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脏器的自我检查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腹部脏器的自我检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部脏器的自我检查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腹部检查v腹部主要由腹壁、腹腔和腹腔内脏器组成。腹部范围上起膈,下至骨盆,腹部上以两侧肋弓下缘和胸骨剑突与胸部为界,下至两侧腹股沟韧带和耻骨联合,前面和侧面由腹壁组成,后面为脊柱和腰肌。腹部检查应用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四种方法,尤以触诊最为重要。2023/1/91腹部体表标志v1)肋弓下缘:由第810肋软骨连接形成的肋弓,肋弓下缘是腹部体表的上界。2)胸骨剑突:是腹部体表的上界。3)腹上角:两侧肋弓的交角。4)脐:位于腹部中心,向后投影相当于第34腰椎之间。5)骼前上棘:是骼嵴前方突出点,是腹部九区法的标志和骨髓穿刺的部位。6)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在腹部的延续。7)腹中线(腹白线):为
2、胸骨中线在腹部的延续。8)腹股沟韧带:是腹部体表的下界。9)耻骨联合: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共同组成腹部体表下界。10)肋脊角:两侧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2023/1/92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体表标志2023/1/93腹部体表分区四区法2023/1/94腹部体表分区九区法2023/1/95腹部脏器的分布2023/1/96检查方法与内容v1.视诊进行腹部视诊前,嘱被检查者排空膀胱,取低枕仰卧位,两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充分暴露腹部(从肋弓下缘、剑突至腹股沟韧带和耻骨联合)。室内必须温暖,光线要充足,最好利用自然光线,因为在灯光下常不能辨别皮肤的某些变化,如皮肤黄染等。光源应从头部或侧面
3、射来,这样有利于观察腹部表面隆起、凹陷、蠕动和搏动。检查者应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自上而下进行全面观察,有时检查者需要将视线降低至腹平面,从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腹部细小征象。2023/1/97腹部视诊的主要内容v1)腹部外形应注意腹部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全腹或局部的膨隆或凹陷。(1)正常腹部外形在发育营养良好的青壮年和运动员平卧时,前腹壁大致处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一平面或略为低凹,称为腹部平坦,坐起时脐以下部分稍前凸。(2)全腹膨隆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隆凸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称为全腹膨隆。全腹膨隆时,常需测量腹围,观察膨隆程度和变化。测量方法是让被检查者排尿后,取平卧位,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所测得周长
4、即为腹围,通常以厘米为单位。(3)局部膨隆腹腔内脏器肿大、腹内肿瘤、炎性包块、胃或肠曲胀气,局限性积液、腹壁上肿物等在病变处可见前腹壁局部隆起,称为局部膨隆。应注意膨隆的部位、外形、是否随呼吸或体位而移动、有无搏动等。(4)全腹凹陷仰卧位时见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称腹部凹陷。(5)局部凹陷较少见,可见于腹壁疝(白线疝、脐疝、腹股沟疝或切口疝)和手术后腹壁瘢痕。2023/1/98腹部视诊的主要内容v2.呼吸运动正常人腹壁随呼吸上下起伏,即为腹式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正常人腹壁皮下静脉一般不能看见,在较消瘦或皮肤白皙的人常隐约可见。v4.胃肠型和蠕动波5.腹壁皮肤腹壁皮肤检查包括有无皮
5、疹,色素沉着,腹纹和瘢痕,疝等。并描写其所在部位。v6.脐部,腹部体毛,上腹部搏动2023/1/99腹部触诊内容1 腹壁紧张度2 压痛和反跳痛3 腹部肿块4 液波震颤5 肝脏触诊6 胆囊触诊7 脾脏触诊8 肾脏触诊9 膀胱触诊10 胰腺触诊11 正常腹部可触及脏器2023/1/910腹部触诊内容(1)腹壁触诊腹壁紧张度:正常人腹壁有一定张力,但触之柔软,较易压陷,称为腹壁柔软。腹部病变者,全腹腹壁紧张度增加或局部腹壁紧张度增加,甚至出现板样强直。充盈的腹壁静脉检查:有的被检查者腹壁静脉充盈或曲张,此时应检查静脉血的流向。vv压痛和反跳痛:正常人腹部触压时不引起疼痛,重压时仅有一种压迫感。真正的
6、压痛多来自腹壁和腹腔内病变。检查者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仍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常伴有痛苦的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反跳痛是腹腔内脏器的炎症已累及腹膜壁层的征象,当突然抬手时腹膜被牵拉而引起剧烈疼痛。2023/1/911腹部触诊内容v(2)脏器触诊肝脏触诊:可采用单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和钩指触诊法。单手触诊法:检查者将右手掌平放于被检查者右上腹部,中间三指并拢,掌指关节和腕关节自然伸直,使示指的桡侧缘面向肋缘,或示指与中指的指端指向肋缘,自脐水平线或估计肝下缘的下方开始触诊,自下而上与被检查者的腹式呼吸动作密切配合,呼吸
7、时腹壁松弛下陷,右手手指及时向腹深部加压,吸气时被检查者腹壁隆起,手指向肋缘方向探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手指逐渐向肋缘方向移动,直到触到肝下缘或肋缘为止。双手触诊法:检查者的右手位置同单手法,而用左手托住患者的右后腰,左手拇指置于右季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而下移,并限制了右下胸在吸气时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可提高触诊的效果。钩指触诊法适用于儿童和腹壁薄软者,触诊时,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右肩旁,面向其足部,将右手掌搭在其右前胸下部,右手第二至第五指屈曲呈钩状,嘱被检查者作深而慢的腹式呼吸运动,检查者手指随吸气而更进一步屈曲指关节,这样手指指腹容易触到下移的肝下缘。肝脏
8、触诊的内容有肝脏的大小、质地、表面和边缘状况、压痛、搏动、摩擦感、震颤。正常成人的肝脏质地柔软、触之如噘起之口唇,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且厚薄一致,无压痛、搏动、摩擦感和震颤。2023/1/912腹部触诊内容v脾脏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仰卧位时被检查者双腿屈曲,取右侧卧位时,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检查者触诊手法与肝脏触诊手法大致相同,常用单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或钩指触诊法,所不同的是双手触诊法时,检查者的左手绕过被检查者的腹前方,手掌置于左后腰,四指自然并拢,触诊的右手平放于髂嵴连线的左侧前腹壁上,手指与左季肋缘垂直,先沿左锁骨中线逐渐向左季肋缘触摸,如未触到,可再沿左腋前线或左胸
9、骨旁线进行检查。钩指触诊法:检查者位于其左肩附近,面向其足部,检查者右手的第2至第5指屈曲成钩状,对着左季肋缘迎触下移的脾下缘。正常情况下脾不能触及。内脏下垂或左侧胸腔积液、积气时膈下降,可使脾向下移位。除此以外能触到脾脏则提示脾肿大。触及脾脏时要注意其大小、质地、表面、压痛和摩擦感等。脾肿大的描述:临床实际中,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至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巨脾。2023/1/913腹部触诊内容v胆囊触诊:可用单手滑行触诊法或钩指触诊法检查。检查者将左手拇指指腹勾压于被检查者右肋下胆囊点处,其余四
10、指平放于右胸壁,然后嘱被检查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手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征阳性,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止,称Murphy征阳性。2023/1/914腹部触诊内容v肾脏触诊:检查肾脏一般采用双手触诊法,被检查者可取平卧位或立位。卧位时,触诊右肾,嘱其两腿屈曲,并做较深呼吸,检查者立于其右侧,以左手掌托住其右腰部,并向上推动,右手掌平放在上腹部腹直肌外缘,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而稍横向。当被检查者吸气时,若能触到光滑圆钝的脏器可能为右肾下极。若用双手夹持肾下极,被检查者常有酸痛或类似恶心的不适感。触诊左肾时,左手越过被检查者前方而托住左腰部,右手掌平
11、放于其左腹直肌外缘,依前法双手触诊左肾。如卧位未触及肾,还可让被检查者站立床旁,检查者位于其侧面作双手触诊。2023/1/915腹部触诊内容v膀胱触诊:正常膀胱空虚时不易触及,只有当积尿、充盈胀大时才可能触及。检查时一般采用单手滑行触诊法。被检查者取仰卧屈膝位,检查者用右手自脐开始向耻骨方向触摸。腹部包块触诊:除以上主要脏器触诊外,腹部还可能触及一些包块。包括肿大或移位的脏器,炎症包块,囊肿,肿大淋巴结以及肿瘤肿块,肠内粪块等。应注意鉴别,鉴别时应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质地、移动度和有无搏动。2023/1/916腹部叩诊内容腹部叩诊音一般采用间接叩诊法较为可靠。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除肝、脾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腹部 脏器 自我 检查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