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2022秋)(附参考答案).docx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2022秋)(附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2022秋)(附参考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三峡郦道元,完成下面小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沿溯阻绝_(2)良多趣味_(3)空谷传响_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第段写出了“山之高”的特点,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4.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清荣峻茂”所展现的画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欣然起行( )(2)盖竹柏影也( )6.翻译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7
3、.本文写月下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8.文中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这三者都为写人服务,写人又为突出“闲”,请你写出文中的几个闲。(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9.
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1)池非不深也( )(2)亲戚畔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1.孟子善用排比句来说理。文中画线的句子构成了排比句,说明了什么道理?12.请举一个例子来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晓雾将歇:(2)沉鳞竞跃: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5.“猿鸟乱鸣”中“乱”字用得极好,请说说好在哪里。16.文章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简要概括“山川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17.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五)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回答问题。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18.本文作者孟子,是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_时期思想家。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岂不诚大丈夫( )(2)必敬必戒( )20.下列选项中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彰显出人坦荡的襟怀与无比的尊严。B.人的成就不由权力、地位、财富、名望来决定,而由其志向、操守、修养来决定。C.孟子骂梁惠王“率兽食人”(带着野兽来吃人),直指封建君主的共同兽性,这体现其“富贵不能淫”。D.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内心有修养、遵循正道前行,人自然可以做的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21.孟子为什么要举“妾妇之道”的例子? 22.文中哪个词语
7、是孟子理想人格的写照?请试举一例来证明后世对此理想人格的践行。(六)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3.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孙叔敖举于海:_(2)人恒过:_(3)衡于虑:_(4)而后作:_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舜
8、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B.苦其心志/何苦而不平C.行拂乱其所为/天子为动D.征于色/相与步于中庭2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6.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选文中的哪句话也表达出了类似的观点?(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9、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年且九十( )(2)聚室而谋曰( )(3)杂然相许(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北山愚公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而山不加增学而不思则罔C.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D.告之于帝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0.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八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11、。”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囊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军士吏被甲(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3)军霸上(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33.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4.第2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35.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试联系全文,说说群臣为何而
12、惊。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许,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选自挥敬(清)游庐山记)【注释】沈:同“沉”,深沉。酽(yn):色彩浓。弇(yn):覆盖。类:大抵,大致。诒:同“贻”,留给。36.请根据文意,用“/”给划线句断句。(限断2处)顷 之 香 炉 峰 下 白 云 一 缕 起 遂
13、团 团 相 衔 出37.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遍山皆团团然(2)生平所未睹也(3)敬故于是游所历(4)以诒后之好事者焉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出山五里许,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39.庐山之美,古来共谈。选文着重描写了庐山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肤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选自贞观政要)【注释】
14、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夙夜:朝夕,日夜。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稔(rn):丰收。4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已( )(2)惟( )(3)犹( )4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2)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42.从文中看,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冰雪文序张岱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
15、冰雪哉?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 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注释】藉:借助。特:只不过。恣:任凭。 挹(y):舀。 奚(x):什么。43.解释下列加点的
16、词语。(1)遂现空灵( )(2)冰雪之能生物( )(3)冰雪则异是( )(4)遇旦昼则风日( )44.用“/”为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诗 文 一 道 作 之 者 固 难 识 之 者 尤 不 易 也。45.翻译下列句子。(1)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4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一)【答案】1. 逆流而上 甚,很 回声2.(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不如船行得快。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示例:每当春冬之时,三峡的景色格外美丽。江水清澈
17、,鱼儿似在水中欢唱;树木茂盛,任意生长;山势高耸,直插云霄;青草葱茏,生机勃勃。这一切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沿溯阻绝”的句意是: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溯:逆流而上。(2)“良多趣味”的句意是:趣味无穷。良:甚,很。(3)“空谷传响”的句意是: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响:回声。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
18、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虽(即使)、奔(飞奔的马)、以(认为)、疾(快)”几个词是重点词语。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段的语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这个句子突出了三峡山的高峻。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清荣峻茂”指的是水清,树荣,山峻,草盛。作答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从声音、色彩、情态等角度细致地描绘出自然景致。如:到了春冬的时候,三峡的景色格外美丽。你看,江水清澈,鱼儿似在水中欢唱;树木茂盛
19、,郁郁葱葱;山势高耸,直入云霄;小草葱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意对即可。【点睛】参考译文:在七百里的三峡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午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
20、盛,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二)【答案】5. 高兴的样子 大概是6.(1)想到没有和自己同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2)(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草和荇菜相互交错着,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7.空明、澄澈。被贬时月夜游寺消逝抑郁的具体行为,表现了作者旷达、闲适的心情。8.“入夜”即“解衣欲睡”是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
21、行”是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清楚,是闲。【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高兴地起身出门。欣然:高兴的样子。(2)句意:大概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大概是。6.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1)念,想
22、到。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遂,于是,就。至,到。寻,寻找。(2)空明,清澈透明。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是。7.考查对景物描写的赏析。在文中找到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然后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澄澈的月光比成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化无形为有形。“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衬托了月光的澄澈。由此可知,作者写月下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空明、澄澈。作者对澄澈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期末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练习 2022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