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案-03.ppt
《有机化学教案-0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教案-03.ppt(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汪小兰主编汪小兰主编环境学院环境学院教师:尹教师:尹 桂桂2023/1/81第三章第三章 不饱和烃不饱和烃1 1、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不饱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以熟练掌握不饱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以及立体化学特征,掌握不饱和键的氧及立体化学特征,掌握不饱和键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共轭烯烃的化还原反应,掌握共轭烯烃的1 1,4-4-加成反应,掌握不饱和键的制备方法,加成反应,掌握不饱和键的制备方法,了解利用不饱和键的聚合制造高分子了解利用不饱和键的聚合制造高分子材料。材料。2023/1/832、教学内容烯烃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烯烃的化学反应:(亲电加成反应,区域选择性和立
2、体选择性,氧化还原,聚合反应)烯烃的制备:(消除法、还原法)炔烃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炔烃的化学反应:(酸碱反应、亲电加成反应,区域选择性,氧化还原)炔烃的制备:(消除法、取代法)二烯烃的化学反应:(亲电加成反应,区域选择性,环加成反应)根据分子中所含的双键的数目,烯烃可以分 为单烯烃、二烯烃和多烯烃。不不饱饱和和烃烃是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烃称为炔烃炔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称为烯烃烯烃。第一节第一节 单烯烃单烯烃 单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单烯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烯烃一个碳碳双键的烯烃。单单烯烯烃烃与与碳碳原原子子数数相相同同的的单单环环烷烷烃烃是
3、是同同分分异异构构体体。通通式式为为:CnH2n,碳原子采取sp 一、单烯烃的结构一、单烯烃的结构 乙烯是最简单的单烯烃,分子式为C2H4,构造式为H2C=CH2。构造式:表示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方式 的结构式1.单烯烃的命名单烯烃的命名nCH2=CH2 CH2=CHCH3n 乙烯 丙烯 (1)普通命名法(适用于简单的单烯烃)正丁烯正丁烯 异丁烯异丁烯二、单烯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二、单烯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2).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n i.选主链 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做某烯。n ii.主链编号 从距双键近的一端开始,侧链均视为取代基。在某烯之前标明双键的位次
4、。n iii.其它与烷烃的命名规则相同。3,5-二甲基-2-己烯 3-甲基-2-乙基-1-丁烯 CH2=CH-CH3CH=CH-乙烯基 1-丙烯基(丙烯基)CH2=CHCH2-2-丙烯基(烯丙基)3,3-二甲基-1-戊烯 3-甲基环己烯注:烯基的编号从去掉氢原子的碳原子开始注:烯基的编号从去掉氢原子的碳原子开始 烯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称做烯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称做某烯基某烯基 2 2单烯烃的同分异构单烯烃的同分异构 碳链异构碳链异构: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统称为构造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CH3CH=CHCH3CH2=CHCH2CH3 CH2=CHCH2CH3 由
5、于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产生的异构叫构造异构(1)构造异构)构造异构 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所以当两个双键碳原子各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产生两种不同的空间排布方式。例如例如 2-2-丁烯:丁烯:这两种不同空间排布方式的异构体这两种不同空间排布方式的异构体,称做,称做顺反异构体顺反异构体,也称,也称做做几何异构体几何异构体。(2 2)烯烃的顺反异构(几何异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几何异构)顺式顺式 反式反式沸点3.7沸点0.88 烯烃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烯烃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两个双键碳原子上分别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基团。例如:下列化合物就没有顺反异构体例如:下列化合物就没有顺反异构体而下列化合物有顺反
6、异构体:而下列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3顺反异构体的命名顺反异构体的命名(顺反命名法、顺反命名法、Z、E命名法命名法)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处在双键的同侧,称为顺式;处在双键的异侧,称为反式。顺-2-戊烯 反-2-戊烯 当两个双键碳上,连有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可用当两个双键碳上,连有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时可用顺反顺反命名法命名。命名法命名。(1)顺反命名法顺反命名法(2 2)Z Z、E E命名法命名法当两个双键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基团均不相同时,采用Z,E-命名法。两个较优基团处在双键的同侧,称为两个较优基团处在双键的同侧,称为Z式式;处在双键处在双键的异侧,称为的异侧,称为E式式。Z式式 E
7、式式较优基团较优基团较优基团较优基团较优基团较优基团较优基团较优基团 用Z,E-命名法时,首先根据“次序规则”排序,原子序数大者称为“较优”基团。(1)将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者为“较优”基团;若为同位素,则质量数的高者为“较优”基团。I Br Cl S P F O N C D H 次序规则次序规则:如:如:BrCl CH3 H (2)如果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的原子序数相同,则依次往下比较,直至比较出较优基团为止。CH(CH3)2 CH2CH3较优基团较优基团较优基团较优基团例如例如:Z-4-甲基-3-乙基-2-戊烯例如例如:C(CH3)3 CH(CH3
8、)2 CH2CH2CH3 CH2CH3 CH2CH3 CH3较优基团较优基团较优基团较优基团E-3-乙基乙基-2-己烯己烯 (3)当基团含有重键时,可以把它看作是以单键与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相连。(E)-3-乙基-1,3-戊二烯 (Z)-3-乙基-1,3-戊二烯 Z,E-命名法与顺反命名法所依据的规则不同,彼此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顺-2-戊烯 顺-3-甲基-2-戊烯 (Z)-2-戊烯 (E)-3-甲基-2-戊烯例如例如:三、单烯烃的物理性质(简介)三、单烯烃的物理性质(简介)四、单烯烃的化学性质四、单烯烃的化学性质 单烯烃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21烷基取代的烯烃相对稳定性烷基取代的烯烃相对稳定性
9、对于二烷基取代的烯烃相对稳定性对于二烷基取代的烯烃相对稳定性 烯烃在铂、钯或镍等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可以与氢加成而生成相应的烷烃。1、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1)加氢)加氢 烯烃的催化加氢反应是定量进行的,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氢气体积的方法,来确定烯烃中双键的数目。2023/1/823赤式赤式透透视视式式重叠重叠构象构象Z-Z-式和式和E-E-式烯烃分别与氢气催化加氢的产物结构式烯烃分别与氢气催化加氢的产物结构2023/1/824透透视视式式 苏苏式式交叉构象交叉构象 (2)加卤素)加卤素卤化氢卤化氢硫酸硫酸水水 _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 烯烃容易给出电子,因而易受到带正电荷或带部分正电荷的缺电子
10、试剂(称为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发生加成反应,称为亲电加成反应 与卤素加成与卤素加成 卤素的活性顺序为:氟氯溴碘。实验事实实验事实 a)将干燥的乙烯通入溴的无水四氯化碳溶液中(置于玻璃容器中)时,不易发生反应。b)若置于涂有石蜡的玻璃容器中时,则更难反应。c)当加入一点水时,很容易发生反应。d)乙烯和溴在氯化钠的水溶液中进行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氯-2-溴乙烷和2-溴乙醇。烯烃和卤素加成的反应历程烯烃和卤素加成的反应历程 CCHHHHBrBrCCHHHHBr+溴鎓正离子+Br烯烃和卤素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烯烃和卤素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第一步 第二步 2023/1/828 加成反应实质上是亲电试
11、剂Br+对键的进攻引起的,所以叫做亲电加成反应。由于加成是通过离子进行的,故又称为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与卤化氢加成与卤化氢加成 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也是亲电加成。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也是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反应历程卤化氢反应活性顺序为:HIHBrHCl 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马氏规则):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马氏规则):不对称烯烃加卤化氢时,氢原子总是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碳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在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不对称的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可能得到两种不同的产物。马氏规则的解释马氏规则的解释 在多原子分子中,当两个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时,共用电子对偏向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使之带有部分负电荷,另
12、一原子则带有部分正电荷。在静电引力作用下,这种影响能沿着分子链诱导传递,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向某一方向偏移,这种效应称为诱导效应。a)从诱导效应解释)从诱导效应解释诱导效应诱导效应诱导效应的特点诱导效应的特点 (1)诱导效应是一种静电诱导作用,其影响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或消失。诱导效应在沿链传递时,一般认为每经过一个原子,即降低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经过三个原子以后,影响就极弱了,超过五个原子后便没有了。(2)诱导效应具有迭加性,当几个基团或原子同时对某一键产生诱导效应时,方向相同,效应相加;方向相反,效应相减。n(3)诱导效应沿单键传递时,只涉及电子云密度分布的改变,不改变键的本性。诱导效应的强
13、度诱导效应的强度 由原子或基团的电负性来决定。比氢原子电负性(2.1)大的原子或基团表现出吸电子性,称为吸电子基,具有吸电诱导效应,一般用I表示;比氢原子电负性小的原子或基团表现出供电性,称为供电子基,具有供电诱导效应,一般用+I表示。吸电诱导效应(I):-NO2-COOH -F -Cl -Br -I -OH RCC-C6H5-RCH=CR-供电诱导效应(+I):(CH3)3C-(CH3)2CH-CH3CH2-CH3-丙烯加丙烯加HBr 甲基是供电子基,使烯烃的电子偏向1号碳原子(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使其带部分负电荷(-),故易与氢离子结合;2号碳原子(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14、+),易与试剂的负性部分结合,生成稳定的产物,符合马氏规则。诱导效应对马氏规则的解释:诱导效应对马氏规则的解释:稳定不稳定 b)从正碳离子的稳定性解释 正碳离子稳定性顺序:321CH3+丙烯加HBr 正碳离子越稳定越容易生成,所以此种加成方式为主要方式。带正电荷的碳上连烷基越多,正电荷被分散程度越高,越稳定。伯正碳离子伯正碳离子仲正碳离子仲正碳离子过氧化物效应(反马氏规则):过氧化物效应(反马氏规则):该反应为自由基加成历程。此反应反马氏规则,称为此反应反马氏规则,称为过氧化效应。过氧化效应。只有只有HBr才有过氧化效应才有过氧化效应。与硫酸加成与硫酸加成 烯烃能和浓硫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硫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教案 0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