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金融中介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金融中介理论.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金融理论金融媒介理论 金融中介结构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当中扮演着广泛而重要的角色。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发达,其金融活动的范围越广,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越强,相应地,该国的金融相关比率就越高。一、金融中介的内涵及金融中介理论的起源Freixas Rochet(1997)认为:金融中介是从事金融合同和证券买卖活动的专业经济部门。John Chant(1990)认为金融中介的本质就是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在最终借款人和最终贷款人之间插入一个第三方。米什金(1998)认为金融中介机构是在间接融资过程中为借款人和贷款人提供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它们向最终贷款人发行间接证券(或次级证券),然后购买最
2、终借款发行的原始证券。GurleyShaw(1956,1960)、Benston George(1976)、Fama(1980)指出金融中介(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是对金融契约和证券进行转化的机构。金融中介是从消费者(储蓄人)手中获得资金并将它借给需要资金进行投资的企业。从根本上来说,金融中介是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说,在储蓄者和借款人之间插入的任何第三方都是金融中介,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投资基金、评级机构等。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关心的金融中介问题是金融中介机构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费雪(Fisher,1930)。这些研究没有
3、重点探讨金融中介为什么要存在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格利和肖认为,金融中介的本质是提供资产转型服务,提供“间接证券”去替换“本源证券”。本源证券就是融资者出具的借款证券,间接证券是金融中介提供的证券,商业银行提供的间接证券具有货币性,这是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所在。这可以看作是现代金融中介存在性理论的开端。金融中介存在性理论的进一步明确和大发展是在引入了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之后。随着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兴起,在探讨企业为什么要存在的问题时,金融中介机构为什么要存在的问题也被提出来了。二、金融中介理论演变阶段的划分John Chant(1990)将金融中介理论分为新论与旧论“新论”主要
4、是对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平行发展做出的回应。随着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以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旧论”将金融中介提供的服务等同于资产的转形,金融中介向客户发行债权,而这些债权与其自身持有的资产具有不同的特点。把金融中介视为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只能根据他们在市场上所面对的风险与收益情况完成组合的选择,实际上旧理论还是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中介理论,可以归为金融发展理论;而新理论则着眼于探究金融中介为什么存在的原因,其显著标志就在于引入了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一)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包括相互对立的两种理论即信用媒介论和信用
5、创造论。早期对金融中介进行研究的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人的信用媒介论。信用媒介论基本观点是:1、货币只是简单的交换媒介和一种便利交换的工具,这是信用媒介论的全部理论基础;2、信用仅仅是转移和再分配现有资本的一种工具,并不能创造出新的资本;3、银行的作用在于媒介信用,而不是创造信用;4、银行必须在首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实施放款;5、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发挥着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信用媒介论的出现是由当时客观经济基础决定的,有它合理的成份。但是它排除了银行超过其吸收的存款数量而进行贷款的可能,这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就不十分正确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银行在
6、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由普通的中介者变成万能的垄断者。面对这一现实,简单朴素的信用媒介论无法解释。于是信用创造论便应运而生。信用创造说的先驱者是18世纪的约翰劳,主要代表人物是19世纪末的麦克鲁德和20世纪初的熊彼特和哈恩等人。信用创造论的基本观点是: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超过它吸收的存款额进行放款,而且能够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因此,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且资产业务决定负债业务。信用创造论从技术上描述了银行信用对货币流通的经济过程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方式和货币倍数扩张的原理,这对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和对货币量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后来的经济学家
7、深入研究货币信用起了很好的启发作用。但是,信用创造论的“信用即财富、货币即资本”,“银行无限创造信用”的观点则倍受争议。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实际上只是说明了银行的部分职能,但是没有论及银行存在的原因。(二)20世纪初叶至60年代的金融中介理论Fisher(1930)发现,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跨时消费效用函数,在缺乏外部交易的情况下,每个家庭的消费效用函数将在两个时期间效用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同两个时期间家庭内部“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的那一点达到最佳。后来,人们对此做了引申并概括为Fisher分离定理。如果进一步引入消费者信贷,则会使家庭消费储蓄的个量和总量轨迹发生改变,且这种改变具有帕累托最优改进的性质
8、(Tobin,1987)。这个所谓的“内部信贷市场”观点实际上凸现了金融中介的功能,即消费者信贷市场的存在会改变家庭的总效用和福利水平。Fisher的贡献开启了金融中介重要性的理论闸门,对后来经济学家产生了影响。长期以来认为金融中介对经济不产生影响的观点一直存在,包括Arrow(1953,1970),Debreu(1959)、FriedmanSchwartz(1963)。这些金融中介无关紧要的论断明显的与现实不符。历史上,银行和保险公司在金融市场上已经扮演了中心角色,即使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中介的发展也会导致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Mckinnon,1973)。以后的研究者正是在对上述模型的前提
9、进行修正的情况下,认为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参与成本和风险管理等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金融中介理论新金融中介理论利用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主线,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它们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克服不对称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以比市场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务。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金融中介论的主要内容(一)风险保障说(一)风险保障说Bryant(1980)和和Diamond&Dybvig(1983)研究研究了在个人面临消费不确定性时银行类中介了在个人面临消费不确定性时银行类中介的作用。在他们的研究中,银行负债是作的
10、作用。在他们的研究中,银行负债是作为平滑消费波动的机制而出现的,而不是为平滑消费波动的机制而出现的,而不是执行交易媒介的功能。银行为家庭提供防执行交易媒介的功能。银行为家庭提供防范影响消费需求(路径)的意外流动性冲范影响消费需求(路径)的意外流动性冲击的保险手段。击的保险手段。(二)交易成本说(二)交易成本说交易成本曾经是解释金融中介存在的一个交易成本曾经是解释金融中介存在的一个主要因素,正如主要因素,正如Benston George(1976))所所述:述:“这一行业(指金融中介业)存在的这一行业(指金融中介业)存在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原因在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货币。交易成本包括货币交易
11、成本、搜寻成本、监督和审计成本等。交易成本、搜寻成本、监督和审计成本等。Klein(1973)认为多样化成本是出现金融中介的必要条件,并且注意到这“提供了一种聚合资财的经济刺激,而中介机构则是如此聚合资财的合乎逻辑的工具”。Kane&Buser(1979)研究了美国商业银行持有证券的多样化程度。金融中介的规模经济还表现在它能更好地开发专门技术来降低交易成本。互助基金、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开发了计算机专门技术,使之能以极低的成本提供多种便利的服务。(三)信息不对称说(三)信息不对称说运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运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是是20世纪世纪70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热点。
12、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热点。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解决道德风险的办法是增加监督,而监督是有成本的,如果由大量的小的贷款人直接监督借款人,成本会很高,而且同样会产生“搭便车问题”。银行监督则具有规模经济,所以把它委托给一个特定的机构银行是有效率的。银行的另一个优势是:由于企业通常在银行开户,银行就可以直接得到重要的信息,银行就可以通过观察企业的存款和取款来评定企业的金融状况(Irena Grosfeld,1997)。(四)风险管理、参与成本说(四)风险管理、参与成本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传统的金融市场扩大了,新的金融市场产生了,交易成本也降低了,信息变得便宜和容易得到,但却没有伴随着中介的
13、减少。反而,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的扩展却是中介和企业增加运用这些金融工具的结果,也就是说,金融市场的扩大并没有使人们对金融中介的依赖程度降低,反而,个人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急剧转向通过各种中介。因此,传统的以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金融中介理论对此现象的解释就存在问题。AllenSantomero(1998)认为现有的文献过分强调了中介在减少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他们指出,中介是风险转移的推进器和处理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及市场难题的推进器(Facilitators)。同时指出,为参与金融活动提供便利是金融中介的一项重要服务。针对银行等金融中介业务的变化,AllenSantomero(1
14、998)在归纳银行新业务后认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ScholtensWensveen(2000)则认为,风险管理从诞生起就是银行的核心业务,银行总是持有风险资产并管理它。(五)价值增加说(五)价值增加说Scholtens&Wensveen(2000)认为参与成本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金融业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诸如共同基金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在他们看来,这些金融产品迅速发展的关键仍然是风险而不是参与成本,金融中介理论必须拓展其目前的研究边界。应当放弃静态的完美市场范式,采用更为动态的概念,金融中介理论应当包括金融创新的动态过程和在此基础上的市场差异化。金融
15、中介不是居于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充当“代理人”,以减少像不对称信息和参与成本之类的市场非完美性,而是一个独立行事的市场主体。它能够创造金融产品,并通过转换财务风险、期限、规模、地点和流动性而为客户提供增加值。因此价值增值是现代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而理应成为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当然,价值增值是通过降低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扩展金融服务来实现的。(六六)投资者信心桥梁说投资者信心桥梁说Joshua D.Covaly and Anjan V.Thakor(2004)认为金融中介的贡献不在于具有信息处理或监督技能,而在于让人确信具有有效从事搜寻项目的能力,即设计合同从悲观者那里筹措资金。他们提出金
16、融中介是联结投资乐观者与悲观者的信心“桥梁”。(七)金融中介的功能观(七)金融中介的功能观对于金融中介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一对于金融中介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一种方法视现存的金融中介为给定,认为公种方法视现存的金融中介为给定,认为公共政策的目标就是帮助现有的机构生存和共政策的目标就是帮助现有的机构生存和兴旺,把这种分析方法简称为机构观;另兴旺,把这种分析方法简称为机构观;另一种分析方法则不同,视金融中介运作的一种分析方法则不同,视金融中介运作的功能为给定,并探索运作这些功能的最佳功能为给定,并探索运作这些功能的最佳机构结构,这种方法称为功能观。机构结构,这种方法称为功能观。系统的论述金融中介
17、的功能并把它提升到金融中介的功能观层次的是Bodie Merton(1993,2000)、Merton Bodie(1993,1995)和Merton(1995)的分析。金融中介功能观大大地拓展了金融中介理论的视野,从而把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金融中介功能观的核心内容可表述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亦即在地域和时间跨度上变化较小;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即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会导致金融系统执行各项职能的效率的提高。而且功能观首先要问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经济功能,然后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而一种组织机构是否最好,则又进一步取决于时机和现有的技术(Merton,1995;博迪,2000)。OldfieldSantomero(1997)认为功能需求的稳定性使金融服务,如发行、配置、支付、及融资,比提供服务的机构和满足客户要求所提供的特定产品都要稳定。Eichberger&Harper(1997)指出金融制度发展的特征实际上就是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持续的竞争,金融制度演进的历史也就成为人们试图调和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竞争性关系的历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