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表象精选文档.ppt
《第七章表象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表象精选文档.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表象第七章表象本讲稿第一页,共六十七页第一节第一节 表象表象 知觉知觉 表征表征 n n表象与知觉n n表征本讲稿第二页,共六十七页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一、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n n认知心理学中尽管对表象的理解有不少差别,但存在认知心理学中尽管对表象的理解有不少差别,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点:表象和知觉是连在一起的,将表象看着一个共同点:表象和知觉是连在一起的,将表象看作是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如作是类似知觉的信息表征。如NeisserNeisser(19721972)认为,表)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只不过这时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只不过这时没有引
2、起知觉的刺激输入而已,后来又把表象看作对知觉没有引起知觉的刺激输入而已,后来又把表象看作对知觉的期待。的期待。KosslynKosslyn(19801980,19811981)把视觉表象看成类似)把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这些观点强调的是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这些观点强调的是表象与知觉的机能等价。本讲稿第三页,共六十七页n n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与知觉的信息表征是相似的,二者在机能上是等价的。n n证明表象与知觉机能等价的方法是将在知觉条件下完成的一种作业与在表象条件下完成的同一作业进行比较,考察二者的共同或相
3、似情况,即可进行判定。本讲稿第四页,共六十七页1、定位实验、定位实验n nPodgornyPodgorny和和Shepard(1978)Shepard(1978)进行,实验设计了三组进行,实验设计了三组被试:被试:知觉知觉-记忆组,记忆组,带栅格的表象组,带栅格的表象组,不带栅格的表象组。不带栅格的表象组。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字符定位作业中,三个小组被试的反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字符定位作业中,三个小组被试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应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知觉条件和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的情况是一样说明在知觉条件和表象条件下,完成同一作业的情况是一样的或相似的。的或相似的。本讲稿第五页,共
4、六十七页本讲稿第六页,共六十七页本讲稿第七页,共六十七页n n反应时模式n n(1)测试点落在字母之内的反应时小于落在字母之外的n n(2)落在字母之内的测试点的反应时,横竖交叉处更小。n n(3)落在字母之外的测试点的反应时,测试点愈远离字母则愈小。本讲稿第八页,共六十七页2、锐敏度实验、锐敏度实验n n2 2、锐敏度实验、锐敏度实验(1 1)边缘视觉锐敏度实验)边缘视觉锐敏度实验 注视点、刺激野注视点、刺激野(2 2)表象锐敏度实验)表象锐敏度实验知觉和表象条件下的视觉锐敏度知觉和表象条件下的视觉锐敏度 没有差别。没有差别。本讲稿第九页,共六十七页本讲稿第十页,共六十七页本讲稿第十一页,共
5、六十七页3、McCollough效应效应n n让被试分别通过红色和绿色滤光镜去观察一张由黑让被试分别通过红色和绿色滤光镜去观察一张由黑白垂直条纹和黑白水平条纹组成的刺激图形。如此轮换白垂直条纹和黑白水平条纹组成的刺激图形。如此轮换几分钟,使被试对图形产生适应。此为诱导实验。几分钟,使被试对图形产生适应。此为诱导实验。第二阶段,要求被试去掉滤光镜去观察一张一第二阶段,要求被试去掉滤光镜去观察一张一半为黑白垂直条纹另一半为黑白水平条纹的复合刺激图半为黑白垂直条纹另一半为黑白水平条纹的复合刺激图形。结果被报告,垂直条纹为绿色,水平条件为红色。形。结果被报告,垂直条纹为绿色,水平条件为红色。被试被试-
6、红色滤光镜红色滤光镜-垂直条纹垂直条纹-绿色垂直绿色垂直被试被试-绿色滤光镜绿色滤光镜-水平条纹水平条纹-红色水平红色水平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n n知觉与表象机能比较实验 Finke(1980)实验设计与结果:如果在诱导实验中只让被看两种颜色而要求他们想象横竖线,那么测试通常可以产生McCollough效应。而在诱导实验中如果让被试看横竖线条而要求它们想象红色与黄色,则测试不会产生麦氏效应。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六十七页n n这表明,表象在模式信息的加工水平上是与知觉机能等价的,而颜色加工水平则没有;颜色信息是在较低水平上加工的,模式信息是在较高水平加工的。本讲稿第
7、十五页,共六十七页4、选择性干扰实验、选择性干扰实验n n推断:同时进行同一感觉道的知觉与表象两种活动,就会推断:同时进行同一感觉道的知觉与表象两种活动,就会发生表象与知觉的相互混淆和相互干扰。发生表象与知觉的相互混淆和相互干扰。n n心理学家心理学家Perky(1910)Perky(1910)就发现在同一感觉通道内存在就发现在同一感觉通道内存在知觉表象与想象表象存在干扰现象。知觉表象与想象表象存在干扰现象。实验要求被试注视屏幕,并想象在屏幕上有一个西实验要求被试注视屏幕,并想象在屏幕上有一个西红柿,与此同时,主试在屏幕上投射出一个较模糊红柿,与此同时,主试在屏幕上投射出一个较模糊的西红柿的图
8、像,结果被试认为屏幕上西红柿图像的西红柿的图像,结果被试认为屏幕上西红柿图像是自己想象的结果。是自己想象的结果。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六十七页不同信息通道干扰不同信息通道干扰n nSegalSegal和和FusellaFusella(19701970)设计了一个实验,将被试分)设计了一个实验,将被试分为两个小组:听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听到电话为两个小组:听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听到电话铃声),视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看到一颗树)。铃声),视觉表象组(要求被试想象自己看到一颗树)。在被试学会操作之后开始对两组被试进行听觉信号和视在被试学会操作之后开始对两组被试进行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感觉
9、性的测试。结果如右图所示。听觉表象组的觉信号感觉性的测试。结果如右图所示。听觉表象组的视觉信号感觉性高于听觉信号感觉性,而视觉表象组听视觉信号感觉性高于听觉信号感觉性,而视觉表象组听觉信号感受性高于视觉信号感受性。觉信号感受性高于视觉信号感受性。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六十七页n n表象对知觉的选择性干扰实验结果实验表明,在同一感觉通道中存在表象与知觉竞争同一心理过程或心理资源,说明二者的机能是等价的。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六十七页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六十七页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两种编码说关于表象的论证n n两种编码说认为人的记忆中存在情景(表象)记忆和两种编码说认为人的记忆中存在情景(表象)记忆和语
10、义记忆两种信息表征类型。为此,语义记忆两种信息表征类型。为此,PaivioPaivio(19751975)设)设计一个实验考察表象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实验所用的计一个实验考察表象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实验所用的材料分为言语和图象两种,分为一致型和冲突型两种。材料分为言语和图象两种,分为一致型和冲突型两种。上面的图文一致,下面的不一致。上面的图文一致,下面的不一致。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六十七页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七页n n被试对图画作出判断不仅不比字词慢,反而更快被试对图画作出判断不仅不比字词慢,反而更快 对不一致的图对的反应时大于对一致的图对,但对字词的反应却没对不一致的图对的反应时大于对一致
11、的图对,但对字词的反应却没有这种差别。有这种差别。n n这些结果说明,在长时记忆中确实有视觉编码,或者说既有表象这些结果说明,在长时记忆中确实有视觉编码,或者说既有表象又有语言两种形式的信息编码。客体的大小主要是以表象来表征又有语言两种形式的信息编码。客体的大小主要是以表象来表征的,语言信息需要转换为表象再行判定,因而需时也较多。的,语言信息需要转换为表象再行判定,因而需时也较多。n n表象加工是独立存在的,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客体大小进行表象加工是独立存在的,在某些条件下(如对客体大小进行加工)甚至语言信息还需转化为表象再进行判定。视觉表象加工)甚至语言信息还需转化为表象再进行判定。视觉表象之
12、间有空间特性。之间有空间特性。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旋转心理旋转n n一、心理旋转概述一、心理旋转概述 心理旋转的研究于心理旋转的研究于7070年代初由年代初由ShepardShepard及其同事(及其同事(19711971)共同进行。)共同进行。实验所用材料,分为三种情况,实验所用材料,分为三种情况,A A为平面对,正确反应为为平面对,正确反应为“相同相同”B B为立体对,正确反应为为立体对,正确反应为“相同相同”C C为镜象对。正确反应为为镜象对。正确反应为“不同不同”n n实验验要求当被试判断所看到的一对图体经过旋转以实验验要求当被试判断所看到的一对图体经过旋转以
13、后能否重合,记录被试的正确反应时。后能否重合,记录被试的正确反应时。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七页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七页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七页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七页n n无论是平面对还是立体对,被试的反应时及其发展趋势相同。n n两对图形的方位差越大,信息加工的时间越长,呈线性关系。n n方位差每增加53度,反应时就增加1秒。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七页两种可能性两种可能性n n否:依据图形的表面特征n n否:对两个图形分别编码,进行比较,匹配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七页n n结论:被试对两个图形做比较时,是在头脑中将一个图结论:被试对两个图形做比较时,是在头脑中将一个图形转到
14、另一个图形的方位上来,然后依据匹配的情况再形转到另一个图形的方位上来,然后依据匹配的情况再作出判定。想象的转动或心理旋转是这类比较的基础。作出判定。想象的转动或心理旋转是这类比较的基础。n n由此可见,心理旋转这种心理过程是存在的,旋转的速由此可见,心理旋转这种心理过程是存在的,旋转的速度为每秒度为每秒5353度。度。n n被试的内省报告中证实了这一点。被试的内省报告中证实了这一点。n n平面对和立体对的比较模式是相同的,说明在三维空平面对和立体对的比较模式是相同的,说明在三维空间中和二维平面上的旋转都是同样易于想象的。间中和二维平面上的旋转都是同样易于想象的。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七页四、
15、心理旋转的理论概括四、心理旋转的理论概括 n n在其它通道上也存在。在其它通道上也存在。MarmorMarmor等等(1976)(1976)、CarpenterCarpenter等(等(19781978)盲人,触觉,盲人,触觉,反应时间虽刺激偏离正位的度数而增加,反应时间虽刺激偏离正位的度数而增加,说明触觉表象也可以旋转说明触觉表象也可以旋转n nShepardShepard把把心心理理旋旋转转看看成成是是一一种种类类比比过过程程(Analog Analog ProcessProcess),即即心心理理旋旋转转也也要要经经过过一一些些中中间间环环节节,与与客客体体的物理旋转是类似的。的物理旋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表象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