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中级财务会计12章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上财中级财务会计12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财中级财务会计12章课件.ppt(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级财务会计主讲: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瞿灿鑫 教材:中级财务会计 钱逢胜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科学出版社中级会计实务 经济科学出版社会计中注协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企业会计准则2006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财政部教学网站:http:/ 第一章 绪论本章内容第一节 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第三节 会计的分类与职能第四节 会计规范 第一节 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最大教育环境 文化环境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1.经营管理要求的
2、提高;2.科学技术的进步;3.货币价值的变动;4.知识经济的发展。三、会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用于宏观国民经济的管理 2.优化企业内部管理 3.支持经济法制,使社会经济生活有序进行 4.繁荣涉外经济 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一、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二、会计是一门计量的技术三、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四、会计与审计的区别 有联系,有区别,是彼此独立的两门学科。1、财务会计是通过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情况,来检查和监督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性;财务审计是在检查和监督的基础上,来反映客观经济活动情况的合理、合法性。2、财务会计的监督是直接的监督,财务审计的监督是间接的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监督。3、财务会计的工作由企
3、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来完成,财务审计必须由第三方人员来完成。第三节 会计的分类和职能一、会计的分类(一)按照会计管理的范围 资金管理方面财务会计 成本管理方面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二)按照会计应用的范围 工、农、商、交通运输、金融等行业会计。(三)按照会计所处理的特定范围里业务的性质 租赁会计、寄售会计、税务会计、破产清算会计等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相同点:相同点:对象一致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 目标一致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收益不同点:不同点:财务会计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1 1、工作侧重、工作侧重 控制资金的占用 控制成本的发生2 2、基本模式、基本模式 凭证账簿报表 没有固定的模
4、式3 3、工作时间、工作时间 定期、事后为主 不定期、事前为主 4 4、数据要求、数据要求 要求严格、准确 不必十分准确5 5、信息要求、信息要求 概括性、通用性 灵活性、针对性 三、会计的职能 反映 监督 参与经营决策 第四节 会计规范一、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 以成文法为特征的大陆法系国家有法国和德国等。这些国家的政府对本国的会计规范实施直接的干预和制约,虽然民间会计组织也颁布一些与会计规范有关的文告,但是其影响力和制约力不如英美等国。二、英美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 以习惯法为特征的英美法系国家,其会计规范一般由民间组织来制定,比较典型的是美国。三、我国企业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法会计法会计法会计法
5、企业财企业财企业财企业财务会计务会计务会计务会计报告条报告条报告条报告条例例例例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体系2 2 2 2项应用指南项应用指南项应用指南项应用指南 1 1 1 1项基本准则项基本准则项基本准则项基本准则38383838项具体准则项具体准则项具体准则项具体准则人大常委人大常委人大常委人大常委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财政部(一)会计法 1985年颁发,1993年修订,1999年再次修订。(二)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第287号令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这是我国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行政法规。(三)企业会计准则 1、会计准则的涵
6、义 企业处理会计对象的标准,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准绳。2、制订会计准则的必要性(1)转变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2)适应企业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经营方向多元化的需要;(3)发展市场经济,协调经济利益关系需要;(4)对外开放的需要。3、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演进(1)改革与探索阶段(19781992)国际化的开端(2)逐步建立阶段 (19922000)国际化的发展(3)大力发展阶段 (20012005)以国际化为主导策略的确立(4)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和完善阶段(2005)4、会计准则的层次第一层次:基本会计准则 (1项)第二层次:具体业务会计准则 (38项)第三层次:应用指南
7、(2项)基本准则基本准则财务报财务报告目标告目标会计基会计基本假设本假设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确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认计量原则具体准则具体准则一般业务一般业务准则准则特殊行业特殊特殊行业特殊业务准则业务准则报告准则报告准则第一层次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二层次应用指南应用指南准则解释准则解释会计科目及主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要账务处理 第三层次第三层次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展过程年代年代 事事 件件19881988从从19881988年起,我国开始研究起草企业会计准则。年起,我国开始研究起草企业会计准则。1992199219921992年年1111月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财政部正式
8、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称为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从(称为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从19931993年年7 7月月1 1日日起正式施行。起正式施行。1997-1997-20012001自自19971997年上半年正式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年上半年正式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开始,截至开始,截至20012001年底共发布了具体准则年底共发布了具体准则1616项。项。2006200620062006年年2 2月月1515日财政部发布了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准则和和38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已
9、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基本建立起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能够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同的能够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社会经济背景(以美国为例):20世纪初,股份公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典型形式。其造成的结果如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了股东、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和企业管理当局等各种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它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都要求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企业为了获取有保障的资金来源,必须不断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以满足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决策需要。美国会计准
10、则的制定发展过程(1)年份年份事件事件19091909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任命了一个会计名词特别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任命了一个会计名词特别委员会,准备进行会计实务的规范化。委员会,准备进行会计实务的规范化。19171917美联储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一致决定,对企美联储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一致决定,对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标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标准化。准化。1920-1920-19301930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末、年代末、202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客观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会计准则制定进程的作用。上起到了推动会计准则制定进程的作用。19331
11、933-19341934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规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规定所用证券上市企业都必须执行统一的会计程定所用证券上市企业都必须执行统一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并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序与方法,并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SECSEC)负责)负责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展过程(2)年份年份事件事件19341934美国会计师协会批准了六条美国会计师协会批准了六条“会计原则会计原则”为为“认认可的会计原则可的会计原则”,并以,并以公司会计资料的审计公司会计资料的审计为名,以小册子形式发表。为名,以小册子形式发表。19371937制定会计
12、准则的权限由证券交易委员会转到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权限由证券交易委员会转到美国会计师协会这一职业团体。会计师协会这一职业团体。19381938美国会计师协会成立了会计程序委员会(美国会计师协会成立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CAP),),负责制定会计准则。负责制定会计准则。19391939美国会计师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正式明确使用美国会计师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正式明确使用“公认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这一术语。这一术语。(四)企业会计制度 是指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1993年起陆续颁发了13个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到2000年底,颁发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
13、业会计制度三个企业会计制度。(五)其他会计规范 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等有关章节均有具体规定。四、国际会计规范 1973年成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我国于1997年加入该组织。1973年2000年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IASC)发布国际会计准则(IASsIASs)。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IASB)取代(IASCIASC),其发布的会计准则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IFRSs)。至今已发布了有效会计准则38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各国的会计准则不具备约束力,它协调各国的会计准则,提高各国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第二章 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案
14、案 例例 导导 入入 对财务会计来说,对财务会计来说,2121世纪的开始,是一个不吉祥的世纪的开始,是一个不吉祥的年代。先是年代。先是20012001年年1111月月1818日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曝日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曝光了超过光了超过1212亿美元的假账;其后,亿美元的假账;其后,20022002年年6 6月,美国第月,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又公开承认在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又公开承认在20002000年一年年一年中,通过将大量的收益支出(费用化)转列为资本支中,通过将大量的收益支出(费用化)转列为资本支出(资本化),虚增了出(资本化),虚增了3838亿美元的收入和亿美元的收入和
15、1616亿美元的亿美元的利润,成为美国历史上利润造假的最大案件;时隔几利润,成为美国历史上利润造假的最大案件;时隔几天,天,20022002年年6 6月月2828日,又传出了全球最大的复印机制造日,又传出了全球最大的复印机制造商,被认为全美最可信赖的商,被认为全美最可信赖的5050家公司之一的施乐,从家公司之一的施乐,从19971997年起,在四年内,共虚报收入年起,在四年内,共虚报收入6060亿,虚增利润亿,虚增利润1414亿。同时,作为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由于涉及亿。同时,作为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由于涉及安然和世界通信财务报表的审计,也因此宣告破产。安然和世界通信财务报表的审计,也
16、因此宣告破产。上述财务造假都体现在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而上述财务造假都体现在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而造假行为则隐藏于财务会计的处理过程中,人们不禁造假行为则隐藏于财务会计的处理过程中,人们不禁要问:财务报表究竟还能不能据此做出可靠的经济决要问:财务报表究竟还能不能据此做出可靠的经济决策?财务信息还值得投资人信赖吗?策?财务信息还值得投资人信赖吗?第二章 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上汽.pdf 本章内容第一节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第三节 财务报告的基本目的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五节 财务报表中的基本要素第六节 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第七节 财务报表的列报 第一节 财
17、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一、会计基本理论的涵义 简言之,会计理论就是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告的道理。美国会计学会对会计理论的定义:“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是一个旨在探索会计本质的总体性的参考框架”。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务,是对会计实务进行合乎逻辑概括的结果,它由一组概念、信条、原则等所构成,用以解释、评介和指导会计实务,并对会计实务之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二、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作用 1、会计理论是制定会计准则的依据。2、会计理论是企业选择会计方针的依据。3、会计理论是会计工作者和财务报告的用户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依据。4、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发展的基础。三、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
18、方针、实务的关系 引导引导 价值判断价值判断 指导、推荐指导、推荐会计理论 会计准则 会计方针 会计实务 产生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影响 会计信息用户 经济环境 四、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结构图基本理论基本理论财务会财务会财务会财务会计目标计目标计目标计目标会计规范与会计规范与会计规范与会计规范与会计环境会计环境会计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假设与会计假设与会计假设与会计假设与确认基础确认基础确认基础确认基础会计要素确会计要素确会计要素确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认与计量认与计量认与计量决决决决策策策策有有有有用用用用观观观观受受受受托托托托责责责责任任任任观观观观实实实实质质质质重重重重于于于于形形形形式式式式等
19、等等等可可可可理理理理解解解解性性性性、可可可可比比比比性性性性可可可可靠靠靠靠性性性性、相相相相关关关关性性性性会会会会计计计计报报报报告告告告会会会会计计计计计计计计量量量量会会会会计计计计要要要要素素素素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质量要求质量要求质量要求会会会会计计计计环环环环境境境境会会会会计计计计准准准准则则则则会会会会计计计计法法法法权权权权责责责责发发发发生生生生制制制制会会会会计计计计假假假假设设设设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计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会计核算的基
20、本前提包括: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持续持续经营经营货币货币计量计量会计会计个体个体会计会计分期分期一、会计个体 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个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是一个会计个体,但一个会计个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个体。国有国有企业企业独独资资企企业业合伙合伙企业企业公司公司分公司分公司会计个体会计个体独自立负经盈营亏独自立负经盈营亏法律主体法律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具有具有法人法人资格资格的企的企业业具有具有法人法人资格资格的公的公司司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会计个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为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
21、供了立场。会计个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以及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会计个体假设的意义会计个体假设的意义A A会计会计个体个体 A A从从B B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A个体个体作材料作材料购入购入核算:核算:材料增加,债务增加材料增加,债务增加B个体个体作商品作商品销售销售核算:核算:收入增加,债权增加收入增加,债权增加B B会计个体会计个体 二、持续经营 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长期地按现时的形式和既定的目标、方针、方向,不间断地经营和存续下去。即假定公司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被清算和解散。持续经营发展持续经营发展破产破产清算清算某会计
22、主体两两种种发发展展趋趋势势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企业能够对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期收回应收款,并按照自己的承诺偿还所负担的债务,对多期受益的费用支出进行摊提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配比原则实际成本实际成本费用的摊提费用的摊提债权债务的发生债权债务的发生 持持续续经经营营假假设设会会计计核核算算的的时时间间范范围围月度月度 季度季度 半年度半年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3、12 会计分期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称为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三、会计分期会计期间会计期间会计年度会计年度会计中期会计中期 会计分期假设使会计核算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它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本年度企业财务本年度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何和现金流量如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4、2定期结账定期结账编制会编制会计报告计报告及时对及时对外报送外报送 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的对象,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进行计量。货币计量这一前提条件为会计核算指定了计量单位。四、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应设定记账本位币。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定某种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企企业业经经济济活活动动资资 产产负负 债
25、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收收 入入费费 用用利利 润润货货币币计计量量 现代企业财务会计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也称为应计制)。为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五、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权力和责任的发生与否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付出,均应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凡不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款项,即使在本期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 财务会计 12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