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ppt
《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节 高尔基体最早发现于1855年,1889年,Golgi用银染法,在猫头鹰的神经细胞内观察到了清晰的结构,因此定名为高尔基体。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正确认识它的存在和结构。一、形态与组成是由数个扁平囊泡堆在一起形成的高度有极性的细胞器。常分布于内质网与细胞膜之间,呈弓形或半球形。凸出的一面对着内质网称为形成面或顺面(cis face)。凹进的一面对着质膜称为成熟面或反面(trans face)。顺面和反面都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运输小泡。扁平囊直径约1um,单层膜构成,中间为囊腔,周缘多呈泡状,48个扁平囊在一起(某些藻类可达一二十个),构成高尔基体的主体(Golgi stack)。The Go
2、lgi Apparatus高尔基体膜含有大约60%的蛋白和40%的脂类,具有一些和ER共同的蛋白成分。膜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介于ER和质膜之间,中性脂类主要包括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高尔基体中的酶主要有糖基转移酶、磺基-糖基转移酶、氧化还原酶、磷酸酶、蛋白激酶、甘露糖苷酶、转移酶和磷脂酶等不同的类型。标志酶为糖基转移酶。二、功能区隔1.高尔基体顺面的网络结构(cis Golgi network,CGN),是高尔基体的入口区域。2.高尔基体中间膜囊(medial Golgi),多数糖基修饰,糖脂的形成以及与高尔基体有关的糖合成均发生此处。3.高尔基体反面的网络结构(trans Golgi
3、network,TGN),是高尔基体的出口区域,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分类与包装,最后输出。三、主要功能1、参与细胞分泌活动RER上合成蛋白质进入ER腔COPII运输泡进入CGN在medial Gdgi中加工在TGN形成运输泡运输与质膜融合、排出。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分类,依据的是蛋白质上的信号肽或信号斑。2、蛋白质的糖基化O-连接的糖基化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糖的供体为核苷糖。3、进行膜的转化功能内质网上合成的新膜脂转移至高尔基体后,经过修饰和加工,形成运输泡与质膜融合。4、将蛋白水解为活性物质如将蛋白质N端或C端切除,成为有活性的物质,如胰岛素(C端);或将含有多个相同氨基序列的前体水解为有活性的多
4、肽,如神经肽。5、参与形成溶酶体。6、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合成纤维素和果胶质。高尔基体分泌高尔基体分泌功能示意图功能示意图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一、溶酶体的结构溶酶体(lysosome)为C.de Duve与B.Novikoff 1955年首次发现。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具有异质性,形态大小及内含的水解酶种类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酸性磷酸酶是标志酶。膜有质子泵,将H+泵入溶酶体,使其PH值降低。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降解1、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直径约0.20.5um,有多种酸性水解酶,但没有活性
5、,包括蛋白酶,核酸酶、脂酶、磷酶酶等60余种,反应的最适PH值为5左右。2、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内含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可分为自噬溶酶体(autophagolysosome)和异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3、残体(residual body)又称后溶酶体(post-lysosome)已失去酶活性,仅留未消化的残渣,故名。残体可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也可能留在细胞内逐年增多,如表皮细胞的老年斑,肝细胞的脂褐质。Secondary lysosome肝细胞脂褐质肝细胞脂褐质二、溶酶体的功能1.细胞内消化:如高等动物内吞低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尔基 溶酶体 过氧化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