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3(含答案).docx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3(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3(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五年级语文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总分得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luo kuangluo kuangbeng tawai pochen fuyi lunying xiongmei tantang kuai1 V zni xieqmg xi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J ”。(3分)1 .他不断挣(zheng zheng)扎着,想要挣(zheng zheng)脱身上的枷锁。2 .妈妈总是埋(manmai)怨爸爸只知道埋(man mai)头工作,不顾家。 3.虽然毕业多年,但是他们两人之间(jiGn j
2、idm)的联系从来没有间(ji an jidn)断过。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义”。(5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诗人在阐发自己的志向:品格高洁的 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1 .搭石一课作者以“搭石”为线素,按”话搭石一摆搭石一走搭石一赞 搭石”的顺序叙述了所见所闻。().民间故事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情节,很不真实,算不上文学作品。()2 .松鼠一课作者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 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父爱之舟文中三次提到姑爹的小渔船,在叙述中层层深化主题,表现4.少年中国说中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赏析错误的一
3、项是(C ) OA.少年中国就像中国少年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正处于蓬勃发展之 中,拥有光辉的未来。B.中国少年也如同发展的少年中国,敢想敢做,前途无限。C.少年中国就是指的中国少年。D.少年中国只有在中国少年的带领下,才能明智、富足、强盛、独立、自由、进步。5.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父母对巴迪写的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D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则要鞭策孩子。五、填空题。(27分).照样子,将下列字加一个偏旁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6分)例:肖 梢(树梢)稍(稍等)悄
4、(悄悄)分份(一份)粉(面粉)吩(吩咐)尧浇(浇水)烧(烧火)饶(富饶).比一比,字组词。(5分)愤(气愤)召(号召)仪(仪式)怯(胆怯)访(访问)喷(喷泉)招(招手)议(会议)却(却步)妨(妨碍)1 .给句中画线的俗语选择意思相近的成语填在括号里。(4分)(1)在学习上我们必须分秒必争,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2)警察还没说丢了什么东西,他就赶忙说没见过那个钱包,这不是此地 无银三百两嘛。(欲盖弥彰)(3)他本想陷害别人,结果却伤了自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 自受)(4)我们做事不能前怕狼后怕虎,否则只会一事无成。(畏首畏尾).按要求,写句子。(6分)(1)松鼠有时也
5、捕捉鸟雀。它不是肉食动物。(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 句话)松鼠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但是它不是肉食动物。(3)慈母情深的作者是高晓声写的。(修改病句)慈母情深的作者是高晓声。(或:慈母情深是高晓声写的。)(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写出词句的意思)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 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2 .课内回顾与积累。(6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教导后人:“夫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魏征劝告人们: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司马光告诫人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朱用纯
6、提醒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六、阅读理解。(18分)(一)课内阅读。(8分)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 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 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1、这个文段选自落花生,作者是许地山。(2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可贵(珍贵)爱慕(喜爱)3、花生最可贵的是: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 矮地长在地上,等
7、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 来才知道。(2分)4、文章把花生和 桃子、石榴、苹果 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 突 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2分)(二)课外阅读。(10分)冬不拉相传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人在一片大森林边上过着游牧生活。森林里有 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经常伤害人和牲畜,让人们的生活不得安 宁。国王几次派出猎人去伏击这只瞎熊,却都没有成功,许多猎人还被这只 瞎熊咬死。国王的儿子冬不拉自告奋勇去除掉这只瞎熊,但国王不答应。第二天一早,仆人禀告国王,说王子不见了。国王知道儿子已经去找那 只瞎熊了,十分担心,连忙派人去瞎熊出没的地方寻找王子。王子
8、带着弓箭和捕兽夹,骑着骏马,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道道河流, 穿过一片片树林,终于发现了瞎熊的足迹。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 声,扔下石头,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来。王子见状,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 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后来人们在密林深处的一条小道上发现了王子和瞎熊扭在一起的尸体。大家把瞎熊剁成肉酱,将王子安葬在向阳的山坡上。可是,怎么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盼望王子平安归来的国王呢? 一个老牧民 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他坐在地上,轻轻拨动琴弦,动人的琴声如同在讲述 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 场;一会儿低回婉转
9、,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 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 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从此,哈萨克族有了这种弹拨乐器。为了纪念王子,牧民们就用王子的 名字给这种乐器命名,叫“冬不拉”。1 .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 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看出王子寻找瞎 熊的过程非常艰难。(2分).把文中描写王子与瞎熊搏斗的句子画上“”,从这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王子英勇无畏的品质。(2分)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2 .文中牧民所弹的琴声有什么意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2分)A.向国王讲述王子捕杀瞎熊的经过。B.告知国王王子已经牺牲
10、了。C.表达人们对王子的怀念和颂扬。D.表现这种弹拨乐器琴声的美妙。4 .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本文讲述的是哈萨克族一种叫“冬不拉”的民族乐器名字的由来。5 .在复述故事时,可以给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请你想象一下,老牧民去见 国王,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写一写。(2分) 国王焦急地问老牧民:“你知道王子的下落吗? ”“国王陛下,它知道王子 的下落,让它告诉你吧! ”老牧民说着拿出一件松木做成的乐器。“它知道? ” 国王看着这件乐器,疑惑不解地问。七、习作展示。(25分)题目:的老师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写能够突出老师特点的词语。2 .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3 .字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标 新课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末 达标 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