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逆袭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暑假《阅读理解》逆袭训练 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docx
《【暑假逆袭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暑假《阅读理解》逆袭训练 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逆袭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暑假《阅读理解》逆袭训练 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暑假逆袭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暑假阅读理解逆袭训练(一)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姓名:班级:考号:一、现代文阅读(共10题)L课外阅读爱读书的德国人听闻德国人是最爱阅读的,百闻不如一见。在德国行走,时时处处让我感受到德国人对书籍的才狂 热。在德国出行,乘坐火车最实惠,德国的火车安静、整洁,虽然人多,但一点也不嘈杂,火车上几乎人 手一本书,大家都沉浸在书香里,静静地读。这让我很感动,开始对德国人刮目相看。能抛开尘世的纷 纷扰扰,能在枯燥的旅程中与一本书相伴,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发现,德国的咖啡馆、草坪上,都是看书的人。似乎人人的背包里都有一两本书,只要一有时间, 他们就拿出来阅读。而且,这种景象与我们在
2、图书馆翻看报纸不一样,并不是随意浏览一下,这里翻 翻,那里看看,感兴趣的就多看几眼,他们完全将自己置身于书本中,神情专注地阅读着。更让我惊讶的是,德国的书店很大,并且占据着商业中心最具人气的门面,而且书店内常常摩肩接 踵,来买书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遇到大型节日,书店里更是人满为患,里里外外挤得水泄不通。朋友 告诉我,书籍是德国人最喜欢的礼物之一。原来,德国人不仅爱读书,还爱买书、藏书。书是德国人送 礼的首选,是德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伴侣。后来了解得知,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L 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首都柏林则 是全德国书店最多的城市,每1万人就拥有一家书店。德国的书店之多,
3、令人惊叹。德国人对书籍的热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可以用痴迷来形容。无论是在飞驰的火车上,缓慢前行的公 交车上,还是正在飞行的飞机上,德国人总能安下心来,拿出一本书来读。在书香脉脉的德国,阅读已 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不可或缺、根深蒂固,爱读书成为德国人的特点与标志。(1)仿写句子。例:书是德国人送礼的首选,是德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伴侣。书,是 O(2)文中让我感动的是,让我惊讶的是,让我惊叹的又是 o(3)作者写了关于德国人读书的哪些事?请你用简短的话分条概括出来。(4)请你为同学提出一条读书的建议。2.阅读回答问题。答案解析部分一、现代文阅读.【答案】(1)是人们进步的阶梯;通向成功的重要方法
4、(2)德国的火车上,大家几乎人手一本书,静静地读;德国的书店很大;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 高的国家(3)火车上读书;咖啡馆、草坪上读书;书店很大;爱买书、藏书(4)边读书,边在本子上做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写下自己的随想随感,还可以帮助加强记忆。【解析】【点评】阅读课外文章,理解重要句子的意思,把握主要内容,明确中心思想是重要的学习要求。 第一题对仿写做出了要求;第二题要求对课文的理解;第三题要把握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第四题是 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要理解并明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重要性这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 情感体验。要抓住两个“是,而且要明白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的。要
5、在明白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感动惊讶”原叹三个关键词语在文章的不同位置。逐个自然段认真阅读,抓住文章关键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话概括。联系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正确、合理、科学地提出建议即可。1 .【答案】(1)美不胜收;食不甘味(2)舒朗端庄;闲适飘逸;恣肆昂扬;娟秀和华贵;古朴妩媚;森严遒劲(3)两种。象形字有山羊;会意字有休、看。(4)示例:我国的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世界文明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 瑰宝。(5)示例:汉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蕴藏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汉字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解析】【点评】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介绍汉字的历史、书写形式、中国书法艺术
6、的产生等,说明了我 们拥有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 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食不甘味:意思是指吃东西不辨美味,常以形容心中忧虑或身体不好。(2)本题考查了从文中提取信息。结合内容理解,从篆书的图案美,金文的娟秀和华贵,隶书的古朴妩 媚,魏碑的森严遒劲,楷书的舒朗端庄,行书的闲适飘逸,草书的恣肆昂扬,还有行楷、隶意楷书、隶 意行书等等奥妙无穷的书写形式,无不彰显出汉字艺术之美,令人如痴如醉,欲穷尽其美而食不甘味可 知答案。本题考查对句子及造字法的理
7、解。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从你看那一个 个篆字不就是一幅幅绝美而神秘的图画吗?将篆书字放在你的眼前,是不是觉得它在畅游?那井 字、,车,字无不表情达意,如诗如画可知,句子中提到了象形会意两种汉字的构成方式。比如:象形 字有山、羊。会意字有休、看。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分析可知,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审 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人类文明史上珍贵的艺术瑰宝。因此,我们拥有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一件非常 值得骄傲的事。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语言表达。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语言表达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是 一道开放性试题,同学们言之有理即可。我们在做
8、此题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我们要用恰当的语言, 将自己想象到的语句表达出来,要语句通顺,表意明确,符合题目要求。2 .【答案】(1)三国演义;B(2)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司马懿大军来势汹汹,势不可当。(3)诸葛亮摆空城计;司马懿中计(4)司马懿:多疑、谨慎(5)我们大军逼近,他诸葛亮如此应对,不是当儿戏吗?;司马懿生性多疑,我表现得从容镇定,他定 不会贸然前进。(6)第一,诸葛亮能准确分析形势,临危不慌,做事果断;第二,对司马懿非常了解;勇敢,有智慧, 懂得战争辩证法,灵活机动,出奇制胜。【解析】【点评】课外阅读分析是语文常见的题目类型,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课文的理解与掌握。 完成此类
9、题目不能光着眼于本语段,要结合所学课文的全文及所表过的主题完成。本题考查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空城计取自三国演义,结合“三国时期诸 葛亮”等内容也可以得到答案。结合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一一街亭诸葛亮自己披上鹤鳖, 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 来。”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等内容可知,选B。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分析。结合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 而来可知,蜂拥而来指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写出了司马懿大军来势汹汹,势不可当的样子。本题考查学生事情的发展,注意根据题目提供的信
10、息在原文中寻找并进行总结归纳。文章第一段写司 马懿兵临城下;第二段主要人物是诸葛亮,写了他摆空城计的事情,可以归纳为:诸葛亮摆空城计;第 三段的主要人物是司马懿,写了他看到诸葛亮的弹琴的气势后,中计不敢进攻,可以概括为司马懿中 计;最后写了司马懿退兵的事情。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注意结合事件以及人物描写分析。文章,司马懿看到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 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的情形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可 知,司马懿是一个多疑、谨慎的人。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分析,注意结合细节分析。结合文章可知,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一一 街亭,且司马懿兵临城下,在这样的情况
11、下诸葛亮摆下空城计让司马懿感到意外且不能相信的;而诸葛 亮摆下空城计是要迷惑司马懿,使其退兵的,他要表现得从容镇定。围绕此展开思考即可。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诸葛亮成功的原因就是他 对于当前的形势和敌人司马懿的了解和掌握,从文章诸葛亮的语言、行为等都能看出他的胸有成竹。据 此展开作答即可。3 .【答案】略【解析】【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注意结合给出的材料,向大家说出你的想法和建议。结合猴王 出世内容及人物特点,注意语句通顺。【点评】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 平很有帮助。4 .【答案】(1
12、)结雁幕旷(2)四季之美;时间(四季变换)(3)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夕阳斜照西山时;夜幕降临;归鸦;大雁;风声;虫鸣(4) 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把形近字放到句子里,增加了识别难度,先要把句子读通读懂, 然后找出正确的生字,做题的时候要细心。成群结队指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或 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后来也比喻团结一致。大雁是一种生物,区分同音字燕;夜幕降临 指太阳下山以后,天色渐渐变黑,意味着夜晚的来临。这里的幕指的是夜晚跟幕布一样;心旷神怡心 境开阔,精神愉快。(2)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识记课内相关知识点,还要拓展名
13、家名篇。选段 选自课内重点文章四季之美,四季之美文章通过把四季比喻成一天的早中晚的时间来体现了四季 的美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3)本题考查文段的理解,要细读文章,找到答案点,总结归纳正确答案。有关夜晚,相关句子明亮 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 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所以写了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秋 天黄昏,相关句子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夕阳西沉,夜幕降 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即夕阳斜照西山时、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其中看 到的景色有归鸦、大
14、雁;听到的有风声、虫鸣。(4)本题考查动态静态的区分,A: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这里是萤火虫的动 态描写;B: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这里的归鸦的动态描写;C: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这里的绿叶的静态画面;D:月亮还在竹帘儿上 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这里的月亮的动态变化。故答案为:(1)结雁幕旷(2) 1、四季之美2、时间(四季变换)(3) 1、漆黑漆黑的暗夜2、蒙蒙 细雨的夜晚3、夕阳斜照西山时4、夜幕降临5、归鸦6、大雁7、风声8、虫鸣(4) C【点评】(1)选字填空一般是把形近字、同音字搞混,做这类的题,
15、我们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可以从 字形来区分字义,也可以用字义帮助区分字形。(2)作家作品的积累,不仅要熟悉课内相关知识点,还 要注意拓展延伸。(3)考查文段的理解,要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找相应的知识点,然后归纳终结正确 答案。(4)要明白动态和静态的意义,根据句子,找到动态的描写,区分静态的描写。6.【答案】(1)母亲给父亲做本地小吃。母亲给怀孕的嫂子煲汤。母亲按偏方给我做治胃病的食物。(2)父亲的语言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厨艺好,对父亲的爱。(3) D(4)是的理由:成家的我还赖在母亲的厨房蹭饭吃;母亲冲着我们的喜爱备菜,我却不知道母亲最喜欢 吃的是什么;不是”的理由:我已经懂得母亲的爱与付出
16、,母亲爱我们,是最好的母亲。【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章脉络的梳理,要读懂文章的内容,分段概括大意。第2、3段是母亲 给我和哥哥捏饭团做早餐;第4段是写母亲给父亲做本地小吃;第5段写母亲给怀孕的嫂子煲汤;第6 段写母亲按偏方给我做治胃病的食物。(2)本题考查做批注,文章给了例句,从描写方法来解读母亲的爱。题目的句子张家的太咸了,李家 的半生不熟,还是老婆做的好吃啊!-这是语言描写,通过对比,意思是母亲的厨艺好,其实是母亲对 父亲的爱。(3)本题考查写法,文末写的是我仍然爱吃母亲的饭,而母亲已经老了,我们却享受到了母亲满满的 爱。与开头从记事起,母亲的味道便与厨房息息相关、题目母亲的味道相
17、呼应,还点明了母爱的主 题。(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情感,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表达的深意。 本题考查观点,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是的理由,文章的提示“已经成家的我,还赖在母亲的厨房里 蹭饭吃。母亲冲着我们的喜爱备菜,我却不知道母亲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不是的理由,文章的提示 我用力地呼吸着母亲身上的气味,那一缕缕浓重的厨房味,饱浸的全是母亲的爱与付出!故答案为:(1)母亲给父亲做本地小吃。母亲给怀孕的嫂子煲汤。母亲按偏方给我”做治胃病的食物。(2)父亲的语言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厨艺好,对父亲的爱。(3) D (4) 是的理由:成家的我还赖 在母亲的厨房蹭饭吃;母亲冲着
18、我们的喜爱备菜,我却不知道母亲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不是的理由:我 已经懂得母亲的爱与付出,母亲爱我们,是最好的母亲。【点评】(1)分段概括大意,不难总结出每大段的内容。(2)仔细品读例子的批注,从描写方法上解 读句子。(3)读懂最后一段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文首体会写作特点。(4)观点的题,可以从正反两 方面来谈,言之有理即可。7.【答案】(1)母亲给父亲做本地小吃。母亲给怀孕的嫂子煲汤。母亲按偏方给“我”做治胃病的食物。(2)父亲的语言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厨艺好,对父亲的爱。(3) D(4)是的理由:成家的我还赖在母亲的厨房蹭饭吃;母亲冲着我们的喜爱备菜,我却不知道母亲最喜欢 吃的是什么;不是
19、的理由:我已经懂得母亲的爱与付出,母亲爱我们,是最好的母亲。【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章脉络的梳理,要读懂文章的内容,分段概括大意。第2、3段是母亲 给“我和哥哥捏饭团做早餐;第4段是写母亲给父亲做本地小吃;第5段写母亲给怀孕的嫂子煲汤;第6 段写母亲按偏方给我做治胃病的食物。(2)本题考查做批注,文章给了例句,从描写方法来解读母亲的爱。题目的句子张家的太咸了,李家 的半生不熟,还是老婆做的好吃啊!这是语言描写,通过对比,意思是母亲的厨艺好,其实是母亲对 父亲的爱。(3)本题考查写法,文末写的是我仍然爱吃母亲的饭,而母亲已经老了,我们却享受到了母亲满满的 爱。与开头从记事起,母亲的味道便
20、与厨房息息相关、题目母亲的味道相呼应,还点明了母爱的主 题。(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情感,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表达的深意。 本题考查观点,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是的理由,文章的提示已经成家的我,还赖在母亲的厨房里 蹭饭吃。”母亲冲着我们的喜爱备菜,我却不知道母亲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不是”的理由,文章的提示 我用力地呼吸着母亲身上的气味,那一缕缕浓重的厨房味,饱浸的全是母亲的爱与付出!。故答案为:(1)母亲给父亲做本地小吃。母亲给怀孕的嫂子煲汤。母亲按偏方给我”做治胃病的食物。(2)父亲的语言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厨艺好,对父亲的爱。(3) D (4) 是的理由:成家的
21、我还赖 在母亲的厨房蹭饭吃;母亲冲着我们的喜爱备菜,我却不知道母亲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不是的理由:我 已经懂得母亲的爱与付出,母亲爱我们,是最好的母亲。【点评】(1)分段概括大意,不难总结出每大段的内容。(2)仔细品读例子的批注,从描写方法上解读 句子。(3)读懂最后一段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文首体会写作特点。(4)观点的题,可以从正反两方 面来谈,言之有理即可。8.【答案】(1)拍手叫好;欣赏;鼓励(2) 一个小女孩摘下校园花房里一朵最大的玫瑰花,苏霍姆林斯基得知孩子想把花送给病重的奶奶,又 摘下两朵花,一朵奖给女孩,另一朵送给她妈妈。(3)花又大又美;小女孩摘下了这朵最大的花;苏霍姆林斯基;
22、摘花送给小女孩。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 好的孩子(4)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5)肯定了小女孩的爱心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爱的教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爱心及爱的教育的呼唤。(6)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有同情心,有爱心,有很好的教育观,懂得孩子的心的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近义词,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写出恰当的近义词即可,平时多注意词语 的积累、理解。答案不唯一。(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要求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字数要求是一两句话,事情的起因是:一 个小女孩摘下校园花房里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经过是苏霍姆林斯基得知孩子想把花送给病重的奶奶;结 果是摘下两朵花,一朵奖给女孩,另一朵送给她妈妈。
23、(3)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理解,找出句子,联系上下文进行品析。第一处惊讶,相关句子全校的同学 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因为花又大又美;第二处“惊讶”,相关句子同学们惊讶极了,有 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因为小女孩摘下了这朵最大的花。锁定5、6段,根据语 境,苏霍姆林斯基被小姑娘的行为感动了,所以送给小姑娘妈妈花,是为了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 子。”。(4)本题考查题目的理解,文中与玫瑰有关的是小姑娘的行为,为了把花送给病重的奶奶,不顾旁人眼 光,她是那样美好、纯洁、善良。所以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5)本题考查句子的意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暑假逆袭篇 阅读理解 【暑假逆袭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暑假阅读理解逆袭训练 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 暑假 逆袭篇 小学 年级 语文 阅读 理解 训练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