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分题型分层汇编-10文言文阅读.docx
《北京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分题型分层汇编-10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分题型分层汇编-10文言文阅读.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分题型分层汇编10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12小题)1. (2021秋海淀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枳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挚 一小舟,拥二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
2、,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注】孥(nd),撑(船)。魂(cul)衣,裘皮衣服。香,鸟兽的细毛。雾淞(sdng)沆(hd ng) (dang),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雾淞,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扬,白汽弥漫的样子。三大白,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好衣欲睡善解人意B.湖中人鸟声俱绝四时图:备C.是金陵人,容此不速之咨D.上下一白负势竞上(2
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翻译:想到没有和我一同享受这快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翻译:两岸陡立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丛竹,四季齐全。理解: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 物勃发的生命力。C.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翻译:夕阳己经坠落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理解:描写了夕阳余晖中山川的景色,鱼儿争相跃出水面,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展现了生机勃勃的 景象。(3)答谢中书书和下面【链接材料】都
4、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除此之外,这两封书信中 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链接材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假,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茸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 所资,于斯己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选自吴均与顾章书)注:仆自己的简称。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屈原楚辞 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pi)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还觅薜萝,意思是 正准备隐居。重重视,这里是向往的意思。幽居陷居。导房子。仁智之乐佳山秀水为仁 人智士所喜爱。论语雍也:
5、“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乐:喜爱。11. (2021秋西城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系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中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 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 此吾故人陈情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
6、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方山子传节选,有删改【注释】方山子:苏轼的朋友,姓陈名愤(zdo),字季常。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宗:尊崇,敬仰。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第10页共42页矍(ju6)然:惊奇注视的样子。(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解衣欲睡便以此驰驰当世欲言又止B.相与步于中庭余谪居于黄尝射于家圃 *C.欣然起行缢终不遇不以为终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问余所以至此者至死不渝(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春送的一项是 【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濠、
7、存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月光在庭院的积水中,澄澈透明,水中藻、暮纵横交错,大概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理解:作者将地面上的竹、柏之影与夜空中的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比较,反衬出积水清凉明净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陶醉于美景的欣喜之情。【乙】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翻译:(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品出怡然自得的样子。理解:方山子虽然生活清苦,却自得其乐。作者见到此情此景,感到十分惊异,他由衷地羡慕方山子 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3)甲乙两文中,苏轼被贬,方山子“不遇”。他们的人生际遇虽不同,但心境却相似。请分别结合 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他们心境的相似之处。12. (2021秋丰
8、台区校级期中)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栋也。春冬彳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峨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继。故渔者歌日:“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日:“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纤曲,而两岸高 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
9、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年,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美也。丝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J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径:取道,经过。纤曲:迂回曲折。形容:形态。山松:袁山松,本名袁崔,东晋大 臣、文学家。践跻:登临。(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塞湍绿潭思余来践跻此境(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既至欣然常闻峡中水族组壁或千许丈曾无称有山水?美也A.每至晴初霜旦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哀转久组D.春冬4时(3)翻译下列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4)西陵峡是三峡的一部
10、分,请你结合【甲】【乙】两篇文章,说说西陵峡拥有三峡中的哪些特点。二、文言翻译(共3小题)13. (2021秋平谷区校级期中)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 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 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 何得到?良久忽日:“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 如雷霆,进则死敌
11、,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相与步于中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卷无与乐者余学寓居惠州嘉祐寺(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庭卜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旭)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14. (2021秋通州区期中)阅读三峡,完成问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12、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峨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春冬之时B.春冬之时山川之美C.清荣峻茂香远益清D.绝婚多生怪柏D.绝婚多生怪柏哀转久绝(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作者从山
13、和水两方面写了三峡,写水时为什么不按照四季的顺序来写呢?请你结合文本的内容 说一说原因。(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I可答问题。【链接材料】黄牛滩郦道元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二南岸重岭置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 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纤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 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纤深,回望如一矣。节选自水经注注:黄牛山:与下文中的“黄牛滩”,均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色:这里指形状。就:造就。(yu)回:形容江水回旋、环绕的样子。信宿:连宿两夜。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经常引用一些语句,黄牛滩引
14、用“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 如故写出了黄牛滩的特点;三峡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出了三 峡的的特点;同时渲染了的气氛。15. (2021秋海淀区校级期中)文言文阅读。【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 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城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 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江水
15、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白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纤曲,而两岸高 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 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 惧相成,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向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释迳:取道,经过。纤曲:迁回曲折。形容:形态。宜都记作者,袁山松。践跻: 登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略无陷处江水又枣(2)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哀转久绝B.不以称也C.目非亭午夜分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16、泠泠不绝常闻峡中水探目黄牛滩东入西陵界 至峡口百许里(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曾无称有山水之美。(4)两文结尾处都有引用,【甲】文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表达【乙】文引用袁山松的话 是为了表达。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中“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一句的含义, 可以是o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文言文阅读(共12小题)1. (2021秋海淀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枳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
17、人如吾两人者耳。【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崇一小舟,拥二衣2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注】挈(nd),撑(船)。霆(cui)衣,裘皮衣服。香,鸟兽的细毛。雾淞(song)沆(hd ng) (dang),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雾淞,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
18、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品。 沆扬,白汽弥漫的样子。三大白,三大杯酒。白,.占人罚酒时用的酒杯。(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BA.解衣欲睡善解人意B.湖中人鸟声俱绝四时俱备C.是金陵人,各此不速之务D.上下一白负势竞上(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翻译:想到没有和我一同享受这快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理解:苏轼不愿独自赏月,去找张怀民同赏。“遂”字体现出他的亳不迟疑,可见张怀民是他的知己, 是要分享快乐时首先想到的人。B.余孥一小舟,拥盘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翻译:我撑一条小船,裹
19、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理解:冬夜严寒,张岱却一个人撑船去西湖看雪。“独”字写出了张岱的形单影只,也让读者感受到 他遗世独立的孤高和傲岸。(3)古文写景,或丰美,或简淡,往往各得其妙。以上两篇文章中的写景文字都堪称妙绝,请结合 具体词句分析其妙处.【解答】(1)本题考杳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 结合平时积累,根据句意理解词意,最后将两个词语的意思进行对比作答。A.不同,解衣欲睡,译句: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解.:解开。善解人意,译句:善于理解别人的 意图。解:理解。B.相同,湖中人鸟声俱绝,译句: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俱
20、:全,都。四时俱备,译句: 四季都有。俱:全,都。C.不同,是金陵人,客此,译句: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不速之客,译句:未经邀请而 自己来的客人。客:客人。I).不同,上下一白,译句:上下全是白茫茫的一片。上:天上。负势竞上,译句:山峦凭借(高峻的) 地势,争着向上。上:向上。故选:Bo(2)本题考杳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A.正确。B.有误,“独往湖心亭看雪”中一个“独”字,写出了张岱不是一人去赏雪,虽有舟子为伴,但不愿 与之为伍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单。故选:Bo(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写法的赏析。甲文写景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 柏影也”,此句运
21、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 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藻存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 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 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 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乙文写景句子“雾 淞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而已”这是一幅湖山夜雪图,“雾淞沆扬”是形容湖上雪
22、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上下一白”之“一”字, 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 “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 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 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 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同时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在描写 手法上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上册 语文 期中 考分 题型 分层 汇编 10 文言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