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ppt
《【教学课件】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ppt(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 第一节第一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误差的因素及改进措施误差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第三节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第四节第四节 电容传感器的应用举例电容传感器的应用举例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第一节第一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一、基本工作原理一、基本工作原理 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板电容器,其电容量为:式中: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0r,其中0 为真空介电常数,r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A两平行板所覆盖的面积;d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2、。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当被测参数变化使得上式中的A、d或发生变化时,电容量C也随之变化。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就可转换为电量输出。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变极距型、变极距型、变面变面积型积型和和变介电常数变介电常数型三种。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1 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和A为常数,初始极距为d0时,可知其初始电容量C0为 若电容器极板间距离由初始值d0缩小了d,电容量增大了C,则有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量与极板间距离之间的关系 若d/d01时,1-(d/d0)21,则:此时C与d近似呈线性关系
3、,所以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往往设计成在d极小范围内变化。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由C0式可以看出,在d0较小时,对于同样的d变化所引起的C可以增大,从而使传感器灵敏度提高。但d0过小,容易引起电容器击穿或短路。为此,极板间可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云母、塑料膜等)作介质,此时电容C变为 g云母的相对介电常数,g=7;0空气的介电常数,0=1;d0空气隙厚度;dg云母片的厚度。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云母片的相对介电常数是空气的7倍,其击穿电压不小于1000 kV/mm,而空气仅为3 kV/mm。因此有了云母片,极板间起始距离可大大减小。同时,上式中的dg/0g项是恒定值,它能使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的线性
4、度得到改善。一般变极板间距离电容式传感器的起始电容在20100pF之间,极板间距离在25200m 的范围内。最大位移应小于间距的1/10,故在微位移测量中应用最广。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2 2、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1 1)直线位移型)直线位移型被测量通过动极板移动引起两极板有效覆盖面积A改变,从而得到电容量的变化。当动极板相对于定极板沿长度方向平移x时,则电容为 电容量电容量C与水平位移与水平位移x呈线性关系。呈线性关系。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2)(2)角位移型角位移型当动极板有一个角位移时,与定极板间的有效覆盖面积就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两极板间的电容量。当=0时,则 当0时
5、,则 电容量C与角位移呈线性关系。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3 3、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1)(1)常用变介质型常用变介质型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2)(2)并联柱面结构并联柱面结构用于测量液位高低。设被用于测量液位高低。设被测介质的介电常数为测介质的介电常数为1 1,液面高度为液面高度为h h,变换器总高变换器总高度为度为H H,内筒外径为,内筒外径为d d,外,外筒内径为筒内径为D D。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增量正比于被测液位高度h。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3)(3)并联平面板结构并联平面板结构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二、差动式电容传感器二、差动式电容传感器1 1、变面积型差动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 教学 课件 第三 电容 传感器
限制150内