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序 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类型教学要求3形势 与政 策素质目标:增强关心国际国内大 事的积极性和自主探究的主动 性;形成辩证的形势 观、政策观;形成对职业、社会、 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素养。知识目标:了解8个专题所涉重 大国际国内大事件的发展过程和 基本逻辑;理解国家相关政策、 党的最新战略方针;熟悉与专题 相关的新时代社 会主义思想。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国际国 内形势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能够进行社会调研和实践;能够 理论联系实际,辩证分析8个专题 涉及的国际国内大事件,正确判 断大是大非。任务1:我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
2、设的形势、任 务和发展成就;任务2: 讲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 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 验;任务3:党和国家重大方 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 改革措施,国际形势与外 交方略;任务4:以教育部社科司 印发的关于高校“形势与 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为依 据,结合大学生时事报 告,讲解学生关注的热 占O 八、O必修教学模式:采用线 上-线下混合教学 模式。教学方法:任务驱 动法、案例分析 法、问题研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信息化手段 辅助教学。考核方式:形成性 考核(占40%)与 终结性考核(占 60%)相结合。4心理 健康 教育素质目标:通过教学,帮助高职 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面临心 理困惑、心
3、理危机时的自助和求 助意识;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 自我,善待他人;培养积极向上 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 性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优化心理品质。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涉及的心理学知识, 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容 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 生的自我认知,培养学生的自我 调节能力,包括适应大学生活和 社会生活的能力、自立自控能力、 健全人格、学习与创造力、情绪 管理能力、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 力、正确处理人际和恋爱的能力、 应对和防治精神障碍和危机的能 力。能力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 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 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让
4、学生通过自 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1:心理健康基础知 识;任务2:大学生自我意识; 任务3:学生人格发展; 任务4:大学生情绪管理; 任务5:大学生压力管理 与挫折应对;任务6:大学生人际关系; 任务7:大学生学习心理; 任务8:大学生网络心理 调适;任务9:大学生恋爱与性 心理;任务10:生命教育与心理 危机。必修教学模式:采用理 论与体验教学相 结合、讲授与训练 相结合的模式。教学方法:采用课 堂讲授、案例分 析、小组讨论、心 理测试、团体训 练、情境表演、角 色扮演等教学方 法。教学手段:采用多 媒体、开放课程辅 助教学。考核方式:形成性 考核(占40%)
5、与 终结性考核(占 60%)相结合。序 号课程 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类型教学要求5体育 与健康素质目标: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 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 康全面发展。知识目标:体验运动乐趣,掌握 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 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发展学生 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 志品质。能力目标:掌握锻炼身体的方 法,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树立 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 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 的优良品质。任务1:理论知识,具体包 括正确进行身体锻炼的基 本手段与方法、学生体质健 康测试的内容及方法、在运 动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以 及处理的方法
6、、各类体育项 目的基本竞赛知识以及奥 林匹克的发展史。任务2:篮球运动的基本脚 步动作;篮球运动的传接 球、运球、投篮等技术;篮 球运动中简单的进攻、防守 战术;教学比赛各项技术的 综合运用。任务3:健美操,身体各部 位基本动作及基本步伐,头 颈部动作、肩部动作、上肢动 作、胸部动作、腰部动作、靛 部动作、下肢动作、基本步伐 等,掌握第三套全国大众健美 操一级规定动作。任务4:足 球,掌握好传球、停球、运 球、头顶球、抢断球等基本技 术动作;学会运用局部二过一 进攻、边路进攻战术和中路进 攻、个人防守战术和全队防 守等基本战术。任务5:武术,掌握段位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初级 长拳的基本动
7、作技术。必修教学模式:采用 “理论+实践”的教 学模式。教学方法:任务驱 动法、合作探究 法、演示法、练习 法。教学手段:使用在 线开放课程辅助 教学。考核方式:形成性 考核(占40%)与 终结性考核(占 60%)相结合。6军事 技能素质目标:具备国防观念和国家 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观念。知识目标:了解基本军事知识; 熟悉国防知识;掌握基本军事理 论与军事技能。能力目标:能够加强组织纪律 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 国人民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 基础。任务1:教官指导下的完 成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开 展国情、军情、形势讲座 教育;任务2:普法教育、校纪 校规
8、教育报告会;任务3:其它形式入学教 育、专业讲座等。必修教学模式:采用理 实一体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讲授 法、演示法、练习 法。教学手段:使用 开放课程辅助教 学。考核方式:形成性 考核(占40%)与 终结性考核(占 60%)相结合。序 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类型教学要求7军事 理论素质目标:具备国防观念和国家 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观念。知识目标:了解基本军事知识; 熟悉国防知识;掌握基本军事理 论与军事技能。能力目标:能够加强组织纪律 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 国人民训练储备合格后备 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 基础。任务1:中国国防;任务2:国家安全;任务3
9、:军事思想;任务4:现代战争;任务5:信息化装备;任务6:共同条令教育和 训练;任务7:射击与战术训练; 任务8:防卫技能与站时 防护训练;任务9:战备基础与应用。必修教学模式:采用线 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讲授 法、演示法。教学手段:使用 开放课程辅助教 学。考核方式:形成性 考核(占40%)与 终结性考核(占 60%)相结合。8入学教育素质目标:具备正确的大学生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目标:了解专科学校的系统 结构、办学形式和动作机制;掌 握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目标、就 业方向。能力目标:能够了解自己所学专 业整个课程的逻辑框架,尽快了 解和适应新环境、融入大学生活、 明确学习目的、增
10、强学习动力做 好准备。任务1:大学生活适应教 育;任务2:学校规章制度教 育;任务3:专业发展与规划 教育;任务4:文明修身教育; 任务5:思想政治教育; 任务6:心理与卫生健康 教育;任务7:资助政策教育; 任务8:安全教育。必修教学模式:采用多 媒体、讲座等教学 模式。教学方法:讲授 法。教学手段:使用多 媒体辅助教学。考核方式:形成性 考核。9劳动 教育素质目标:具备正确的劳动意 识,具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科学理论、 基本知识,熟悉劳动科学的基本 概念、基本知识。能力目标:能够深刻认识人类劳 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深入理解劳 动实践对于立德树
11、人的重要性。任务1: 了解劳动教育重 要性、必要性等内容,学 习学院劳动教育课考核 细则等相关管理制度; 任务2: 了解岗位分配及 岗位任务和要求。必修教学模式:采用理 实一体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讲授 法、练习法。教学手段:课堂教 学、岗位实践。考核方式:根据冈 位工作质量测评 评定成绩。序 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类型教学要求10安全 教育素质目标:具备应对危机突发事 件意识。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生存、自救 和救助技能。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常见运动创 伤的预防与处置方法。任务1:人身安全篇; 任务2:财物安全篇; 任务3:实践安全篇; 任务4:心理与社交安全 篇;任务5:政治安全与自然
12、 灾害防范篇。必修教学模式:采用理 实一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案例教 学法。教学手段:使用 开放课程辅助教 学。考核方式:形成性 考核(占40%)与 终结性考核(占 60%)相结合。11专题 教育(劳 动精 神、劳 模精 神、工 匠精 神)素质目标:养成学生尊重劳动、 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精益求精、自律自省的优良品质, 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劳动者。知识目标:以党和国家重要政策 文件精神为指导,深刻理解劳动 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内涵 及其内在联系。能力目标:通过专题教育,培养 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劳动精神、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能力,内 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具有践 行劳
13、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 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任务1:劳动精神; 任务2:劳模精神; 任务3:工匠精神。必修教学模式:采用线 上-线下混合教学 模式。教学方法:案例教 学法。教学手段:使用 开放课程辅助教 学。考核方式:实施过 程性考核+综合性 考核,过程考核实 行随堂考核,综合 考核形式以完成 理解劳模、劳动、 工匠精神研究报 告的形式进行。12信息 技术素质目标:提高计算机专业及网 络安全素质,培养学生协作解决 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使学生对计算机学科 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熟悉操作环 境以及基本操作。能力目标:具备使用常用办公软 件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为后续 课程和专业学习奠定计算机技能
14、 基础。任务1:计算机系统基本 知识;任务2 : Windows 7基本知 识及文件管理操作;任务3: Word中表格的创 建和设计;任务4:文档的板面设计 与编排;任务5: Excel工作簿操 作;任务6: Excel数据处理; 任务7:设计制作PPT文 档。必修教学模式:采用理 实一体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任务驱 动、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使用在 线开放课程辅助 教学。考核方式:形成性 考核(占40%)与 终结性考核(占 60%)相结合。序 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类型教学要求13公共 英语素质目标:具有中国情怀,尊重 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民族共
15、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 识,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用英 语传播中国文化。知识目标:在日常生活和职场情 境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运用 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比较准 确地理解和表达信息、观点、情 感,进行有效沟通。能力目标:良好的自我学习管 理,自主惯,形成终生学习的意 识和能力。能够识别和理 解英语使用者或者英语本族语者 的思维方式和特点,提升自身思 维的逻辑性、思辨性和创新性。任务1:主题类别。与职 业相关的教学主题,职业 与个人、职业与社会、职 业与环境,反映中外优秀 文化。在不同主题、话题 情境中运用英语完成职 场情景活动。任务2:语篇类型。职场 典型语篇、多媒体等多模 态语篇;专业职场
16、相关的 应用文、说明文、记叙文、 议论文、融媒体材料等多 体裁语篇。任务3:语言知识。职场 涉外发展所应具备的英 语语言应用词汇、语法、 语篇和语用知识。夯实语 法基础,培养语篇意识, 提升语用能力,提高跨文 化表达能力。任务4:文化知识。在职 场案例中创设情景,了解 和感悟中外护秀文化的 内涵,培养学生用英语讲 述中国故事的意识和能 力。任务5:职业英语技能。在职场中运用英语进行 有效沟通,选择贴近岗位 需求的话题,培养理解技 能、表达技能和互动技 能。任务6:语言学习策略。将策略教学有机融入语 言教学,包括元认知策 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 情感策略等。必修教学模式:采用 “理论+实践”的
17、教 学模式。教学方法:情景教 学法、任务教学 法、分层次教学 法。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使用开 放课程辅助教学。 考核方式:形成性 考核(占40%)与 终结性考核(占 60%)相结合。14大学 语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仁爱、 孝悌、向善的人文情怀,具备精 益求精、持之以恒、勇于开拓的 工匠精神,养成勤学、谦让、诚 信、刚毅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知识目标:了解基本的文学常 识;熟悉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 掌握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目标: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 和母语驾驭能力;能够运用文学 术语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正确 描述、评价文学现象,自由抒发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
18、受。任务1:明德修身篇; 任务2:家国情怀篇; 任务3:自然生命篇; 任务4:工匠精神篇; 任务5:爱情如歌篇; 任务6:诗意花园篇。必修教学模式:采用 “线上+线下”翻转 课堂、混合式教学 模式。教学方法:讲授 法、演示法、问答 法、讨论法、练习 法、案例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 学习法。教学手段:板书、 多媒体、开放课程 辅助教学。考核 方式:形成性考核(占40%)与终结 性考核(占 60%)相结合。序 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类型教学要求15中国 优秀 传统 文化素质目标: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文 化自信,涵养核心价值观,提升 精神境界和职业素养。知识目
19、 标: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 富内涵,深入体验中华文化当中 深厚的精神底蕴。能力目标: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和力 量,培养健康的情趣追求、优雅 的审美意识和厚实的人文精神。任务1:中国传统文化概 述;任务2:中国的传统宗教 思想;任务3:中国的传统治家 智慧;任务4:湖湘精神文化; 任务5:中国的传统艺术; 任务6:中国的传统礼仪; 任务7:中国的传统中医 养生;任务8:中国的传统饮食; 任务9:中国的传统科学 技术;任务10:中国的传统服 饰;任务11:中国的传统茶文 化;任务12:中国的传统商 贸;任务13:中国的古代教 育;任务14:中国的传统节 日;任务15:中国
20、的传统节 气;任务16: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实践活动课。必修教学模式:采用 “线上+线下”翻转 课堂、混合式教学 模式。教学方法:讲授 法、演示法、问答 法、讨论法、练习 法、案例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 学习法。教学手段:板书、 多媒体、开放课程 辅助教学。考核 方式:形成性考核(占40%)与终结 性考核(占 60%)相结合。序 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类型教学要求16职业 发展 与就 业指 导素质目标:能够树立职业生涯发 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 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 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 自愿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 展主动付出、积极努力。知识目标:了解职业
21、发展的阶段 特点;了解自身角色、未来职业 的特性;熟悉就业形势与政策法 规;掌握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 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掌握自我认知与分析 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职 业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 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通用技能,妥 当地解决在就业时、职业发展中 遇到的实际问题。任务1:认识职业生涯规 划;任务2:认识自我;任务3:认识环境;任务4:职业决策;任务5:大学学涯规划; 任务6:就业的准备工作; 任务7:就业心理适应; 任务8:就业权益保护; 任务9:创业教育;任务10:就业形势与政策必修教学模式:采用 “线上+线下”翻转 课堂、混合式教学 模式。教学方法:讲授 法、演示
22、法、问答 法、讨论法、练习 法、案例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 学习法。教学手段:板书、 多媒体、开放 课程辅助教学。考核方式:形成性 考核(占40%)与 终结性考核(占 60%)相结合。17创新 创业 教育素质目标:具备一定的创新意 识,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提 高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促进 个人的全面发展。知识目标:了解创业的基本概 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 创业的产生与演变的过程;掌握 创新思维提升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能够对互联网经济趋 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具备主动 适应互联网经济大趋势的能力; 能够逐步形成创新创业者的科学 思维,掌握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管 理办法。任务1:创新思维;
23、 任务2:创新方法; 任务3:创业机会; 任务4:创业资源; 任务5:创业计划。必修教学模式:采用 “线上+线下”翻转 课堂、混合式教学 模式。教学方法:讲授 法、演示法、问答 法、讨论法、练习 法、案例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 学习法。教学手段:板书、 多媒体、开放课程 辅助教学。考核 方式:形成性考核 (占40%)与终结性考核(占 60%)相结合。2、公共选修课程表5公共选修课程描述表序 号课程 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类型教学要求1应用 文写 作素质目标:培养细致、严谨、 务实的惯,增强职业 意识,提高职业素养。知识目标:了解应用文写作 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各种 书写的基本格式与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装 服饰 设计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高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