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5 5课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原始社会后原始社会后 期,出期,出现铜器。器。我国在新石器晚期已我国在新石器晚期已发明了明了铜器,器,铜是人是人类历史上史上认识的的第一种金属。自然界的第一种金属。自然界的铜通常呈赤通常呈赤红色,所以又称色,所以又称为红铜。如果在如果在红铜中加入少量中加入少量铅或或锡,制造的工具,制造的工具则更加更加锋利和利和适用。适用。这种种锡或或铅与与铜的合金本来是金黄色,生的合金本来是金黄色,生锈后后则多多呈青呈青绿色,所以叫青色,所以叫青铜。青。青铜的熔点低,硬度大,的熔点低,硬度大,远比比红铜优越,很快就代替了越
2、,很快就代替了红铜。商朝以后,青商朝以后,青 铜器的数量增多,种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逐渐丰富,主丰富,主要用于要用于饮食、祭祀及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展到礼器,成为王公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力的代表性 器物,礼器的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力的大小和的大小和严格的等格的等级界限。界限。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青铜器的制作工器的制作工艺(1)成分)成分组成:商周成: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的比例,用
3、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2)铸造技造技术采用采用“泥范泥范铸造法造法”,经过制模、雕刻制模、雕刻纹饰、翻、翻制泥范、高温焙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工艺制成。制成。到商代后期,青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造业不不仅规模模宏大,而且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密,分工细致,能致,能够铸造出大造出大型器物。型器物。(3)典型代表:司母戊鼎,)典型代表:司母戊鼎,这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的最重的青铜器。器。四羊方尊蕉叶形纹理清晰四只大卷角羊羊的前腿双角龙头点缀在羊头之间1938年在湖南出土,高58.3厘米,重约34.5公斤。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
4、礼器中的至尊气象,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司(后)母戊鼎1.33米1.1米重832.84千克每个坩埚(gn gu用来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特点一:特点一:规模大模大司母戊司母戊鼎鼎工艺高超工艺高超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每个坩埚(gn gu用来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这说明了什么?数据分析: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整体造型:立耳,柱足,腹长方形,型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
5、古代青铜器。纹饰欣赏:饰饕餮纹,腹内壁铸铭文“后母戊”三字,此鼎据考证,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后母戊鼎二、甲骨文二、甲骨文记事事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最早发现是1899年清朝王懿荣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西周毛公鼎和金文(鼎内铭文近500字,是字数最多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至今已发现16万片以上,商代10万余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是中国已甲骨文是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上册 青铜器 甲骨文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