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湖南专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件: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2届高考政治(湖南专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件: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政治(湖南专版·必修1)一轮复习课件:1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t(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框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比较消费心理比较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 利 弊 态度 从众心理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比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是否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求异心理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有时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代价大,社会的认可度低。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 利 弊 态度 攀比心理炫耀性、盲目性。有弊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不健康的攀比心理是不可取的。求实心理符合实际,讲究实惠。理
2、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值得提倡,值得发扬。例1 一位著名作家曾说,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这句话似乎有些道理。一说流行“松糕厚底鞋”,人们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一说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这说明 A盲从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B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居民的消费 C“物美价廉”消费理念已经过时 D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分分析析】追求共性,是一种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的消费,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因此,正确选项是A。答案答案 A例2 近年来,世界的手机生产厂家都盯着中国,并不遗余力地宣传新机型
3、,致使许多年轻人的更换速度超过一年一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上述材料表明,快买快抛型消费行为是由 A求异心理引发的 B从众心理引发的 C攀比心理引发的 D盲目追求时尚的心理引发的【分分析析】注意准确分析材料,快买快抛型消费行为是与新机型相结合的,追求“新”,即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正确选项是A。答案答案 A 2正确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即要求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正确理解这一原则,就是既不滞后,又不超前;既不人为抑制消费,又不盲目攀比,做理性的消费者。(2)量入为出,使消费与国
4、情与家庭收入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不能把量入为出理解为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量入为出是一种计划消费行为,包括在基本生活资料得以满足的情况下,通过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3)适度消费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勤俭节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钱省着花,而是指与自己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合理消费。(4)反对超前消费和适度消费原则是一致的。但是,判断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有人现有收入虽高一些,但收入能力低,在消费上回旋余地不大。有人现有收入虽然低一点,但收入能力高,在消费上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如果对自己收入能力的判断符合实际,能够按时还清贷款和分期付款,采用贷款消费形式就是一种合理消费而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高考 政治 湖南 专版 必修 一轮 复习 课件 132 树立 正确 消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