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2)》集体备课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2)》集体备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2)》集体备课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三(2) 主备人使用人教学目标1 .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 心观察的习惯。2 .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 的说法。3 .通过比拟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4 .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重点通过比拟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难点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教学准备课件课时数1教学过程一、词句段运用:体会表达的准确性1.初步感知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1)(课件出示两组句子)采用师生、同桌、男女生 合作等多种形式朗读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2)深入思考,句子加上加点词语后,意思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2、?学生读句子,讨论,并交流。教师及时进行 评价。师总结并出示课件:“逐渐”一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 灰色的,而不是一下子变成灰色的。这个词语让句子表达教师札记的意思更准确。“最多”一词,说明隧道最深有九寸,从中能够体会 到作者一定经过反复观察,甚至是测量才得出了这样的结 论。作者的观察是耐心而又细致的。2 .在充分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整体朗读。读“逐 渐”时可通过拉长语音,感受时间推移的过程;读“最多” 时可加重语气,体会对蟋蟀住宅描写的精准。从而体会意 思的不同,以及表达的准确性。3 .放手让学生在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表达 准确的句子,通过品读,感受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
3、。二、日积月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1 .(课件出示谚语)先引导学生自读,在此基础上采 用多种形式的读,体会谚语短小精练、朗朗上口的特点。2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谚语的理解,在学生 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相机进行讲解。同时感受先民 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品质。(1)立了秋,把扇丢:立秋以后,天气转凉,不再 需要用扇子。(2)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天气冷热 多变,人们穿衣服没有一定之规,有的人捂得严实,有的 人那么穿着轻薄。(3)夏雨少,秋霜早: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农历 八月份,大雁就开始向南飞去,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 下霜了。(5)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每下一场 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下了多场秋雨后天气就冷得该穿棉袄了。(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长江中下 游地区,在农历八九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天气还温暖如 春,俗称“小阳春”。3 .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谚语。4 .拓展其他气象谚语,丰富积累。如,(1)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2)有钱难买五 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板语文园地三(2)书设体会表达的准确性计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教学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园地三2 部编版 小学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园地 集体 备课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