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距今约6000年,他们 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他们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 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他们是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元谋人2 .王友平在旧石器时代考古一书中说:“早期人类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至少已经生存了上百万年。他们 创造了辉煌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书写了中国史前史上最古老的篇章。”以下属于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 状况的考古发现的是3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可能看到的 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元谋人使用石器劳
2、动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A.B.C.D.4 .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木结构水井;在半坡遗址,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这些发现说明他们都A.过着定居生活B.使用磨制石器C.学会制作陶器D.养殖家禽家畜5.1936年在浙江余杭开掘的良渚文化遗址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所代表的良渚文化具有“稻作、礼玉”等特征。与良渚文化特征类似的文化遗址是()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元谋人遗存D.北京人遗址.传说黄帝 妻子嫖祖会缭丝,擅长纺织。1958年在距今4000多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家蚕 丝线、丝带和绢片等历史遗存。这说明()A.传说与神话是完
3、全杜撰的B.只有考古发现才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依据C.黄帝和嫖祖是我国著名的传说人物D.传说与神话传递了一定的历史信息6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与部落联盟首领是父子关系A.与部落联盟首领是父子关系7 .与部落联盟首领是母女关系【分析】【详解】据“传说黄帝的妻子嫖祖会堞丝,擅长纺织1958年,在距今4000多年的浙江吴山钱山漾遗址中 发现了家蚕丝线、丝带和绢片。”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传说和神话传递了一定的历史信息。应选D; AB 说法绝对化,排除;C在题干材料中无法表达,排除。7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与部落
4、联盟首领是父子关系B.与部落联盟首领是母女关系C.德才兼备D.与部落联盟首领是叔侄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禅让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尧年老的时期,征求部落联盟首领的意 见,推举有才德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取同样的方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 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因此说“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须具 备的条件是有才有德的人,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8 .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 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
5、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册封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分封制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亲属、 功臣分封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 职的义务,C项正确;奴隶制属于社会制度,排除A项;夏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 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 “家天下”,排除B项;册封是指中国古代皇帝授勋封爵举 行仪式时宣读册文的制度,排除D项。应选C项。9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
6、 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社会等级制度确实立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自比太阳,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 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建“酒池肉林”腐化堕落,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厉王与民争 利,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幽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他宠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烽火
7、戏诸 侯,导致周朝灭亡。故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B项正确;这几个君主都是有名的 暴君,因此反映的是保证导致亡国的规律,ACD项都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应选B项。10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A.及甲骨文 B. 金文c.用小篆d.月隶书【答案】A【解析】【详解】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中国已 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商朝时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故有关甲骨文 的说法中,A项正确;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排除B项;小篆是由甲骨文开展而来,排除B项;隶 书来源于小篆,排
8、除D项。应选A项。应选:Ao.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兴旺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如图,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 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答案】B【解析】【详解】司母戊鼎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 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 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应选择B。11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的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
9、显著进步,表现为铁器牛耕使用出现并推广使用。铁器牛耕普遍使用从而使 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新兴地主阶级兴起,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各国开始进行社会变革。因而春 秋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普遍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开展。D项正确;诸侯 争霸出现在春秋时期,排除A项;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表现,排除B项;商鞅变法发生 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应选I)项。12 .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 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由此可知,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 A.得到秦孝公的支持B.商鞅才华横溢
10、C.取信于民D.推行县制【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信息“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可知,商 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取信于民,故C正确;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商鞅才华横溢、 推行县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D错误。13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 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1、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国家。秦统一的历史得益于商鞅变法,证明法家的思想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C符合题意,ABD不符 合题意,故答案选C。15.“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那么;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 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此观点认为百家争 鸣A.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D.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开展的高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那
12、么;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多年传 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可知, 儒家思想、道家学说、法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开展,起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故材料认为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 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观点是认为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CD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 符,排除ACD项。应选B项。16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以下哪种货币支付货款A.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题目的关键
13、信息是秦朝的一位商人,秦朝的货币是方孔圆形半两钱,故答案选B。17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 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秦朝的徭役繁重 秦朝的赋税很重秦朝实行郡县制秦朝的刑法残酷A.B.C.D.【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秦朝的徭役繁重、秦 朝的赋税很重、秦朝的刑法残酷,符合题意,B项正确;实行郡县制并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 因,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应选B项。18 .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瑾。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
14、将相或 乘牛车”。面对这种状况,汉高祖采取了 ()A.休养生息政策B.鼓励耕织政策C. 土地自由D.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民失作业,而大饥馍。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 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统治者采取的治国策略是休养生息。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 景象,如何恢复开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 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政策不是 西汉初年采取的政策,不符合题意;应选A。19 .历史开展具有阶段性特点。秦汉时期社会
15、特征是()A.早期国家的建立与初步开展B.社会变革与思想交锋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开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 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在西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 展。故秦汉时期的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D正确;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是早期国家的建立与初步 开展,A排除;春秋战国时期的特征社会变革与思想交锋,B排除;明清时期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开展,C排除;应选D。20 .创立太平道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
16、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筹划,黄巾起义在多 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这说明,黄巾起义()A具有原始民主色彩B.有组织、有准备C.对抗情绪强烈D.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黄巾起义有创立宗教聚拢民众,筹划多年才实行,可见,这场起义时有组织有准备的,故B符合题意;原始民主色彩在材料中未涉及,故A不符合题意;对抗情绪强烈与题干无关,故C 不符合题意;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在材料中无法表达,故D不符合题意;应选B。21 .汉朝的丝绸、漆器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香料传入中原。这表达了丝绸之路是一条()A.和平共处之路B.科技交流之路C.乐舞融汇之路D.文明交流之路【
17、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 化交流日趋频繁,开创了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 香料、玻璃、宝马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丝绸之路 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往来。D正确;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商品的交流,实质是 一条商道。ABC与丝绸之路无关,排除;应选D。22 .两千多年来,丝绸之路作为贸易的大通道起起落落:当中原王朝强盛时,设州立郡,驻军屯田,保证了商路 的通畅;当王朝衰弱时,重关密税,盗匪横行,阻碍了丝
18、路贸易的开展。材料主要反映A.丝绸之路架起东西方交流的桥梁B.中原王朝的管理影响丝路的开展C.驻军屯田才能保障丝绸之路畅通D.盗匪横行是丝路中断的主要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当中原王朝强盛时当王朝衰弱时”可得出中原王朝的强弱与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到 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否以及开展情况,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东西方的交流,排除A; C项表述太绝 对,且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盗匪横行只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23 .该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且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地位。该书的作者是()A.汉武帝B.司马迁C.张仲景D.贾思勰【答案】B【解析】【详解】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
19、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 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B符合题意;ACD项不是史记的作者,排除。应选择B。24 .公元208年,约五万孙刘联军击败了二十多万曹军,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范例。这场战役A.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B.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为局部统一奠定基础D.推动了孙刘联军统一全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了二十多万曹军,为三国 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国鼎立局面属于局部统一,故C
20、符合题意,排除B;官渡之战有利于曹操 统一北方,排除A;孙刘联军没有统一全国,排除D。应选C。25 .以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选项是DIM x 故均A.蜀、吴、魏B魏、蜀、吴C.魏、吴、蜀D.吴、魏、蜀【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后,220年,曹丕在洛阳称 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匚222年,孙权称王,229年孙权称帝,三国鼎立局 面形成。魏国在北方,吴国在东,蜀国在西。故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是魏、蜀、吴。故B符合题意;口 处是魏,故AD不符合题意;处是蜀,故C不符合题意。排除AC
21、D,应选B口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魏蜀吴三国的位置,认识魏国在北方,吴国在东,蜀国在西。2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沟通了中外文明B.消除了民族矛盾c.促进了民族交融D.促进了道教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游牧民族与汉族的杂居,促进了 民族的交融和交流。C符合题意;游牧民族内迁属于民族融合,不是外来文明。排除A;游牧民族和汉族的 融合,并不能消除民族矛盾,排除B;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与民族融合没有关系,排 除D。应选C。27 .东晋南朝时期,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的开展都超过
22、前代,并为后世海上交流的兴盛打下基础。主要条 件是()A.北方战乱不休B.江南地区的开发C.航海技术的进步D.统治政策的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安定,大量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 展,而江南地区的开发,为后世江南地区的兴盛打下了基础,故B符合题意;北方战乱不休导致了北人南 迁,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航海技术的进步属于辅助条件,而非主要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统 治政策的改变属于辅助条件,而非主要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应选B。28 .我国长期以来都是“北麦南稻”的农业和饮食结构。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 米饭外,还有面食
23、、粟米等北方主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交融的影响B.江南地区的开发C.饮食结构的变化D.南方经济的开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人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 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各民族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出现了“南方老百姓的餐 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栗米饭等北方食品”的情况,应选A项;材料涉及的是南方人民饮食结构 的变化,没有涉及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南方经济的开展,排除BD项;C项是对题干现象的描述,而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2021 2022 学年 广东省 河源市 江东 新区 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学生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985288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