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规范县乡属地管理 推进基层管理创新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docx
《(经验交流)规范县乡属地管理 推进基层管理创新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交流)规范县乡属地管理 推进基层管理创新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基层减负年”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以为基层松 绑减负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明晰县乡职责规范“属地管理”工作,通过编清单、建平台、明流 程、强保障,县乡职责分工更加优化,工作配合更加协同,管理服务更加高效,初步构建起 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依法保障的基层管理体制。一、突出问题导向,搞好改革顶层设计长期以来,“属地管理”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在明确责任、推动落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一些地方也存在简单以“属地管理”名义把责任层层下移、搞“降格落实”悬空落实”的问 题,造成基层不堪重负、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省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调研、广泛征 求意见
2、基础上,与深化地方机构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研究 制定了关于明晰县乡职责规范属地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围绕编制清单、搭建平台、 再造流程、强化保障四个重点提出八项措施。改革重点把握了“五个坚持”。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把基层反映最为集中、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聚 焦如何解决乡镇政府责大权小、基层责任状满天飞等问题,提高改革措施针对性。二是坚持探索创新,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中央改革精神,全面掌握基层情况,在现有法 律法规框架下锐意改革大胆突破,着力打通关节、疏通堵点、力求实效。三是坚持重点突破,瞄准“属地管理”问题的主要矛盾,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发生
3、频次较高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先急后缓、先聚后扩.,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四是坚持开门搞改革,吸收市县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调动各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联合攻关、上下联动,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建议,凝聚基层工作智慧,确保改革措施见实效。五是坚持狠抓落实,加强对市县的督促指导,在聊城、潍坊召开两个现场会,组织指导 各地开展培训710余次,培训县直部门、乡镇干部等3.9万人次,切实推动改革落实落地。二、突出主体责任,编制属地事项清单明确谁为主、谁配合的主次关系和职责分工,是厘清县乡边界、规范“属地管理”的基础 和核心。聚焦基层反映集中的拆违拆临、“散乱污”企业整治等7大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梳 理县乡共同
4、承担且层级间职责不清的51项具体事项,编制了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 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指导目录,逐条列出县级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的主体责任和配合责 任。如基层反映强烈的拆违拆临、“散乱污”企业整治等事项,明确县级职能部门承担主体责 任,负责相关政策制定、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等,乡镇(街道)承担配合责任,配合做好日 常巡查排查、宣传教育、情况上报等。市县参照省指导目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印发了本级 清单,其中,济南、枣庄、淄博等市推行“属地管理”清单事项颗粒化,将清单扩展到10多 个领域,具体事项达105项。全省16市、137个县(市、区)共编制公布主体责任和配合 责任清单994项,作为县乡履职
5、、监管和问责责任界定的重要依据。三、突出协同联动,建立“乡呼县应、上下联动”机制为切实解决县乡两级协同联动不畅等问题,在明晰县乡职责的同时,按照优化协同高效 原则,指导县(市、区)党委政府依托现有综合执法、综合治理等机制搭建县级“响应”平台, 建立“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赋予乡镇(街道)对辖区需县级职能部门解决事项的 协调权。乡镇(街道)对无法独立解决的复杂事项或突发事件等可通过平台向县级职能部门 “呼叫”;县(市、区)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或平台管理部门通过平台受理后派发相关部 门,并负责督办;县级职能部门接到“呼叫”后快速“响应”,及时与乡镇(街道)联动解决 问题。建立“呼叫”事项
6、办理信息反馈评价制度,将承办部门的“响应度、办结率、满意率”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对不“响应”、迟“响应”或“响应”不作为的部门予以通报整改, 保证“呼叫”有力、“响应”迅速、“需求”办好。截至年11月底,全省市、个县(市、区)均 已完成清单事项运行流程制定工作,全部建立起“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各地通过 平台呼叫办理事项余件次,办结率在95%以上。四、突出便捷高效,实施工作流程再造为适应县乡职责的重构和“乡呼县应”新机制的需要,各县(市、区)根据市级印发的清 单,按照顺畅高效便捷的原则,对原有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调整优化,打造清单运行的 “流程图”和“说明书工一是再造清单事项
7、运行流程。改变过去上级部门以行政命令下压责任、 乡镇(街道)付出大量精力协调部门的工作方式,各县(市、区)按照市级清单确定的职责 任务,逐项细化县级部门与乡镇(街道)的责任分工,明确从问题发现到事项办结的程序环 节、承办机构、办理时限等,明确责任链条的分界点、衔接点,减少和杜绝县级部门之间、 部门与乡镇之间的推诿扯皮,提高基层管理服务效率。二是优化“乡呼县应”平台运行流程,明确了“发现问题一乡镇呼叫一平台受理一部门响 应一评价反馈”的工作闭环,构建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的工作运行新机制,实现聚力增效。 比如,市统一依托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打造“乡呼县应”专项平台;市区开发了“榴乡诉递”电 脑管理端,还
8、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州市开发应用“乡呼县应”平台;市区使用“智 慧东昌”平台,在环保领域通过AI智能分析建立“乡呼县应”“事呼双应”双向呼叫通道,有效 提高了联动效率和治理效能。五、突出考核问责,强化配套制度保障明晰县乡职责规范“属地管理”是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的一项重构性变革,也是一项系 统性工程。为确保清单落实,县(市、区)以两办名义出台考核评价、清单动态调整、派驻 机构统筹管理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强化乡镇(街道)对县(市、区)直部门的考核话语权、 对综合性事项的协调督办权、对派驻机构的管理权及对相关负责人任免的建议权。一是健全县乡履职双向考评制度,赋予乡镇(街道)对县(市、区)直
9、部门的考核话语 权,变过去“上对下”单向考核为县乡双向考核,乡镇(街道)对县级职能部门的评价结果占 被考核部门绩效考核权重的1/3 o二是建立清单动态管理和清单外交办事项准入机制,根据需要及时按程序对清单进行增 减调整,严禁县级职能部门擅自将已明确由自身承担的职责任务交由乡镇(街道)办理。三是完善派驻机构统筹管理制度,赋予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的管理权及对主要负责 人任免的建议权,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任免要听取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的意见,将派 驻机构日常经费拨付乡镇(街道)统一管理,人员党团组织关系一并转入乡镇(街道)党(工) 委,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履行职责的评价权重占到60%以上,充分
10、调动和发挥派驻机 构服务基层的职能作用。四是落实严格依单监管问责制度,将责任清单作为县乡履职、监管和问责重要依据,严 格落实失职依单追责、尽职依单免责有关规定,让基层干部清清楚楚干事、明明白白负责, 切实解决问责过滥问题。下一步,省将继续加强对市县“乡呼县应”工作机制建立和配套制度完善、业务培训等工 作的指导,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推动县乡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制度落地见效,巩固机构 改革和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群众 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社会共治)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摘要以法治为基础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
11、也是实 践中形成的新要求。作为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多元共治主要包括四大特征:多元主体,开 放、复杂的共治系统,以对话、竞争、妥协、合作和集体行动为共治机制,以共同利益为最 终产出。多元共治不是政府退出,不是“小政府、弱政府”,而是“小政府、强政府、大社 会”的共同治理模式。关键词多元共治;社会治理;制度创新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 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这是我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新要求,也是改革的新境界。本文首 先探索社会共治的实践,而后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与政社合作理论,分析社会共治中多元主 体的构成和主体间的关系,探析多元共治的思想内涵,探
12、寻共治的机制以及实现共治的制度 保障。一、社会共治: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一)多元共治的必然性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带来了巨大变革。经济体制转型迎来 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我国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比例以及劳动力结构; 社会形态变革使城镇人口超过农村;治理结构变革使基于官僚权威的行政方式向依法行政、 更多公民参与转变。与此同时,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改革措施已成为刚性制度,使对利益结构 的调整变革困难重重,碎片化的公共政策使局部性、适应性的改革和打补丁的做法难以为继。 当前,制度转型问题、资源污染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既得利益主体结构调整等问题突出,建 立在法治
13、基础上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成为深化中国改革的必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打破了我国原有的国家统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所有事 务的格局,在国家体系之外出现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体系,而且在国家体系与市场体系之 间,挤出一个新生的且日趋独立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体系。尽管尚未形成国家、市场和 社会三大独立的体系,但是市场特别是社会组织体系随着外部制度环境的逐步改善其独立性 和功能发挥日益显著。政府自身的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成为 新一届政府的第一件大事。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权力清单制度并一律向社会公开、 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成为2014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政府自身的
14、改革为市场和社会的发 展腾出了空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已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因素,这意味着政府 要将简政放权、减少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落到实处,采取更合理的方式消弭市场经济运行 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和“外部效应:社会组织在数量、结构优化、社会创新和内部管理等 诸多方面呈现出积极繁荣的景象,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网络体系和结构框架已初步成型,社 会组织不断涌现、能力不断提升,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需求和动力日渐增强。因此,在政 府、市场和社会三重体系日臻完善的条件下,以政府或市场为主的一元治理模式已不能满足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由政府、市场与社会组成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社会共治模式呼之 欲出。
15、实际上,社会共治一一基于法治的多元共治体系是我国实践中形成的要求和制度创新。 在应急管理方面,2008年汶川地震和南方暴雪后,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社会组织 参与应急救灾格局;实践探索中,政府提出健全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 中央统筹帮助支持,地方就近统一指挥。在雾霾治理方面,政府提出健全政府、企业与公众 共同参与的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 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要求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在慈善事业 发展方面,政府的角色从主导向支持转变,明确了社会是慈善事业的主体。在扶贫方面,提 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
16、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方面,提出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 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加强社会治理综合治理。在社会服务领域,提出要 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 各个方面的实践探索形成的要求都包含了社会共治一一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本质与内涵。(二)多元共治的实践探索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为特征的社会共治并非来源于西方实践,也不是西方社会治理模式的 总结,而是我国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事实上,近十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 的实践探索已经蕴含了社会共治的理念。比如,汶川地震后,面对灾后援助资源分配不均、 社会资源流失严重和资源协调乏力等问题
17、,由绵竹市政府主导建设和维护,友成企业家扶贫 基金会与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等机构提供人力资源、技术平台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志愿服务与 协调支持,共建了 “绵竹市灾后援助社会资源协调平台:该平台的建立改变了政府在应急 管理中一元主体地位,形成了政府、社会组织与企业平等合作关系,开放的平台为资源融合、 各主体间合作互动提供了条件。又比如,雅安地震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六家基金会联合发起 成立“基金会救灾协调会”,为参与雅安救灾的基金会与政府抗震救灾工作建立了沟通协调 机制,促进了基金会救灾行动与政府救灾计划的融合与互补,促进了基金会之间互通信息和 行动协调。四川省彭州市在灾后重建过程
18、中,面临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公共权力运行中的不公 开、不透明、无约束、无制衡等问题,他们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平台开发了 “民心通”工程, 建立多元共治的基础权力运行防控监督体系;同一时期,广东的南海和珠海也在运用移动互 联网技术探索基础治理创新的实践,并取得显著效果。再比如,杭州市社会复合主体是“由 党政界、知识界、行业界和媒体界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共同参与、主动关联而形成多层架构、 网状联结、功能融合、优势互补的新型创业主体”,这其中包含了多元共治的一些因素。这 些探索彰显了社会共治的理念和精髓。二、社会共治: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制度创新社会治理中以基于法治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为特征的社会共治是国家治理体
19、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不仅仅是政府治理社会,而且是包括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 更确切地说,是政府与社会共同推进的过程。社会共治有哪些多元主体?这些主体间是什么 关系?何谓共治?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共治?共治的机制又是什么?如何通过制度安排 实现多元共治?公共管理学中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政社合作理论为我们理解社会共治提供 了理论指导和启示。(一)多元共治的主体国外学界普遍将治理的主体概括为公共机构、私人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用我国的话语体 系表达则是指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这种概括聚焦于三个主要层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 而并不十分全面。现代社会复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现代社会的决策变得愈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验交流规范县乡属地管理 推进基层管理创新 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 经验 交流 规范 属地 管理 推进 基层 创新 多元 主体 共同 治理 实践 探索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