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数字信号基带传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数字信号基带传输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即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信号指信源产生未经调制的原始电信号。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模型如图 3-1 所示,它主要包括码型变换器、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和取样判决器等部分。3.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图3-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图3-1中各部件的功能如下:发送滤波器:即信道信号形成器,产生适合于信道中传输的基带信号形。传输信道:基带信号传输媒介(通常为有线信道)。介入的噪声n(t):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声。接收滤波器:接收有用信号,滤除带外噪声,对信道特性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抽样判决器:
2、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和再生(恢复基带信号)。同步提取:从接收信号中提取用来抽样的未定时脉冲。码型译码:将抽样判决器送出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码。3.2.13.2.1 数字基带信号数字基带信号一般用电波形表示相应的消息代码,采用的电波形有矩形脉冲,升余弦脉冲,高斯形脉冲,半余弦波形等。由于矩形脉冲易于产生、变换且简单,因此常常采用矩形脉冲表示。常见的基带信号波形有单极性不归零波形(NRZ)、单极性归零波形(RZ)、双极性不归零波形、双极性归零波形、多电平波形、差分波形。3.2 数字基带信号及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及频谱特性1、单极性不归零波形(NRZ)单极性不归零波形,用正电平、零电平
3、分别表示“1”,“0”码。如图3-2(a)所示,在整个码元周期内,“1”码始终维持正电平,“0”码始终维持零电平。2、单极性归零波形(RZ)单极性归零波形同样用正电平、零电平表示“1”,“0”码,不同的是“1”码元在其码元周期内电平会提前归于零电位,如图3-2(b)所示。假定码元周期为TB,“1”码元维持正电平的时间为t,则t/TB称为占空比。3、双极性不归零波形双极性不归零波形用正、负电平分别表示“1”,“0”码。在整个码元周期内,“1”码始终维持正电平,“0”码始终维持负电平,如图3-2(c)所示。4、双极性归零波形双极性归零波形同样用正、负电平分别表示“1”,“0”码。区别在于,在每个码
4、元周期内都会回到零电平,如图3-2(d)所示。特点:电脉冲宽度小于码元宽度,每个脉冲都回到零电位,且p(0)=p(1)时,无直流。7)TSl6:信令与复帧同步时隙,用于传送话路信令,如呼叫、应答等,在复帧结构下分配使用。8)TS1TS15和TS17TS31:共30个时隙,传送30路话音或数据信号的8位二进制编码码组。(2)复帧结构1)由16个帧组成,帧周期2ms。2)采用共路信令方式,将16个帧的TS16集中起来传送信令,本路信令与本路语音不在一个时隙里传送。3)设复帧中包含F0,F1,F15共16个帧,则:F0的TS16前4位发复帧同步码“0000”,第6位A2为复帧失步告警码,其余位码备用
5、,可暂发“1”;F1F15的TS16前4位码用来依次传送115话路的信令码,后4位则依次传送1630话路的信令码。5、差分波形差分波形是用波形的相对变化表示“1”,“0”码,与码元本身电位或极性无关,亦称相对码(上述单双极性码亦可称为绝对码),如图3-2(e)所示。其波形变换规则为:0码:相邻码元电平不变;1码:相邻码元电平变化。由于差分波形依靠前后码元波形的相对变化表示,因此,即使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了反相,接收端依然能正确的判决。6、多电平波形多值(多电平)波形指多个二进制符号对应一个脉冲的波形形式,如图3-2(f)所示。数字基带信号通常是一个随机的脉冲序列。若其各码元波形相同而电平取值
6、不同,则可表示为 (3-1)3.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式中,an是第n个码元所对应的电平值(随机量);Ts为码元持续时间;g(t)为某种脉冲波形。数字基带信号s(t)的频谱特性可以用功率谱密度来描述。设二进制随机信号为 (3-2)其中 则s(t)的功率谱密度为 (3-3)式中,为码元速率;和 分别为 g1(t)和 g2(t)的傅里叶变换。式(3-3)告诉我们以下结论:(1)二进制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包括连续谱(第一项)和离散谱(第二项)。(2)连续谱总是存在的,因为实际中,谱的形状取决于g1(t)和g2(t)的频谱及概率p。(3)离散谱通常也存在,但对于双极性信号g1
7、(t)=-g2(t),且等概(P=1/2)时离散谱消失。(4)通常,根据连续谱可以确定信号的带宽;根据离散谱可以确定随机序列是否有直流分量和位定时分量。这也正是我们分析频谱的目的。作为示例,图3-3中画了图3-2中单极性及双极性波形在等概率(P=1/2)条件下的功率谱密度。图3-3 单极性及双极性波形功率谱结论:单极性不归零波形占用频带窄,但是含有直流分量,难以直接在信道上传输,所以一般很少采用,只适合极短距离传输;单极性归零波形相比与单极性不归零波形,显著的优点是可以提取同步信号;双极性波形相比于单极性波形而言,由于从平均统计学来看,“1”码和“0”码出现的概率相同,因此,不含直流分量,且抗
8、噪性能更好,其中双极性不归零波形常在CCITT的V系列接口标准或RS232接口标准中使用,但由于不含谐波分量,因此,不能提取同步分量;双极性归零码除具有双极性不归零码的其他特点外,通过简单的变形,依然可以获取到同步信号,因此,双极性归零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不含直流分量,便于同步信号提取等特点,应用广泛。3.3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码型一般线路码型应该具备以下特性:(1)不含直流分量,低频及高频分量也应尽可能的少。由于在基带传输系统中,往往存在着一些电容等隔直设备,不利于直流及低频分量的传输。此外,高频分量的衰减随传输距离的增加会快速地增大,另一方面,过多的高频分量还会引起话路之间的串扰,因此希望数
9、字基带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也要尽量的少。(2)容易提取时钟信号。数字通信系统中,收发双发必须保持严格同步,一般接收端的定时需要从接收信号提取,因此,线路码型应该易于提取时钟信号。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检能力。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干扰,当出现误码时,就会破环码型的特有规律,接收端就能依此自检。编码方案与信源统计特性无关,码型变换应易于实现,设备尽量简单。根据以上要求,常用的数字基带传输线路码型有AMI码、CMI码、HDB3码、双相码等。3.3.23.3.2常用线路码型常用线路码型1 AMI码AMI码是传号交替反转码,编码时将原二进制信息码流中的“1”用交替出现的正、负电平(+1码、-1码)表
10、示;“0”用0电平表示,所以在AMI码的输出码流中总共有三种电平出现,并不代表三进制,所以它又可归类为伪三元码。示例如下。码元序列:0 1 0 0 1 1 0 1 1 0 1 1AMI码:0+1 0 0-1+1 0-1+1 0 -1+1 AMI码的优点:功率谱中无直流分量,低频分量较小;解码容易;利用传号时是否符合极性交替原则,可以检测误码。AMI码的缺点:当信息流中出现长连0码时AMI码中无电平跳变,会丢失定时信息(通常PCM传输线中连0码不允许超过15个)。2 HDB3码HDB3码保持了AMI码的优点还增加了电平跳变,它的全称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也是伪三元码。如果原二进制信息码流中连“0
11、”的数目小于4,那么编制后的HDB3码与AMI码完全一样。当信息码流中连“0”数目等于或大于4时,将每4个连“0”编成一个组即取代节,可以是“000V”,也可以是“B00V”,其中B和V可以为正极性也可以为负极性,具体编码规则如下:“0000”中的第四个“0”用V取代,V是破坏脉冲(它破坏B码之间极性交替原则),V码的极性应该与其前方最后一个非“0”码的极性相同;“0000”中的第一个“0”可能是“0”,也可能是B,当两个V之间的非“0”码个数为偶数,则需要用“B00V”取代“0000”,其中B的极性与前方最后一个非“0”码的极性相反,V的极性与B的极性相同;当两个V之间的非“0”码个数为奇数
12、,则需要用“000V”取代“0000”,V码的极性应该与其前方最后一个非“0”码的极性相同;码元序列:1 0 0 1 0 1 1 0 0 0 0 1 1 0 1 0 0 0 0 1HDB3(V+):-1 0 0+1 0 -1+1 B-0 0 V-+1-1 0 +1 0 0 0 V+-1HDB3码较综合地满足了对传输码型的各项要求,所以被大量应用于复接设备中,在M、PCM等终端机中也采用HDB3码型变换电路作接口码型。3 数字双相码数字双相码,又称分相码或称曼彻斯特码。它属于1B2B码,即在原二进制一个码元时隙内有两种电平,例如“1”码可以用“10”脉冲,“0”码用“01”脉冲表示。码元序列:0
13、 1 0 0 1 1 0 1 1 0 1 1双相码 :10 01 10 10 01 01 10 01 01 10 01 01数字双相码的优点:在每个码元时隙的中心都有电平跳变,因而频谱中有定时分量,并且由于在一个码元时隙内的两种电平各占一半,所以不含直流成分。缺点是传输速率增加了一倍,频带也展宽了一倍。主要用于局域网。4 CMI码CMI码是传号反转码的简称,也可归类于1B2B码,CMI码将信息码流中的“1”码用交替出现的“11”、“00”表示;“0”码统统用“01”表示。码元序列:0 1 0 0 1 1 0 1 1 0 1 1CMI码 :01 11 01 01 00 11 01 00 11 0
14、1 00 11CMI码的优点除了与数字双相码一样外还具有在线错误检测功能,如果传输正确,则接收码流中出现的最大脉冲宽度是一个半码元时隙。因此CMI码以其优良性能被原CCITT建议作为PCM四次群的接口码型,它还是光纤通信中常用的线路传输码型。3.4 3.4 数字基带传输码间串扰及其消除数字基带传输码间串扰及其消除3.4.1 3.4.1 基带传输中的码间串扰基带传输中的码间串扰所谓码间串扰,就是数字基带信号通过基带传输系统时,由于系统(主要是信道)传输特性不理想,或者由于信道中加性噪声的影响,使收端脉冲展宽,延伸到邻近码元中去,从而造成对邻近码元的干扰,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码间串扰。图3-5 码间
15、干扰示例3.4.23.4.2码间干扰的消除码间干扰的消除1 无码间干扰的时域条件分析由于码间干扰主要是由于传输信道不理想及噪声的影响,使得传输波形发生展宽、拖尾导致的,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基带传输系统,则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传输特性和减少噪声干扰的影响。在此,我们把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作一简化,如图3-6所示。图3-6 基带传输简化模型图3-6中 为传输函数,其中、分别为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的传输特性。该系统对应的单位冲激相应为 (3-4)假定an为输入符号序列,对于二进制信号,可将此信号表示为 (3-5)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y(t)可表示为 (3-6)nR(t)是加性噪声n(t)经过接收
16、滤波器后输出的窄带噪声。抽样判决对y(t)进行抽样判决。设对第k个码元进行抽样判决,抽样判决时刻应在收到第k个码元的最大值时刻,设此时刻kTs+t0(t0是信道和接收滤波器所造成的延迟),把t=kTs+t0带入,则有该式中第项是第k个码元本身产生的所需抽样值,第项是除第k个码元以外的其他码元产生的不需要的串扰值,称为码间串扰。第项是第k个码元抽样判决时刻噪声的瞬时值,是一个随机变量,也影响第k个码元的正确判决。由此可知,要想消除码间干扰,只需第2项和第3项为0,在不考虑信道噪声的情况下,只需满足(3-8)但an是随机变化的,要想通过各项叠加互相抵消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前一码元在后一码元
17、抽样之前衰减到0,如图3-7(a)所示,但这样的波形在实际中不易实现,因此,考虑采用图3-7(b)所示的这种波形,虽然在后一码元抽样之前未衰减为0,但刚好处于它的过0点,正好能满足式(3-8)要求,这也是码间干扰消除的基本思想。(a)(b)图3-7 消除码间干扰的理想波形满足图3-7(b)的系统冲激响应可表示为:(3-9)即抽样时刻(点)除当前码元有抽样值之外,其它各抽样点上的取值均应为0,因此,式3-9就是消除码间干扰的时域条件。2 无码间干扰的频域条件分析根据信号与系统相关理论,可以知道 (3-10)满足此式的 H(w)就是能实现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函数,即频域条件。最简单的无码间串扰的基
18、带传输函数是理想低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如式3-11所示。(3-11)式中K 为常数代表带内衰减。波形如图3-8所示。图3-8 理想低通传输滤波器特性 此时,若用单位脉冲去激励该理想低通滤波器,则可得其输出相应波形如图3-9所示符合理想低通的传输系统,虽然可以消除码间干扰,但是理想低通滤波器在实际中确是不可实现,主要在于理想低通存在有以下缺点:(1)工程不易实现,滤波器截至特性不会做得狠陡。(2)接收时对判断要求很严。(3)冲激响应衰减慢,拖尾长。因此,为了寻找到具有类似效果的传输系统,考虑将理想低通的锐截止特性进行适当的“圆滑”,即可物理上实现。如图3-10,这是一个具有升余弦滚降特性传递函数
19、的低通滤波器。图3-10(a)图中的称为滚降因子。为带宽的扩展量与奈奎斯特带宽Wc之比。越大,抽样函数的拖尾振荡起伏越小、衰减越快。与理想低通相比,它付出的代价是带宽增加了一倍。此时 系 统 的 最 高 传 码 率 虽 然 没 变,但 频 带 宽 度 已 被 扩 展 ,在01之间变化。1.插入导频法这种方法与载波同步时的插入导频法类似,也是在基带信号频谱的零点处插入所需的位定时导频信号,如图5-15所示。其中,图(a)为常见的双极性不归零基带信号的功率谱,插入导频的位置是1/Tb;图(b)表示经某种相关变换的基带信号,其谱的第一个零点为,插入导频应在1/2Tb处。在接收端,对图5.15(a)的
20、情况,经中心频率为1/Tb的窄带滤波器,就可从解调后的基带信号中提取出位同步所需的信号,这时,位同步脉冲的周期与插入导频的周期一致;对图5.15(b)的情况,窄带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应为1/2Tb,所提取的导频需经倍频后,才得所需的位同步脉冲。例:已知RB=56103kb/s,求基带传输时取=0.25,=0.5时所需实际信道带宽。解:先求奈奎斯特带宽(频率)BN=RB/2=56103/2=28KHz =(B-BN)/BN B=(1+)BNB=(1+0.25)28=35KHzB=(1+0.5)28=56KHz3.5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影响数据可靠传输的因素有两个:(1)码间干扰:理论上,当传输
21、特性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消除。(2)信道噪声:即高斯白噪声,时时刻刻存在于系统中,而且是不可消除的。它对传输数字信号的危害:引起误码。将“1”信号错判为“0”信号,或使“0”错判为“1”。3.6 眼图一个实际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码间干扰的,尤其是在信道不可能完全确知的情况下,要计算误码率非常困难。评价系统性能的实用方法是分析眼图,即利用示波器观察接收信号波形的质量。眼图的功能1能够观察码间串扰和噪声对系统的影响;2估价一个基带传输系统的优劣;3用眼图调整时域均衡器的特性。为了进一步说明眼图和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我们把眼图简化成一个模型,示于图中,(1)最佳抽样判决时刻对应于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2)判决门限电平对应于眼图的横轴;(3)最大信号失真量即信号畸变范围用眼皮厚度(图中上下阴影的垂直厚度)表示;(4)噪声容限是用信号电平减去眼皮厚度,它体现了系统的抗噪声能力,;(5)过零点畸变为压在横轴上的阴影长度,它会影响系统的定时标准(有些接收机的定时标准是由经过判决门限点的平均位置决定的);(6)对定时误差的灵敏度由斜边的斜率反映,越大灵敏度越高,对系统的影响越大。总之,掌握了眼图的各个指标后,在利用均衡器对接收信号波形进行均衡处理时,只需观察眼图就可以判断均衡效果,确定信号传输的基本质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