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正午太阳高度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正午太阳高度角.ppt(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的运动之【高考热点高考热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深刻影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成为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考查的重点,试题多以试题多以图图文结合、图表结合文结合、图表结合的方式出现,的方式出现,且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注重且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注重读图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思读图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维能力的考察的考察。你注意过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吗?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南南北北西西东东1 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 (h)(h)h h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夹角一、认识太阳高
2、度h=90思考思考(1)日出和日落时的日出和日落时的太阳高度为多少?太阳高度为多少?h=0(2)比较白昼和黑夜太)比较白昼和黑夜太阳高度与阳高度与0的关系。的关系。(3)从日出到日落太)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白昼:白昼:白昼:白昼:h h 0;黑夜;黑夜h0 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南南北北西西东东1 1、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 (h)(h)h h2 2、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 (H)(H)H H太阳光线相对于地平面的夹角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一、认识太阳高度地方时地方时12:0012:00h=901、空间变化、空间变化-
3、在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在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同时不同地同时不同地)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春秋分日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向南北两极递减夏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规律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两侧递减。纬度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纬度纬度离直
4、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纬度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1、空间变化、空间变化-在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在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同时不同地同时不同地)2、时间变化、时间变化-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化(同地不同时同地不同时)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时间)变化规律同一地点,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地点,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40 40 40 40 10 10 10 10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
5、图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时间)变化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 次太阳直射,次太阳直射,(节气)正午太阳(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 次太阳直射,次太阳直射,(节气)正午太阳(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 次太阳光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次太阳光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达一年中最大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节气
6、)达一年中最小值。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 次太阳光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次太阳光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达一年中最大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北回归线上:每年北回归线上:每年 次阳光直射时(次阳光直射时(节气)正午太阳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上:每年南回归线上:每年 次阳光直射时(次阳光直射时(节气)正午太阳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赤道上:每年赤道上:每年 次阳光直射
7、时次阳光直射时 (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达一年中最大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节气)达一年中最小值。0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022112冬至日冬至日夏至日夏至日夏至日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冬至日冬至日夏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日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夏至日、冬至日【试一试试一试】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赤道及南半球赤道及南半球赤道及北半球赤道及北半球计算公式:计算公式:H=90H=90-纬差纬差当所求点与直射点位于同一个半球时,用纬度相减;当它们位于不同的半球时,用纬度相加。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纬差:所求点纬所在与直射点的纬度的差纬差:所求点纬所在与直射点的纬度的差【规律规律】:同减异加同减异加【练一练练一练】图12为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思考:1、此图表示 (节气)的光照图。2、太阳直射点落在 纬线上。3、比较A、B、C、D四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夏至日夏至日2326N4、在这一天中,B、E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关系?5、请比较此时B、E、F三地太阳高度的大小。ABDCEF相等相等EB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