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 . F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A高失业3滞胀C通货膨胀。价格稳定3 .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A国民生产总值3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潜在国内生产总值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B国民债务。失业人数B在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在某个时期内测量的()3投资D国民债务利息8马歇尔4 ,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
2、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5 .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OPC名义GQP乘以价格水平6 .以下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A国内生产总值C现有住房数量7 .存量是()A在某个时点上测量的。流量的固体等价物8 .以下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A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债务9 .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亚当斯密(-)选择题l.D ; 2.B;3.B ; 4.A; 5.D; 6.D; 7.A; 8.B; 9.4; 10.B(二)填空题1.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2,减去3.生产法收入法 支出法;4.GDP平
3、减指数;5.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三)判断题1 .F 2.T3.F4.F5.F6 .T7.F8.F9.T10.F(四)名词解释(略)(五)计算题L提示:(1) A: 5000-3000=2000 (万美元)500-200=300 (万美元)B: 6000-2000=4000 (万美元)合计价值增加2000+300+4000 = 6300 (万美元)(2) GDP=2800+500+3000=6300 (万美元)2 .提示:(1)按收入法计算尸: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 100+10+30+20+10=170 (亿元)(2)按支出法计算GDP:GZ)P=消费+投资+政府
4、支出+ (出口-进口)=90+60+30+ (60-70) =170 (亿元)3 .提示:(1)资本消耗补偿(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500 (亿元)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4800-500=4300 (亿元)(2) NX=GDP-C-/-G=4800-3000-800-960=40 (亿元)(3) 3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 入,那么有 3s=T-G,所以 T=3S+G=30+960=990 (亿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此题条件中 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
5、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 可支配收入,即4300-990=3310 (亿元)(5)个人储蓄二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 (亿元)4.提示:(1)用s代表储蓄,用丫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那么:外部均衡,如图9 3所示。如果/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即内部均衡点处于8P曲线的上 方,宏观经济中就出现了国际收支盈余,如图94所示。如果/S曲线和曲线的交点即 内部均衡点处于曲线的下方,宏观经济中就出现了国际收支的赤字,如图95所示。图9 3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图9-4 国际收支顺差图9 -5国际收支逆差(3)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政府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经济稳定化政策:情形1:国内 经
6、济和国际收支都不均衡。情形2:国内经济虽然均衡了,但国际收支却是失衡状态,这种 情况又根据国内均衡是充分就业状态和非充分就业状态而分为两类。情形3:国内均衡和国 外均衡都实现了,但国内均衡不是理想的均衡,通常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3 .答:(1)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分为顺差和逆差两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有义务通 过货币供给的扩张和收缩来维持既定的汇率水平,从而使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2)固定汇率制度下逆差的调整在图96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利率。假定经济处于自点,由于它位于国 际收支平衡曲线5P的下方,因此现在存在着国际收支赤字,本国货币面临贬值的压力。这 时,为了维持既定的汇率
7、水平,中央银行必须出售国外货币,收回本国货币,从而使本国货 币供给减少。在图中,这表现为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到LMo移动到 LM为止。结果,国际收支赤字消除,经济同时实现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图9-6 固定汇率制度下逆差的调整(3)固定汇率制度下顺差的调整假定经济处于图97中的i点,由于它位于国际收支平衡曲线的上方,因此现在 存在着国际收支盈余,本国货币面临升值的压力。这时,为了维持既定的汇率水平,中央银 行必须购买国外货币,提供本国货币,从而使本国货币供给增加。在图中,这表现为曲 线向右下方移动,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到必)移动到为止。结果,国际收支盈余消除, 经济同时实现了内部
8、均衡和外部均衡。图9-7 固定汇率制度下顺差的调整4 .答: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把/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中的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 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由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和 马修斯弗莱明(Marcus Fleming)各自所作的工作结合而成。蒙代尔在其1968年的国际 经济学一书中将传统的/SLM模型推广到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弗莱明那么在其1962年为 世界银行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作用。(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资本完全流动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极小的利率差异也会引起巨大的资
9、本流动。在固定汇率情况下,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所演绎的一个结论是,一国无法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图9-8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资本完全流动图9 8中,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8P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这意味着,只有在利率水平 等于国外利率,即卬时,该国才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在任何其他利率水平上,资本流 动都很剧烈,以至该国的国际收支无法实现均衡,这又迫使该国中央银行不得不进行干预以 保持原有的汇率水平。这种干预在理论上使LM曲线发生移动。考察9 8从E点开始的货币扩张,这使得曲线向右移动到这时内部均衡点 移到Ei点,但在用点,发生大规模的国际收支赤字,因而存在使汇率贬值的压力。为了稳 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干预
10、,出售外国货币,同时接收本国货币。因此本国货币供给减少, 结果使LW曲线向左方移动。这一过程会持续到最初在E点的均衡得到恢复。同样可以说明, 中央银行任何紧缩货币的企图都将导致大规模的国际收支盈余,这倾向于引起货币升值,并 迫使中央银行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的干预会引起本国货币量增加,结果是最 初的货币紧缩被抵消了。(2)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在完全浮动汇率情况下,一国的货币当局不干预外汇市场,汇率调整以使外汇市场出清, 从而保持外汇的供求平衡。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出 口需求变化的效应。这可用图99来加以说明。图9-9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资本完全流动考
11、虑出口需求增加的情形,在图99中点初始的汇率和利率水平上,出口需增加使 /S曲线向右移动到/S。这时内部均衡点为Ei点。但在昂点,本国的利率超过了国外水平。 作为对较高利率的反响,资本将开始流入本国,产生国际收支盈余并由此引起本国货币升值。 升值意味着本国的竞争力下降,即进口品的价格水平下降,且本国商品变得相比照拟昂贵, 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减少,净出口下降。所有这一切说明,升值意味着/S曲线从6向左方回 移。只要本国的利率水平高于汇率就将保持升值,这意味着汇率升值必须持续到/S曲 线一直移动到最初的均衡位置为止。这种调整由沿着曲线的箭头来表示。因此,在资本 完全流动和浮动汇率条件下,出口增加对均
12、衡没有产生影响。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出口 需求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进而使货币升值,因此最后完全抵消了出口的增加。一旦经济恢复 到点E,净出口就回到最初的水平。5 .答:(1)价格机制的作用会导致均衡的实现。在图910中,横轴代表产出,纵轴代表利 率。国外的利率水平是Rf,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是一条位于Rf 上的平行于横轴的线。处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上的LAS是长期总供给曲线,它和国际收支 平衡曲线把利率和产出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区域A所反映的情形是货币升值和通货紧缩 的并存,区域8所反映的情形是货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并存,区域C所反映的情形是货币 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并存,区域。
13、所反映的情形是货币贬值和通货紧缩的并存。在浮动汇率 制度下,内部均衡必然处于国际收支平衡曲线上。图910价格调整与长期均衡(2)假定经济在开始时处于巴点,这时实际产出小于充分就业水平,经济中存在着失 业。即使中央银行不增加货币供给,通货紧缩引起的价格水平下降也会使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从而引起LM向右移动,于是发生本国货币的贬值,净出口增加,这使囚也向右移动。价 格变动引起的这种自发调整一直持续到经济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上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 外部均衡,即到达图910中的及。但是这是一种长期变化过程。(3)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存在完全的资本流动时,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增加产出。 但是,当考虑到价格水
14、平的变化时,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可能发生变动。假定经济已经在E2 点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这时,如果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L/曲线和/S曲线都会向右移 动,使经济到达良点,引起产出明显增加。但是这只是货币扩张的短期效应。在长期中, 通货膨胀引起的价格上升会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从而引起LA/3向左移动。于是发生本国 货币的升值,净出口的减少,这使/S3也向左移动。价格变化引起的这种调整会一直持续到 经济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上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即到达图910中的瓦。由 此可见,如果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扩张的长期效果使产出水 平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而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等
15、比例上升,使实际货币供给不变。汇率先 贬值或升值,最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第十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对居民户的转移支付()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2 .下述哪一项不是经济的在内稳定器()A累进税率制B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的政府开支C社会保障支出。农业支持方案3 .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消费支出 。出口4 .法定准备率是25%, 10000元的活期存款最高能够使货币供给量增加(A50000 元 B40000 元 C7
16、5000 元 0250005 .财政部向()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A居民 3企业。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6 .1998年我国货币信贷制度完成重大改革,将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20%调整至15%o 这属于()A扩张性的财政政策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7 .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藏;C发行货币;。为政府赚钱。8 .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o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8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B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9 .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oA法定准备率3现
17、金存款比率。超额准备率。以上都是10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目的是: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提高利率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二、多项选择题1 .中央银行常用的政策工具是:()A法定准备率B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道义劝告2 .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以下哪种政策组合可用?()A降低税率,提高贴现率,并限制进口B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鼓励出口。削减政府支出,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鼓励进口。提高税率,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限制出口。3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是()A降低法
18、定准备率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A减少政府支出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A减少政府支出。减税.属于内在稳定器的工程是(A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5 .在“凯恩斯区域”内(A货币政策有效C货币政策无效B增加政府支出D降低贴现率)8税收。政府公共工程支出)8财政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B增加政府支出D降低贴现率)8税收。政府公共工程支出)8财政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A经济增长。物价稳定B充分就业。生活质量提高6 .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B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o8为成员银行保存储藏D为政府赚钱()o
19、8变动再贴现率D以上都不是。内在稳定器 法定准备率常用的有 政策和7 .如果某人尚未找到工作,他可能属于()oA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8 .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包括(A制定货币政策。发行货币9 .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A变动法定准备率C公开市场业务三 名词解释财政政策 基础货币 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相机抉择四、填空题1 .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政策。2 .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 比,与最初存款成比。3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 o4 .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紧缩性财 政政策包括 O5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与 o6 .由于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率越大,乘
20、数就,因而 派生的货币供给量。五、计算题1.假设法定准备金率是0.16,没有超额准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2)假设中央银行把准备率下调至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 亿美元)。2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 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3.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 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4假定现金存款比率 hCZD=0.2,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0.1,试问货币创造 乘数
21、为多少?假设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六、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标为“广,错误的标为“尸)1 .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2假如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的数量,均衡国民收入没发生变化。()3 .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般来说小于投资。()4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5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包括存款。()6 .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7 .根据“自动稳定器”的原理,边际税率越高,国民收入就越稳定。()8 .充分就业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实行充分
22、就业就是要到达百分之百就 业。()9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扩张的货币政策使股票和长期债券价格上升,人 们会消费更多,使总需求增加。()10 .如果持久的减税没有伴随政府支出而减少,那么通货膨胀率会上升。()七、简答题1 .哪些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它们为何能缓和经济波动?2 .解释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机制。3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4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5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6 .央行是怎样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货币供给的?7 .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包括哪些?八.论述题1 .论述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使用及其必要性。2 .试述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和货币
23、政策,这些理论对制订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 无借鉴意义?3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什么异同?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l.Z);2.B; 3.C; 4.8; 5.C; 6.D; 7.Z); 8.D; 9.D; 10.C;二、多项选择1 .ABC; 2.CD ; 3ACD ; 4.BC; 5.BCD ; 6AB; 1ABC; SABCD ;9.ABC;10,ABC三、名词解释略四、填空题1 ,需求管理供给管理;2 .反正;3.物价指数;4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5.政府支出 税收;6.越小,越少五、计算题1. (1) 1)=4000.16=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南 财经政法大学 宏观经济学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