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化学热力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电化学热力学.ppt(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二章第二章 电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热力学 2-1 电化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电化学中几个基本概念一一.电极系统:电极系统:一个由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两相构成,且在两相接触的界面上有电荷的定向迁移的体系。二二.电极反应:电极反应:发生在电子导体相和离子导体相接触的界面,并伴随电荷定向迁移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三三.电池:电池:由两个电极体系串联构成的电化学装置。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电能的。四四.能斯特方程式能斯特方程式 O+ne R(O:氧化态粒子R:还原太粒子,n反应所涉及的电子数)在平衡状态下(电子交换、物质交换均达到平衡),电极/溶液界面所建立的电极电位满足:其中
2、:平:平衡电位 平0:标准平衡电位T:绝对温度,F:法拉第常数 o,R:氧化态,还原态粒子活度Nernst方程是电化学热力学的基石。2-2 相间电位与电极电位相间电位与电极电位一一.双电层的形成与种类双电层的形成与种类1.带电粒子在两相间的迁移:这是由于带电粒子在两相中化学位的不同,引起粒子由高化学位向低化学位的迁移现象。a.两不同电子导体相相接触,由于电子在两相中化学位的不同而引起的定向迁移,遂在界面形成双电层。b.具有不同密度的两种电解质溶液相接触,离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迁移,遂在界面形成双电层。c.电子导体相与离子导体相相接触,带电粒子在两相间的迁移,遂形成异相界面形成双电层。2.带电粒子
3、或偶极子在两相界面的定向排列 a.带电粒子由于特性吸附在溶液一侧形成的表面双电层。b.偶极子在溶液一侧的定向排列 c.电子导体相一侧的偶极化3.由于外电路的作用形成的双电层(电容)其中第一类的C及第二、三类双电层是本课程的研究重点。二.电化学位 将一试验电荷(i)自无穷远处移入研究相(P),所涉及的全部能量变化的称为试验电荷在研究相的电化学位。记作:试验电荷移动过程中涉及的能量变化可分为三部分(1)试验电荷自无穷远处移至研究相附近(10-410-5cm)克服(研究相所带电荷产生的)外电场所做的功W1。z:实验电荷所带电荷数,e0:电子电量,:研究相外电位(2)实验电荷自研究相附近移入相内克服表
4、面电场所做的功W2。X:研究相表面偶极子分布产生的表面电场。(3)实验电荷进入研究相克服短程力(化学作用)所做的功W3。即实验电荷在P点的化学位。所以有外电位与内表面电位的和又称之为内电位,记作:。由电化学位的表达形式可见,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化学位。若研究的粒子不带电荷,则其电化学位等于其化学位。与化学为一样,电化学位是用以判断粒子在电化学体系中是否建立平衡的重要参量,其单位是能量单位。三.相间电位差 两相至接触相间的存在两种电位差:相间内电位差:=1-2 相间外电位差:=1-2 相间内(外)电位差称之为电化学体系的绝对电极电位。注:两不同相间的内电位差不能直接测量,而外电位差是可直接测量。四.
5、电极电位(相对)1电池的电动势 电池由(I)和(II)两个电子导体相和电解质相S构成。由此可见电池的电动势包括相互接触相的内电位差或外电位差的和。2.电极电位 将参考电极取代电子导体相与研究电极构成电化学电池。若将所有的研究电极系统均与参考电极体系构成电池,测得的其电池电动势,由上式可知,所有电动势组成中的后两项几乎相等。即电池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第一项的大小。这样就有可能解决不同相间绝对电极电位不可直接测量的问题。电极电位(相对):研究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系统(PH2=1atm,H+=1mol/L)构成无液接电池,测得该两电池两端(相同电子导体相)在无电流通过时的内电位差,称之为研究电极的相对电位,即电极电位。电位的符号以研究电极在原电池中极性决定。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标准氢电极使用不方便,常使用第二类金属构成的电极系统称为参考电极。主要有下列几种:a.Hg/HgCl2,KCl 甘汞电极 b.Hg/HgO,KOH 氧化汞电极 c Hg/Hg2SO4,H2SO4 硫酸亚汞电极 d.Ag/AgCl,KCl 银,氯化银电极 作为参考电极的基本条件: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逆性好。标准氢电极示意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