拔在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 米,等高线较密集。(4)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
10、疏,数值小。(6)海岸线:0 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理解要点突破 1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对H高H低。(2)估算陡崖的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 1)d H(n 1)d。陡崖的绝对高度: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 H底H小。(注:n 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 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处。)(3)局部范围闭合等高线的判读可依据“大于大值,小
11、于小值”规律来判断。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中A区域海拔低于400 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丘,如图中 B区域海拔高于600 米,为小山丘。2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判断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可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判断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流
12、水侵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3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气温差异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约6,已知某地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计算另一地气温;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4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1)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建设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依据坝高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库区宜选在河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
13、湾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气象站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2)选线线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公路、铁路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右图中公路选线为EHF)引水路线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右图中线更合理)输油、输气管道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3)选面面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
14、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工业区、居民区选址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 1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米,瀑布的落差为72 米。据此完成 12 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 米B 230 米C340 米D 420 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 米B 310 米C360 米D 410 米 解图流程 答
15、案 1.D2.C读下图,完成34 题。【导学号:92040005】推荐学习 K12 资料推荐学习 K12 资料3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 m B 55 m C60 m D 65 m 4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 m B 40 m C65 m D 90 m 3C4.B 第 3 题,图示区域最高点位于东北侧,海拔大于80 m 小于 85 m,图示区域最低点位于东南侧,海拔大于20 m 小于 25 m,两者之间高差大于55 m 小于 65 m,C项正确。第4 题,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山谷处,即图中之间的峡谷处,该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宇宙 中的 地球 地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