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pdf
《【精品】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 2 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目标任务一览情境导入任务导航“东海龙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十分重大,夏半年尤为突出,可以说它是掌管我国东部降水的真正的“海上龙王”。这个“龙王”通过吹送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季风区带来降水,它的位置、强度和活动,影响着我国东部的旱涝状况。夏季,影响我国降水的“海上龙王”副高是如何形成的?2017 课标2003 课标教学内容建议 1.5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结合海陆热力性质
2、的差异和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结合等压线分布图,说出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的分布;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不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6P38“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完成下列问题。1.形成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2.分布季节被切断的气压带气压中心亚欧大陆海洋夏季副热带高气低压中心高压中心2压带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高压中心低压中心3.典例(1)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源地之一。(2)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暖空气源地之一。合作探究 第步:案例探究1.完成下列四幅图。(填出月份、气压中心,画出风向)7 月北半球
3、气压中心1 月北半球气压中心提示3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特点寒冷、干燥炎热、多雨凉爽、干燥炎热、湿润分布区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第步:名师精讲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1)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聚集,使气压升高,形成高压,而海洋上则形成低压。如下图:(2)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
4、上升,近地面空气减少,使气压降低,形成低压,而海洋上则形成高压。如下图: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分布由于地表并非均匀,北半球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的影响下,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具体如下图所示:47 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1 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拓展提升】我国东部雨带移动与季风的关系及其影响(1)我国东部雨带移动规律:主要与季风进退的迟早有关。每年 5 月,暖湿的夏季风到达南部沿海,在南岭一带形成雨区。6月,夏季风向北推进到长江流域,在准静止锋的影响下,雨带在江淮之间徘徊,形成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这时华北等地区常出现干旱。7、8 月,夏季风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
5、在那里形成雨区,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出现伏旱。9 月,冬季风向南推进,夏季风南撤到长江以南。510 月,随着冬季风势力的增强南进,夏季风退出我国大陆。(2)我国东部降水分布特点:南部沿海、珠江流域地区,每年5 10 月降水量多,雨期较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9 月降水量较多。东北、华北地区降水量集中在7、8 两月,雨期较短。(3)夏季风与旱涝灾害:由于各年夏季风势力强弱不同,致使我国南北旱涝灾害频繁。在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北方,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往往出现北涝南旱。在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长期滞留南方,北方降水少,南方降水多,常常造成南涝北旱。第步:实战演练1.(2018赣州高一检测
6、)读世界某区域1 月和 7 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1)(2)题。(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B.C.D.(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图中的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副热带高气压带。答案(1)C(2)D 2.(2018嘉兴
7、高一检测)读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图,回答(1)(2)题。(1)起到水汽输送作用的是()6A.B.C.D.(2)该季风环流形成原因主要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位置差异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纬度位置差异解析第(1)题,图中从海洋指向陆地,可以把湿润的水汽带到陆地,从而起到水汽输送的作用。第(2)题,海洋、陆地热力性质不同,升温、降温的幅度不同,所以就会产生气压的差异,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所以该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1)D(2)A 提升素养 素养:地理实践力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能说出诗词中“春风”是怎样
8、形成的吗?提示:诗词中的“春风”是指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必背清单1.说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2.说出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和过程。3.说出冬夏季风的风向、特点及对气候的影响。(2018大连高一检测)读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完成12 题。1.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7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2.此时,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温和多雨C.低温少雨D.寒冷干燥解析第 1 题,亚欧大陆是高压,切断的是低压,即副极地低气压带。第2 题,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气温低,且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9、即寒冷干燥。答案1.B 2.D(2018南通高一检测)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图。读图,完成35 题。3.图示季节最有可能为北半球()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甲风形成原因主要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受信风带的控制D.副热带高压的影响5.受乙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A.不会形成洪涝灾害B.普遍寒冷干燥C.普遍高温多雨D.多大风天气解析第 3 题,季风环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是北半球的夏季。第 4 题,甲为南亚的西南季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成。第5 题,乙是东南季风,由于空气来自低纬度的海洋,因此形成的天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2019 高中地理 第二 地球 大气 2.3 常见 天气 系统 课学案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