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ppt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必修1 1 经济生活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第 七 课个 人 收 入 的 分 配 备考方向要明了备考方向要明了考纲下载考纲下载考情回顾考情回顾1分配制度分配制度(1)生生产产决定分配决定分配(2)按按劳劳分配及其作用分配及其作用(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存2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1)收入分配方式收入分配方式对对效效率、公平的影响率、公平的影响(2)提高效率,促提高效率,促进进公平公平近三年高考本近三年高考本课课考考查查的重点是我国的重点是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效率、促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效率、促进进公平。考公平。考查查的的试题试题形式既有形式
2、既有选择选择题题,也有主,也有主观试题观试题。如。如2012年新年新课课标标全国卷第全国卷第16题题、江、江苏苏卷第卷第10题题以以选择题选择题的形式考的形式考查查了促了促进进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的措施。的措施。2012年新年新课标课标全国卷第全国卷第38题题第第(1)问问考考查查了促了促进进我国国民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考向预测考向预测(1)联联系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系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较较大的大的实际实际,结结合党的十八大合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精神,深入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顺分配关系、分配关系、实实现现分配公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配公平的必要性和重要
3、性(2)正确正确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分析解决分配不公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分析解决分配不公问题问题的措施的措施主干构建主干构建精要概览精要概览主干构建主干构建精要概览精要概览分配制度分配制度识记层级识记层级 1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 (1)(1)分配制度:分配制度:、。(2)(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决定分配方式。在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
4、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 2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1)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 分配的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 地位。地位。(2)(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基本内容和要求:在 经济中,在对经济中,在对_ 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为尺度分配 ,多劳多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少劳少得。个人消费品个人消费品
5、主体主体公有制公有制社会总社会总产品产品个人消费品个人消费品 (3)(3)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 决定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的。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则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 和特点。和特点。(4)(4)作用:有利于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 的发展,体现了劳动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者共同劳动、的社会地位。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经济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生产力性质性质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平等分配平等分配
6、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正确理解按劳分配正确理解按劳分配(1)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应弄清以下几点:性质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应弄清以下几点:性质社会主义公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范围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对象经济中;对象个人消费品;尺度个人消费品;尺度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结果劳动为尺度;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多劳多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体现了效率原则;按劳分配消灭剥削,体现了劳得,少劳少得,体现了效率原则;按劳分配消灭剥削,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
7、地位,体现了公平原则。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公平原则。(2)按劳分配存在范围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按劳分配存在范围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与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与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都属于按劳分配。但公有制经济内不仅有按劳分配,还有其他分都属于按劳分配。但公有制经济内不仅有按劳分配,还有其他分配方式。工资收入、劳动收入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收入,如个体配方式。工资收入、劳动
8、收入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收入,如个体劳动者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劳动者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收入。者的工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收入。对对 点点 精精 练练A 3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 ,独立从事,独立从事 活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动,其劳动成果扣除 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他们的 。(2)(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内涵: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
9、素的所有权参内涵: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管与收益分配。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管理、信息等。理、信息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生产经营生产经营成本成本个人收入个人收入考点突破考点突破深度剖析深度剖析 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在的 、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 的的尊重,对劳动、尊重,对劳动、人才、人才、的尊重。有利于让一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切 、知识、知识、管理和、管理和 的活力竞相迸发,让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一切创造 的源泉充分涌
10、流,以造福于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合理性合理性合法性合法性公民权利公民权利知识知识创造创造劳动劳动技术技术资本资本社会财富社会财富C 对点精练对点精练 理解层级理解层级 1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 (1)(1)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由生产力客观状况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由生产力客观状况决定的,我国目前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决定的,我国目前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个人 收入 分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